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重新認識宇宙!物理學家提出引力不存在

2021-01-20 99UFO探索網


天文學家常常發現引力難以解釋遙遠天體的運動。(網絡配圖)


引力(英語:Gravitation、Gravity),又稱重力相互作用(Gravitational Interactions),它是指具有質量的物體之間加速靠近的趨勢,也是自然界的四大基本相互作用力之一,另外三種相互作用分別是電磁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及強相互作用力,萬有引力是上述相互作用中作用力最微弱的,在超距上仍然具有吸引力的作用。


我們很多人可能都聽過這個故事:牛頓在蘋果樹下正在聚精會神的思考,突然一個蘋果砸到他頭上,他茅塞頓開,發現了引力。但是長期以來,物理學家也知道引力很奇怪,和其它基本相互作用力相比,引力處理起來非常困難。現在原因可能已經找到:引力不是一種基本相互作用力,而是一種類似橡皮的彈力一樣的衍生力。


據國外媒體報導,阿姆斯特丹大學理論物理學院埃裡克.弗林德教授(Erik Verlinde)提出引力新理論,認為引力不過是物理學中熱力學定律的必然結果。


弗林德教授這樣闡明自己的觀點時說:「對我來說,引力不存在。」這並不是說他不會跌倒,但弗林德博士和其他一些物理學家認為,科學一直在以錯誤的方式看待引力。有一些更基本的規律導致了引力的出現,就像股市規律是一個個投資者行為的集體表現,或者彈力產生於大量原子的力學行為。


理論的核心和系統無序程度---熵有關。就像人的頭髮在溼熱的環境下會捲曲,因為頭髮捲曲比伸直有更多的組態,而自然喜歡更多的選擇。要想把頭髮拉直從而消除捲曲,需要力。忘掉彎曲的空間或牛頓引力,我們稱之為引力的力量只不過是一種自然傾向---無序最大化的副產品。


弗林德教授的理論認為引力從本質上是一種熵力,如果一個物體在其它物體周圍發生微小移動會改變周圍的無序度,就會感受到引力。在這個想法的基礎上加上全息理論的假設,他可以推導出力學中的牛頓第二定律。另外他的理論對物理中的慣性質量也有了新的認識。


弗林德教授的理論在物理學家中激起了強烈的反響。哈佛大學弦論學家安德魯.斯特羅明格(Andrew Strominger)說:「有些人說這不可能是正確的,其他人則認為這是對的,我們已經知道它---它正確而深刻,正確而平凡。」「你不得不承認,」他接著說,「它啟發了很多有趣的討論。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想法集合,它點到了宇宙中我們最不瞭解的事情。這就是為什麼我喜歡它。」


弗林德教授說在紐約石溪大學訪問時,有人跟他說圍繞著引力展開的故事就像皇帝的新衣一樣。


「我們知道引力不存在已經很長時間了,」弗林德博士說,「是到了大聲喊出來的時候了。」


但是很多科學家認為弗林德關於引力的起源缺乏說服力。現代科學對宇宙的研究基本上是以現在的引力理論為基礎,如果引力不存在,那麼目前科學對星系、宇宙結構的認識必然是錯誤的,這可能是天文學家常常發現引力難以解釋遙遠天體的運動而不得不引入「暗物質」的原因。新的引力理論或許會激發科學家們尋求對宇宙全新的認識。

相關焦點

  • 宇宙是一個神經網絡,物理學家重新定義現實,引發爭議
    一篇發表在arxiv的預印本論文為人們重新定義了我們生活的這個宇宙的本質,也重新定義了現實世界,這篇論文所涉及的問題太過於敏感和廣泛,因此還沒有通過同行評審。Vitaly Vanchurin提出神經網絡的概念,就是想要調和目前物理學中存在已久的矛盾。神經網絡不僅可以被用來分析物理系統,或者發現物理定律,而且它是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最基本的運行方式。這個概念可以為人類提出萬物理論,一種解釋宇宙所有事物運行機制的理論,提供一種思路。我們知道,目前的物理學想要解釋整個宇宙,必須用到兩套截然不同的理論。
  • 宇宙是一個神經網絡,物理學家重新定義現實,引發爭議
    一篇發表在arxiv的預印本論文為人們重新定義了我們生活的這個宇宙的本質,也重新定義了現實世界,這篇論文所涉及的問題太過於敏感和廣泛,因此還沒有通過同行評審。Vitaly Vanchurin提出神經網絡的概念,就是想要調和目前物理學中存在已久的矛盾。神經網絡不僅可以被用來分析物理系統,或者發現物理定律,而且它是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最基本的運行方式。
  • 宇宙大爆炸之前有引力存在嗎?
    有人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據說宇宙大爆炸前沒有時間沒有空間,但是否存在引力呢?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四種基本作用力是相互作用的,萬有引力也是如此。如果沒有相互作用當然就沒有引力,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宇宙大爆炸前是沒有引力的。
  • 誰是謀殺引力幽靈的物理學家?
    這些引力子是無質量的,這意味著它們在理論上可以無限遠傳播,就像光子(電磁力的載體)讓我們看到宇宙的邊緣一樣。但是還有另一種可能性。在1930年代,沃爾夫岡·保利(Wolfgang Pauli)和馬庫斯·菲爾茲(Markus Fierz)提出了一種引力子。在物理學家發現大顆粒攜帶著弱和強力之後,這個想法在1970年代變得更加合理。為什麼引力不能以相同的方式起作用?
  • 宇宙「各向同性」可能被推翻?科學家將重新認識宇宙!
    但目前還不清楚這種推斷是否正確,在過去40億年左右的時間裡,暗能量一直是宇宙演化的主導因素。暗能量那令人困惑的性質還沒有讓天體物理學家能夠正確地理解它。但是一直以來,「各向同性」是宇宙學的支柱之一,也是科學家研究整個宇宙的歷史和命運的基石。
  • 美國女物理學家稱黑洞不存在 或顛覆宇宙起源說
    驚人發現美物理學家:黑洞不可能存在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站今晨報導,近日,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大學教堂山分校的理論物理學家蘿拉梅爾西尼-霍頓在在線物理學知識庫ArXiv發表文章稱,她已經用數學證明了黑洞是不可能存在的。而且,一旦她的觀點被科學界論證是正確之後,現代物理學對於宇宙的起源學說將被全部推翻。
  • 牛頓提出萬有引力,我們也能感受到引力,愛因斯坦為何說它不存在
    筆者:三體-小遙數百年前,牛頓在蘋果樹下得到靈感,提出了萬有引力的重要觀點,奠定了物理學的基礎。作為力學三大經典理論之一,萬有引力的出現,也為人們探索宇宙天體的運行規律提供了理論支持。這聽起來十分不可思議,人們曾經試圖用「以太」來作為引力介質,但是通過後來的研究證明,宇宙中並不存在「以太」。於是有說法認為暗物質才是引力產生作用的介質,但是這在整個學術界仍然是個未解之謎,科學家們一直在試圖探索暗物質的存在。
  • 物理學家提出原始黑洞的新理論
    UCLA 的物理學家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期刊上發表了兩篇論文,提出了原始黑洞的新理論
  • 加速膨脹的宇宙,是因為引力逃到了高維空間?
    本文重點:天文學家通常認為,暗能量導致了宇宙的加速膨脹。但是,引力定律在最大尺度上失效也會產生相同的效果。大一統理論的領跑者——弦論提出了一種新的引力定律。弦論不僅僅是描述細微尺度的物理定律,它還能對宏觀世界產生影響。弦論提出,宇宙存在一些普通物質無法進入,但引力或許能逃逸進去的額外維度。這種逃逸產生了不可恢復的時空扭曲,進而造成宇宙加速膨脹。
  • 幾位現代物理學家的偉大發現——引力波和全息原理!
    人類對於宇宙的理解,究竟怎樣才可能儘量接近真實?我們所生活的宇宙是否存在一種最基本的「真實」?或者換一個方式發問,人類是否有可能最終理解到宇宙的本質?目前可能還沒有人能回答這個問題,人類對於宇宙本質的認識也一直在變化中,每一次進步和改變,都代表著人類對於「真實」的意義理解的加深。
  • 天體物理學家提出黑洞形成的新觀點
    》期刊上發表了兩篇論文,提出了原始黑洞的新理論。原始黑洞是指宇宙最早形成的一批黑洞,但天體物理學家對原始黑洞是在創世大爆炸發生不到一秒時間內形成還是最早一批恆星死亡期間形成的存在長期爭議。原初小黑洞從中子星內部吃掉中子星UCLA 物理學家提出了一種新理論認為原始黑洞是大爆炸發生後不久在恆星還沒有閃爍前形成的
  • 引力是由宇宙中信息的重新分配而產生?新理論拋棄牛頓和愛因斯坦
    2009年的夏天,理論物理學家埃裡克·弗林德(Erik Verlinde)靈光一閃,產生了一個關於引力和宇宙是信息海洋的全新觀點。現今斯賓諾莎獎得主Erik Verlinde說:他能理解很多人要理解他十年前提出的觀點有困難。
  • 宇宙大爆發之前沒有時間也沒有空間,那麼是否存在引力呢?
    根據這個模型,科學家們推測宇宙大爆炸來源於以體積無限小、質量無限大、溫度無限高為主要特徵的奇點的大爆炸,而在大爆炸之前,宇宙既沒有時間,也不存在空間,奇點就是宇宙的全部,那麼有朋友不禁要問了,當時引力是否存在呢?引力是除了電磁波以外,人們在現實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基本作用力,另外的兩種基本作用力,即強核力與弱核力,乃是微觀領域表徵基本粒子之間相互作用的力。
  • 物理學家一直試圖打破引力定律,為什麼,進展如何?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一項新測試再次證明了這位標誌性物理學家的正確性,這一次,科學家們重新分析了2019年4月發布的著名的首次黑洞圖片。這一結果反過來又對任何試圖調和描述大質量天體行為的廣義相對論和預測極小天體行為的量子力學的理論提出了更嚴格的限制。廣義相對論的偉大成就是描述了萬有引力如何在宇宙中運行:它如何將物體相互吸引;它如何扭曲時空;以及它如何形成黑洞。
  • 黑洞信息讓物理學家陷入困境——量子引力理論或許是其歸宿
    但這種對信息的破壞與用來得出這一結論的量子理論是不相容的。在量子理論中,所有的過程都可以在時間上向前或向後發生,但是黑洞的蒸發似乎是無法逆轉的。這給物理學家們提出了一個大難題,因為它證明了引力和量子理論拒絕結合。試圖解釋這個暗指未知的量子引力理論的問題也無濟於事。
  • 理論物理學家認為:宇宙或可能根本沒有膨脹
    例如,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他們將宇宙比作一個膨脹的氣球,上面裝飾滿星系。現在一名理論物理學家提出了一個異教般的觀點,即宇宙可能根本不在膨脹。  關於宇宙從未改變的觀點——一種持續的背景,它只改變我們對天空範圍的視野——早在很久以前就被擯棄,這主要是因為某些天文學家,例如埃德溫·哈勃(Edwin Hubble),在20世紀20年代的研究。
  • 物理學家提出新想法,平行宇宙或真實存在
    為了這場時光宴會,霍金籌備許久,但結果卻令他有些失望,從宴會開始至結束,期間沒有任何人光臨,這或說明未來的科學家不存在,或表明未來科學家難以穿越回過去。此外,外祖父悖論也指出了穿越的複雜性,該理論指出,若人們真的能回到過去並將其外祖父殺害,那麼現代人也就不存在了,這與現實情況形成了有趣悖論。
  • 「我們的存在」與「宇宙的存在」
    引起時空彎曲的引力基於這些事實,著名理論物理學家布蘭登·卡特(Brandon Carter)提出,存在兩個看起來必須正確的陳述:1. 我們在宇宙中的這裡和現在都以觀察者的身份存在,因此宇宙與我們在這個特定時空位置的存在是相容的;2.
  • 量子理論提出「宇宙起源」新模型
    宇宙是如何誕生的?美國天文學家加莫夫和蘇聯物理學家亞歷山大弗裡德曼接受並發展了「宇宙大爆炸」思想,於1948年正式提出了宇宙起源的大爆炸理論學說。哈特爾和霍金髮現,如果你假設,宇宙在虛時間裡的過去歷史圖像是所有可能的、恰好和我們現在時刻宇宙相符的這類形狀,而你多多少少用傳統量子力學方式來解釋之,在原則上你會得到整個宇宙唯一的波函數。這樣,你就得到了一個沒有過去的美妙圖畫,宇宙根本不從任何東西產生出來。它是一個自洽的數學結構,所有你真正能說的是宇宙存在。
  • 科學家提出驚人理論:宇宙中並不存在「黑洞」
    科學家提出驚人理論:宇宙中並不存在「黑洞」然而,黑洞理論的創始人史蒂芬·霍金卻提出了驚人的言論,聲稱在宇宙中沒有「黑洞」,只有「灰洞」。該理論來源於一篇名為《黑洞的信息保存與氣象預報》的調查論文中,是霍金對黑洞的研究成果之一,他認為黑洞其實是一個擁有極端物理環境的「灰色地帶」。  質能進入黑洞中後還會「回到」宇宙中,我們此前對黑洞的邊界理論認識是有待改善的,黑洞或不會永久性地保存質能信息,在某個時候會「釋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