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全新AI診斷新冠肺炎技術:20 秒出結果,96% 準確率

2020-11-30 電子發燒友

阿里全新AI診斷新冠肺炎技術:20 秒出結果,96% 準確率

編輯部 發表於 2020-02-17 09:43:10


一、疫情發展情況

全國防疫工作如火如荼、有條不紊的進展著。從疫情實時大數據報告中可以看到,國內疫情在2020年2月16日確診病例達68595例,疑似病例達8228例,治癒病例達9667例,死亡病例達1667例。

 
 
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基數龐大,給臨床一線診療帶來巨大壓力,疫情波及地域廣泛,基層醫院缺乏經驗,面臨嚴峻挑戰。在短時間內完成大量疑似病例的篩查,提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斷效能,降低臨床醫師的工作負荷,同時使患者獲得早期診斷和及時治療,從而達到降低病死率的目的。
  
二、疫情常見的診斷方法

1、RT-PCR常規檢測


病毒主要由遺傳物質和蛋白質組成,病毒的遺傳物質就是由一個或多個核酸分子(DNA或RNA)組成的基因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是一種RNA(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病毒,其遺傳物質是單鏈RNA,這是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最核心最準確的標誌。

核酸檢測試劑盒是能夠直接檢測病毒核酸的工具,核酸檢測技術此前已經應用於B型肝炎病毒(HBV)、C型肝炎病毒(HCV)、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等多種病毒的檢測工作當中,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主要通過實時螢光RT-PCR鑑定進行常規檢測。
 

 
2、IgM抗體快速檢測試劑盒


這款新型的試劑盒相比於之前診斷所用的RT-PCR核酸檢測相比,使用起來更加簡潔、高效。該試劑盒僅需採取一滴血,就可在15分鐘內肉眼觀察獲得檢測結果,且患者的血漿稀釋500至1000倍後,仍能檢測出陽性條帶。

 
目前,這種新型試劑已經批量的送往武漢、黃岡等疫情重災區,與病毒核酸實驗聯合用於檢測病毒感染。

醫院對疑似病例進行靜脈採血或者末梢採血,採血量約10ul,大概相當於一滴血的質量,之後通過試劑加樣,15分鐘內通過目測和儀器檢測進行判讀,就可以明確患者的診斷了。

 
3、影像學檢查

放射學診斷是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肺炎診療過程中的重要一環。近日,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牽頭組織全國委員、心胸學組部分委員和國內相關醫院討論編寫了專家推薦意見。放射學診斷不是確診方法,但作為早期篩選具有重要意義,放射學檢查流程如下:

 
 
三、達摩院聯合阿里雲研發全新AI診斷技術

達摩院聯合阿里雲針對新冠肺炎臨床診斷研發了一套全新AI診斷技術,AI可以在20秒內準確地對新冠疑似案例CT影像做出判讀,分析結果準確率達到96%,大幅提升診斷效率。明日即將啟用的河南鄭州小湯山已經引入該算法輔助臨床診斷。

據介紹,核酸檢測作為病原學證據被公認為新冠肺炎診斷的主要參考標準。隨著臨床診斷數據的積累,新冠肺炎的影像學大數據特徵逐漸清晰,CT影像診斷結果變得愈發重要。根據國家衛健委公布的診療方案第五版,臨床診斷無需依賴核酸檢測結果,CT影像臨床診斷結果可作為新冠肺炎病例判斷的標準。

而新冠肺炎患者的CT胸片的影像特徵表現為單肺或雙肺多發、斑片狀或節段性磨玻璃密度影等細微變化。一位新冠肺炎病人的CT影像大概在300張左右,這給醫生臨床診斷帶來巨大壓力,醫生對一個病例的CT影像肉眼分析耗時大約為5-15分鐘。

 
達摩院醫療AI團隊基於當前最新的診療方案、鍾南山等多個權威團隊發表的關於新冠肺炎患者臨床特徵的論文,突破了訓練數據不足的局限,基於5000多個病例的CT影像樣本數據,學習訓練樣本的病灶紋理,研發了全新的AI算法模型。通過NLP自然語言處理回顧性數據、使用CNN卷積神經網絡訓練CT影像的識別網絡,AI可以快速鑑別新冠肺炎影像與普通病毒性肺炎影像的區別,最終識別準確率高達96%。AI每識別一個病例平均只需要不到20秒,大大提高診斷效率,減輕醫生壓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 CT 影像識別算法之外,達摩院還與阿里雲研發了輔助診斷算法,該算法可以根據患者基本信息、症狀、實驗室檢查結果、流行病學史、影像報告等多維信息,進一步幫助輔助醫生制定科學的治療方案。
可見,隨著疫情中相關診療數據的不斷增加和人們對於疫情認知的逐漸深入,AI 能夠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多——這是一件好事。
 
本文由電子發燒友綜合報導,參考自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家庭醫生、中關村在線等,轉載請註明以上來源。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阿里推出全新AI診斷技術 能快速準確地對新冠疑似案例CT影像做出判讀
    打開APP 阿里推出全新AI診斷技術 能快速準確地對新冠疑似案例CT影像做出判讀 快科技 發表於 2020-02-17 14:18:42
  • ...第57期:準確率達96%!阿里AI診斷機器人20秒內判讀新冠肺炎CT影像
    阿里達摩院AI診斷機器人20秒內判讀新冠肺炎CT影像,準確率達96%阿里巴巴達摩院日前聯合阿里雲針對新冠肺炎臨床診斷研發了一套全新AI診斷技術。AI可以在 20 秒內準確地對CT影像做出判讀,分析結果準確率達到96%。據了解,2月16日啟用的河南鄭州小湯山已經引入該算法輔助臨床診斷。
  • AI+醫療:看看人類和AI技術並肩作戰的樣子
    20世紀70年代以來,AI技術被稱為世界三大尖端技術之一(空間技術、能源技術、人工智慧),在最近20年來,AI技術更是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現在,我們來看看AI技術的研究成果如何?來一波小討論:藉助AI算法,篩選抗新冠肺炎的潛在藥物,你認為這種做法可行嗎?或者你認為怎樣的做法又快又安全?歡迎小夥伴們在下方留言。自動診斷COVID-19病情事實上,AI 智能分析產品早在年初就已經在抗擊新冠肺炎的過程中被用於臨床診斷和防疫工作了。
  • 阿里開源自研語音識別模型 DFSMN,準確率高達96.04%
    近日,阿里巴巴達摩院機器智能實驗室開源了新一代語音識別模型DFSMN,將全球語音識別準確率紀錄提高至96.04%。這一數據測試基於世界最大的免費語音識別資料庫LibriSpeech。
  • 5G時代 5秒診斷CT準確率90%
    中新網·湖北5G時代 5秒診斷CT準確率90% 發布時間:2020年11月20日 10:23 來源:湖北日報今日熱點:提升解析速度強化網絡安全 國家L根鏡像伺服器在漢開創建「智慧教育示範區」武漢中小學將開設人工智慧課天津新增4例本土確診病例 感染者行動軌跡公布中國科學家聯合德意同行開發出一種專用量子計算機多國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在中國之外傳播早於武漢出現疫情波音737 Max被批准復航 這家美國航空公司將率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肖麗瓊
  • 南開大學與推想科技利用CT影像AI篩查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在人工智慧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同樣可以看到AI的助攻。南開大學計算機學院程明明教授團隊聯合北京推想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新冠肺炎CT影像AI篩查系統,已在包括湖北在內的國內40家醫院應用部署,輔助醫生開展新冠肺炎快速診斷、程度評估、病程動態監測等工作。
  • AI聽咳嗽聲鑑別新冠肺炎 準確率為98.5%
    【AI聽咳嗽聲鑑別新冠肺炎 準確率為98.5%】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3日報導,麻省理工學院(MIT)研究人員稱,他們發明了一款新人工智慧模型,可以通過傾聽健康人和新冠肺炎患者之間咳嗽的細微差別,發現新冠肺炎無症狀病例。
  • 新冠檢測新方法:用咳嗽聲診斷無症狀感染者,準確率達100%
    該AI算法已通過迄今為止最大的咳嗽數據集測試,無症狀感染者的診斷準確率可達到100%。項目負責人布萊恩·蘇比拉納(Brian Subirana)表示:如果每個人在去教室,工廠或餐廳之前都使用該AI診斷工具,將會有效減少新冠大流行的傳播。」
  • 「AI肺病診斷」玩家眾多,假陽性率高企受行業質疑
    行業痛點為人工智慧技術帶來巨大的市場空間。近年來利用AI計算機視覺技術識別醫學影像中的病變部位成為眾多公司的業務重點,這其中有不少公司上線了肺部疾病診斷系統。雷鋒網注意到,肺結節診斷賽道上玩家眾多,既有阿里、騰訊等行業巨頭的身影,也有零氪科技、深睿醫療、圖瑪深維、匯醫慧影等AI醫療影像公司。
  • 新冠檢測新方法:MIT用咳嗽聲診斷無症狀感染者,準確率達100%
    基於此,當冠狀大流行開始蔓延後,Subirana開始思考是否可以利用AI診斷COVID-19,因為已經有證據表明,新冠感染患者會發生一些類似的神經系統症狀,比如,暫時性神經肌肉損傷。後來,Subirana在COVID-19咳嗽數據集上訓練了阿爾茨海默氏病AI模型,結果取得了驚人的發現。該AI模型不僅可以高精度識別出新冠感染患者,而且無症狀感染者的準確率更高。
  • 小白世紀首席科學家黃高博士DenseNet算法,助力新冠肺炎精準診斷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緊要關頭,黃高博士發明的DenseNet算法在CT影像診斷系統中被廣泛應用。截至2020年4月30日採用了黃高博士DenseNet算法的診斷系統,已經在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研究中心、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等300餘家醫院累計完成病例分析30000餘例。
  • 阿里雲:CT識別、AI診斷、病例分析,一個都不能少
    作為關鍵的診斷依據,CT影像閱片工作量大,核酸試劑檢驗效果不穩定,病毒基因測序周期長且產能不足。再加之,新冠病毒潛伏期長,傳播路徑複雜,這些因素都要求醫生在病例診斷時綜合分析臨床症狀、檢測結果和流行病學史等多方面信息。與此同時,一線新冠肺炎治療藥物仍在緊密研製中,衛健委的官方診療方案更新速度快,醫生需要及時學習了解。艱巨的任務,需要硬核的解法。
  • 學界 | 吳恩達團隊展示全新醫療影像識別技術:肺炎診斷準確率超過人類醫生
    近日,該團隊提交的一篇新論文提出了名為 CheXNet 的新技術。研究人員在論文中表示:新的技術已經在識別胸透照片中肺炎等疾病上的準確率上超越了人類專業醫師。吳恩達表示,或許放射科醫生們需要開始擔心他們的工作了。 僅在美國,每年就有超過 100 萬成年人因為肺炎住院,5 萬人因為該病而死亡(CDC, 2017)。
  • 麻省理工推出新冠肺炎語音診斷軟體
    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編 | 林卓瑋智東西11月2日消息,據外媒The Register報導,麻省理工一科研團隊推出可通過咳嗽聲診斷新冠肺炎的軟體,準確率聲稱高達98.5%據了解,該軟體僅通過聲音,就能判斷出患者的性別、母語以及情緒。同時,它還能在不與病毒接觸的前提下,通過分析患者的聲音特徵,從而迅速、便捷地進行病毒檢測。這項技術一旦獲得監管機構審批,將大幅簡化病毒檢測流程。受試者只需對著麥克風咳嗽,軟體便會直接顯示測試結果,並給出相關診斷建議。
  • 阿里抗疫:從「數字基建」到平臺式模板
    對此,阿里給出了平臺型公司的答案:連接信息、物流和人力,成為高效運轉的神經中樞。為了搜羅防疫物資,2月5日,阿里巴巴開通「防疫直採全球尋源平臺」,呼籲全球中小企業加入到抗擊新冠肺炎行列。在疫情期間,醫生需要尋求更加快捷的診斷方式。除了試劑檢測之外,胸部CT的影像識別也成為了篩查病人的主要手段。截至2月21日,達摩院醫療AI已在湖北、上海、廣東、江蘇等16個省市的26家醫院上崗,對3萬個臨床疑似新冠肺炎病例CT影像進行了診斷,單個病例影像分析可在20秒內完成,準確率達到96%。
  • 科學家開發全新新冠檢測方法:10-20秒出結果 準確率達99%
    土耳其的大學研究人員聲稱已經開發了一種新的新冠病毒檢測方法,它依靠口腔拭子而不是更具侵入性的鼻腔拭子。據悉,該檢測方法的有效率為99%,只需10-20秒就能得出結果。比爾·蓋茨此前表示,今年晚些時候,非侵入性的COVID-19檢測將成為普遍現象。
  • 核酸檢測新冠肺炎敏感性只有30%-50% 是什麼影響了檢測準確率
    2月13日,湖北省衛健委官網發布的最新疫情情況,將臨床診斷病例數納入確診病例數進行公布。通報顯示,湖北省新增新冠肺炎病例14840例(含臨床診斷病例13332例)。  何為臨床診斷病例?又為什麼會有臨床確診病例?
  • 聯影智能聯席CEO沈定剛:如何將AI應用到新冠肺炎診斷全流程?|CCF-G...
    在8月9日的醫療科技專場上,聯影智能聯席CEO、MICCAI 2019大會主席、IEEE Fellow沈定剛教授發表了開場報告,介紹了醫療AI在新冠肺炎診斷全流程中的應用。沈定剛教授表示,目前新冠肺炎仍然在全球蔓延,全球有1800多萬人確診,CT成為新冠肺炎診斷、評估和隨訪的重要手段。
  • 阿里、騰訊的智能醫療暗戰從平臺走向生態
    文|暗腦隨著國內智能醫療市場的爆發式增長,阿里在智能醫療領域的布局也在不斷深入。10月10日,阿里雲和英特爾聯合舉辦的Spark「數字人體」AI挑戰賽落下了帷幕,這次挑戰賽的主題在於,推動AI技術在脊柱外科疾病方面的診斷能力。
  • AI算法可快速診斷新冠肺炎患者 準確度與資深胸放射科醫生相當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北京5月20日電 (記者張夢然)運用人工智慧(AI)算法檢查胸部CT影像和病史,可以快速準確地診斷新冠肺炎患者。檢測最長需要兩天才能完成,而且可能需要反覆檢測才能排除潛在的假陰性結果。醫學界認為胸部CT掃描是診斷新冠病毒疑似感染病例的有用工具。但是,在患者患有其他類型肺病的特定情況下,單獨的CT掃描是無法排除新冠病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