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認識宇宙的浩瀚?帶你了解大量數據,重新認識宇宙

2020-12-05 科學新視界

在大多數人的認知裡,宇宙是浩瀚到沒有邊際的,地球不過是宇宙中的一粒塵埃,人類就更渺小了。可是這種「渺小」沒有辦法切身體會到,畢竟我們又不是太空人,不能去到太空,親眼看到無邊無際的宇宙。我們也不是科學家,整天研究宇宙,時刻感受著宇宙的浩瀚。

想要深刻認識到宇宙的浩瀚,需要用數據來表示。光說宇宙的浩瀚,未免有些蒼白無力,我們需要一種直觀又簡單的辦法認識宇宙,這樣才能在腦海裡重新打造對宇宙的印象,而不是一提到宇宙,只能說它浩瀚到沒有邊際。

在14億中國人心中,中國的面積已經非常廣闊了,960萬平方公裡,窮盡一生都沒辦法走遍每一個角落。古代還有人想要用腳丈量世界,殊不知地球周長40076千米,從青年人變成老年人,你都走不完。就是這麼大的地球,在宇宙中不過是一粒塵埃。和地球差不多大的行星,比地球上所有沙子加起來還要多。

放到太陽系裡,地球還能有些存在感,起碼也是八大行星之一,論體積排第五。木星的體積是它的1317倍,土星的體積是地球的745倍。我們再來看下距離,地球到月球的距離是38萬公裡,如果和諧號動車以每小時360公裡的速度前進,走完這段路大概需要1055個小時,也就是44天。

地球到木星的最遠距離是9.3億公裡,光速是每秒鐘30萬公裡,那對光來說,不過就是35分鐘的事情。對於和諧號動車來說,那就是2583333個小時的事情,換算一下是294年。試問人類能活到這個歲數嗎?顯然不能,能活到94歲的人都是少之又少的。

光年是距離單位,同時也擁有時間屬性,一般認為太陽系直徑1光年。達不到光速,就得花大量時間來彌補。我們再來看下恆星,太陽的體積在恆星中只能算中等,盾牌座UY的體積是它的54億倍,科學家在得出這一結論的時候都沉默了,這是顆大到無法想像的恆星!盾牌做UY長時間佔據了恆星體積的榜首,然而它現在不是最大的恆星了。

銀河系中有個巨大的疏散星團,裡面有26顆紅超巨星,其中體積最大的恆星是太陽的100億倍,直徑是太陽的2150倍!比盾牌座UY更大。當然,兩者都是恆星中的巨無霸,同屬於第一梯隊。

和黑洞比起來,它們又要矮一頭。距離地球104億光年的地方,有個神秘的類星體,中心地帶存在著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代號TON 618,視界半徑為3840億公裡,光速飛行需要15天。光速繞太陽一周只需要14.6秒,可想而知這個黑洞有多大。

這樣大的黑洞,銀河系裡是找不到的,不然很多天體都會被它吞噬。以往科學家認為銀河系的直徑在10萬光年,近幾年新的研究表明銀河系的直徑可能達到了20萬光年。銀河系附屬於室女座超星系團,室女座超星系團附屬於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和銀河系一樣大的星系,在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中還有10萬個,這還是保守估計的結果,實際數據只多不少。科學家在觀測宇宙時,受到了銀河系的隱匿帶的限制,有部分區域沒辦法觀測。

如今的宇宙依然在高速膨脹,我們沒辦法知道宇宙到底有多大,研究可觀測宇宙就耗費了無數科學家的精力,不可觀測宇宙還是一片未知的區域,宇宙的浩瀚已經超出了我們的認知。

相關焦點

  • 宇宙浩瀚難以用詞語形容,科學家用這些數據,讓人類重新認識它!
    宇宙到底有多「浩瀚」?大量數據表明,可能會顛覆大家的認知!人類依靠科技的扶持成功進入了外太空,正所謂沒見過大海怎知大海的遼闊?進入宇宙後才知道人類根本不起眼,沒有任何一個詞可以用來形容宇宙的浩瀚,對於我們這些普通人而言,或許這輩子都沒有機會進入宇宙內,也無法親眼目擊宇宙的浩瀚,接下來小編就用幾組數據,來證明宇宙的浩瀚,甚至可以顛覆大家對宇宙的認知。
  • 宇宙「各向同性」可能被推翻?科學家將重新認識宇宙!
    宇宙的各向同性或許還有朋友對宇宙的各向同性並不是太了解,所謂各向同性就是指無論我們向宇宙哪一個方向觀察,所看到的皆會差不多.各向同性和均勻性不同,宇宙可以是均勻但不是各向同性,或各向同性但不是均勻的。但是現在,這塊基石可能要被打破,一項新的研究報告稱,宇宙的膨脹率似乎因地而異,「各向同性」宇宙的概念可能並不完全適用。這一發現如果得到證實,將迫使天文學家重新評估他們對宇宙的了解程度。宇宙可能在每個方向上都不一樣:各向異性?據了解,這項新研究報告了其中一項調查的結果。
  • 99個有趣的太空事實,帶你重新認識浩瀚宇宙
    在《帝國反擊戰》(the Empire Strikes Back)中,漢索洛(Han Solo)在一個擁擠的小行星帶中小心地航行(為避免碰撞),但實際上,小行星之間有著約2485500公裡(40萬平方英裡)的距離。因此,與小行星相撞的機率大約是十億分之一。
  • 宇宙到底有多「浩瀚」?驚人數據,讓你深刻感受人類的渺小
    ,「浩瀚」也僅僅是個普通的形容詞而已,根本無法讓人在心中體會到宇宙的波瀾壯闊。那如何才能讓沒去過宇宙的普通人,感受到宇宙直擊心靈的浩瀚呢?我們就需要將這種「浩瀚」進行類比量化,用驚人的數據感受人類的渺小,從而襯託出宇宙的浩瀚。
  • dk宇宙大百科pdf下載,帶你領略宇宙的壯美多姿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DK宇宙大百科pdf資源。宇宙是什麼?它從何而始?又將如何而終?地球、太陽系乃至銀河系在浩瀚的宇宙中扮演了什麼角色?search=4658763   宇宙是廣漠空間內存在的各種天體以及瀰漫物質的總稱。人類對宇宙的認識,最早是從地球開始的,再從地球擴展到太陽系,從太陽系擴展到銀河系,從銀河系擴展到河外星系、星系團、總星系。
  • 免費福利|孩子認識宇宙的絕佳視頻資料!美國國家地理出品,《宇宙時空之旅》13集全!
    紀錄片以新發明的科學敘事模式揭露宇宙的壯麗,並重新改造原始系列中備受讚譽的元素,包括宇宙日曆和想像力之船,帶領觀眾以最宏觀和最微觀的角度來審視宇宙。全新的宇宙是長篇故事系列,影片敘述我們如何發現大自然法則以及找到我們在宇宙與時間中的座標。
  • 「衢州市民閱讀館」認識宇宙就是認識自己
    認識宇宙就是認識自己 ——讀《給忙碌者的天體物理學》  很早以前讀到過一句話:天文學幫你擴展空間坐標系,歷史幫你擴展時間坐標系;一個人的坐標系有多大,見識才能有多廣。  每個人都應多了解一點關於宇宙的知識。這本《給忙碌者的天體物理學》(北京聯合出版公司),是我近年來讀過最好的描述宇宙的書。這本書上市僅一年就暢銷上百萬冊,還獲得了亞馬遜科學類年度好書、《紐約時報》非虛構暢銷榜榜首等一系列獎項。
  • 宇宙是浩瀚無垠,那麼宇宙之外是什麼
    眾所周知,地球被浩瀚無邊的宇宙空 間包圍著。離地球很近的空間或距離我們數百光年的空間都 同樣是宇宙。無論是距離地球較近還是較遙遠的地方,都被 我們稱為宇宙,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無法準確看待宇宙的原因之一。 宇宙是浩瀚無垠人類從最早認識地球到太陽系,那麼宇宙之外是什麼隨著觀測技術的進步,人類能夠認識的宇宙世界還在不斷 擴大。從古代到中世紀,站在地球上看到的便是宇宙的全部。
  • 對宇宙大小的認識
    人類對宇宙的認識從自身居住的附近地區到地球,到行星,到太陽,再到太陽系……宇宙的空間正隨著人們的認識而逐漸變大。在18世紀的人們眼裡,宇宙的大小還只局限於太陽系。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逐漸認識到地球不是太陽系的中心,太陽才是太陽系的中心,而太陽也只是天空中數以億計的恆星中的一顆。於是人們心目中的宇宙開始逐漸拓展到了銀河系。
  • 如何認識我們所處的宇宙?
    如果他的宇宙是個無限的平面,那麼他可以沿著此平面的任何方向走下去。但是如果這個面就像個球面那樣的封閉曲面,那麼它就成為一個有限的、無邊界的曲面了。如果他沿著任意方向的一條直線走下去,他也會回到出發點。你和我是「立體世界」裡的居民,生活在三維空間裡。三維空間可能在任何方向都是無限的。或者,愛因斯坦認為「立體世界」在更高維度的空間看,它是彎曲的。
  • 為什麼科學家對宇宙的認識越多反而越迷茫呢?看完這些你就明白了
    可是科學家對此卻很迷茫,雖然現在人類對於宇宙的認識越來越多,但隨著認識的增多,科學家對於宇宙反而越來越迷茫。我們知道宇宙浩瀚廣闊,似乎無邊無際,這是站在人類的角度這樣認識的,那麼人本身也是非常複雜的,現代科學對於人類自身的認識也是有限的,很多疾病束手無策,人有生老病死,我們自己看自己的身體,也就是1米7左右,平均70公斤左右的樣子,那如果對於人體內的那些微小的細胞生命,站在細胞的角落看人類,人類也是浩瀚無邊神秘的。
  • 對於宇宙浩瀚,你是恐懼還是好奇?
    對於宇宙浩瀚,你是恐懼還是好奇?宇宙,有太多的無知與神秘。恐懼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一種骨子裡的孤獨。物質不滅,能量守恆,當你此生落幕,組成你這個「形體」的基本粒子可能會重新組成一隻鷹,一條魚或 一束花,一根草,開始以不同的視角體驗新的生命歷程……循環往復,生生不息,這便是輪迴。這裡只有無限的變化和組合,不存在孤獨這種情緒。所以,宇宙,有太多的無知與神秘,總是讓人敬畏!況且,我真的不相信蒼茫天宇我們就是絕對的唯一。
  • 《宇宙的徵程》:一本書,帶你穿越時空,開啟認識宇宙之旅
    你知道嗎?宇宙有138億年的壽命了。如果把這138億年壓縮成一年的時間來理解,人類的整個歷史是處於宇宙歷的最後21秒!而我們人類一切有記載的歷史(發明了文字後的歷史)差不多僅佔宇宙歷的14秒!哥倫布在大約倒數第2秒的時候發現了美洲!現代科學在最後1秒鐘誕生!
  • 『宇宙大爆炸」認識的證據有限
    「紅移」是「宇宙大爆炸」認識的唯一證據,遠離的星體會因為光速不變而增加波長產生光譜的「紅移」現象。反之,靠近的星體就會因光譜的波長縮短而產生「藍移」現象。因而,通過觀測大量星體光譜變化,一些人得出了「宇宙大爆炸」是宇宙形成的原因。
  • 宇宙的距離階梯:我們是如何測量浩瀚宇宙的大小
    按照我們目前的最新認識,沙普利得到的這個數據幾乎比實際情況大了3倍左右,但在當時,他的測量結果已經屬於相當精確了。尤其難能可貴的是,他對銀河系內部的一個參數計算地相當準確,那就是太陽系距離銀河系中心的距離。然而在20世紀初,30萬光年這樣的數字在沙普利的同行們看來實在太過驚人了。
  • ——「宇宙簡史」課程建設的實踐與認識
    下面,我結合「宇宙簡史」課程的建設,從立意、創意、匯意、達意入手,對如何在知識傳授中實現價值觀引導,向大家做匯報。  一、講立意,以樹立正確的宇宙觀作為建設目標  習近平總書記鼓勵教師要做「大先生」。一名優秀的教師應該集「知、仁、勇」於一身,既能指導學生如何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也要引導學生感悟,科學家的理想信念、科學精神和人文情懷是更值得發掘的、更為珍貴的財富。  「宇宙簡史」明確將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宇宙觀作為課程的建設目標。所謂宇宙觀,從字面上講是指人們對於宇宙的結構、起源和演化的認識,但它的實際內涵還包括人類認識宇宙過程中所形成的科學精神、科學思想、科學方法等。
  • 我們是如何測量浩瀚宇宙大小的?
    當時沙普利正打算舉行和另一位美國科學家希伯·柯蒂斯(Heber Curtis)的辯論會,主旨是關於宇宙的大小。沙普利和柯蒂斯的辯論沙普利相信我們的銀河系直徑大約30萬光年。按照我們目前的最新認識,沙普利得到的這個數據幾乎比實際情況大了3倍左右,但在當時,他的測量結果已經屬於相當精確了。
  • 震撼:重新認識宇宙!物理學家提出引力不存在
    有一些更基本的規律導致了引力的出現,就像股市規律是一個個投資者行為的集體表現,或者彈力產生於大量原子的力學行為。理論的核心和系統無序程度---熵有關。就像人的頭髮在溼熱的環境下會捲曲,因為頭髮捲曲比伸直有更多的組態,而自然喜歡更多的選擇。要想把頭髮拉直從而消除捲曲,需要力。
  • 論宇宙認識之哲學原理
    意識中的宇宙我們人類生活在廣闊的地球上,而地球位於太陽系,太陽系位於銀河系,然而銀河系只是浩瀚宇宙的滄海一粟。到現在,人類對地球母親的認識還是非常局部和片面的,對陸地的了解相對海洋要多一點點,但是我們確實不夠了解我們的地球母親最真實的一面。再說浩瀚的宇宙,我們人類只能通過各種望遠鏡和數量有限的宇宙探測器去間接了解,而了解的方法和得出的結果,都是人類一廂情願的意識認知理解產生的結論而已。
  • 浩瀚宇宙或必定存在外星人,一旦造訪地球你將如何迎接他們?
    浩瀚宇宙中存在地外生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