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之光】王梅雲教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影像學診斷與鑑別診斷

2021-01-09 騰訊網

健康大河南訊:歡迎由恆瑞醫藥影像事業部與河南廣播電視臺健康大河南聯合推出的【放射之光】欄目,本期節目我們有幸邀請到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博士後、教授、主任醫師、博導、河南省人民醫院醫學影像科主任、河南省醫學影像中心主任、河南省神經疾病影像診斷與研究重點實驗室主任王梅雲,為我們分享《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影像學診斷與鑑別診斷》。

在剛才的直播中,很多網友積極互動,提出了很多的問題,下面,請王主任解答一下這些問題。

1.兒童新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其 CT 表現有沒有獨特的地方?或者說與成人 CT 表現有沒有區別?

2.早期的 CT 影像檢查能否作為新冠肺炎的診斷標準,患者的哪些現象會受到重點關注。?

3.出院標準的影像如何把握?早期以結節為表現的疑似病人,幾天複查合適?

4.如果 CT 檢查結果偏向新冠肺炎診斷,但是患者的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這樣的患者是否該確診為新冠肺炎患者?

5.和其它病毒性肺炎,如甲流、禽流感所致肺炎,影像上有沒有明確的鑑別點?

6.在遙控操作檢查病人的時候,怎麼才能做好病人的輻射防護措施?

王梅雲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博士後、教授、主任醫師、博導

學術任職:

1 河南省人民醫院醫學影像科主任

2 河南省醫學影像中心主任

3 河南省神經疾病影像診斷與研究重點實驗室主任

4 國際醫學磁共振學會 (ISMRM) 理事會理事

5 國際華人醫學磁共振學會 (OCSMRM) 2020年主席

6 國際神經血管疾病學會 (ISNVD) 2020年主席

7 國際醫學磁共振學會 (ISMRM) 精神學組2021年主席

8 中華放射學會委員、磁共振學組副組長

9 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

10 國際華人醫學磁共振學會傑出貢獻獎

11 中華放射學會年度金獎-傑出青年獎

相關焦點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臨床及影像學研究進展
    2020年1月30日(當地時間),WHO總幹事譚德賽在日內瓦宣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已經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 PHEIC)。2020年2月11日,WHO將新冠狀病毒肺炎命名為「COVID-19」。
  • 圖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影像學表現
    截至 2 月 1 日 11 時,國內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 11821 例,其中死亡 259 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臨床與影像學表現雖具有一定特徵,但尚無大樣本或階段性總結。
  •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感染肺炎放射檢查方案與感染防控專家...
    本刊訊2月2日,中華醫學會影像技術分會傳染病影像技術專業委員會專家共識協作組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感染肺炎放射檢查方案與感染防控專家共識
  • 周敏:流感、普通肺炎與新冠肺炎的鑑別診斷——阻擊新冠 權威在線(8)
    一、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的臨床及影像學特徵 冠狀病毒的概況 人冠狀病毒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體。2019-nCoV歸類為β-冠狀病毒,但其序列與其他6 種冠狀病毒亞型存在差異,所以定義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相對於當年的SARS來說,我認為我們國家的科研水平、科研能力有很大的提升,很快的時間和速度就鎖定了新型冠狀病毒。
  • HU-BBS:河南省人民醫院王梅雲教授分享醫學影像人工智慧的應用
    報告伊始,王梅雲教授指出,醫學影像實質是利用光、電、磁、聲等物理現象對人體或人體某部分以非侵入方式獲得內部組織影像,具有圖像數據量較大、數據差異較大、隱私保護問題突出、數據分布與疾病有關、優質數據集構建代價高、數據分布不均衡、任務複雜多樣等特點。開展醫學影像人工智慧研究需要具備標準化影像數據、告訴計算機系統、先進算法和技術、醫工結合等基本條件。
  • 倫琴醫療發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影像分流指南(第一版)》
    點擊查看 目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席捲武漢乃至全國,其潛伏期長,早期臨床症狀不典型,但具傳染性,流行病學史不易確定。隨著春運返工潮的來臨,流行病學史不確定因素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又面臨巨大挑戰。
  • CT在新冠肺炎診斷治療中起什麼作用?上海「指導意見」說清了!
    人民網上海3月10日電(董志雯)近日,上海市醫學會放射學分會主任委員、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副院長王培軍牽頭制定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影像檢查診斷與感染控制指導意見》正式出爐,該「指導意見」歷時數周完成,代表了上海和全國放射學領域的專家共識。王培軍對其進行了解讀。
  • CT檢查對肺炎診斷是有益的嗎?
    在前發表的《我們如何診斷肺炎?》指出:我們根據臨床症狀,體徵來懷疑肺炎。那麼當懷疑肺炎後,我們需要做放射學檢查來明確診斷嗎?比如,做X光胸片,甚或CT? X光能穿透可見光不能穿透的物質。但對不同密度、厚度的物質,X光穿透效應是不同的。穿透過去後,X光帶來的螢光效應、感光效應則可以顯像。
  • 阿里全新AI診斷新冠肺炎技術:20 秒出結果,96% 準確率
    在短時間內完成大量疑似病例的篩查,提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斷效能,降低臨床醫師的工作負荷,同時使患者獲得早期診斷和及時治療,從而達到降低病死率的目的。    二、疫情常見的診斷方法 1、RT-PCR常規檢測 病毒主要由遺傳物質和蛋白質組成,病毒的遺傳物質就是由一個或多個核酸分子(DNA或RNA)組成的基因組。
  • 腦卒中影像學鑑別診斷(一):灰質白質改變
    影像學通常有助於診斷,因為腦卒中在不同階段均有典型的影像學特徵,並符合典型的分布類型。但是,大多數這些特徵,即便是彌散受限(表1),也不是腦卒中所特有的。在本文中,我們依據7種主要分布類型(圖1)對腦卒中及其相似疾病進行分析。雖然仍存在重疊,這些分布類型有助於縮小鑑別診斷。
  • 火眼金睛,教你一眼識別病毒性肺炎的CT影像學特徵
    在第四屆東方呼吸病學術會議上,作為中國醫師協會呼吸醫師分會呼吸放射副主任委員,來自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醫學影像科的高莉教授,深入解讀了病毒性肺炎的CT影像學特徵。 高教授主要從細菌與病毒肺部感染之間的差異、病理改變和相關影像、病毒性肺炎影像學特點及其鑑別診斷等多方面給我們分享。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三版)發布
    通知稱,為進一步指導全國科學規範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診斷和醫療救治工作,我們組織專家對診療方案進行修訂,形成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三版)》。  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三版)  2019年12月以來,湖北省武漢市部分醫院陸續發現了多例有華南海鮮市場暴露史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現已證實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 趙振軍:最全圖文解讀《新冠肺炎CT早期診斷和鑑別診斷》(中)
    詳情請點擊:《趙振軍:最全圖文解讀《新冠肺炎CT早期診斷和鑑別診斷》(上)》2月初,國家衛健委發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CT影像診斷結果被納入湖北省臨床診斷標準中,「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學特徵者」,即為臨床診斷病例。
  • 趙振軍:最全圖文解讀《新冠肺炎CT早期診斷和鑑別診斷》(上)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CT影像診斷結果被納入湖北省臨床診斷標準中,「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學特徵者」,即為臨床診斷病例。方案發布之後,全國各省市醫院的放射科CT掃描工作量激增,但是CT設備短缺、診斷經驗不足、CT掃描室易交叉感染等問題也成為提高放射科「產能」的一些挑戰,尤其是「如何對新冠肺炎的疑似病例進行正確診斷」,成為放射科醫生們短時間內需要強化的一項技能。
  • 施毅: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核酸檢測的意義、問題與對策——阻擊新冠...
    今天想和大家探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核酸檢測的意義、問題與對策。實際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已經流行了將近兩個月,大家已經非常辛苦,都希望能夠儘早出現拐點,能夠把整體形勢向好的方向發展。即使這麼短的時間,國家衛健委印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已經第六版了,又專門在2月7號發文把名稱進行更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改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肺炎」。從呼吸科醫生的角度來講,現在的名稱更為恰當,其他感染性病原體的肺炎也都是直接稱為金葡菌肺炎、軍團菌肺炎等,這樣更符合臨床。
  • 國家衛健委今天發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3版)來了!
    最新版本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 2019 年 12 月以來,湖北省武漢市部分醫院陸續發現了多例有華南海鮮市場暴露史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現已證實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 專家共識 | 發熱伴肺部陰影鑑別診斷
    近日,由我國呼吸科相關專家組成的「發熱伴肺部陰影鑑別診斷共識專家組」,發布了《發熱伴肺部陰影鑑別診斷專家共識》。對於發熱伴肺部陰影的患者,本共識建議按以下步驟進行分析和診斷。對於肺炎患者,尤其是重症患者,應通過詳細的體檢、影像學、血培養、胸腔積液和腦脊髓液等檢查確定有否並發其他部位的感染。
  • 國家衛健委發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二版)
    截至 1 月 22 日 19 時 20 分,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確診 473 例,疑似 137 例,治癒 25 例,死亡 9 例。據悉,國家衛健委辦公廳近日向各地衛健委下發《關於印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二版)》。以下為丁香園整理方案原文,供大家參考。
  • 海綿竇病變和臨床特徵及鑑別診斷
    本文中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的田國紅教授將對海綿竇的解剖結構及海綿竇病變的臨床特徵及鑑別診斷進行詳細的闡述,有助於提高神經內外科和眼科醫師對該部位疾病的認識。1、海綿竇的解剖海綿竇前方止於眶上裂,向後至鞍背;可分為蝶鞍旁和蝶竇旁兩個部分,這兩部分並不連續。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快速指南》出爐
    2019年12月底以來,湖北省武漢市及全國其他地區陸續出現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究竟有什麼症狀,如何檢測,如何確認,如何治療,怎樣做好個人防護,出院後需要注意什麼?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專家組迅速反應,根據包括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在內的武漢各大醫療機構診治的第一批患者的第一手資料,第一時間制定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快速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