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醫慧影聯合301醫院開發出全球首個B型主動脈夾層人工智慧自動...

2020-11-25 健康界

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

4月21日上午,全球範圍內首次開發出的B型主動脈夾層人工智慧自動分割方法在2018血管創新論壇上發布。這一由匯醫慧影聯合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北京301醫院)血管外科聯合發布的主動脈人工智慧研究雲平臺AORTIST2.0,在B型主動脈夾層手術的精準測量、預後預測、隨訪管理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對於匯醫慧影來說,這亦是一次突破,其AI應用首次「走出了」影像科,開始臨床科室的應用,同時也從診斷環節突破至參與到臨床治療決策,從聚焦提升效率走向精準治療。

大數據、人工智慧可讓中國變道超車

2018血管創新論壇以理念創新、技術創新為主旨,聚焦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醫療領域的創新運用,探討以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創新在血管外科的場景應用落地。

工信部信息化軟體服務業司謝少鋒司長在本次論壇上表示:要推進智慧醫療健康需要以人民為中心,把人民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目標,強化數據開放數據安全等方面加強合作,一是推動醫療健康數據的開放共享與綜合利用,順應新技術、新業態發展的趨勢,構建統一、全面、互聯互通的醫療健康大平臺,實現數據、資源共建共享,消除數據壁壘,暢通部門需行業之間的數據共享通道。二是在健康信息技術企業、醫療部門合作,強化供給側和需求側的對接力度,以需求為導向推進大數據人工智慧技術,在醫療技術深入廣泛的應用,推進技術成果轉化和產業的升級。三是切實保障醫療健康數據的安全,強化醫療健康數據身份管理和安全體系建設,通過標準的實施安全的防範,確保醫療健康數據的安全。大數據人工智慧和醫療健康領域的深度融合,有利於優化資源配置、整合社會的力量、實踐醫療健康效益的最大化。對推動技術進步、實現彎道超車,增進人民福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重要的意義。

「隨著人工智慧上升至國家戰略,算法、算力和大數據得到快速發展。近年來,人工智慧在病情監控、疾病預警、用藥監控、個性診斷、精準治療、智慧養老等方面均有突破。尤其在微創診療方面,人工智慧賦予醫學科研和臨床極大的想像力。」清華大學生物醫學學院副院長廖洪恩教授做了主題為《人工智慧在醫用圖像與微創診療領域新進展》的分享。廖教授認為:對於AI,其實我們應該更關注機器的效益和人的效能和認知的方面共贏的提升,不是說完全取代醫生,更多的是成為一個互補的模式,在我們的這一種診斷、導航甚至有一些醫療相關的領域裡,應該是長期高度配合協作,最終為了實現精準的個性化醫療。

作為領先的醫學影像人工智慧公司,匯醫慧影提供一整套醫學影像數據分析挖掘和醫學影像智能輔助診斷服務,已經落地700多家醫院,其基於深度學習的智能輔助診斷系統已在數百家醫院應用,基於影像組學、機器學習、大數據等技術的大數據智能分析雲平臺已經落地300多家醫院。

在2018血管創新論壇上,匯醫慧影聯合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北京301醫院)血管外科發布了主動脈人工智慧研究雲平臺AORTIST2.0。AORTIST全稱為「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nline Research platform Targeting Individualized aortic Stent-grafting Therapy」。

據介紹,雙方在合作長達一年時間後,在B型主動脈夾層手術的精準測量、預後預測、隨訪管理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據301醫院血管外科主任郭偉稱,這是全球範圍內首次開發出的B型主動脈夾層人工智慧自動分割方法。對於匯醫慧影來說,這亦是一次突破:其AI應用首次「走出了」影像科,開始臨床科室的應用,同時也從診斷環節突破至參與到臨床治療決策,從聚焦提升效率走向精準治療。

AORTIST2.0賦能主動脈疾病診療

主動脈夾層是主動脈疾病中最為兇險、複雜的疾病。隨著醫療設備和手術器械的升級,人類已經可以用血管腔內修復的方式治療主動脈疾病,實現了主動脈手術從巨創到微創的轉變。主動脈疾病微創治療的主要問題也開始從如何更安全的完成手術,向如何更有效地治療疾病轉變。如何對主動脈解剖參數進行精準測量以降低手術併發症發生率,如何實現對主動脈疾病患者預後預測以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和隨訪計劃成為了血管外科醫生更加關注的問題。

資料顯示,主動脈是身體的主幹血管,如果出現內膜層撕裂,不能及時的救治,一旦破裂,致死率很高。夾層位只在左鎖骨下動脈開口遠端以下的部位,沒有累及近端的主動脈則為B型主動脈。B型主動脈夾層是一種非常少見但嚴重的疾病,65%~70%在急性期死於心臟壓塞、心律失常等,所以早期診斷和治療非常必要。

匯醫慧影創始人兼CEO柴象飛介紹,301醫院和匯醫慧影共同設計課題後,醫院方提供影像數據、患者臨床數據等,匯醫慧影則提供人工智慧算法、放射組學算法以及後續工程化的算法,平臺訓練出後,先在小範圍內進行驗證,並調試準確度,再進行大範圍的推廣應用。

AORTIST解決了此前B型主動脈夾層手術中的精準測量、預後預測和遠程隨訪三大核心問題。以精準測量為例,B型主動脈夾層手術需要對近遠端錨定區直徑、破口位置和某些重要的距離信息進行精準測量。基於CTA軸位的手動測量存在誤差尤其是主動脈弓部直徑測量誤差非常大,而且手動測量方式也難以獲取長度、距離等信息。在這種情況下,血管外科醫生通常需要委託專業人員使用商業軟體才能獲得精準的解剖參數,但這樣信息獲取的準確性和及時性卻不能保證。

AORTIST雲平臺在患者主動脈三維重建、分割、中心線提取、破口分析、直徑和長度的精準測量方面達成突破。據透露,使用AORTIST雲平臺,動脈直徑測量交並比達到98%,動脈直徑誤差縮小到1.5mm以內,較常規手動測量精準度提高到50%以上,在10分鐘內可以完成對患者錨定區直徑、長度、分支動脈間距離的精確測量,效率和準確率大大提升,對醫生制定個性化手術方案有極大的幫助。

301醫院血管外科主任郭偉教授則表示:影像組學是和大數據、人工智慧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大數據不是大量數據,實際上是大數據云數據。醫學數據裡面更重要的一部分是影像學數據,影像學數據常常是疾病客觀反應形式的一種表現,比病人主述、比病歷更真實,主動脈疾病非常契合做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影像組學。現在做圖像的公司很多,但是把它延展成自動化的分割的公司非常有限。基於卷積神經網絡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自動測量,AORTIST2.0可以輔助精準測量。以前絕大部分病人在手術前,是人工手動測量,難點是找到垂直於主動脈中軸的層面,然後選擇準確的支架。除此外,AORTIST2.0還提供預案推薦,它是基於大量數據的分析結果,可以改善遠期預後結局。

AI與影像組學在血管外科未來可期

回顧人工智慧發展的歷程,最早起源於專家系統為主的人工智慧,到90年代末期轉變為統計學模型。AI漸漸走近人們的視野是從2012開始,這時以數據為驅動的人工智慧出現。2016年人工智慧技術在各行各業爆發,因此被稱為「AI元年」,起因則是AlphaGo的出現。

柴象飛認為,在AI技術落地醫療的場景中,影像和病理是技術最成熟、應用面最廣的兩塊。AI醫療影像在微創診療方面,除了能夠智能化分析,為診療提供新策略,還能實現醫學圖像智能化分割實現三維知識建模、多模態圖像配準為醫生提供多維信息、無輻射圖像追蹤技術為醫生減少術中射線傷害等。

在B型主動脈這個問題上,醫療影像雖然已經實現了突破,但還仍然存在著不少挑戰。柴象飛提到:「可能主動脈全國的發病也就是10萬人,當我們再往A型、B型主動脈瘤細分時,每一個單病種只有幾萬例的發病人群,所以我們根本沒有辦法獲得幾十、上百萬例的數據。我們通常只能在幾百或者幾千個數據集中進行計算,在這過程中如何應對小數據進行人工智慧計算,是醫學影像目前最需要去提升的能力。」

從醫療行業來看,這個行業的特殊性決定了很多新技術、新東西是不能去「試錯」的,因為這很容易就牽扯到生命。同時,尤其是在醫學影像這個細分領域裡,極具學科交叉能力的創業者會具有比較大的競爭力。創業者不僅需要醫學臨床的知識、電子計算機知識、數據處理知識、而且需要了解市場、銷售、管理的「門道」。

正如柴象飛最後指出的,在醫療影像行業,交叉型人才還非常欠缺,這是制約其快速發展的瓶頸之一。無論產品的開拓、科研的開拓還是商業化的開拓,其實多方的協作,尤其是跨學科人才的培養是至關重要的。在這過程中,無論是商業、技術,還是醫學知識,三者缺一不可。

相關焦點

  • 匯醫慧影獲得英特爾投資和芯動能投資的共同注資
    2018年11月7日,北京——今天,醫學影像人工智慧領軍企業匯醫慧影宣布早先已獲得英特爾投資和芯動能投資的共同注資,此輪投資為戰略性投資。所融資金將用於公司的業務發展、產品創新和團隊擴張。匯醫慧影是兩家投資公司在中國投資的首家醫療人工智慧企業。
  • 時隔一年再發布雲平臺,匯醫慧影的 AORTIST 3.0 有何亮點?
    >近日,匯醫慧影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北京301醫院)血管外科聯合研發升級的AORTIST 3.0主動脈人工智慧精準診療系統發布。AORTIST意為主動脈支架個體化置入人工智慧研究雲平臺,研究的對象是主動脈擴張性疾病,主要包括主動脈瘤和主動脈夾層。新版本的一大亮點是,新增了腎下腹主動脈瘤人工智慧精準診療產品。圍繞3.0版本的設計過程,雷鋒網和匯醫慧影創始人兼CEO柴象飛以及301醫院血管外科全軍血管外科中心主任郭偉進行了一次採訪。
  • 匯醫慧影攜手英特爾,發布全球首個乳腺癌AI全周期健康管理系統
    、匯醫慧影創始人兼CEO柴象飛、匯醫慧影聯合創始人兼COO郭娜以及醫療界、產業界的眾多嘉賓參加了此次活動,共同探討乳腺癌防治的前沿話題和AI智慧醫療在輔助診療方面的應用與未來。會上,英特爾攜手匯醫慧影聯合推出了「人工智慧乳腺癌全周期健康管理系統」,通過人工智慧技術助力乳腺癌篩查和診治,呵護女性健康,這也是全球首個人工智慧乳腺癌全周期健康管理系統。霍思燕、孫茜、羅雪娟、厲嘉琪作為本年度的公益明星代表出席,獲頒2018時尚健康粉紅絲帶運動「粉紅大使」獎項的同時,也和在場嘉賓一起分享了他們的粉紅理念,及各自身體力行實踐的「粉紅行動」。
  • 英特爾與醫療影像AI領域的領先企業匯醫慧影聯合推出了 「人工智慧...
    英特爾與醫療影像AI領域的領先企業匯醫慧影聯合推出了 「人工智慧乳腺全周期健康管理系統」 李倩 發表於 2018-09-30 14:57:04 2018時尚健康粉紅絲帶運動暨英特爾智慧醫療主題沙龍今天舉行
  • ...慧影柴象飛:基於 AI 的主動脈雲平臺如何幫助醫生實現精準醫療?
    >近日,匯醫慧影聯合北京301醫院血管外科發布了主動脈人工智慧研究雲平臺AORTIST2.0(主動脈支架個體化置入人工智慧研究雲平臺)。針對這一平臺的設計初衷、合作內容以及價值實現等幾個問題,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與301醫院郭偉教授以及匯醫慧影CEO柴象飛進行了一次深入對話。AORTIST2.0如何助力主動脈疾病診治?牽頭此次合作的301醫院血管外科全軍血管外科中心主任郭偉向雷鋒網介紹到,雲平臺AORTIST2.0擁有全球範圍內首次開發出的B型主動脈夾層人工智慧自動分割方法。
  • 人工智慧助力抗疫,匯醫慧影何以成為醫院首選?
    匯醫慧影創始人柴象飛告訴創業邦。作為國內Ai 醫療領域的領軍者,匯醫慧影從疫情初期就積極加入抗疫隊伍。由於新型冠狀病毒是從未在人體發現的冠狀病毒新毒株,在疫情初期就為確診和治療帶來極大的不確定性。而疫情的突發及快速蔓延,對各個醫院在人力、資源、技術方面皆提出了更高要求。對此,面對多家合作醫院的需求反饋,匯醫慧影的技術團隊投入到緊急開發中。
  • 匯醫慧影攜AI醫療全周期產品亮相北美放射年會
    AORTIST2.0主動脈人工智慧雲平臺是一款針對B型主動脈夾層的智能支架置入解決方案,今年4月份在中國北京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和匯醫慧影聯合發布,據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血管外科主任郭偉稱,這是全球範圍內首次開發出的B型主動脈夾層人工智慧自動分割方法。
  • 中國企業匯醫慧影AI技術協助英國對抗新冠肺炎疫情
    由匯醫慧影開發的新冠肺炎AI智能診斷和篩查軟體,在中國已進入20餘家醫院、累計輔助篩查患者超過12萬人,在實戰中證明了其可靠性和精準度。來自考文垂大學的鄭定昌教授意識到,如果能夠將AI技術在中國的實際應用借鑑到英國的抗疫舉措中,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醫療資源緊缺、醫護人員壓力過大的狀況。
  • 2018人工智慧醫療盤點:科研突破 巨頭髮力 產業聯合 資本依舊
    3D列印技術列印出全球首個人工角膜,有望解決全世界角膜捐贈短缺難題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研究人員通過幹細胞中提取研發的「生物墨水」,用3D列印技術列印出了世界上首個人工角膜。該全新技術意味著,這項全新的技術在未來可以確保無限量的角膜供應,如果在未來數年間投入應用,全球1500萬患者有望重見光明。
  • 月累計超18萬次新冠AI篩查,匯醫慧影助力全球疫情公共衛生建設
    7月9日至11日,2020年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在上海舉辦,作為全球醫學影像人工智慧行業領軍企業 ,匯醫慧影應邀出席大會AI+公共衛生專題論壇,這也是匯醫慧影加入英特爾AI合作夥伴計劃後首次攜手參會,匯醫慧影創始人兼CEO柴象飛博士於現場發表AI賦能醫學影像——從科研到臨床主題演講,與全球參會者分享了AI助力公共衛生的經驗及展望。
  • 唐山工人醫院獨立成功開展主動脈夾層「雜交」手術
    唐山工人醫院獨立成功開展主動脈夾層「雜交」手術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近日,心外一科王東大血管團隊再創新突破,獨立成功為一位患有主動脈夾層B型病人行升主動脈與左側鎖骨下動脈人工血管轉流術+胸主動脈覆膜支架植入術,俗稱「雜交」手術。
  • 當心衰遭遇主動脈夾層,換個心臟活著
    針對這個特殊病例,廣東省人民醫院心外科心臟移植團隊聯合大血管團隊,為李伯實施心臟移植 升主動脈、主動脈弓置換 降主動脈置換手術,為其換上「新」的心臟和長達20多釐米的大血管。李伯術後第17天康復出院,目前隨診情況良好。
  • 專訪匯醫慧影首席戰略官唐海瑞:我們為什麼不怕BAT?
    2018年1月,唐海瑞加盟匯醫慧影團隊,擔任全球合伙人兼首席戰略官,著力AI影像醫療商業化道路的多樣化發展。成立於2015年4月的匯醫慧影專注於醫學影像人工智慧,目前已構建智慧影像雲平臺、數字智能膠片等服務平臺,接入超700家醫院,領跑行業。唐海瑞加入團隊不久後,匯醫慧影獲得新一輪融資,投資方為鼎暉投資,這是AI領域在2018年的第一筆投資。
  • 厚積薄發CCR2019,匯醫慧影三大產品線升級構建智慧影像全域生態
    在本屆CCR影像AI行業規模最大的展位上,匯醫慧影將人工智慧應用於影像科研場景、影像篩查與診斷場景和患者使用場景,將全線產品融入三大場景化演示區,為參會專家領導帶來了智慧影像整體解決方案的全新體驗,描繪醫學影像人工智慧更加全面清晰的畫像。
  • 主動脈夾層——中年人的隱形殺手
    朋友馬上將他送往醫院,經檢查,他被確診為患了主動脈夾層。什麼是主動脈夾層?主動脈是人體中最大最粗的動脈血管,直接與心臟相連,血流從心臟泵出後,通過主動脈運送給身體各臟器、肢體,如果主動脈出現了問題,就會影響到機體正常運行。患者會感到劇烈的刀割樣、針刺樣或撕裂樣疼痛,通常持續而難以忍受,甚至產生瀕死感,危及生命。
  • 主動脈夾層!長沙這家醫院完成一例高難度手術
    人民網長沙11月27日電 11月25日,長沙康乃馨醫院心血管內科與介入血管科手術團隊為患者龍某實施胸主動脈夾層動脈覆膜支架置入術獲得成功,這標誌著該院運用介入技術治療疾病向血管拓展邁出了堅實的一步。11月19日,現年69歲的女性患者龍某因胸悶、氣促、伴有間斷咳嗽半年到長沙康乃馨醫院就診,經該院進行CT等全面檢查後確診為胸主動脈夾層主動脈瘤、高血壓,收入心血管內科住院治療。
  • 主動脈夾層的診斷和治療|主動脈|併發症|替換術|夾層|診斷|治療|...
    I型:原發破口位於升主動脈或主動脈弓,夾層累及大部或全部胸升主動脈、主動脈弓、胸降主動脈、腹主動脈;Ⅱ型:原發破口位於升主動脈,夾層累及升主動脈,少數可累及主動脈弓;Ⅲ型:原發破口位於左鎖骨下動脈以遠,夾層範圍局限於胸降主動脈為Ⅲa型,向下同時累及腹主動脈為Ⅲb型。
  • 匯醫慧影AI入駐北京佑安醫院|協力戰疫,護佑民安
    中國日報2月25日電(劉志華)記者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了解到,近日,匯醫慧影新冠AI影像智能解決方案入駐佑安醫院,為新冠疫情的篩查診治全流程帶來切實的智能助力。新春佳節團圓時刻,卻是新型冠狀病毒肆虐之時。
  • 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成功挽救新冠肺炎康復期主動脈夾層患者
    通過 CT 檢查,周婆婆被確診為主動脈夾層,由於當地醫院醫療條件有限,再加上周婆婆屬於新冠肺炎康復患者,情況比較特殊,根據新冠肺炎指揮中心的指示,當地醫院將周婆婆轉運至醫療條件更好的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進行救治。周婆婆被送到亞心醫院後,醫院按照新冠肺炎形勢下心血管急危重症救治流程嚴格執行,一方面對積極控制患者病情,一方面對患者進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檢測工作。
  • 深夜突發心血管破裂,濟醫附院A型主動脈夾層手術助其度過生死劫
    時間就是生命,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心臟外科迅速暢通救治綠色通道,從入院到進手術室不超6小時,順利為一名A型主動脈夾層患者實施sun’s+右冠狀動脈搭橋手術,患者術後第二天意識清醒,恢復良好,且未出現精神症狀、低氧等相關併發症,術後第三天轉入普通病房。「患者因胸背部劇烈疼痛進入急診,當時已是凌晨2點多,經檢查發現為A型主動脈夾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