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位上海科技界的「執牛耳者」們走進上海螢屏

2020-08-28 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記者 黃小河

為充分展現上海科技工作者在抗擊疫情、上海科創中心建設進程中的紮實成果,上海科技節期間,由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和上海廣播電視臺聯合出品、融媒體中心精心製作的9集大型科技訪談節目《未來說:執牛耳者》第四季,將於2020年8月22日—8月30日每天20:00在上海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連續播出,並在看看新聞APP上同步推送。

《未來說:執牛耳者》第四季裡,17位上海科技界的「執牛耳者」們將一一走進晚間黃金時間的上海螢屏,與廣大觀眾共同分享最前沿的先鋒科研成果,講述熱愛與堅守的科學探索故事,展現上海科學家們果敢勇毅、衝鋒陷陣、奉獻求索的科研精神。

精彩披露戰疫背景下的上海智慧

《未來說:執牛耳者》第四季,重點聚焦上海科創領域的領跑者和開拓者們,面對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大考驗,迎難而上、攻堅克難,在醫療救治、檢測技術、藥物篩選、疫苗研發等領域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和重大突破。節目中,「硬核醫生」上海市新冠肺炎臨床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醫生,講述了獲得高度認可的「上海方案」,背後所蘊含的「每一條方案寫在病人身上」的重要智慧。作為國內首批研製出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的企業之一,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邵俊斌博士,將最新研發的核酸檢測設備帶到了節目現場,展現他們始終與時間賽跑、朝著更快更準的檢測目標所做的不懈努力。中科院院士、東華大學材料學院院長、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東華大學朱美芳,現場帶來一場與眾不同的「時尚秀」,不僅展示他們為抗疫專項研發的新款防護服,更為觀眾展現出纖維面向深空、深海、身體無處不在的廣闊應用發展前景。

形象展示上海科創重大成就

本季《未來說:執牛耳者》,是對上海科學家們最新重大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其中,上海交通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系博士生導師譚家華教授,帶來大型絞吸疏浚裝備,俗稱「挖泥船」,成為遠海島礁、港口、長江深水航道建設的「國之重器」,在海洋強國夢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中國科學院院士、計算機軟體科學家何積豐帶來的「面向重大工業裝備核心控制軟體的安全可信保障技術及應用」項目,則為軌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領域研發了「保駕護航」的重要可信軟體;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馬大為,有著一個以他名字命名的化學反應——「馬氏胺化反應」,為反應合成提供了高效而廉價的催化劑,如今已是每天成百上千的化學家研發新藥的「必備利器」。

全新探索科技節目新樣態

與前幾季節目不同的是,新一季《未來說:執牛耳者》進一步體現現場、在場和好看、動人,力避科技節目的冰冷麵孔。首先是加強了外場拍攝,通過鏡頭帶領觀眾走進「科學發生地」,走進科學家們的工作場景,實地了解和展現科學成果,探秘一些大型科學研究平臺和大型設施裝置,比如,世界上迄今為止最大的對人類表型進行系統精密測試的平臺,大型船舶建造的工廠;了解一批國家級的重點實驗室,如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海洋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感受科學研究的應用場景,比如醫生手術門診的真實場景,等離子體刻蝕機專業生產車間等。通過現場熱騰騰的交談和直觀感受,在科學研究的第一現場真切感受到科技實力,以更形象和生動的方式普及硬核科學知識,增加可看性,使深奧的科學技術得以生動呈現。其次是多維度深入展現科學家的成長故事,塑造一個個豐滿立體可信的上海科技先鋒的形象。

節目中,張文宏的老師、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終身教授翁心華,首次親臨現場和張文宏一起回憶起師生情緣,講述了師生十七載接力傳承執著求真的華山感染科精神,十分令人動容。

第三是全新增添了「未來新發聲」「時間膠囊」的環節,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名校的青年學子,在現場提問科學家,展現年輕一代的好奇。在「時間膠囊」環節,17位科學家把各類獨具匠心的物品送入「時間膠囊」,展示了上海科技大咖們的對未來科技的無限暢想,成為整檔節目點睛之筆。大咖們到底放了什麼物品,只有收看節目才能揭曉。

與此同時,為了多方位呈現節目中受訪科學家們的科研成果和科學精神,記錄中國科技創新的高光時刻和「大國重器,執牛耳者」的風採,今年《未來說:執牛耳者》落地展覽「執牛耳者—2020上海科創先鋒展」,將於2020年8月27日在上海中心大廈126層「上海之巔」阻尼廳啟動、並將於9月1日-10月31日在上海科技館1層中庭球廳等上海地標性場館進行展出,面向社會公眾開放。結合電視媒體和專業新媒體的聯動,以線下觀展體驗+線上節目收看的形式,形成一次媒體聯合行動和宣傳熱潮,為上海市民立體呈現上海科創中心建設成果。

責任編輯:程娛

校對:張豔

相關焦點

  • 17位上海科技界的「執牛耳者」走進螢屏
    9集大型科技訪談節目《未來說:執牛耳者》第四季,將於8月22日—8月30日每晚20:00在上海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連續播出,並在看看新聞APP上同步推送,17位上海科技界的「執牛耳者」們將一一走進晚間黃金時間的上海螢屏,與觀眾分享最前沿的先鋒科研成果,講述熱愛與堅守的科學探索故事,展現上海科學家們果敢勇毅、衝鋒陷陣、奉獻求索的科研精神。
  • 上海螢屏溫暖跨年,抖音直播超1140萬人共祝明天會更好
    五位上海援鄂醫療隊成員昨夜登上跨年盛典舞臺,他們與演員黃曉明一起連線武漢,構築舞臺上動人一幕。(均東方衛視供圖)製圖:李潔   上海援鄂英雄、向陽的武漢伢、脫貧攻堅親歷者、直播經濟的紅人、觀眾們喜愛的歌手演員、新生代玩轉的虛擬偶像……無論螢屏上的主角如何流轉,湧動著的氣場其實從未更迭:心手相連,涓滴匯海。  昨夜今晨,《夢圓東方·2021東方衛視跨年盛典》陪伴螢屏前、網際網路端的大眾溫暖跨年,上海收視份額約50%。零點時分,抖音號的直播也突破了1144萬人參與。
  • 「科學嘉年華」亮相上海國際傳媒港
    中新網上海新聞11月2日電(鄭瑩瑩)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之際,上海國際傳媒港首屆「科學嘉年華」11月1日舉行。「科學嘉年華」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上海總站與論壇發起方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聯合舉辦,全球頂尖科學家、中國知名院士、青年科學家以及青少年科學愛好者走進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上海國際傳媒港,參加「青年科學家TED演講」「大師分享會」「我是小科學家」互動展等趣味科普交流活動。
  • 2021 QS亞洲大學排行榜出爐,上海大學排名上海第四位
    上海大學/Shanghai University在2021QS亞洲大學排名中上海大學排名上海第4位中國內地高校第19位亞洲80位QS亞洲大學排名QS亞洲大學排名自2009年起每年發布一次,展現了對亞洲地區高等教育系統進行比較評估的研究成果。
  • 謝希德楊福家等「大牛」如何匯聚政協力量點亮「上海光源」
    2月17日,謝希德、楊福家、王志勤等7位科技界政協委員正式提交「關於在上海建造第三代同步輻射光源」提案。在這篇不過700字的提案中,科學家委員以精練的語言直截了當地提出:上海未來應該成為國際一流的科學技術中心,建議「九五」期間在上海建造一臺性能一流、規模中等並有適當發展餘地的第三代同步輻射光源,希望市政府能與中科院合作共建。
  • 上海科技節帶你走近科學家
    本周,申城的科普氛圍格外濃鬱,2020上海科技節的各項活動吸引了眾多市民參與。科技訪談節目《未來說:執牛耳者》、「科學之夜」親子嘉年華、今年新設的科技節雲端主會場……有的讓市民走近各個領域的科技大咖,感悟科學家精神;有的適合親子家庭參與,在遊戲和體驗中與科學親密接觸。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
  • 上海交大丁文江院士當選上海科普教育發展基金會理事長
    6月2日下午,上海科普教育發展基金會換屆大會在上海科技館一號樓四樓第二會議廳舉行。上海科技館黨委書記王蓮華,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長、上海市社團局局長蔣蕊等有關方面的領導和嘉賓應邀出席會議。第三屆理事長左煥琛及理事們出席會議。上海交通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丁文江當選為上海科普教育發展基金會第四屆理事會理事長。
  • [項目管理者聯盟]上海PGMP俱樂部走進賽默飛世爾,一場思維的碰撞
    項目集管理從業者 走進企業第一期2019年6月6日,由項目管理者聯盟聯合創始人、北京共創時網絡管理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宣曉鋒帶隊至賽默飛世爾科技公司(Thermo Fisher Scientific)(以下簡稱「賽默飛世爾」)參觀訪問。
  • 「雲遊」重點實驗室,直播「科普好物」,2020年上海科技節「雲端」主會場同步開啟
    在網上點播一部經工匠修復的經典科教片,「雲遊」上海移動式核酸檢測方艙實驗室,跟隨中國極地科考隊員的鏡頭一探南極中山站內的衣食住行,看全市300多家科普場館如何「直播帶貨」……想要參與為期一周的2020年上海科技節,今年有了一個新選擇——暢遊「雲端」。
  • 64年後科技界「三錢」星河再聚,283279號小行星被命名為「錢偉長星」
    圖源自《校長錢偉長》值得一提的是,由此,中國科技界的「三錢」,也在蒼穹之上、星漢之間,再聚首。「三錢」一般指為中國航天、飛彈事業做出巨大貢獻的錢學森、中國近代力學科學家錢偉長、為中國原子彈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錢三強。
  • 東方證券投資者教育基地走進上海大學
    來源:金融界網12月16日,東方證券投資者教育基地走進上海大學嘉定校區,開展主題為「中國資本市場30年「的專題講座。上海大學經濟學院金融系主任倪中新教授擔任活動主持人,上海大學經濟學院師生100餘人參與講座。
  • 上海國際傳媒港「科學嘉年華」成功開啟
    ,論壇官方活動上海國際傳媒港首屆「科學嘉年華」也在11月1日如約而至。「科學嘉年華」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上海總站與論壇發起方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聯合舉辦,全球頂尖科學家、中國知名院士、青年科學家以及青少年科學愛好者走進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上海國際傳媒港,參加「青年科學家TED演講」「大師分享會」及「我是小科學家」互動展等趣味科普交流活動。
  • 上海女子圖鑑是網劇嗎 劇情演員表人物關係背景介紹
    上海女子圖鑑何時上映  《上海女子圖鑑》將在2018年5月16日在優酷播出。  女性社會選擇劇《上海女子圖鑑》,是由優酷出品,上海興格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承制,上海飛兔文化傳媒工作室傾力打造,金屹菲擔任製片人,王真兒、李程彬領銜主演,李現特別出演,盛一倫友情出演,袁文康、馬德鐘、姚櫓、官鑫、鐵衛光、劉孜、金莎、馬心怡等主演。
  • 17位中國大陸學者當選,香港臺灣共15人新當選!
    日前,全球最大的非營利專業技術學會IEEE(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公布了2018年度Fellow名單,中國大陸共有17位科學家當選,中國香港有7個,臺灣地區共有8位科學家當選。32位中國科學家當選新一屆IEEE Fellow本年度中國大陸共有17位科學家當選新一屆IEEE Fellow。
  •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生物化學家王德寶在上海逝世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生物化學家王德寶在上海逝世   2002年11月5日17:12  新華網
  • 上海報業集團「解碼:文化+地產」活動走進奉賢傳悅坊
    上海報業集團「解碼:文化+地產」活動走進奉賢傳悅坊 2020-10-31 21: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五月上海精彩展覽演出活動大搜羅-上海大劇院 架上繪畫 上海城隍廟...
    ,草間彌生、村上隆、安迪 沃霍爾,帶領你走進他們的花花世界。展覽將呈現來自各大洲23位藝術家的29件作品,涵蓋架上繪畫、互動裝置、攝影、錄像等形式,作品精選自基金會的珍品收藏,同時也將邀請上海藝術家委約創作。
  • 世界博物館日,讓我們乘坐上海地鐵去參加這些博物館活動吧!
    二、博物館風貌走進地鐵站臺   地點:3號線寶楊路站、7號線顧村公園站內  時間:5月18日  寶山博物館聯盟將在這兩處地鐵站內以及7號線上大路站上海木文化博物館同時推出《寶山區博物館風採》巡迴展。
  • 17張圖看懂上海中心大廈的科技亮點
    世界第二高樓——上海中心大廈的部分空間已進入運營階段,成為上海的一個新地標。這座高達632米的大樓有哪些科技亮點?近日,記者走進大樓,聽上海中心大廈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葛清等專家做了介紹。上海新能源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促進中心製作了17張科普圖,讓讀者對這些科技亮點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