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冷凍休眠技術,是一項存在於科幻小說、電影中的科學技術,通過這項技術,人類可以休眠很久,不僅容顏不老,而且對身體也沒有什麼危害。在科幻小說《三體》中,主人公羅輯、程心、章北海等人都進行過冷凍休眠,直接從過去一覺睡到了未來。這種技術相當於給主角開掛,幫他們一路度過許多難關。
其實在現實世界中,也有著小說中那樣的冷凍休眠技術,只不過目前還沒有普及開來。早在53年前,一位美國富豪就被冷凍休眠,本來預計2017年解凍復活,但是這些年卻一直沒有聽到消息,那麼這位富豪的冷凍休眠結果又是如何呢?
1967年,美國心理學專家詹姆斯被查出患有癌症,而且還是末期。本來生死無常,但是詹姆斯恰好還特別有錢。雖然他是一個知名高校的心理學教授,但是憑藉著投資天賦,給自己掙了不少錢。
由於那個年代癌症沒法治癒,也很難維持生命,所以詹姆斯決定將自己冷凍休眠,為此他還給冷凍實驗機構捐款10萬美元。
在詹姆斯死後,他就被冷凍起來,等待在未來科技完善之後,將其喚醒復活。
在現代人的嚴重,詹姆斯的行為無異於天方夜譚,因為人死不能復生。但是當時詹姆斯病急亂投醫,看了一本名叫《不死的期待》的書。
這本書的作者就是人體冷凍法之父,羅伯特·艾廷格。書中講述了一個新奇的觀點:死亡是漸進的過程,只要冷凍得足夠快,就能逆轉死亡。
於是在詹姆斯死後,他的血液被抽光,然後被冰封起來。這跟我們看小說的時候情節有很大的區別,因為小說裡人躺進冬眠倉就行了,但現實卻十分麻煩。
原本詹姆斯預定是在2017年進行解凍復甦,但是因為技術原因,至今仍未能將其喚醒。一是因為人類目前的技術認為能做到起死回生,而是因為人類對於冷凍都沒有研究出什麼結果,更何況解凍。
其實在《三體》小說中,冷凍休眠雖然是一項神奇的技術,但是它卻並不穩定,因為在漫長的歲月中,人類發生了許多變遷。
比如在冷凍羅輯之後,人類陷入了大衰退階段,經濟、文化、甚至是糧食產量都大規模衰退,很多冬眠站都被破壞,很多冷凍者在冰凍狀態下死去。
所以《三體》在情節設定方面跟現實比較相近,即便真正有了延遲時間的冰凍休眠技術,人類依然不能躲過很多客觀存在的天災人禍,戰爭、饑荒、科技衰退、能源短缺都是冷凍休眠的敵人。
在《三體》中,不僅有冷凍冬眠這樣的科技,還有很多超越現實存在的科技,比如星際飛船,比如維度武器等,這些內容讓讀者為之津津樂道,引發他們無數的討論。
很多網際網路的大佬也對《三體》很感興趣,比如馬化騰、雷軍、周鴻禕都曾公開誇獎過《三體》。
如果你還沒有讀過《三體》,那麼我要推薦你讀一讀,因為通過這本書,我們或許能產生前所未有的宇宙觀,世界上也自此有了「讀過三體」和「沒讀過三體」這兩種人。
通過劉慈欣的文字,我們仿佛真地窺探到了瑰麗又浩瀚的宇宙,也都回頭對我們的社會和文明進行反思。
當文明和生存只能二選一的時候,你會如何選擇?
《流浪地球》+《三體》全套僅需79!點擊下方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