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之大,超乎我們的想像,宇宙中的星球數量比地球上的沙子加起來還要多,數以萬億。
地球可以說在宇宙中簡直可以忽略它的存在,但是就在這麼一顆微乎其微的星球上奇蹟般地誕生了生命,在生命的進化過程中又進化出了人類這種高智慧的物種,這不得不說是宇宙的神來之筆。
縱觀人類歷史,從奴隸社會到現代高度文明的科技社會,可以說是一段段的戰爭史、更替史。在野蠻的歷史進程中人與人之間沒有平等,高貴貧賤好像早有天命,為了爭權奪利,可以草菅人命。所有的這些,只不過是某一些人的欲望驅動而已,他們這樣踐踏生命的背後其實就是為了獲得一種存在感,為了得到自我的滿足,為了在世人面前證明自己的強大。可是有多少人成了他們這種欲望的犧牲品呢?
中國有句俗話:家有黃金萬兩,不過一日三餐,家有良田萬頃,不過只睡三尺之床。所以說一個人就算是擁有再多也不過如此,也終究逃不過最後要去的那個地方,古語言「人生天地之間,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所以,在有生之年儘量做一些有裨益的事情。
一個人要時刻銘記自己的渺小,這樣才不會狂妄自大,只有知道自己的渺小才會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感受到自己在這個宇宙中有一絲絲的存在感。
現代社會雖然是和平年代,戰爭對於我們來說還是比較遙遠的事情,我們也應該感到慶幸,在不愁溫飽的情況下還可以聊聊興趣,聊聊夢想,可是如果生在戰火連綿的年代,可能就已經成為了戰場上的一具骷髏了,我們之所以那麼幸運是得益於人類的進步和祖國的強大。
人與自然的抗爭從古到今都沒有停止過,要選擇與自然共存共生,還是要破壞自然來滿足我們人類的欲望?渺小的人類是不足以與自然抗衡,雖然現在科技日益進步,但是想想,近年來日益嚴重的自然災害就直接證明了自然界的威力,我們人類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脆弱和渺小。人類要善待大自然,要與大自然協調共存才能變得更加強大,要知道生命是無法擺脫自然界而存在的。
人類是渺小的,地球是宇宙中的一粒沙子,可自然是偉大的,宇宙是浩瀚的。
(如果您喜歡白雲的文章,請幫忙點個讚,也請關注一下,白雲先謝過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