中國科學院公布2017年院士增選名單,武漢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徐紅星教授、校長竇賢康教授分別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數理學部和地學部院士,武漢大學生科院77級校友、武漢大學健康產業聯盟名譽會長王小凡教授當選外籍院士!
武漢大學健康產業聯盟名譽會長陳東升、會長田源、執行會長楊志、監事長於剛等領導代表聯盟對王小凡名譽會長當選中科院外籍院士表示熱烈祝賀!
王小凡教授, 癌症生物學家。新疆烏魯木齊人。1982年畢業於武漢大學生物化學專業,同年考入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並以第一名的成績獲得當年舉辦的首屆「中美生物化學聯合招生項目」(CUSBEA)錄取赴美留學。1986年獲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博士學位,之後在麻省理工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1992年在杜克大學開始他的獨立學術生涯,現任杜克大學Donald and Elizabeth Cooke終身講席教授。王小凡教授在細胞信號轉導、DNA損傷與修復、腫瘤微環境等多個癌症相關的領域均有重要發現。 從2006年,他開始擔任國際上有重要影響的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的副主編,是JBC建刊百餘年來的第一位亞裔副主編。2012至2013年,他擔任北美地區最大的具有近三十年歷史、兩千多會員的華人生物學會「美洲華人生物科學學會」(SCBA)主席,是擔任該職務的首位大陸出生的學者。
王小凡教授是武漢大學傑出校友、董輔礽先生女婿,傑出校友董欣年(美國科學院院士)丈夫,曾多次回武大交流並為母校發展獻計獻策。王小凡教授是中美科技交流的積極推動者和參與者,為中美醫藥健康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和做出了卓越貢獻。王小凡教授在我國科教體制機制改革探索方面做了很多重要諮詢工作,他受邀擔任國務院僑辦海外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科技部國家重大科研項目諮詢委員會委員等職,多次建言獻策,推動了一系列科教管理制度的完善;他積極推動海外學者與中科院科學家開展實質性合作,牽頭組建中科院——國家外專局「糖脂代謝與疾病研究」創新團隊,提升了中科院在相關領域的學術水平;作為「美洲華人生物科學學會」主席,王小凡在提升華人科學家的國際學術地位、幫助國內學術機構遴選和培養人才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2017年11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