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的宇宙,地球有多麼渺小!

2020-10-20 文藝科學

6宇宙中,地球有多麼渺小,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有高級生命的星球,最高等動物,就是我們人類。太陽的體積是地球的130萬倍,太陽比做人一樣大,地球就是一顆米粒。太陽可以裝下130萬個地球。

地球體積是月球的81倍,月球體積比較小。而在天空中,太陽和月亮一樣大,那是因為太陽距離地球比較遠,太陽光照射到地球,光速要走8分7秒。月球距離地球大約38萬公裡,太陽直徑是月球的400倍,太陽到地球的距離,是地球到月球距離的400倍,所以太陽和月亮看起來一樣大。

太陽系有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矮行星冥王星,八大行星圍繞太陽軌道公轉。太陽距離冥王星有5億公裡,光要走5個小時才能到達冥王星。

而太陽系是銀河系中的一個恆星系,傳說中的天河,就是天上的銀河星系帶。圖片銀河系的形狀是一個漩渦,人們是怎麼知道銀河系的形狀,目前人類的科技還無法實現星際旅行,銀河系照片又是哪裡來的?是科學家用天文望遠鏡觀察星空,推測出來的,也不一定真實。銀河系有2000億顆恆星,恆星就是和太陽一樣的發光的星球。太陽系圍繞銀河系中心公轉。銀河系外面,就是河外星系,銀河系宇宙中無數星系中的一個星系。

更加微觀的世界,細菌,細胞,原子,粒子。用顯微鏡放大幾百倍,才能看見細胞。


距離太陽最近的探測器,太陽是一顆巨大的氣體恆星,太陽已經50億歲了,現在的太陽處在中年期,再過50億年後,太陽進入晚年期,太陽能量將消耗殆盡,變成白矮星,再變成紅巨星。紅巨星溫度比較低,體積比太陽大很多倍,如果太陽變成紅巨星,龐大的體積不斷的膨脹,將會吞噬地球軌道,50億年後,太陽走向滅亡的同時,地球也會被紅巨星吞沒。相信億萬年後,人類的科技水平已經發展到難以想像的高度,或許人類早就已經移民火星,建造出超光速飛行器,曲率引擎推進器,找到蟲洞,穿越其他星系,仙女座,星際旅行已經成為了家常便飯。

太陽表面的太陽耀斑,從太陽表面噴楚的火焰,又被太陽引力吸引。同時太陽耀斑釋放的太陽風暴,太陽風暴帶電粒子會影響地球磁場,北極出現極光。電磁場幹擾通訊信息系統的正常運作。

太陽主要是氫氣和氦氣組成,氫核聚變,重核裂變,釋放巨大能量,發光發熱。太陽核心溫度高達1500萬攝氏度,太陽表面溫度有6000℃,等於地球核心溫度。

水星是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金星是第二顆行星,金星是太陽系最熱的行星,因為金星屬於氣體行星,濃厚的二氧化碳形成強大的溫室效應,熱量只吸收,無法散發。金星表面溫度有500℃。

地球是第三顆行星,太陽傳遞的光和熱,隨著距離的越來越遠,光和熱也就越來越低。地球軌道位置,剛好適合生命的繁衍,地球有溫度的陽光,大氣,水,土壤。地球表面平均溫度是15攝氏度。

金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火星屬於類地行星,因為火星表面有巖石,火星土壤,火星也有固態水,好奇號火星車正在探索火星表面,可能火星曾經存在細菌。因為火星距離地球較近,所以火星成為星際移民的首要目標。月球距離地球更近,為什麼不在月球表面建造基地呢!首先,月球表面沒有大氣,沒有水。而大氣和水,是生命基本生存條件。火星大氣比較稀薄,科學家試圖改造火星環境,把火星改變成宜居星球。

相關焦點

  • 面對浩瀚的宇宙,人類的存在是多麼的渺小
    面對浩瀚的宇宙,人類的存在是多麼的渺小,目前人類在地球上的數量是70億左右,但相比起整個宇宙,人類的數量就好比大洋裡的一滴水那麼不起眼。
  • 地球在宇宙面前有多麼渺小?放在超極顯微鏡下,可能都看不到
    可是隨著人類的發展,尤其是走進科技時代之後,我們知道地球並不是無限大,而是有限的一個星球。也知道太陽比地球大很多,可是在沒有真正走出地球之前,我們還無法真切感受到宇宙的浩瀚,地球的渺小。只有當我們真正走出地球之後,才知道地球在宇宙面前是多麼的渺小。
  • 渺小的人類與浩瀚的宇宙
    宇宙之大,超乎我們的想像,宇宙中的星球數量比地球上的沙子加起來還要多,數以萬億。地球可以說在宇宙中簡直可以忽略它的存在,但是就在這麼一顆微乎其微的星球上奇蹟般地誕生了生命,在生命的進化過程中又進化出了人類這種高智慧的物種,這不得不說是宇宙的神來之筆。
  • 地球到底有多麼的渺小?64億公裡外拍攝的照片告訴了我們答案
    當我們身處地球的時候,會感覺這個世界好大,尤其是古時候的人們沒有科技,在出門基本靠走的背景下,更是覺得地球浩瀚廣闊,大到無邊無際。可是當人類走進科技時代之後,在科技的幫助下,終於走出地球之後。我們才終於明白,地球原來是如此的渺小,沒有走出地球,沒有站在太空中看地球,你永遠不會感到地球在宇宙中是處在什麼樣的地位,永遠不知道地球相對於浩瀚的宇宙有多麼的渺小。那麼地球到底有多麼的渺小?在人類沒有走出地球之前,我們是很難精確測量出地球的直徑,可是當我們走出地球之後,測量地球直徑就變得非常容易了。
  • 宇宙究竟有多大?看到一組數據後,原來地球這麼渺小的不起眼!
    宇宙究竟有多大?看到一組數據後,原來地球這麼渺小的不起眼!在科技力量的支撐下,人類實現百年來的夙願,終於擺脫地球的桎梏,登上遙遠的外太空。面對浩瀚星辰,一種孤寂感難免湧上心頭,人類在地球上生存有幾百萬年。在這期間沒有其他文明的出現,這讓人不禁懷疑,莫非宇宙中真的只有人類文明嗎?
  • 宇宙到底有多大?浩瀚的讓人感到渺小,地球不過是一粒塵埃
    從古至今,我們一直都在探索求知,不僅是學習更多的東西,同樣也在探尋未知,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知道我們所處的地球,實際上是在宇宙中億萬顆星球中的一個,而我們更是渺小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太陽只是這些恆星當中的一顆,當然了也有很多恆星還沒有自己的行星系統,而且所有恆星都在圍繞著正中心質量極高的黑洞旋轉,而銀河系也並非宇宙的全部,我們還有很多根本沒有辦法觀測的地方,很多人都會產生一個疑問,宇宙究竟有多大?
  • 宇宙到底有多「浩瀚」?驚人數據,讓你深刻感受人類的渺小
    得益於不斷進步的科技力量,人類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終於實現了夙願,擺脫了地球的桎梏,進入了浩瀚的星海。,「浩瀚」也僅僅是個普通的形容詞而已,根本無法讓人在心中體會到宇宙的波瀾壯闊。那如何才能讓沒去過宇宙的普通人,感受到宇宙直擊心靈的浩瀚呢?我們就需要將這種「浩瀚」進行類比量化,用驚人的數據感受人類的渺小,從而襯託出宇宙的浩瀚。
  • 在浩瀚宇宙中,人類有多渺小?
    從古至今,從原始文明到現代文明幾千年來,無數的科學家都曾試圖尋找宇宙的終極秘密,但殘酷的是我們還是被困在地球,我們拼盡全力卻始終走不出這個圓圈。生命的存在究竟是否為巧合,人類是否為高等文明所培養的實驗品?
  • 宇宙有多浩瀚,地球就有多渺小!
    在古代人類的眼中,地球就是宇宙的全部,窮極一生都無法踏遍每個國度。隨著工業革命科技革命的興起,人類進入科技文明時代,卡爾達舍夫等級也達到了0.7五級,正在向著一級前進。但這絲毫不影響人類仰望星空。當我們將哈勃望遠鏡送入太空,對準漆黑耀眼的宇宙深處,我們才發現地球連滄海一粟都算不上。從月球上看地球,是深邃的藍色和純淨的白色,看起來比較大,但在太陽系星系體積排名中,地球僅排名第五,最大的是木星,是地球的1316倍,我們將地球上的北美洲放到木星上,也許就是一個氣泡的大小,而僅僅木星那個可移動的氣旋,就可以放下兩個地球。
  • 一篇文章告訴我們自己究竟有多麼渺小!
    你們知道宇宙到底有多大嗎,大家知道我們生活在地球,我們對於地球來說是非常的渺小的,而地球的大小在太陽系中也僅僅排名第五而已,太陽更是地球的一百三十倍,現在你覺得自己不渺小嗎。在它的上面,還存在著一個室女座超星團,至少2000多個銀河系存在其中,而在這之上,則是超星系團複合體,它也是目前科學家們在宇宙中所發現的最大的星繫結構,它的直徑超過了13.7億光年,而整個宇宙目前觀測到的直徑是多少呢
  • 太陽有多麼渺小?看完這些天體明白了,它的質量是太陽的660億倍
    古時候的人們每天抬頭都能夠看到高高掛著的太陽,在古人的認知裡,太陽是無法跟地球相比的,那只是地球的一部分。可是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科學的出現,讓人們開始意識到太陽遠沒有我們想得那麼簡單,尤其是一些古天文愛好者認為,太陽可能遠比地球要大,只不過那個時候沒有天文望遠鏡,自然也無法真實觀測到太陽有多麼大。
  • 人類是多麼的渺小又脆弱?
    但是,如果換一個角度思考,你會發現人類是多麼的渺小又脆弱,甚至,在真相面前,人類可能會為自己的存在感到絕望。人類一直強調地球是一顆特殊的星球,但實際上,無論是地球還是人類都不特別,我們可以從空間的角度分析地球和人類。
  • 宇宙大到令人絕望,地球竟然連塵埃都算不上,人類實在是渺小
    在古代科技不發達的時候,人們愚昧無知,曾經以為地球就是宇宙的中心,人類就是宇宙中主宰萬物的神。此後千年,「地心說」一直深得人心,從來都沒有人對此產生過質疑,而且根據當時的科學技術水平,人類也根本沒有辦法找到地球不是宇宙中心的證據。
  • 地球在宇宙中到底有多渺小?比想像中的還要誇張,真相太可怕
    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唯一土壤,但是地球的面積是有限的,其壽命也會有終結的一天,而人類無止盡的發展,總有一天地球人口爆棚,人類將面臨無法改變的生存危機。不過也有可能還沒有到那一天,地球已經壽終正寢了,那時候人類將面臨和地球一起滅亡的結局。
  • 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是怎樣的?
    當時,著名的天文學家卡爾·薩根建議讓旅行者1號給太陽系拍張全家福,所以就有了這張照片。在拍攝這張照片時,它距離地球大約60億公裡,差不多是冥王星與太陽的距離。在如此遙遠的地方回望地球,我們的行星已經渺小如塵埃。如果不是放大照片,根本就看不到渺小的地球。在這顆「微塵」上,承載著所有人的生老病死。
  • 宇宙中的地球是孤寂渺小的,用比喻來說:一整片沙漠中的一顆細沙
    以我們生活的地球為例。在古代,人們只知道地球很大,但他們不知道它有多大。在古代,人們對仰望星空知之甚少。很久以前,人們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天空中的星星、月亮和太陽都是地球的一部分。然而,隨著人類的發展,特別是進入科技時代後,我們知道地球不是無限的,而是一個有限的星球。
  • 地球究竟有多渺小?
    ,人們腦海裡可能會隨之浮現出漆黑背景中的蔚藍星體,然而,更多時候,人類會驚嘆於自身的渺小,更會驚嘆於地球的渺小。那麼為什麼說地球渺小呢?答案在下文揭曉。地球的赤道周長約為40075千米,而一個普通人的步行速度約為4500m/h,這意味著如果你不停息的環繞赤道步行一圈,大約需要371天,看到這組數據,你是否感受到了地球有多麼的龐大?
  • 整個宇宙有多大?看完睡不著了,人類實在過於渺小
    筆者-小文 地球是人類的家園,也是人類目前為止最了解的一顆星球了,地球的赤道半徑為6378.137千米,而周長約為40076千米。 其中,有百分之七十的表面積被海洋所覆蓋著,而剩下的百分之三十的陸地面積則達到了5.1億平方公裡,即使是乘坐目前最先進的交通工具
  • 宇宙中穿行了43年的探測器,曾拍下一張照片,劉慈欣:地球太渺小
    雖然看上去遙遙無期,但正因為如此,才讓我們深刻的感受到了宇宙的浩瀚,其實按照目前人類科技的水平,「旅行者一號」已經做得非常出色了。宇宙中穿行了43年的探測器,曾拍下一張照片,劉慈欣:地球太渺小如下圖,在這張照片中,地球在浩瀚的宇宙中,就像一粒灰塵一樣渺小,就連我國著名的科幻小說作家,著有小說《三體》的劉慈欣看過照片後都表示:地球真的太渺小了。
  • 地球在宇宙中渺小得如同微塵,人類的存在是否毫無意義?
    「宇宙很大,地球很渺小」,這是我們經常見到的描述,那麼地球在宇宙中到底有多渺小呢,我們不妨很來直觀地了解一下。下圖為1990年2月14日,「旅行者1號」探測器拍攝到的地球在太空中的圖像,當時「旅行者1號」處於距離地球64億公裡的位置上,可以看到,從這個距離看上去,地球在宇宙中渺小得如同微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