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大學與推想科技利用CT影像AI篩查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2020-12-06 中國日報網

在人工智慧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同樣可以看到AI的助攻。南開大學計算機學院程明明教授團隊聯合北京推想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新冠肺炎CT影像AI篩查系統,已在包括湖北在內的國內40家醫院應用部署,輔助醫生開展新冠肺炎快速診斷、程度評估、病程動態監測等工作。截至3月12日,該系統已持續運行50餘天,累計檢測篩查8.1萬病例,協助醫生確診新冠肺炎6000餘例,系統敏感度(正確確診率)98.3%,特異度(正確排除率)81.7%。該系統完成一個300張CT影像的病例的計算,只需10秒左右。

肺部CT影像是新冠肺炎診斷的重要標準之一。然而,疫情暴發後,快速增長且基數龐大的待診病人數量讓一線醫生面臨巨大壓力,長時間的連續工作也直接影響醫生的診斷效率和準確率。同時,疫情波及地域廣泛,基層醫院缺乏經驗,診斷新冠肺炎同樣面臨嚴峻挑戰。

1月中旬,南開大學與推想科技的聯合項目團隊深入疫情最為嚴重的湖北省武漢市,第一時間將此前積累的基於肺炎、肺結核CT影像智能識別技術部署應用於武漢市同濟、中南等醫院,輔助醫生快速診斷新冠肺炎,並在運行過程中,持續收集新發數據,不斷優化新冠肺炎智能識別與定位性能。

早在2019年初,南開大學與推想科技就開始了人工智慧技術用於CT影像診斷的相關研究,在基於CT影像的肺結核識別、肺結節檢測等方面取得了系列突出成果。他們在所構建的大型實驗數據集(超越之前國際最大數據集10倍以上)上進行了相關實驗,以生物安全3級實驗室細菌培養6周後得到的確診數據作為「金標準」,使基於人工智慧技術的CT影像篩查敏感度和特異度的平均值,都超越了三甲醫院主任級醫師判斷結果的平均準確率。

「這些研究成果表明,人工智慧CT篩查在疾病篩查方面具有巨大潛力。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武漢等疫情嚴重地區的醫院對智能CT篩查的需求陡增,我們的技術正好派上用場。於是,我們馬上和合作企業一起將它投入到戰『疫』一線,並在系統運行過程中快速學習、不斷優化。」程明明說。

新冠肺炎CT影像AI篩查系統包括兩大模塊。其中,影像診斷模塊主要基於學習上千例新冠肺炎初診病例數據,輔助醫生提示疑似炎症區域。定量分析模塊則參照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指南要求,計算炎症侵犯肺部與所在肺葉的體積佔比,輔助醫生判斷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嚴重程度,並結合以往檢測結果輔助監測病程發展。

該系統主要具有兩大功能:新冠肺炎的快速篩查及預警提示、數位化精準輔助診斷與病程監控。

程明明介紹,該系統處理一個病人的幾十張高清晰度CT數據僅需數十秒,若簡單增加伺服器數量,還可以將速度提升至數秒以內。這就為大量病例數據的快速篩查提供了支撐。在發現疑似病例後,該系統會自動對可疑區域進行分割,並統計各個肺部解剖結構中肺炎區域佔比的定量數據,為醫生進一步診斷提供重要參考。

此外,除了對當前日期的肺炎情況進行定性和定量的預測以外,該系統也可以自動檢測病人幾天前CT影像中的疑似肺炎區域。這種自動關聯的能力,為動態、精確、量化的監控病程,提供了支撐。

「這些智能服務,一方面,大幅降低臨床醫師及影像醫師的工作負荷;另一方面,通過大量數據學習和減少疲勞診斷提升了醫生判斷的準確率,也為醫生提供篩查和動態病程監測的功能。」程明明說。

在開發人員與武漢同濟醫院、中南醫院的醫生交流過程中,許多醫生都認為,CT影像AI篩查技術的臨床應用,可以有效加速篩選「高度疑似肺炎患者」,減少患者的排隊時間和院內交叉感染的風險,同時使患者獲得早期診斷和及時治療,改善患者預後和降低病死率;有效緩解檢測資源相對稀缺,醫師經驗不足的基層醫療機構的診斷壓力;有效幫助醫生進行患者病程轉歸前後對比,更加準確和快速完成患者的日常診斷評估;有效應用於無症狀感染者的篩查工作中,減少漏診,助力疫情防控。

「系統投入應用後,我們在運行過程中進一步積累臨床數據,並利用這些數據持續提高系統的診斷性能。後續我們還將進一步提高檢測性能,並提升定位精度,以更好地協助醫生做出快速、準確的診斷。」程明明說。 (中國日報天津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推想科技醫療AI緊急馳援義大利 彰顯中國人工智慧醫療創新科技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多國確診病例持續增長,歐盟27國已經全面淪陷,世衛組織已將歐洲定義為新冠病毒大流行的「災情中心」。為防控疫情,歐洲多國開始嚴控流動,收緊邊境,義大利10日起進入全國「封城」狀態,義大利總理孔特承認該國已面臨「至暗時刻」。3月16日晚,國家主席應約同義大利總理孔特通電話。
  • 智能醫生的締造者 新冠肺炎AI影像輔助診斷系統
    來源:鳳凰網綜合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給各疫區本就處於飽和狀態的醫療系統增加了巨大的壓力。多年來致力於用先進科技解決民生問題的推想科技了解到這一情況之後,調集主創團隊,多方奔走,針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主要特徵,推出了新冠肺炎AI影像輔助診斷系統。為醫生提供了早期預警、快速篩查、鑑別診斷、病程進展分析等功能。
  • 國內「肺部AI第一證」 北京推想科技獲全球四大市場準入
    疫情期間,北京廣大科技型企業發揮自身「硬核」優勢,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撐,推想科技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作為一家人工智慧醫療公司,它與多家醫院聯合研發新冠肺炎AI輔診系統,幫助醫生更快速準確完成治療評估,精準助力「戰疫」。
  • 月累計超18萬次新冠AI篩查,匯醫慧影助力全球疫情公共衛生建設
    人工智慧助力新冠疫情防控在公共衛生方面,針對過去幾個月發生的新冠肺炎,匯醫慧影如何利用人工智慧方法來實現自動的篩查、自動診斷,柴象飛博士也於現場給出了分享。在AI的輔助下,實現了在拍片後,快速得出診斷結論,大幅度提升了篩查效率以及篩查準確率。除此之外,CT還會在多個時間點介入到新冠肺炎的診療過程中,新冠確診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還會掃描多次CT,來確認和核實病情的嚴重和發展程度。
  • 美國FDA首次批准深度學習肺部AI 推想科技獲批三個國際準入
    北京時間2020年7月3日,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簡稱FDA)正式批准北京推想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推想科技)的肺部AI輔助檢測產品。至此,4個多月的時間內,推想科技陸續拿到歐盟CE準入認證、日本PMDA準入認證、美國FDA準入認證。美國肺癌篩查納入醫保 推想AI將迎巨大紅利肺癌是美國第二大癌症,並且是癌症死亡的主要病種,大約25%的癌症死亡案例來自於肺癌。
  • 港中大(深圳)專家學者講解人工智慧如何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面對新冠疫情蔓延的形勢,如何理解和準確分析其傳播過程,如何迅速開發診斷技術和有效藥物,如何使用信息技術推動復工復產是疫情防治防控的關鍵。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深圳市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院(AIRS)和深圳市大數據研究院聯合主辦的「疫情與人工智慧」公開學術講座於3月22日晚在直播平臺開播。
  • 醫療新基建浪潮下,我們為何看好這些醫療 AI 公司?
    目前,科亞醫療已與包括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總醫院、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廣東省人民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在內的200餘家大型三甲醫院合作共建「深脈分數人工智慧診斷中心」,開發了一系列圍繞循環系統的血管功能評估產品和為影像科服務的智能影像平臺。
  • 15秒完成一次CT圖像診斷 「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搭建CT影像智能...
    平安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提供強大科技支撐2020年新年開局,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國,給人民生命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嚴峻考驗。在這場不能輸的戰爭中,廣州科技力量精銳盡出。
  • 人工智慧如何助力疫情防控?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形勢,如何理解和準確分析其傳播過程,如何迅速開發診斷技術和有效藥物,如何使用信息技術推動復工復產是疫情防治防控的關鍵。上周末,「疫情與人工智慧」公開學術講座在網上直播平臺開播,來自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深圳市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院(AIRS)和深圳市大數據研究院的專家學者在直播中分享了人工智慧在疫情防控工作方面的應用。
  • 「中國矽谷」中關村:AI科技成果助力抗擊疫情
    (抗擊新冠肺炎)「中國矽谷」中關村:AI科技成果助力抗擊疫情中新社北京3月16日電 題:「中國矽谷」中關村:AI科技成果助力抗擊疫情中新社記者 於立霄>快速測溫預警、語音控制電梯、無接觸送餐機器人、消毒機器人等中關村一批高科技企業研發的新技術新產品,在此次疫情防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中國企業匯醫慧影AI技術協助英國對抗新冠肺炎疫情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新冠肺炎疫情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4月17日,英國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已經超過10萬、死亡病例超過1萬3千例。面對來勢兇猛的疫情,英國的許多醫院已經處在滿負荷運轉的邊緣。為了有效應對這一局面,英國的研究者們正日益重視AI技術在疫情防治中可發揮的作用、探索與中國AI技術企業合作抗疫的前景。
  • 候選案例:肺炎智能輔助篩查和疫情檢測系統
    " 參評獎項: 年度案例獎 參評企業/案例簡介: 北京推想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人工智慧醫療創新高科技企業,是同時擁有歐盟CE認証、日本PMDA醫療器械認証和美國FDA認証的醫療AI企業,秉承「用AI建設人類健康命運共同體」的信念,利用深度學習技術,發展包括AI部署管理平臺、AI大數據挖掘科研平臺及
  • 人工智慧助力心血管慢病防控
    近日舉行的上海國際健康世博會上,由上海市健康產業發展促進協會主辦的「第三屆慢病管理和智能康復高峰論壇」和「衰老、心臟健康與 AI 智能」互動體驗現場傳出消息: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對心血管慢病防控帶來更高更多要求。專家認為,面對心血管慢病持續增長的態勢,利用人工智慧實現心血管慢病管理和預防,將有效彌補現有醫療資源的不均衡。
  •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舉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跨國」遠程培訓
    4月3日下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對莫三比克馬普託中心醫院進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國際遠程培訓。 單鵬 攝(抗擊新冠肺炎)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舉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跨國」遠程培訓中新網成都4月3日電(單鵬 賀劭清)中國四川大學華西醫院3日下午對莫三比克馬普託中心醫院進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國際遠程培訓。
  • 助力抗疫,海森健康入選全國疫情防控優秀解決方案名單
    來源:新華能網近日,國家工業與信息化(下稱工信部)發布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複課大數據產品和解決方案公示名單,嘉和集團旗下成員企業北京嘉和海森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海森健康)的智能診前服務整體解決方案成功入選。
  • 海爾施基因科技核酸檢測方案,助力新冠疫情防控
    目前,國內的新冠疫情已得到有效遏制,但隨著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國內仍不能警惕大意,還需要嚴防境外輸入性病例以及疑似確診和確診病例在集中隔離治療過程中出現的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合併感染、以及因此造成的交叉感染等。
  •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調查問卷反饋報告
    為更好打贏此次疫情戰役,做好企業復工復產、學校複課復學工作,南通市政府網站於2020年3月5日至2020年3月31日開展了此次問卷調查,現將本次調查結果反饋如下: 一、調查結果 1.您對新冠肺炎疫情的關注程度?
  • 人工智慧如何助力新冠疫情防控?聽港中大(深圳)專家學者講解
    面對新冠疫情蔓延的形勢,如何理解和準確分析其傳播過程,如何迅速開發診斷技術和有效藥物,如何使用信息技術推動復工復產是疫情防治防控的關鍵。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深圳市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院(AIRS)和深圳市大數據研究院聯合主辦的「疫情與人工智慧」公開學術講座於3月22日晚在直播平臺開播。
  • 臨淄首套AI紅外熱成像測溫系統投入使用,助力疫情防控提質增效
    AI紅外熱成像無感測溫正在替代傳統的體溫槍檢測手段,在臨淄疫情防控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2月10日,臨淄首套AI紅外熱成像無感測溫系統,在臨淄區政務服務中心順利測試安裝投入使用。目前這套系統在濟青高鐵臨淄北站、北大醫療齊魯醫院、臨淄國際商會大廈等大流量防控區域正陸續測試安裝。
  • AI+醫療「最佳掘金案例」榜單出爐,致敬寒冬中的「持炬者」
    針對醫療AI各個細分領域的創新,今年「AI最佳掘金案例年度榜單」特設了五個「AI+醫療」獎項,深睿醫療、依圖醫療、聯影智能、推想科技、微軟亞洲研究院,憑藉各自優勢在眾多優秀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分別榮獲「最佳醫學影像輔助診斷獎」「最佳醫學科研平臺獎」「最佳智能設備AI獎」「最佳肺癌全周期智能解決方案獎」以及「最佳全科醫學智庫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