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克大學終身講席教授、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王小凡訪問北京大學

2020-12-01 中國教育在線

  9月25日下午,美國杜克大學終身講席教授、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王小凡訪問北京大學,並與北大師生座談交流。王小凡圍繞世界一流大學的人才評價與機構評估這一主題,分享了國際上的先進經驗和他的個人體會。交流會開始前,郝平會見了王小凡。副校長龔旗煌等陪同會見。交流會由學科建設辦公室、科學研究部聯合舉辦,學科建設辦公室主任、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院長方方主持。

郝平會見王小凡

  郝平在會見時高度肯定王小凡為推動國內教育科技改革所作出的貢獻。郝平希望通過本次交流會,促使校內相關職能部門深入思考在「雙一流」建設和深化綜合改革進程中遇到的問題,更好地推動北大相關學科的發展。

王小凡發言

  交流會上,王小凡通過生動幽默的語言,分析了我國近年來在科技教育體制改革方面取得的進步和存在的難點,結合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等試點單位的案例,對高校和科研機構下一步如何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促進學科交叉與融合提出了獨到的見解。

交流現場

  生命科學學院院長吳虹、分子醫學研究所所長肖瑞平、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院長陳興,以及國際合作部部長夏紅衛、社會科學部部長龔六堂、科學研究部副部長韋宇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會見。

  生命科學學院、分子醫學研究所、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工學院、醫學部及附屬臨床醫院等相關院系負責人、教學科研管理人員,政策法規研究室、教務部、研究生院、科學研究部、社會科學部、科技開發部、人事部、國際合作部、學科建設辦公室等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約150人參加交流會,並就加強基礎科學研究、臨床醫學科研、交叉學科發展、國際化趨勢、教學評價等相關問題與王小凡深入交流。

  附:王小凡簡介

  王小凡,男,美籍華人,癌症生物學家。1955年5月出生於新疆。1986年獲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博士學位。現任杜克大學Donald and Elizabeth Cooke終身講席教授。他在細胞信號轉導、DNA損傷與修復、腫瘤微環境等多個癌症相關領域均有重要發現。201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王小凡從2006年起擔任國際知名期刊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副主編,是該期刊百餘年來第一位亞裔副主編。他介紹和推薦了幾十位中國科技界領軍人物(包括兩院院士)先後進入該期刊編委會,為擴大中國籍科學家在世界的影響作出了巨大貢獻。2012至2013年,他擔任北美最大的具有近30年歷史的華人生物學會「美洲華人生物科學學會(SCBA)」主席,是出任該職務的首位大陸出生的學者。

  王小凡長期堅持通過多種渠道為中國的教育科技改革發展建言獻策,推動、促成了一系列改善中國科研環境的政策制度。

相關焦點

  • 喜報:武漢大學健康產業聯盟名譽會長王小凡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喜報: 武漢大學健康產業聯盟名譽會長王小凡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中國科學院公布2017
  • 王小凡和董欣年:中美院士伉儷竟是武大同學
    《長江日報》以《武漢大學校友當選中科院外籍院士》為題對其進行報導,特轉載全文並增加若干照片。王小凡,1955年生,新疆烏魯木齊人,癌症生物學家,美國杜克大學Donald and Elizabeth Cooke終身講席教授,國務院僑辦海外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科技部重大科學計劃專家組成員。
  • 杜克終身教授、中科院外籍院士王小凡談「不準說中文」事件:請不要太敏感!
    王小凡教授用北京、上海人在國內通常流露的優越意識,說明一個事實:歧視和偏見在任何社會都不可能徹底消亡。 杜克「不準說中文」的消息傳出後,有位在另一個系負責管理碩士研究生的杜克華人教授,拜託王小凡勸告中國學生不要反應過激。他說,前不久他們系有一位教授給3名中國留學生考試成績打了不及格(Fail),主要是回答問題語言能力較差。
  • 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謝曉亮:放棄哈佛終身教授,全職回北大任教
    他就是獲得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醫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並榮獲哈佛大學終身教授的謝曉亮。或許很多人會說,又是國外的科學家。然而,謝曉亮卻與其他出國的科學家不太一樣,因為他給中國帶來了許多新技術。
  • 中科院外籍院士:越來越多海外科學家正在歸國
    他是誰王小凡,癌症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杜克大學終身講席教授。王小凡是杜克大學的終身教授、中國科學院的外籍院士,董欣年則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這種夫妻同為科學家的搭配,頗不尋常。王小凡的研究方向,是被醫學界公認為人類健康「頭號殺手」的癌症。
  • 中科院外籍院士:越來越多海外科學家正在歸國-虎嗅網
    他是誰王小凡,癌症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杜克大學終身講席教授。王小凡是杜克大學的終身教授、中國科學院的外籍院士,董欣年則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這種夫妻同為科學家的搭配,頗不尋常。王小凡的研究方向,是被醫學界公認為人類健康「頭號殺手」的癌症。
  • 北京大學許智宏院士榮獲「CSPB終身貢獻獎」
    許智宏院士榮獲中國植物生理與植物分子生物學學會2020年「CSPB終身貢獻獎」。2020年「CSPB終身貢獻獎」獲獎名單:匡廷雲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許智宏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北京大學
  • 院士王小凡:只要方法對 中國有理由成科研強國
    本期上線《科學大師》第03期,專訪癌症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杜克大學終身講席教授王小凡。,癌症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杜克大學終身講席教授。20年後,他們都成了國際上有影響力的科學家,王小凡是杜克大學的終身教授、中國科學院的外籍院士,董欣年則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這種夫妻同為科學家的搭配,頗不尋常。王小凡的研究方向,是被醫學界公認為人類健康「頭號殺手」的癌症。
  • 中科院遺傳發育所曹曉風院士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截至目前,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總人數達到2403人,外籍院士達到501人。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最新公布的這份名單中,現年55歲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植物表觀遺傳學家曹曉風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五位華人入選美國醫科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副院長王辰當選外籍院士
    2020年10月19日,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發布了2020年新當選的100位院士名單,其中包括10名國際成員(非美籍)。入選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被認為是健康和醫學領域的最高榮譽之一,我國的陳竺院士、高福院士和曹雪濤院士都曾經當選過外籍院士。
  • 孫立成院士全職加盟西湖大學,成為2020年首位入職的講席教授
    近日,中科院外籍院士孫立成全職加盟西湖大學,全職加入西湖大學理學院。孫院士是2020年該校入職的首位講席教授。孫立成院士,是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也是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瑞典國家傑出教授(VR Rdsprofessor)、瑞典皇家工學院講席教授。孫院士是國際知名的化學家、人工光合作用領域高級專家、是「全球高被引科學家」。
  • 哈佛大學終身講席教授、美國院士帶你做健康大數據分析項目!
    京領藤校科研不僅邀請到了來自哈佛大學生物統計學終身講席教授 而且是哈佛大學數據科學項目聯合負責人—— 項目導師
  • 莊小威或當選中科院外籍院士 曾師從諾貝爾獎得主朱棣文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新創校友基金會官方網站稱,2015年11月13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結束。今年43歲的中國科大1987級少年班校友莊小威博士當選外籍院士。她在哈佛大學建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單分子生物物理實驗室,帶領21名博士、博士後研究流感、愛滋病、SARS等病毒侵入宿主細胞的過程。在實驗室團隊的網頁上,她著無袖紅色恤衫,戴著墨鏡眺望遠方,極其舒展。朋友們這樣說她: 「在課題研究之外,莊小威是一個活潑的女青年。」莊小威現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大師講席教授、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研究員,哈佛大學化學和化學生物系、物理系雙聘教授。
  • 美國人文與科學院公布2018年新增院士名單,6位華人學者當選!
    這6位知名專家除麻省理工學院理學院終身教授、基因編輯專家張鋒外,均有中國高校的求學經歷,詳細名單如下:外籍院士: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北京大學教授袁行霈院士:麻省理工學院理學院終身教授、基因編輯專家張鋒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講席教授、納米技術和能源轉換專家陳剛
  • 清華大學施一公教授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清華大學施一公教授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清華新聞網5月1日電 4月30日,美國科學院公布了增選院士名單,其中包括84位美國本土院士和21位外籍院士,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施一公教授入選該院外籍院士,也是21位入選者中最年輕的一位。
  • 北京大學終身講席教授張澤民代表年度論文作者發表感言
  • 哈佛第一位大陸終身教授謝曉亮全職回國,支援母校北京大學的建設
    在哈佛接受冰桶挑戰的謝曉亮 哈佛大學第一位大陸終身教授哈佛大學是世界第一高校,能在哈佛大學被聘為終身教授是無數科研工作者的夢想,謝曉亮,1962年出生於北京。1984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學系。1990年獲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化學博士學位。1990~1991年在美國芝加哥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1992~1998年在美國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PNNL)環境分子科學實驗室工作。
  • 王小凡:中科院研究所分類改革 我有話說—新聞—科學網
    美國杜克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王小凡2月26日在北京參加學術會議期間對《中國科學報》表示。 王小凡是我國恢復高考後於1978年入學的大學生,1982年通過首屆中美生物化學聯合招生項目(CUSBEA)赴美留學,現任杜克大學醫學院藥理學和腫瘤生物學系終身講席教授。他說:「我一直很感謝鄧小平和改革開放,改變了我一生的命運。」長期以來,他積極為中國的科教事業建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