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走上科技發展的道路之前,我們對世界和宇宙知之甚少。以我們生活的地球為例。在古代,人們只知道地球很大,但他們不知道它有多大。在古代,人們對仰望星空知之甚少。很久以前,人們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天空中的星星、月亮和太陽都是地球的一部分。
然而,隨著人類的發展,特別是進入科技時代後,我們知道地球不是無限的,而是一個有限的星球。我們也知道太陽比地球大得多,但在我們真正走出地球之前,我們無法真正感受到宇宙的浩瀚和地球的渺小。只有當我們真正離開地球時,我們才能知道地球在宇宙面前有多小。
許多人可能知道宇宙很大,地球很小,但許多人可能不知道地球在宇宙中有多小。今天,讓我們討論在浩瀚的宇宙面前,地球有多小。
人類進入科技時代後,我們知道了宏觀和微觀的概念。我們知道肉眼可見的世界是一個宏觀世界。通過直覺認知,我們可以看到物體的大小,知道物體有多大。這是宏觀認知。
然而,我們也知道,在宏觀世界的更深處,仍然有一個微觀世界。我們不能用肉眼看到微觀的東西。例如,一個物體由分子和原子組成,我們不能直接看到分子和原子。還有一些我們無法直接看到的微小生物,如細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另一個例子是微小的沙子,它在我們眼中並不顯眼,但是沙子也有一個奇妙的微觀世界。
我們怎樣才能看到物體的微觀世界?我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把物體放大很多倍是很難的。例如,如果我們用顯微鏡放大一滴水,我們可以看到水中的細菌。如果我們把沙子放大300倍以上,我們可以在沙子裡看到一個奇妙的世界。
宇宙的浩瀚和地球的渺小也是如此。浩瀚的宇宙相當於我們在地球上看到的那些宏觀和巨大的物體,而地球是這個宏觀物體深處微觀世界中的東西,我們不能用肉眼看到,只能通過顯微鏡觀察。然而,如果你真的了解宇宙的浩瀚,你會發現也許你無法在超級顯微鏡下看到地球。它太小了。
讓我們首先了解宇宙的浩瀚。走出地球後,首先我們會看到一個巨大的太陽。太陽的體積相當於130萬個地球,而地球的直徑約為12756公裡。在人類看來,這個規模非常大。如果我們依靠走路,我們可能一輩子都不能環遊地球。
地球在太陽前面已經是一個相對較小的存在,地球所在的星系被稱為太陽系,它包括奧爾特星雲,直徑為2光年。以旅行者1號的速度穿越這個範圍需要數萬年。在航海家1號的眼裡,太陽系太大了,但是當我們走出太陽系,認出銀河系時,我們發現太陽系就像銀河系前面的一粒塵埃一樣小。
銀河系的直徑至少有10萬光年。在這個範圍內,有幾千億個和太陽系一樣大的星系。宇宙飛船以光速飛行,離開銀河系至少需要10萬年。你認為銀河系大嗎?如果你認為銀河系很大,那是因為你沒有走出銀河系。當你走出銀河系時,你會發現銀河系像一粒塵埃一樣小。
以目前的人類技術,宇宙可以在大約930億光年的範圍內被觀察到。這個範圍如此之大,超出了我們的想像。在這個巨大的哈勃體積範圍內,至少有1000億個像銀河系一樣的星系。銀河系有多小?通過上面,我們可以看到地球像灰塵一樣小,太陽系像灰塵一樣小,而銀河系像灰塵一樣小。
當我們認為930億光年的哈勃體積超出想像時,你可能不會認為930億光年可能只是整個宇宙中的一粒塵埃。自從138億年前誕生以來,宇宙一直以超過光速的速度膨脹。由於我們不知道宇宙的平均膨脹速度,我們自然不知道當前宇宙有多大。
雖然我們不知道現在的宇宙有多大,但我們知道人類目前能觀測到的930億光年只是冰山一角。原因很簡單。人類真正開始太空觀察和探索只有大約一百年了。與廣闊的宇宙相比,目前的技術仍然非常落後。我們沒有能力走出太陽系,也沒有意識到光速飛行,更不用說超光速飛行了。
人類使用空間探索技術只有一百年左右,不可能探測到宇宙的邊緣,探測範圍也極其有限。再過1000年和10000年,我相信人類哈勃體積的範圍將會更大更廣,可能是哈勃體積的幾十倍、幾百倍甚至幾千倍。
因此,930億光年的哈勃體積不是像一粒灰塵那麼小嗎?在930億光年的尺度上,地球是什麼?它有多小?如果哈勃體積縮小到一個人的大小,我們就不能用肉眼看到地球的存在。此時,即使使用超級顯微鏡,也不可能做到這一點。
以人類目前的技術,顯微鏡的最大放大倍數只有1000倍。在這個放大倍數下,自然不可能看到地球的存在。目前,在哈勃的體積範圍內,地球太小了,無法用超級顯微鏡看到,更不用說整個宇宙的宇宙了。地球太小了,無法用語言來描述。
因此,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我們對宇宙了解得越多,我們就越害怕宇宙。有人說人類還沒有發現任何外星文明,這表明人類可能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文明。讀完這篇文章,知道了地球的渺小和宇宙的浩瀚,你還會有這樣的認知嗎?
相信沒有人會有這種認知,就像一個非常小的細菌,它只能看到非常小的範圍,在這個範圍內沒有其他生命,細菌會錯誤地相信整個世界只有一種生物。但是我們都知道的真實情況是細菌之外的世界有多廣闊,生命有多豐富。
同樣,人類的科學技術限制了人類對宇宙的認知。我們現在能認出的宇宙可能只是一個被打耳光的地方。只有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們才能突破這個手掌大小的地方,也許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更廣闊的空間,在那裡有無數種超乎我們想像的生命。
你對於地球有著什麼樣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