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星芸芸,地球至今已經歷了46億年的演變,正是這漫長的時光,雕刻了它獨特的樣貌,同時也孕育了獨一無二的的生命。
(圖為太陽系,大小比例非真實模型)
說起地球,人們腦海裡可能會隨之浮現出漆黑背景中的蔚藍星體,然而,更多時候,人類會驚嘆於自身的渺小,更會驚嘆於地球的渺小。
那麼為什麼說地球渺小呢?
答案在下文揭曉。
地球的赤道周長約為40075千米,而一個普通人的步行速度約為4500m/h,這意味著如果你不停息的環繞赤道步行一圈,大約需要371天,看到這組數據,你是否感受到了地球有多麼的龐大?
(左圖為太陽系,右圖為銀河系)
實則不然,這種『龐大』僅僅是對於人類而言,如果放眼整個宇宙,那麼地球將如一粒沙礫(或許還不如沙礫),其體積將毫不起眼!
1608年,世界上第一架望遠鏡在荷蘭眼鏡商漢斯利伯(HansLippershey)手中誕生,至此之後,人類目光所至愈發遙遠。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時隔400餘年,今天人類的目光已越過了群山,突破了地球,邁向了太空。
目前人類通常認為太陽系半徑為40個天文單位,約60億千米(以冥王星軌道為界限),這相當於470000個地球平坦在同一平面上的長度,再誇張一點,以上文中的步行為例,若不停息地走,大約需要150000年,相當於讓有記載的人類史重新來過30餘次!
這組數據是否讓你驚訝?
讓我們接著來看下面這組的數據。
目前宇宙的可觀測直徑約為930億光年!
(圖為宇宙的一部分:銀河系)
這意味著光從目前可觀測的一端發出,如果不受其它星體影響,那麼到達另一端將需要930億年的時間!
這段時間是如此之長,以至於對人類來說沒有意義。
而地球與宇宙相比,不誇張的說,就如同沙礫浮現於汪洋之中,不知來路,不知去處!
ps:若您喜歡文章插圖,可聯繫微信公眾號獲取無水印原圖!
ps:文章部分專業知識參考於百度百科!
ps:文章部分圖片或視頻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ps:若文章存在知識性錯誤,歡迎反饋,我們將予以更正,以保障文章正確性!
ps:若您能為我們提供任何建議,我們將予以鳴謝,不勝感激!
ps:文章來源於微信同名公眾號-拓知擴識,若您喜歡,歡迎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