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新冠肺炎疫情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4月17日,英國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已經超過10萬、死亡病例超過1萬3千例。面對來勢兇猛的疫情,英國的許多醫院已經處在滿負荷運轉的邊緣。為了有效應對這一局面,英國的研究者們正日益重視AI技術在疫情防治中可發揮的作用、探索與中國AI技術企業合作抗疫的前景。
阿米爾·海珊在《終極智能》這本書裡曾寫到:如果我們想要繼續在醫療和醫藥領域取得進步,那就需要精確度。而在可以大規模部署的精確應用方面,AI技術無疑具備顯著優勢。由匯醫慧影開發的新冠肺炎AI智能診斷和篩查軟體,在中國已進入20餘家醫院、累計輔助篩查患者超過12萬人,在實戰中證明了其可靠性和精準度。
來自考文垂大學的鄭定昌教授意識到,如果能夠將AI技術在中國的實際應用借鑑到英國的抗疫舉措中,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醫療資源緊缺、醫護人員壓力過大的狀況。恰好,自疫情在英國暴發後,考文垂大學作為牽頭單位已經聯合其附屬醫院、中部醫院和方艙醫院建立了產學研轉化的機制;而在得知匯醫慧影的新冠肺炎AI輔助篩查系統後,雙方便迅速合作在該校的附屬醫院完成部署安裝。目前,該系統可以在24秒內完成500多幅CT影像診斷,有望顯著提升病例篩查確診的效率。
「選擇與匯醫慧影合作,主要是看重其紮實的深度學習算法實力、產品化的實踐能力、以及貼合用戶的使用場景,」牽頭此次合作的鄭定昌教授說道。他同時指出,在具體AI技術的應用側重上,英國與中國的使用場景有所差別:英國民眾一般會首先進行核酸檢測,在結果出來的等待期間,如果症狀持續不退、才會選擇去醫院進一步檢查和住院治療;在這種情況下,大部分住院治療的病人基本已病發一周左右,病情進展相對較為嚴重,醫生在決策如何治療、何時將病人送入重症監護室上面臨很多不確定因素。因此,與AI技術在中國重點應用於患者篩查不同,英國的一線醫生更希望AI系統能夠為他們提供診療決策方面的關鍵建議。「針對英國的這種實際需求,我們的產品會提供更多在病程追蹤方面以及病程發展預測的功能,重點放在協助醫生進行治療決策上,以更貼近英國的實際需求。」匯醫慧影公司的CEO柴象飛說道。
為此,考文垂大學和匯醫慧影聯合開發出了基於CT影像的病情跟蹤、治療建議系統,可以根據病人的病灶佔比等信息對病情進行追蹤、並根據病變體積的變化速率預測後期病程發展,以便最優化醫療資源的使用分配。而隨著科學家對新冠肺炎認識的不斷加深,該AI系統還在以每周一迭代的速度發展,以更好匹配一線工作場景。
(厄瓜多總統Lenin Moreno和副總統Otto Sonnenholzner對華為雲和匯醫慧影新冠肺炎AI輔助篩查系統給予了高度評價)
(華為雲向馬來西亞雙溪毛糯醫院管理層展示匯醫慧影新冠肺炎AI輔助篩查系統)
(華為雲+匯醫慧影新冠肺炎AI輔助篩查系統經過泰國政府鑑定後正式發布)
據了解,除了英國之外,匯醫慧影還在亞太、歐洲、非洲等多地對抗新冠肺炎疫情的戰役中與合作夥伴一起通過雲端部署方案為當地專業機構提供支持、為一線醫護工作者帶去最亟需的關鍵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