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就像一個凹凸不平的氣球一樣膨脹著

2020-07-29 天文在線

中文簡介: 宇宙的膨脹到處都一樣嗎?新的研究表明事實並非如此,這可能會對我們對宇宙的理解產生巨大影響。

宇宙就像一個凹凸不平的氣球一樣膨脹著

這幅圖展示了銀河系星團的X射線團簇:NASA/CXC/Univ. of Bonn/K. Migkas et al.

宇宙的額膨脹是否具有各向同性?新的研究發現可能會給出否定的答案——該研究結果可能會極大地改變我們對宇宙的認知。

宇宙就像一個凹凸不平的氣球一樣膨脹著

一組由德國波恩大學的Konstantinos Migkas領導的科學家研究分析了來自銀河系星團數百個X射線源的數據,結果發現宇宙不同區域的膨脹情況似乎有所不同。該結論似乎印證了過去一些看似反常的研究成果。雖然現在還不是推翻現代宇宙學的時候,但科學家們已經在考慮是否將會出現範式轉變/宇宙學基本理論是否將面臨改變。(後面一種譯法可能更通俗)

這無疑是一個激動人心的結論,它可能對未來的研究產生深遠的影響。Migkas在一封郵件中告訴天文在線網站。「它可能引發人們對宇宙學的反思」。不過在那之前,我們必須得排除除此之外任何可能存在的原因。

宇宙就像一個凹凸不平的氣球一樣膨脹著

各種現代理論在闡述宇宙時,都會把大尺度上的各向同性——或者說各方向同一,作為一個最基本的假設。這意味著,除非物體之間有任何更具體的相互作用,無論你在哪裡,先天的物理屬性,如宇宙膨脹的速度,在任何地方都是一樣的。

由於該理論在現代宇宙學中的極端重要性,科學家們已經通過很多方式去驗證過它。例如,天文學家所能觀測到的最遙遠的輻射的溫度有著驚人的均勻性,儘管也存在一些輕微的不均勻,稱為各向異性。對一種被用作測距標準燭光的超新星的觀測揭示了一個均勻的宇宙和一個稍微不均勻的宇宙,這似乎取決於樣本中包含哪些超新星。科學家們已經用各種各樣的探測器進行了大量的其他觀察,觀察來自遙遠星系的可見光和紅外輻射,伽馬射線爆發,或遙遠的射電源,同樣得到了不同的結果。

宇宙就像一個凹凸不平的氣球一樣膨脹著

這些科學家比較了不同銀河系星團X射線發射產生的光度和溫度。這些數值,以及紅移,或者說輻射的顏色被宇宙膨脹的速度改變了多少,都是可以測量的,不需要依賴於對宇宙屬性的假設。他們可以測量這些屬性,然後計算宇宙需要具備具體哪些屬性才能產生我們用望遠鏡看到的結果。

該研究的數據來源於大量X射線望遠鏡的觀測結果,其中包括倫琴衛星,XMM-牛頓衛星(原名多鏡片X射線觀測衛星),錢德拉X射線天文望遠鏡,他們共計觀測了散布於天空中的313個銀河系星系團。在對觀測結果進行分析的時候,他們發現宇宙膨脹速度在不同方向上存在細微的差別。簡單的說,想像銀河系像一個不斷膨脹的錶盤,十二點和六點的膨脹速度快於預期,而同時三點和九點的膨脹速度要慢於預期。儘管從一個具有各向同性(又稱均勻性)的宇宙來看,每個區域上的差異並沒有那麼大,但總體來看,這種差異不太可能僅僅是由於偶然因素造成的。

宇宙就像一個凹凸不平的氣球一樣膨脹著

Migkas告訴天文在線網站,研究團隊還尚未準備公布宇宙膨脹的各向異性。或許未被發現的氣體和塵埃雲吸收了一些x射線,使得一些星團看起來比塵埃雲更暗淡。也許某些星系團正因為與宇宙膨脹無關的原因而一同運動。研究團隊計劃改進他們的觀測方法,比如採用與之前不同波長的光線進行觀測。

沒有參與這項研究的牛津大學的蘇比爾·薩卡爾教授,向天文在線說到:該研究結果本身是一個有趣的與預期的偏離,但當它與分析遙遠的輻射星系,近紅外星系和遙遠的超新星所得到的結果相結合時,就變得更令人信服。看看這些觀測數據吧,也許宇宙真的就存在各向異性呢。然而,他警告說,這種結果可能對數據統計分析的變化或觀察到的星系團的變化很敏感。

宇宙就像一個凹凸不平的氣球一樣膨脹著

與此同時,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高能天體物理部門的副參事Alexey Vikhlinin在推特上說,他「願意打賭」這篇論文是「垃圾科學」。他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告訴天文在線,根據光度選擇宇宙物體,就像在這個樣本中所做的那樣,引入了一種眾所周知的偏差,即樣本比總體更亮。他說,這篇論文沒有正確地糾正這種偏差,而且可能也受到了其他選擇偏差的影響。

所以,宇宙的膨脹究竟均不均勻?目前,各向同性宇宙扔是一種主要假設,天文學家仍在努力證明或推翻這一假設。如果宇宙真的具有各向異性,那一些佔據統治地位的理論就將面臨修改。但通常來說,在確定答案之前,我們還需要更多的觀察。

作者: Ryan F. Mandelbaum

FY: 瓶子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宇宙可能是一個巨大的封閉球體,像不斷膨脹的氣球
    我們所知道任何宇宙形狀都可以是錯誤的,依據一項最新研究,宇宙可能不是像床單一樣扁平,而是像一個巨大的充氣氣球。宇宙學家稱這種想法為「封閉宇宙」,它已存在了一段時間,但它不符合現有的宇宙運行理論,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不被人們接受,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平坦宇宙」概念,宇宙向各個方向沿伸且沒有邊界,自身不進行迴路循環。
  • 宇宙在膨脹 中心在哪裡?
    如果宇宙真的在膨脹,就像許多專家所說的那樣;那麼,用外行的話來說,為什麼不可能確定宇宙的中心呢? 最初的回答:如果宇宙真的在膨脹,就像許多專家所說的那樣;那麼,用外行的話來說,為什麼不可能確定宇宙的中心呢?
  • 宇宙在膨脹 中心在哪裡?
    如果宇宙真的在膨脹,就像許多專家所說的那樣;那麼,用外行的話來說,為什麼不可能確定宇宙的中心呢? 最初的回答:如果宇宙真的在膨脹,就像許多專家所說的那樣;那麼,用外行的話來說,為什麼不可能確定宇宙的中心呢?
  • 從哈勃到哈勃深空場(二)—膨脹在氣球上的宇宙
    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哈珀的工作為當時的科學家打開了一扇窗戶,揭開了銀河系之外宇宙的面紗。1925年,哈勃再次利用造父變星測距法測定了人馬座星雲NGC6822的距離,證實該旋渦星雲其實也是一個河外星系。此後更多的星系被一個個發現,它們就像一個個島嶼一樣遍布廣袤的宇宙。
  • 再談宇宙膨脹與吹氣球和插竹竿比喻之通俗解釋
    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中對光速的性質做了規定,一是屬於真空中傳播最快的速度;二是光速恆定,在任何慣性參照系觀察都是一樣的,光速不能疊加;三是光速極限,任何有靜質量的物體都不能突破光速,一個電子也不行。光速限制是因為速度越大,物質的動量就越大,當越來越無限接近光速時,物質的動量就會趨於無限大。無限大是什麼意思呢?
  • 宇宙膨脹論荒謬至極
    得出結論認為:整個宇宙在不斷膨脹,星系彼此之間的分離運動也是膨脹的一部份,而不是由於任何斥力的作用。自此宇宙膨脹便成為了國際學術界的共識,其中主流觀點認為:宇宙就像是一個正在膨脹的氣球,星系就是氣球表面上的點。宇宙不斷膨脹,氣球表面的每個點也會隨之不斷向外膨脹,使彼此離得越來越遠,而且離得越遠的點退行速度越快。隨著時間的發展,宇宙將一直膨脹下去,最終走向滅亡。
  • 為什麼說光會隨著宇宙的膨脹而被拉伸?
    我們都知道光的波長和空間膨脹之間的關係。也聽說過隨著空間的膨脹,輻射的波長會被拉長,光損失能量!我們也經常能看到一些形象的類比,例如:畫在氣球上的波浪,隨著氣球的膨脹波就會被拉長。但是我們會想,光為什麼不能繼續,保持它的頻率和波長,不管它周圍的空間是膨脹還是收縮?也就是說空間的膨脹為何會拉長光波!我們就來解答下這個問題!
  • 千萬不要小看自己,你才是宇宙大膨脹的中心!
    宇宙大爆炸與此類似,科學家們經常拿氣球做比喻,宇宙大爆炸就像吹脹一個氣球,表面上每個點都在互相遠離,每個點都可認為自己是氣球的中心。 但氣球表面是沒有中心的,如果你站在氣球表面,不管向哪個方向看去,氣球表面的風景都是一樣,都是各向同性的。
  • 科學家分析了842個星系,發現宇宙的膨脹速度在各方向都不一樣
    我們對這個「宇宙膨脹學說」都沒有懷疑過是否正確。直到4月10日,美國宇航局NASA在官網發布了一條「宇宙的膨脹可能在各個方向都不盡相同」的消息,再次刷新了我們對宇宙膨脹的認識。一組科學團隊研究了842個星系團,得出了一個新結論:宇宙的膨脹速度可能在各個方向都不相同在1929年以來,「宇宙均勻膨脹」的學說一直都沒有人反對過。
  • 從宇宙起源到宇宙膨脹,這些科學理論科學嗎?
    一直以來,宇宙本身只是一個點源於一場大爆炸,並且宇宙還在不斷的膨脹,這些理論已經對我們產生根深蒂固的影響,這讓我們都不得不信以為真了。但宇宙的起源和宇宙膨脹只是一個理論,只是根據一些現象進行的推理,這種推理未必就是真理,很多科學家也開始推翻這種理論。
  • 宇宙的膨脹是如何發現的
    發現宇宙在膨脹,是 20 世紀最偉大的智力革命之一。我們有時候會奇怪,為何在哈勃定律提出之前,人們絲毫沒有意識到宇宙在膨脹。其實,早在牛頓提出萬有引力定律的時候。人們就應該意識到,在引力的作用下,一個靜態的宇宙很快就會開始收縮。
  • 新的研究證據表明宇宙在各方向上膨脹速率不同
    宇宙學有一個基本思想是這樣描述的:如果你觀察的足夠遠的距離,所有的東西在各個方向上看起來都是一樣的,然而,利用美國宇航局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和歐空局XMM牛頓的數據進行新的研究發現並非如此。這項研究的科學家說:「宇宙學的支柱之一,宇宙是『各向同性的』,這意味著在各個方向上都是一樣的。然而,我們的工作表明,那根柱子上存在裂縫。」天文學家普遍認為,大爆炸之後,宇宙不斷膨脹。最常見的比喻是宇宙就像不斷吹起來的氣球,而天體就像氣球上的點,隨著氣球不斷變大,各點之間的距離不斷拉長。
  • 難道我們已知的宇宙知識是錯誤的?韓國科學家:宇宙並沒有膨脹
    我們都知道,關於宇宙的起源,科學界最廣泛的一個說法就是宇宙大爆炸的理論,持這一觀點的科學家認為,宇宙一開始只是一個密度無限大、溫度無限高、質量無限重的奇點,後來這個奇點的密度逐漸變小、溫度逐漸變低,質量也越來越小,就像爆炸的過程一樣,形成了我們現在所知道的宇宙。
  • 都說宇宙以光速膨脹,那麼在我們宇宙外無限大的地方都是空的嗎?
    這是一個網友提問,顯然他有很多概念是錯誤的,我們來幫他釐清解釋一下吧。按照目前的理論和實際觀測,宇宙空間的確在加速膨脹。只要它們距離沒有超過133億光年,相互退行的速度就小於光速,但同樣是它們,相對於與它們距離超過133億光年的其他星系的退行速度卻是大於光速的,所以這種超光速是一種全空間膨脹的積累。由此可見,這種退行速度規律是整個宇宙每一點都在膨脹的表現證明。宇宙整體在膨脹,膨脹是宇宙的特徵。這就像吹氣球,氣球上的任意兩點距離隨著氣球膨脹而增大。起初相距遠的,膨脹後相距更遠。
  • 「虛構科普」宇宙是氣球黑洞是漏洞
    那麼要弄清楚黑洞是什麼,就要首先搞清楚我們這個宇宙是什麼?宇宙有一個非常複雜且不太通俗的一個概念,在這裡初五就不為大家描述了。所有人都知道普遍科學界都認為宇宙無限大,也有少量,獨闢蹊徑的專家們認為,宇宙存在邊界,不管是哪一種學術,對我們普通人來說,都不太容易理解他們的理論。
  • 氣球從液氮中取出後自動膨脹(視頻)進一步認識液氮
    視頻顯示了他將一個氣球從裝有液氮的燒杯中取出,在數秒中的時間內氣球完成了一個驚人的自我膨脹過程,最後恢復成原來的模樣。從液氮中取出氣球膨脹的奧秘實驗中,當氣球被浸入溫度極低的液氮中時,氣體分子因動能減少而變得移動緩慢,它們與氣球壁碰撞的頻率降低且力度變小,從而導致氣球收縮,也反應了冷空氣比暖空氣佔據更少的空間。
  • 宇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形狀呢?
    ,許多物理學家無法解釋,既無從大又無窮小的概念,這個問題可以看作是廣義相對論的固有問題,許多人認為廣義相對論只是一個經典理論,它不適用於解釋宇宙大爆炸時刻的物理現象,就像牛頓定律不適合描述速度接近光速的物體一樣,在這樣小的尺度上,科學家認為應當用量子力學的方法來進行研究,比如將引力場量子化,但是人們距離得到這個問題的滿意答案還相距甚遠。
  • 如何理解宇宙膨脹超光速,而我們看到的卻幾乎沒變化?
    宇宙膨脹整體超光速是肯定的,小尺度很慢。這個超光速是基於宇宙很大,有465億光年可觀測半徑,這是一個龐大的數字。我們一定要理解光年是一個什麼概念。光年就是光在真空中走一年的路程。原來宇宙膨脹是均勻的膨脹,就像吹一個氣球,當然不是我們想像這麼小的氣球,也不是有一個吹嘴的氣球,而是一個不斷脹大像籃球一樣圓形的球。這只是為了比喻,實際上宇宙的樣子遠比這複雜很多,而且到底什麼樣,也無定論。
  • 宇宙膨脹是不是能說明宇宙是有限的?
    形容宇宙我們只能用浩瀚這個詞來描繪它。對於目前的科學科技水平,我們無法觀測到宇宙是否是有邊際?宇宙到底有多大?如果我們把想像無限縮小,那麼宇宙會不會像地球一樣是一個小的不能在小的星球,這就好比以前人類不知道地球有多大一樣。
  • 宇宙是一個無始無終的循環?
    並且在循環宇宙中,膨脹和收縮會交替進行。在這個理論中,宇宙無始無終。目前,科學家通常是這樣描述宇宙誕生的模樣:大約140億年前,宇宙出現了大量不知何處而來的能量。宇宙在短時間內開始急劇擴張,能量的爆發讓宇宙像氣球一樣膨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