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算法可快速診斷新冠肺炎患者 準確度與資深胸放射科醫生相當

2020-12-05 環球網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北京5月20日電 (記者張夢然)運用人工智慧(AI)算法檢查胸部CT影像和病史,可以快速準確地診斷新冠肺炎患者。該人工智慧系統的AUC(曲線下面積,一個用于衡量機器學習準確度的指標)為0.92,展現出與一名資深胸放射科醫生相當的靈敏度。這項機器學習領域最新成果19日發表於英國《自然·醫學》雜誌。

提高檢測新冠病毒的速度與準確度,是當前迫切所需的。目前多採用的方法是新冠病毒特異性逆轉錄聚合酶鏈式反應(RT-PCR)。檢測最長需要兩天才能完成,而且可能需要反覆檢測才能排除潛在的假陰性結果。

醫學界認為胸部CT掃描是診斷新冠病毒疑似感染病例的有用工具。但是,在患者患有其他類型肺病的特定情況下,單獨的CT掃描是無法排除新冠病毒的。

此次,美國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科學家團隊採用AI算法,將胸部CT掃描結果和臨床症狀、暴露史及實驗室檢測結合起來,以快速診斷新冠病毒陽性患者。他們採用一個數據集對該AI模型進行訓練和測試,數據集包含了905名患者的CT掃描結果和臨床信息,基於RT-PCR方法,總計有419名患者的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

研究人員採用905個樣本中的279例為測試組,對上述AI模型進行測試,並對比兩名人類胸放射科醫生(一名資深放射科醫生和一名專科培訓醫生)的表現。對於測試組中的145例新冠病毒陰性病例,AI模型和資深放射科醫生準確識別出了其中的113例。

研究人員還發現,對於RT-PCR檢測呈陽性、但CT掃描顯示正常的新冠病毒患者,AI系統表現更好,其準確地將25名患者中的17名鑑定為新冠病毒陽性,而兩名放射科醫生將所有患者都鑑定為新冠病毒陰性。因此他們總結表示,在CT掃描和相關病史都可用的情況下,新AI系統有助於快速診斷新冠病毒患者。

總編輯圈點

幾年前的我們,絕想像不到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會為一次全球疫情防控帶來如此巨大的幫助。在新冠肺炎面前跑贏時間,還要兼具高度的準確性,這確實得益於過去兩年機器學習的飛速進步,它讓醫生們檢查CT影像不再完全依靠經驗和大腦,而多了一個可以信賴的AI助手。而以CT影像輔助,診斷就有了第二道防線,從而能確保第一時間對疑似患者進行更為精準的診療。

相關焦點

  • 阿里全新AI診斷新冠肺炎技術:20 秒出結果,96% 準確率
    放射學診斷不是確診方法,但作為早期篩選具有重要意義,放射學檢查流程如下:     三、達摩院聯合阿里雲研發全新AI診斷技術 達摩院聯合阿里雲針對新冠肺炎臨床診斷研發了一套全新AI診斷技術,AI可以在20秒內準確地對新冠疑似案例CT影像做出判讀,分析結果準確率達到96%,大幅提升診斷效率
  • 人機「融合」 影像AI輔助診斷系統成閱片醫師好幫手
    任何影像AI輔助診斷系統都是建立在準確的人工標註標準化影像資料上,高質量標註是高效能算法的決定性因素。全球影像AI廠家均耗大量人力財力來獲得高質量影像標註。低年資影像醫生因AI輔助系統的介入,越來越缺乏自主思考的機會。AI越完善,需人類醫生進行的低難度腦力工作越少。 但這些低難度腦力工作是訓練一名人類醫生從初級到高級診斷能力的必由之路。
  • AI使能醫學,腦動脈瘤檢測重大突破
    日前,放射學領域的國際頂級期刊Radiology(《放射學》)在線發表了一項來自華為雲EI創新孵化Lab團隊聯合華中科技大學電信學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放射科的最新研究成果:AI算法檢測動脈瘤靈敏度高達97.5%,幫助醫生臨床診斷靈敏度提升約10個百分點,漏診率降低5個百分點。
  • 人工智慧可預測患者壽命!精準度與醫生相當
    據連線雜誌報導,阿德萊德大學的研究者開展了一項史無前例的研究,使用人工智慧預測人類壽命,其精準度與醫生相當。人工智慧通過分析患者胸部影像預測未來五年內哪些病人會死亡,精確度為69%,與人類醫生判斷的精準度相當。
  • 新冠肺炎中「特殊」的獻血者:他們也是醫生、患者和治癒者
    第一批倒下的醫護人員31歲的許德龍努力回憶了很久,腦海裡還是沒能畫出將新冠肺炎病毒傳染給自己的患者畫像——「每天接診的患者太多了」。1月15日,許德龍出現發熱、乏力,並伴有輕微咳嗽。作為一名資深馬拉松愛好者,他覺得自己身體底子好,這只不過是一場小感冒,扛兩天就過去了。沒想到,這次的病毒尤為頑強,扛了一周不僅症狀絲毫沒減輕,反而人越來越難受。
  • 小白世紀首席科學家黃高博士DenseNet算法,助力新冠肺炎精準診斷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緊要關頭,黃高博士發明的DenseNet算法在CT影像診斷系統中被廣泛應用。截至2020年4月30日採用了黃高博士DenseNet算法的診斷系統,已經在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研究中心、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等300餘家醫院累計完成病例分析30000餘例。
  • 阿里推出全新AI診斷技術 能快速準確地對新冠疑似案例CT影像做出判讀
    綜合國內媒體報導,阿里巴巴今日表示,達摩院聯合阿里雲針對新冠肺炎臨床診斷研發了一套全新AI診斷技術,AI可以在20秒內準確地對新冠疑似案例CT影像做出判讀,分析結果準確率達到96%,大幅提升診斷效率。 據悉,明日即將啟用的河南鄭州小湯山已經引入該算法輔助臨床診斷。
  • 趙振軍:最全圖文解讀《新冠肺炎CT早期診斷和鑑別診斷》(上)
    方案發布之後,全國各省市醫院的放射科CT掃描工作量激增,但是CT設備短缺、診斷經驗不足、CT掃描室易交叉感染等問題也成為提高放射科「產能」的一些挑戰,尤其是「如何對新冠肺炎的疑似病例進行正確診斷」,成為放射科醫生們短時間內需要強化的一項技能。
  • 加速癌症診斷:新AI系統可助病理醫生排除75%的組織樣本
    7月15日,《自然·醫學》雜誌報導了一種能夠區分癌症與健康組織的人工智慧系統,該系統可以幫助病理科醫生排除75%的無關組織樣本,並保持100%的敏感性。研究人員認為,這項研究有助於簡化病理科醫生的工作流程,使他們集中精力檢查含有腫瘤的組織切片。
  • 中國研究登頂刊:AI輔助醫生檢測腦動脈瘤,靈敏度達97.5%
    AI協助放射科醫生閱片,幫助醫生臨床診斷靈敏度提升約10個百分點,漏診率降低5個百分點,同時有效縮短醫生診斷時間。而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500多名患者的CT血管造影來訓練深度學習算法模型統計分析顯示,深度學習模型協助放射科醫生閱片,能夠明顯提升病灶的檢出效率。對於經驗較少的醫生來說,這項技術更加成效卓著。
  • 揭秘人工智慧AI取代醫生線路圖 | 醫生成為AI的助手 vs AI成為醫生...
    她們開發的深度學習算法,在預測2歲前的自閉症高危兒童(有個自閉症哥哥或者姐姐)是否會在2歲之後被診斷為自閉症上,以88%的準確度遠超準確度只有50%的傳統行為問卷調查法(Charman 2014)。8、AI機器人學完2186張肺癌圖譜,完勝病理學家2016年8月《自然通訊》發表了一份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的研究:計算機可被培訓得在評估肺癌組織切片時比病理學家更加精確。研究人員使用了從腺癌、鱗狀細胞癌患者獲得肺癌基因圖譜2186張圖像。資料庫還包含了每例腫瘤的級別、期別和每例患者在診斷後的存活時間信息。
  • 史丹福大學研發AI醫療軟體,診斷肺炎竟比醫生技高一籌
    【AI星球(微信ID:ai_xingqiu)】11月30日報導(編譯:楊卟咚)近日,史丹福大學的科學家開發了一種全新的人工智慧成像軟體,能幫助醫生診斷肺炎斯坦福機器學習小組讓他們的軟體和四位斯坦福放射科醫生進行 PK,並給了醫生每人 420 張 X 射線圖片。下圖的藍色曲線代表了程序的模擬結果,而橙色「×」則反映了放射科醫生的表現。
  • 法國新冠肺炎患者首例出現時間再次前推
    科技日報巴黎5月10日電 (記者李宏策)5月7日,位於法國上萊茵省科爾馬市的阿爾貝·施韋澤醫院醫學影像部門負責人向法國新聞網透露,通過進一步檢查,該院去年12月2日收治的一名男性患者確診為新冠肺炎。這一消息將法國新冠肺炎患者首例出現時間再次前推。
  • 服務人民健康新利器--李莊院區放射科聯影1.5T磁共振
    服務人民健康新利器--李莊院區放射科聯影1.5T磁共振 2021-01-08 12: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AI肺病診斷」玩家眾多,假陽性率高企受行業質疑
    對於醫生來說,查閱CT影像的過程是耗時耗力且重複的工作。一組數據顯示,一家三甲醫院平均每天接待200 例左右肺結節患者,每位患者檢查會產生200-300張左右的 CT 影像,這也就意味著放射科醫生每天至少需要閱讀4萬張影像。行業痛點為人工智慧技術帶來巨大的市場空間。
  • 腦醫生AI影像平臺再發力 精準診斷技術造福群眾
    該平臺的使用可顯著提高臨床診斷精度及效率,幫助基層醫院快速提升腦部疾病服務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行業的痛點。合理配置資源實現合作共贏解決腦病診療的痛點究竟是在解決誰的問題?如果只是讓患者受益,而不對醫院進行任何有益改變的話,這種解決永遠只會停留在表層之上,是不可持續的。
  • 騰訊優圖推出卷積神經網絡深度學習算法模型
    此次騰訊優圖聯合吳一龍教授/鍾文昭教授團隊及多個中心等推出的基於卷積神經網絡算法的肺結節診斷模型,可有望輔助醫生提高結節檢出率的同時兼顧良惡性診斷準確率,大大降低放射科醫師日常CT讀取工作量,同時使得更多患者能夠及時得到早期治療幹預,進一步降低肺癌相關死亡率。作為騰訊覓影核心AI技術的提供方,騰訊優圖實驗室將持續通過騰訊覓影,與更多醫院及醫療機構展開合作,讓技術真正應用落地。
  • 智能醫生的締造者 新冠肺炎AI影像輔助診斷系統
    來源:鳳凰網綜合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給各疫區本就處於飽和狀態的醫療系統增加了巨大的壓力。多年來致力於用先進科技解決民生問題的推想科技了解到這一情況之後,調集主創團隊,多方奔走,針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主要特徵,推出了新冠肺炎AI影像輔助診斷系統。為醫生提供了早期預警、快速篩查、鑑別診斷、病程進展分析等功能。
  • AI+醫療系列之一:智能病理診斷及醫學影像識別系統
    自2017年7月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以來,中國人工智慧技術得以迅猛發展並在金融、醫療、教育、交通、社交等領域快速推廣。 1.2 AI+醫療在傳統的醫療行業中,存在醫生培養周期長、誤診率高,醫院資源有限、效率低等問題,因此醫療已成為人工智慧行業最熱門的研究和應用領域之一。
  • 阿爾法狗團隊:不會讓「狗」下棋賺錢,要用算法拯救生命
    在這方面,穆斯塔法著重介紹了DeepMind一項應用在醫療領域的技術:通過3D眼球掃描,診斷可能的失明原因。近年來,放射醫療設備的成本快速下降,但同時帶來一個問題:沒有足夠的放射科醫生去診斷這些片子。因此,放射醫療智能助手就有著廣泛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