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郭峰 實習生 莫伊琳
通訊員 黃健員
從高溫缺電到PM2.5,節能、環保,屢屢成為市民百姓關注的話題焦點。其中,也喻示著巨大的商機。根據國務院最近出臺的《關於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到2015年,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要達到4.5萬億元。
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靠近不帶電的小紙片,小紙片就會被玻璃棒吸引,這就是我們常見的「靜電吸附」現象。這靜電吸附原理運用到工業除塵工程中,就成為節能環保產業中重要的一部分。杭州企業從中挖掘到了一桶桶「黃金」。
政策效應
從上門推銷到主動求援
近日,記者來到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11號大街的杭州天明環保工程有限公司採訪。天明環保是一家專業從事煙氣治理、機電一體化的環保企業,在工業除塵領域,天明出口項目已名列行業首位。
一走進廠房,就看見20多米高的工業除塵器樣品巍然聳立,有如巨型的書架。「傳統的電除塵器採取錘擊,易造成二次揚塵,效率又低,而轉動極板電除塵技術效率可提高2倍,佔用場地也縮小一半。」天明環保的副總工程師孔春林手指著一排佔地面積明顯小許多的設備說,這個新技術是國內首創,已是同類產品的第一品牌。
在另一邊,一個有如大型變壓器的設備,就是專門治理「大名鼎鼎」的PM2.5的荷電凝並器。「PM2.5顆粒太小,很不容易清除,我們的原理就相當於把2.5凝並成250,這樣清除起來就方便多了。」技術人員形象地說。「其實我們早在兩年前就在研發這類產品了,將適用於燃煤電廠、大型中央空調等領域,隨著我國對PM2.5治理的加強,這個市場潛力會爆發。」
「國家對節能環保的標準和要求越來越高,對節能環保產業是一大促進,今年以來感覺就更明顯了。」天明環保負責人張乃超說,「以前都要我們上門去推銷,現在不少發電企業都主動來聯繫,對我們的除塵新產品新技術十分感興趣。」
業績說明一切:山西大唐國際神頭髮電有限責任公司4號機組(500MW)靜電除塵器改造項目、河南華潤電力首陽山有限公司1號爐電除塵器技改與大修項目……今年以來天明環保接連不斷接到大單。
據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經發局介紹,近年來開發區節能環保產業已初具規模,重點企業有57家。開發區還制訂支持和鼓勵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以建設國家生態工業園區和國家低碳產業園為契機,加快推進產業規模壯大,目標是到2015年,節能環保產業工業銷售產值爭取達到50億元。
杭企發力搶灘節能環保市場
轉型之路
節能環保產業是為節約能源資源、發展循環經濟、保護生態環境提供物質基礎和技術保障的產業,涉及節能環保技術裝備、產品和服務以及資源綜合利用產業等,產業鏈長,關聯度大,吸納就業能力強,對經濟增長拉動作用明顯。這或許也是我國將節能環保產業列入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首的重要原因。
杭州的節能環保產業已形成自己的特色和產業基礎。市經信委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處陳鋒鋩處長說,比如說節能服務公司,許多企業的業務已開拓到全國甚至國外。
讓專業的公司用專業的技術、專業的管理,來解決節能環保方面的棘手問題,正逐步為如何降低能耗和達標排放而苦惱的工業企業所接受。杭鋼是我市最早實施合同能源管理的企業之一。「鋼鐵業是用能大戶,節能降耗任務十分繁重,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節能改造項目的資金如何解決?」杭鋼有關負責人介紹,杭鋼在轉爐混鐵爐除塵風機高壓變頻控制改造項目首次引入全新的節能管理服務模式後,每天節電效益超過1萬元,節電率高達58.38%,9個月就收回了投資。這就是引入合同能源管理後嘗到的甜頭,也因此大大加快了企業節能改造的步伐。
合同能源管理(簡稱EMC)是一種新型的市場化節能機制。該模式由專門的節能服務機構承擔主要風險,服務機構為企業提供節能項目的資金、設備,包括安裝調試、維修保養等一攬子服務,然後從企業節約的能源費用中分享利潤。節能環保產業的廣闊市場前景讓杭州本土企業紛紛搶灘進入。如天明環保就是上市軟體企業信雅達的控股子公司,又比如老牌裝備製造企業西子聯合也成立了浙江西子節能服務有限公司,業務從裝備製造業、建築業擴展到了化工、造紙、印染等行業。
全方位力推服務平臺建設
杭州經驗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杭州企業搶抓節能環保機遇的敏銳性是有根據的:根據《國務院關於印發「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十二五」期間,全國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總量分別下降8%;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分別下降10%。其中,就蘊藏著節能環保產業巨大的市場空間。據測算,到2015年,我國節能服務業總產值可突破3000億元;城鎮汙水垃圾、脫硫脫硝設施建設投資可超過8000億元,環境服務總產值將達5000億元。
杭州今年新制訂的節能環保產業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就明確,大力發展節能環保裝備製造業和服務業,以服務為先導,促進裝備製造業服務化。採用合同能源管理機制的節能服務業銷售額年均增速保持25%。
上半年,杭州節能環保產業產值達57.98億元,增加值增速6.7%。對照國家的發展規劃和我市的行動計劃,可以看到,發展空間還是很大。
節能環保產業要突破性發展,技術創新是開路先鋒。如杭州重點實施的浙江贊宇科技新型磺化節能減排關鍵技術開發及產業化、浙江天藍環保研發總部、浙富水電水力機械模型通用試驗臺等關鍵技術研發項目,研發投入5.72億元。杭州松下大地同和頂峰資源循環有限公司的廢舊家電及電子產品回收處理項目,中國重汽集團杭州發動機有限公司「MAN」D08發動機,聚光科技(杭州)物聯網產業化基地建設等一批在建和擬建重大項目,總投資超過110億元。
建立節能環保產業公共服務平臺,是推進產業發展的重要一環。市經信委透露,杭州還將推出碳排放交易試點,目前正在制訂交易管理辦法。同時,還將擴大節能環保產業公共融資平臺,建立新產品新技術首購首用風險基金。成立一批行業公共檢測平臺,集合標準信息、產業技術、科技創新服務等要素,幫助企業提升科技含量和產品質量。建設網上交易市場平臺,通過建立技術庫、人才庫、項目庫等,促進節能環保技術裝備的交流交易、產業投資和推廣應用。
財經快評
星空與泥坑
張海龍
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喜歡仰望星空,有次遇到一個泥坑,一腳踏空掉了下去。過路人將他救出。他說:「明天會下雨!」過路人笑著搖頭而去,拿他當個笑話。第二天,真下了雨。有人卻不以為然,說泰勒斯讀得懂星空,卻看不見腳下的泥坑。
許多年後,德國哲學家黑格爾聽到這個故事,給出評論:「只有從不仰望星空的人,才不會掉進泥坑裡。」
這個大有玄機的故事,正好可以說明今日節能環保產業的重要性。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覺得星空太遙遠,不如先在泥坑裡討生活。所謂「隔山的金子不如到手的銅」,環保不環保與我何幹,節能不節能又能怎樣?而正是在這種「過一天算一天」的短視心態下,大半個中國都被霧霾籠罩,這個夏天更是酷熱到了紅色預警的自然災害程度。也正是在整個中國環境惡化的大背景下,十八大報告中才提出了「美麗中國」的全新概念。道理其實很簡單:人們需要清新的空氣、清潔的水源、無汙染的食品,人們需要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所謂健康是1,其他都是0,節能環保在這個意義上堪稱「醫療事業」。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是孤立存在的。所以,節能環保產業既是因世界輿論被倒逼而致,同時也在「環保危機」中蘊藏著新的商機。北京霧霾天裡,口罩和空氣淨化器都大賣就是明證,PM2.5也直接促成了杭州的工業除塵項目。仰望星空的人,需要望遠鏡;陷在泥坑的人,繩子也比黃金貴。你笑他人太瘋癲,他人笑你看不穿。
由是而觀,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其實沒什麼大道理好講。做與不做,那是眼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