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各向同性」可能被推翻?科學家將重新認識宇宙!

2020-12-04 遨遊世界科學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好消息!據一項最新觀測表示,宇宙的膨脹速度可能因地而異,這一項新的結果挑戰了現代宇宙學的核心原則:宇宙的各向同性!

宇宙的各向同性

或許還有朋友對宇宙的各向同性並不是太了解,所謂各向同性就是指無論我們向宇宙哪一個方向觀察,所看到的皆會差不多.各向同性和均勻性不同,宇宙可以是均勻但不是各向同性,或各向同性但不是均勻的。自從大爆炸以來,宇宙已經持續膨脹了超過138億年,而且由於一種被稱為暗能量的神秘力量,宇宙還在加速膨脹。科學家基於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方程式表明,這種膨脹在大的空間尺度上是各向同性的。

而對宇宙微波背景輻射(CMB)的觀測,即大爆炸遺留下來的遍布宇宙的輻射,支持了這一觀點,因為宇宙微波背景輻射似乎是各向同性的,宇宙學家推斷非常早期的宇宙的這一性質將延續到我們現在的時代,也就是大約140億年之後。

但目前還不清楚這種推斷是否正確,在過去40億年左右的時間裡,暗能量一直是宇宙演化的主導因素。暗能量那令人困惑的性質還沒有讓天體物理學家能夠正確地理解它。但是一直以來,「各向同性」是宇宙學的支柱之一,也是科學家研究整個宇宙的歷史和命運的基石。但是現在,這塊基石可能要被打破,一項新的研究報告稱,宇宙的膨脹率似乎因地而異,「各向同性」宇宙的概念可能並不完全適用。這一發現如果得到證實,將迫使天文學家重新評估他們對宇宙的了解程度。

宇宙可能在每個方向上都不一樣:各向異性?

據了解,這項新研究報告了其中一項調查的結果。科學家研究了842個星系團,這是宇宙中最大的引力束縛結構,他們使用了三個太空望遠鏡收集的數據:美國宇航局的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歐洲的xmm -牛頓天文臺和日美聯合的高級宇宙學和天體物理學衛星。

最後研究人員通過分析x射線輻射來確定每個星團的溫度。他們利用這些溫度信息來估計每個星系團固有的x射線光度,這些過程不需要考慮宇宙膨脹率等宇宙變量。

然後,研究人員以不同的方式計算了每個星系團的x射線光度,其中一種確實需要宇宙膨脹的知識。這樣做揭示了整個天空的表觀膨脹率——而這些速率並不是在所有地方都匹配的。

結果科學家們成功地找到了一個區域,它似乎比宇宙的其他部分擴張得慢,而另一個區域似乎擴張得更快。更有趣的是,科學家們的研究結果與之前幾項使用其他方法的研究結果一致,結果更加確定了宇宙中的這種「各向異性」。

這張圖顯示了宇宙在不同方向的膨脹率,這張地圖是在銀河系坐標中,中心朝向我們星系的中心。黑色和紫色表示最低膨脹率的方向(哈勃常數);黃色和紅色表示最高膨脹率的方向。

結論

不過這個驚人的結果可能有一個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例如,在異常區域的星系團可能受到其他星系團的引力作用,產生不同膨脹率的錯覺。

研究人員說,這種效應在宇宙中更小的空間尺度上可以看到。但他們補充說,這項新的研究探測到了50億光年以外的星團,目前還不清楚在如此遙遠的距離內,引力牽引能否壓倒膨脹力。

當然,這幾個星系團是在一項大型調查中分析的數百個星系團中的一個,目的是測試宇宙在大尺度上是否在所有方向上都是相同的。研究結果表明,「各向同性」宇宙的概念可能並不完全適用,或者說是在這幾個星系團中不適用。

如果觀測到的膨脹率差異確實存在,它們可能揭示出關於宇宙如何運行的有趣的新細節。例如,也許暗能量本身在整個宇宙的各個地方都是不同的。因為如果暗能量在宇宙的不同地方被發現有不同的強度,那將是了不起的發現,然而,科學家還需要更多的證據來排除其他解釋,並形成一個令人信服的案例。畢竟這一發現將重新顛覆對宇宙的認識!

相關焦點

  • 宇宙各向膨脹均勻嗎?
    儘管現在還不是時候推翻現代宇宙學,但科學家們已經開始懷疑範式轉換是否即將到來。米格卡斯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對我們表示:「這是令人激動的結果,具有巨大的未來工作潛力。」 「這可能導致人們重新思考宇宙學。但是在這樣做之前,我們必須確保消除所有其他可能的解釋。」
  • 科學家發現,宇宙存在「各向同性」,外星人的世界和我們不一樣
    近期德國波恩大學的教授米格斯觀測了宇宙之中大量的星系之後,分析得出了一個結論,那就是「各向同性」的概念可能不是每一個星系都擁有的。簡單的說就是宇宙在一些大致的方向上的發展可能是不一致的。如此一來,那外星人存在的宇宙可能與人類所居住的銀河系宇宙是不一樣的,所以人類一直以銀河系附近的宇宙規律去探尋宇宙,是難以發現地外文明的。這「各向同性」具體是什麼呢?要想知道這個,那咱們得從來頭說起。一開始的宇宙觀說的是地心說,也就是亞里斯多德的宇宙觀,直覺宇宙觀。
  • 宇宙膨脹是各向異性還是各向同性呢?
    但是廣義相對論只告訴我們什麼方程支配著宇宙;該理論沒有告訴我們什麼條件真正適用於宇宙。在20世紀20年代,許多科學家研究了如果宇宙均勻充滿物質和能量,宇宙將如何運行,並導出了膨脹宇宙的方程。當關鍵數據出現時,它與這些預測明顯吻合;宇宙本身正在膨脹。
  • 宇宙存在神秘的「各向異性」之謎
    天文學家在對宇宙中1a型超新星觀測速度的研究上發現,我們的宇宙可能並不是各向同性的,而在現有的宇宙學標準模型(LambdaCDM宇宙模型
  • 物理學家發現自然常數在變化,宇宙或不具有「各向同性」
    起初,四次測量的結果本身並沒能為「該常數是否有發生數值變化」提供證據,但在研究人員後續將結果與其它許多與此次課題無關的類星體觀測結果作對比時,發現精細結構常數的數值變化尤其明顯。天文學和物理學界曾一直認為宇宙是各向同性,也就是從統計學角度上來看,宇宙在各個方向上應該都「長得一樣」。
  • 一項新研究發現,外星人的宇宙可能和我們真的不一樣!
    一篇發表在arXiv上的論文可能將推翻現代宇宙學模型,德國波恩大學的康斯坦丁諾斯·米格斯在觀測了數百個星系團中的大量星系後經過詳細分析,以便證明宇宙在各個方向上是否相同,研究結果表明「各向同性」這個概念並不適合宇宙每一處!
  • 有科學家提出宇宙膨脹是各向異性的,真的如此嗎?
    但是,有許多不同的獨立方法可以檢驗宇宙在各個方向上都是相同的觀點:天體物理學家稱之為「各向同性」。 在2020年4月出版的《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中的一項新研究中,新技術,分析和數據集都被應用到了這個難題中,並且作者聲稱,宇宙的膨脹率取決於我們尋找的方向。如果為真,這將是一個有趣的結果,但是有很多理由對此表示懷疑。
  • 宇宙就像一個凹凸不平的氣球一樣膨脹著
    宇宙的額膨脹是否具有各向同性?新的研究發現可能會給出否定的答案——該研究結果可能會極大地改變我們對宇宙的認知。雖然現在還不是推翻現代宇宙學的時候,但科學家們已經在考慮是否將會出現範式轉變/宇宙學基本理論是否將面臨改變。(後面一種譯法可能更通俗)這無疑是一個激動人心的結論,它可能對未來的研究產生深遠的影響。Migkas在一封郵件中告訴天文在線網站。「它可能引發人們對宇宙學的反思」。不過在那之前,我們必須得排除除此之外任何可能存在的原因。
  • 宇宙會各向異性膨脹嗎?
    但是廣義相對論只告訴我們什麼方程支配著宇宙;該理論沒有告訴我們什麼條件真正適用於宇宙。在20世紀20年代,許多科學家研究了如果宇宙均勻充滿物質和能量,宇宙將如何運行,並導出了膨脹宇宙的方程。當關鍵數據出現時,它與這些預測明顯吻合;宇宙本身正在膨脹。
  • 量子態「離子纏繞」證實空間各向同性
    簡單而言,空間各向同性指的是空間的一個方向不比另一個方向存在更多的異質性,不會產生諸如:在一個方向受到擠壓,而在另一個方向受到拉伸的現象,不會出現在不同方向上空間不均勻性的問題。麥可遜-莫雷實驗證明了空間的不可擠壓性,空間的各向同性、或空間的均勻性構成所有物理學的基礎,包括物理學標準模型,假如人們放棄了空間各向均勻的「公理',那麼整個物理學的標準模型大廈將會倒塌,好像社會一旦失去了公平和正義的支撐將會發生價值觀的倒塌一樣,這是物理學家為什麼對檢測空間的各向同性原理產生濃厚興趣的原因。
  • 我們生活在不對稱的宇宙中?研究質疑宇宙基本特性
    藉助兩臺強大的X射線望遠鏡,以及一個經驗性的關係式,他們得出了頗具爭議的結論——宇宙在不同方向上的膨脹可能是不均勻的。不過,在另一些天文學家看來,這個令人興奮的結論,卻存在大量值得注意的疑點與漏洞。挑戰宇宙各向同性當我們用天文望遠鏡鎖定宇宙的一片區域,會觀察到什麼景象?
  • 透露宇宙秘密的微波背景輻射
    為了檢測這臺天線的噪音性能,他們將天線對準天空方向進行測量,發現在波長為7.35cm的地方一直有一個各向同性的訊號存在,這個信號既沒有晝夜的變化,也沒有季節的變化,因而可以判定與地球的公轉和自轉無關。起初他們懷疑這個信號來源於天線系統本身。1965年初,他們對天線進行了徹底檢查,清除了天線上的鴿子窩和鳥糞,然而噪聲仍然存在。
  • 我們生活在不對稱的宇宙中?美德團隊研究質疑宇宙基本特性
    撰文 | 吳非 挑戰宇宙各向同性 當我們用天文望遠鏡鎖定宇宙的一片區域,會觀察到什麼景象?可能是一顆正在吞噬周圍物質的黑洞;可能是伸出旋臂,緩慢旋轉的旋渦星系;也可能是看似空無一物的星際空間。這些紛繁複雜的元素,共同構成了這個經歷了138億年演化的宇宙。
  • 弗裡德曼膨脹宇宙與尚未證實的「平行宇宙」
    宇宙學建立在兩大假設上:第一,假設宇宙介質的分布是均勻的、各向同性的;第二,宇宙動力學行為服從廣義相對論。宇宙學模型的提出需要觀測來證實,當弗裡德曼提出宇宙膨脹模型時幾乎得不到科學界認可,甚至在哈勃發現紅移宇宙膨脹現象後也被認為是「偽科學」,這是因為宇宙學需要觀測來證實結論。
  • 新發現:宇宙深處「自然常數」異變,同一宇宙中或存在高維時空
    根據人類文明當前的認識,雖然熵增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但這個世界依然是由有序和混沌兩部分構成的,也就是說,總有一些穩固的東西在支撐著整個宇宙的運行,這也可以理解,否則根本不會出現規律和生命本身,在數學層面,這種穩固被稱為之「自然常數」,這是我們認識、探索和開發世界的基礎,沒有常數,意味著一切都是混沌的。
  • 平行宇宙不可能嗎?
    既然都說到這個份上了,我們就更直白地說了吧,科學家暗示它來自我們身邊的平行宇宙。所以對這一現象最簡單的解釋就是,138億年前宇宙大爆炸的時候,實際形成了兩個宇宙,一個是我們的宇宙,一個是隨時間逆行的反宇宙。戈勒姆說,他們看到了一些「不可能的事件」,但有些人對此表示懷疑,並不是所有人都對這個假設感到滿意。
  • 宇宙大爆炸並非宇宙的開始,而是我們認識宇宙的開始
    大爆炸並非宇宙的起點,而是我們認識宇宙的起點,也就是我們目前的認知僅限於從大爆炸開始,而大爆炸之前是什麼樣的,一切都只是假說與猜測,比較靠譜的猜測是暴脹理論。實際上,大爆炸理論並非難以理解,它基於幾個已經被證實的物理理論,因此大爆炸理論是比較靠譜的,下面聊聊是怎麼回事。
  • 科學家「看見了」大爆炸之前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時發現圓環結構
    上世紀90年代初,科學家發現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溫度具有各向異性,即在不同方向上溫度有著大約十萬分之一的微小差異,這為大爆炸理論提供了最有力的觀察證據。科學家認為,這種微小溫差衍生出了今天這個大尺度的宇宙結構。更重要的是,由於宇宙膨脹發生在大爆炸後1秒之內,溫度變化被認為是隨機的,這將導致宇宙輻射接近均勻的分布。
  • 宇宙中真的有外星文明?研究發現,他們或與我們處於不同世界
    而這個結論在目前的研究之中,證明在宇宙之中,各向同性並不是全部都適合的。那麼什麼是各向同性呢?在宇宙之中各向同性的概念又代表著什麼呢?不過,筆者相信哥白尼可能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所提出的理論,在後世會被發展成研究宇宙的各向同性理論。
  • 宇宙是否在旋轉?答案能告訴我們宇宙的基本性質
    在思考宇宙的基本性質時,科學家首先假設宇宙並沒有在旋轉,而是各向同性的,即宇宙在各個方向上看起來都是一樣的,這個假設與愛因斯坦的方程一致,但又不是這些方程所要求的,基於這種想法,科學家建立了一個描述宇宙的標準宇宙學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