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梅雲教授當選國際華人醫學磁共振學會主席

2020-12-04 中國網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李曉敏通訊員崔冰心

  7月30日,在日前召開的國際華人醫學磁共振學會(OCSMRM)換屆儀式上,河南省神經疾病影像診斷與研究重點實驗室主任、河南省人民醫院醫學影像科主任王梅雲教授當選國際華人醫學磁共振學會2020-2021年主席,進一步提升了河南醫療在國際專業學術領域的影響力。

  王梅雲教授表示,OC-SMRM為國內外華人磁共振學者搭建了廣闊的學術交流合作平臺,各類最前沿的磁共振技術研究和臨床應用探索在此匯集,希望在OC-SMRM成員的共同努力下,更多華人磁共振學者未來能在國際醫學磁共振學會(ISMRM)中大放異彩。

  她說,希望相關學者能依託OCSMRM平臺積極增進高質量學術交流,共同探索磁共振領域的難點熱點問題,加強國內外合作,進一步提升華人磁共振學者的國際影響力,共同推動磁共振領域的快速發展。

相關焦點

  • HU-BBS:河南省人民醫院王梅雲教授分享醫學影像人工智慧的應用
    隨後,王梅雲圍繞「影像組學研究進展」、「深度學習研究進展」展開了學術報告,並以省醫團隊研究成果為例,為與會師生介紹了人工智慧技術在臨床醫學中的應用。面對醫學影像任務複雜多樣、數據非標孤立、疾病長尾突發等問題,王教授講述了影像組學(Radiomics)的臨床應用,認為影像組學在腫瘤良惡性鑑別診斷、術前淋巴結狀態評價等方面都表現突出。王梅雲詳細介紹了深度學習在醫學影像中成功應用的案例。
  • 【放射之光】王梅雲教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影像學診斷與鑑別診斷
    健康大河南訊:歡迎由恆瑞醫藥影像事業部與河南廣播電視臺健康大河南聯合推出的【放射之光】欄目,本期節目我們有幸邀請到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博士後、教授、主任醫師、博導、河南省人民醫院醫學影像科主任、河南省醫學影像中心主任、河南省神經疾病影像診斷與研究重點實驗室主任王梅雲,
  • IEEE史上首位華人主席,馬裡蘭大學終身教授劉國瑞當選
    北京時間 10 月 13 日,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官方正式發布了 2020 年度選舉結果,美國馬裡蘭大學終身教授、華人學者劉國瑞(K. J.RAY LIU)當選 2021 IEEE 候任主席。
  • 祝賀劉國瑞教授當選下一任IEEE主席!IEEE首位華人主席
    祝賀劉國瑞教授當選2021 IEEE 主席--IEEE歷史上華人首位--北京時間 10 月 13 日,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官方正式發布了 2020 年度選舉結果,美國馬裡蘭大學首席教授、華人學者劉國瑞(K.
  • 田梅教授當選世界分子影像學會主席
    2020年12月24日,世界分子影像學會(The World Molecular Imaging Society, WMIS)正式宣布浙江大學田梅教授當選世界分子影像學會主席,任期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這是我國專家首次擔任世界分子影像學會主席職務。
  • 【領航新徵程】高端人才在鄭州之哈佛醫學博士王梅雲:「我有一顆許...
    王梅雲,就是其中一位。■人才名片姓名:王梅雲單位:河南省人民醫院簡介:哈佛大學醫學院博士後,河南省人民醫院影像科主任、河南省醫學影像中心主任。留美哈佛博士後 美麗溫柔女超人見到王梅雲,是在初冬的一個上午。身材高挑的她一頭瀟灑的短髮,一襲紫色紗裙,戴一串珍珠項鍊,整個人都散發著優雅幹練的氣息。
  • 浙江大學田梅教授當選世界分子影像學會主席
    2020年12月24日,世界分子影像學會(The World Molecular Imaging Society, WMIS)正式宣布浙江大學田梅教授當選世界分子影像學會主席,任期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這是我國專家首次擔任世界分子影像學會主席職務。
  • IEEE首位華人主席誕生!劉國瑞教授當選,無線AI因他而改變
    馬裡蘭大學華人教授劉國瑞當選下任IEEE主席。他領導開發了世界首個釐米級室內定位系統,此前曾榮獲2017年CEATEC大獎,研究成果還曾獲封IEEE七大改變世界技術之一。 一大早,傳來喜訊,馬裡蘭大學華人教授劉國瑞當選IEEE主席!
  • MICCAI 2020 正式舉辦:沈定剛當選 MICCAI Fellow,影像計算華人首位
    大會程序委員會聯席主席由中科院計算所周少華教授擔任,這是繼蔣田仔(2010)、沈定剛(2019)、劉天明(2019)、周翔(2019)等極少數人之後,MICCAI又一名華人大會主席/程序主席。周少華長期聚焦於非熱門的知識建模與機器學習結合等原創性技術方向。
  • 醫學影像AI元年:李純明、呂樂、彭漢川,當選IEEE Fellow
    其中在醫學影像分析領域,國內知名學者李純明教授、彭漢川教授、呂樂博士成功當選。今年,新增的IEEE Fellow中,華人學者高達75人,佔比26.6%,接近三成。去年,中國科學院自化研究所腦網絡組研究中心主任蔣田仔教授、中科院計算所周少華教授共同當選IEEE Fellow。對於這一現象,李純明教授認為,「現階段而言,華人學者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加入世界頂級協會的人也會越來越多。」
  • 醫學影像AI元年:李純明、呂樂、彭漢川,當選IEEE Fellow
    今日,IEEE正式公布2021年IEEE Fellow名單,新晉 Fellow名單中共有282位學者入選,其中華人學者75位。其中在醫學影像分析領域,知名學者李純明教授、彭漢川教授、呂樂博士成功當選。近年來,華人學者在世界頂級協會裡的身影越來越頻繁。今年,新增的IEEE Fellow中,華人學者高達75人,佔比26.6%,接近三成。去年,中國科學院自化研究所腦網絡組研究中心主任蔣田仔教授、中科院計算所周少華教授共同當選IEEE Fellow。
  • 五位華人科學家當選國際數理統計學會新科會士
  • 謝曉亮教授當選美國醫學科學院院士—新聞—科學網
    此前,謝曉亮曾於2011年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美國科學院由美國國家科學院(NAS)、美國國家工程院(NAE)以及美國國家醫學院(IOM)三院組成,美國科學院院士、工程院院士、醫學院院士,代表了這三個領域的最高榮譽。此前華人學者錢煦是唯一一位華人三院院士。謝曉亮此次成為美國「兩院院士」,在華人學者中亦屬少有。
  • 美國國家科學院公布新晉院士名單,3位生物磁共振學者入選
    生物磁共振領域有3位學者當選,分別為多倫多大學生物化學系教授 Lewis E. Kay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研究員 Robert Tycko和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生物物理系教授 Michael K. Rosen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這3位學者的當選凸顯了核磁領域正逐漸成熟壯大。
  • 四川大學傑出校友盧欣教授當選英國皇家學會院士
    近日,英國皇家學會(Royal Society)宣布選舉51名院士、10名外籍院士和1名榮譽院士,四川大學1978級生物系傑出校友盧欣教授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2000年成為全英第一位華人女教授;2004年出任路德維格癌症研究所倫敦大學學院分所(Ludwig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UCL Branch)所長,成為全英第一位華人科學研究所所長;2007年盧欣教授受聘於牛津大學,並創建了牛津大學路德維格癌症研究所(Ludwig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University of Oxford
  • 田梅當選世界分子影像學會主席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劍平)12月28日,浙江省科協發布消息說,據正式公布的世界分子影像學會(The World Molecular Imaging Society, WMIS)主席名單,浙江大學醫學中心副主任田梅當選世界分子影像學會主席。
  • 上海交大教授齊飛當選國際燃燒學會會士
    近日,國際燃燒學會(The Combustion Institute)公布了首屆國際燃燒學會會士(Fellows of The Combustion Institute)名單,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教授齊飛當選。 國際燃燒學會成立於1954年,是燃燒界權威性最高的國際學術組織。
  • 兩名華人當選美國醫學學院院士,高福當選外籍院士!
    點擊查看 10月21日,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NAM)在2019年年度會議上公布了新當選的90名成員和10名外籍成員。
  • IEEE歷史上首位華人主席誕生!馬裡蘭大學首席教授劉國瑞當選,無線AI因他而改變!
    IEEE歷史上首位華人主席誕生了!馬裡蘭大學華人教授劉國瑞當選下任IEEE主席。他領導開發了世界首個釐米級室內定位系統,此前曾榮獲2017年CEATEC大獎,研究成果還曾獲封IEEE七大改變世界技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