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宇宙真的在膨脹,就像許多專家所說的那樣;那麼,用外行的話來說,為什麼不可能確定宇宙的中心呢?
最初的回答:如果宇宙真的在膨脹,就像許多專家所說的那樣;那麼,用外行的話來說,為什麼不可能確定宇宙的中心呢?
問:如果宇宙真的在膨脹,就像許多專家所說的那樣;那麼,用外行的話來說,為什麼不可能確定宇宙的中心呢?
答:因為就沒有一個那樣的中心。
可能需要一些文本來解釋其原因,我先對將要出現的大量圖文表示歉意。
這是我們在望遠鏡中看到的:
圖源:quora
豎向「磁力」軸測量的,是遙遠星系中,1A型超新星的表現亮度,比如,這顆超新星看上去有多亮。橫向「紅移」軸測量其光譜中的光向紅移了多少。
那為什麼我們要測量這兩樣呢?
讓我們從亮度開始。 1A型超新星的形成時,白矮星通過吸食鄰近恆星的外層從而「吞噬」整個恆星,因此其質量也大幅增加。當它們達到特定質量時—準確地說是1.4個太陽質量—它們再也無法支撐自己的質量了,它們會因此向內坍塌,進而爆炸。爆炸總是在這樣的質量時發生,因為白矮星進食過多,而使質量逐漸攀升,因此它們總是釋放出完全相同的能量。這意味著它們始終具有完全相同的亮度
但是,就像汽車前燈在遠處顯得較暗,在接近時會更亮,恆星和超新星也在遠處顯得較暗。我們知道距離和亮度之間的關係--這稱為平方反比定律。如果將距離增加一倍,則光的傳播面積將增加四倍,這意味著每平方米的光量是原始光量的四分之一。這也意味著,如果我們知道某個物體的真實亮度,並且可以測量它看起來有多亮,我們就可以測量出距離。這意味著表現亮度就是測量遙遠超新星的一種標尺。圖表中的點越高,超新星的距離就越遠。
紅移軸測量了另一件事:超新星的光向紅移了多少。通常用納斯卡賽車或一級方程式賽車經過路旁某人的鏡頭來解釋:你知道的,那種改變了音高的汽車呼嘯聲。這是因為汽車向你靠近時,聲波被壓縮了;而駛離你的位置時,聲波會擴大。較短的聲波音調較高,較長的聲波音調較低。
光實際上可以做差不多的事情。如果光源向你移動,則波長會被壓縮,光看著會更藍。如果光遠離你,則波長會擴展,意味著光線變紅。它移開的速度越快,光線就會變得越紅。因此,通過測量遙遠超新星的顏色,我們可以測量它在以怎樣的速度離開我們。
這張圖告訴我們的就是:超新星離得越遠,它離開我們的速度就越快。
看了這麼多,如果你還沒有睡著的話,那麼你可能得出結論,如果一切都在遠離我們而去,那意味著這裡就是宇宙的中心!
額……差不多吧。還有另一件事要看看。 想像一下,我們將上面所有有超新星的星系都包括。 我們知道他們所處的方向,也知道距離,因此我們可以繪製他們現在的位置的地圖,向這樣:
圖源:quora
不僅如此,我們還知道它們駛離的速度。 也就是說,我們可以知道,比如說一百萬年前,它們所在的位置。 然後我們就得到一張看起來像這樣的地圖:
圖源:quora
然後將一張圖放在另一張上,如下所示:
圖源:quora
現在,你幾乎可以看到紅移、速度和距離之間的關係了。
「啊哈! 證實了! 靠近中間的那個星系一定是宇宙的中心!」
是嗎? 你可以通過其他方式來覆蓋地圖,例如:
圖源:quora
或者像這樣:
圖源:quora
或者這樣:
圖源:quora
無論你將哪個星係指定為「家」,宇宙看起來都一樣。無論將望遠鏡放在何處,您都將發現距離和速度的關係是完全相同的。
這意味著宇宙沒有真正的中心。宇宙並不是只從某一點開始擴張的。它從各個點進行擴展。
你取消了之前的氣球類比,挺可惜的,因為這就是氣球類比怎麼產生的。有人認為,如果你有一個二維的宇宙圖,就像上面那些圖,然後將其包裹在氣球的表面上,然後對氣球充氣,那你就有了一個很好的宇宙膨脹模型。無論你關注哪個星系,都將看到完全相同的變化。
擴展的氣球表面上沒有中心。它只是擴展。如果真的有中心的話,那就是在表面之外,即在宇宙之外。而我們的大腦通常想像不出啥是「宇宙之外」,所以我們常常在「宇宙在膨脹」這裡就停住了,不往下想了。少點兒頭疼。
聽起來挺迷幻的,但這就是宇宙的表現方式。
如果你想知道科學家是如何得出這個結論的,而且還沒覺得昏昏欲睡的話,那可以看看下面這篇文章:
克裡斯特· 桑德林的回答:科學家如何得出大爆炸理論的?我們從哪裡得到「過去什麼都沒有」的想法的?
作者: quora
FY: 大恐龍龍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