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量守恆,那宇宙膨脹時,光子損失的能量去了哪裡?

2020-12-05 李論科學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在各種化學反應中,不會發生物質質量的損失;在所有物理變化中,沒有能量損失。」——亨利·恩菲爾德·羅斯科爵士

上面這段話就是我們宇宙中的一個基本鐵律:能量守恆定律,所說的意思就是,能量不會無緣無故的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一定是從一種形式轉化為了另外一種形式。例如我們生活的地球上的主要能量來自於太陽光,而太陽光的產生是太陽核心核聚變通過每秒鐘消耗400萬噸的質量釋放的能量,這些能量通過光子的形式一部分達到地球,為我們提供了生存所必須的光和熱。

除了太陽能,我們的生活也離不開化學能,這是我們人類生產生活的主力能源,但不管能量怎樣產生和被消耗,能量在傳遞的過程中都是守恆的。但是如果你經常看宇宙學的科普文,應該看到或者聽到過這樣的一段描述:宇宙大爆炸以後,空間不斷的膨脹導致了光子失去能量,宇宙持續的冷卻;或者是遙遠的星系發出的光在漫長的空間中穿梭時,由於空間的不斷擴張,導致了光的波長被拉長,出現紅移,能量降低。

那麼問題是,這些光子的能量去了哪裡?既然能量是守恆的,這些光子能量轉移到了什麼地方?

在宇宙誕生時,有一小部分能量轉化為了普通物質,也就是以質量的形式表現了出來,這部分能量只佔宇宙總能量的5%左右,也就構成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宇宙萬物。我們可以通過化學反應和核反應的方式從物質中獲取一部分能量,當你燃燒木頭生火的時候:

原本的分子鍵會被打破並重新形成,木材和氧氣會從一個不太穩定的化學結構轉變為一個更穩定的結構灰燼和水蒸氣,在這個過程中就會釋放出能量。如果我們能收集到燃燒過程所釋放的能量,然後用愛因斯坦著名的E = mc^2進行轉換,就會發現在產物和反應物分子的質量之間,有一個非常非常小的質量差。這個質量差就是所釋放出來的能量。事實上,所有形式的能量,在反應的每一步都是不變守恆的。反應前後的質量差異在核反應中更為明顯,因為核反應釋放的能量更加巨大,比如太陽。我們的太陽從誕生到現在已經通過釋放能量,損失了一個土星的質量了。

但是,我們發現宇宙中的光子在膨脹的過程中失去能量的同時,貌似並沒有任何東西因此獲得了能量(或者質量)來補償這個能量丟失。受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控制的宇宙時空不是固定不變的「網格」,而是可以改變的,宇宙空間可以根據其內部物質和能量的數量和結構而發生彎曲,整個宇宙空間可以膨脹了收縮。

我們還知道光子的能量是由波長決定的,如果宇宙空間發生了膨脹或者收縮,那麼光的波長和能量也會發生改變。那麼光子能量去了哪裡?

如果你曾經仔細思考過這個問題,這肯定會困擾你,因為我們找不出能量的去向,而且我們可以肯定的是宇宙中發生所有物理過程中能量都應該是守恆的。難道是廣義相對論、空間的膨脹違反了能量守恆定律嗎?

答案可能是!因為廣義相對論在定義很多的物理量的時候做得很好,也很精確,但從來沒有提到過能量,換句話說,廣義相對論沒有對能量做出定義,方程中也沒有能量守恆的規定。雖然如此,但我們還是能夠對宇宙膨脹導致光子能量的丟失做出一個合理的理解。

上圖是氣體分子在容器內的運動情況,我們知道物體的溫度是組成其分子隨機運動劇烈程度的表現。如果我們給上圖中的氣體繼續加熱,也就是增加其溫度或內能,那麼這些氣體分子運動的速度會越來越快,它們會膨脹擴散開來佔據更多的空間。

如果我們加熱上圖中容器中的氣體,分子熱運動就會加劇,移動得更快,它們會以更高的動能撞擊容器的內部,產生一個額外的正壓。容器的上活塞就會被分子壓力推出來,活塞的上移就會消耗氣體分子的內能,也就是這些氣體分子對活塞做了正功。

這種情況和宇宙膨脹時的情況非常相似,光子具有能量,有其波長的長短了決定,當宇宙空間發生膨脹的時候光子的波長就會被拉長,而光子此時失去的能量,就像是宇宙內部的壓強,對宇宙本身做了正功!

更加準確的說,光子對宇宙做了正功,就像分子往上推活塞失去能量一樣。但是如果我們讓宇宙空間結構本身開始收縮,就像是我們壓縮活塞,它裡面的光子會發生什麼?一個收縮的宇宙又會對光子做功,會重新使得光子獲得能量。就像是被壓縮的活塞導致了氣體分子溫度升高一樣。

其中失去的能量和重新獲得的能量一樣多。

所以我們認為,當宇宙膨脹時,光子失去能量。但這並不意味著能量不守恆;這意味著能量以做功的方式進入宇宙膨脹的空間本身。如果宇宙再一次逆轉膨脹和收縮,那麼宇宙又會反過來對光子進行做功,使得光子失去的能量直接回到光子裡面。

在未來量子引力理論的出現和完善,將為我們帶來一個更加嚴格的能量定於,我們將能夠真正看到能量在宇宙的膨脹過程中是否守恆。但在缺乏嚴格定義的情況下,我們也能通過做功的方式對宇宙的能量守恆做出正確的理解。確實,宇宙的膨脹會導致光子失去能量,但能量不會永遠消失,能量的損失加起來正好等於宇宙收縮時的能量。

相關焦點

  • 宇宙膨脹光發生紅移,光子能量憑空消失了?其實跟春運一回事
    圖:春運高速變成停車場宇宙膨脹空間由小變大,能量密度低了,能量總量不變,如果倒放一下宇宙收縮空間由大變小,就如同把光都擠到「車站」去了,能量就高了。>當單個光子在恆星間穿行數年,當恆星和觀測者之間的宇宙空間膨脹時,它組團的光波,波長會變長,而具體到一個光子本身能量會降低,那它的能量去哪了?
  • 宇宙膨脹光發生紅移,光子能量憑空消失了?其實跟「春運」一回事
    ,能量密度低了,能量總量不變,如果倒放一下宇宙收縮空間由大變小,就如同把光都擠到「車站」去了,能量就高了。,那它的能量去哪了? 如果你仔細一想會發現這其實和宇宙膨脹很像。宇宙變大了,光子的活動空間大了,所以能量降低了。但是是不是感覺這個理由(藉口)似乎哪裡有點問題? 的確,你很聰明,區別在於光子是被動拉長的。
  • 大爆炸後宇宙一直在冷卻,那失去的能量去哪了?
    而今天宇宙只比絕對零度高了不到3K,這也是微波背景輻射的平均溫度。那麼問題來了:曾經那麼熾熱的高溫輻射,能量都去哪了?我們知道,隨著宇宙的膨脹,微波背景輻射慢慢的冷卻了下來,微波輻射的光子密度在下降,而且光子正在向更長的波長和更低的能量移動。那麼失去的能量去了哪裡?
  • 宇宙中,能量守恆定律失效?
    如此一來,喜歡刨根究底的聰明人就會跳出來提問:光因為宇宙的膨脹而發生紅移時,它的能量去了哪裡?能量丟失了嗎?違背能量守恆定律了嗎? 現代物理學已經證明,當我們遠離舒適的日常生活環境,去探索時間和空間的極端狀況時,許多基本假設就開始崩潰。
  • 光子紅移能量降低,那麼損失的能量去哪了?
    在引力場中,光子紅移損失的能量,用於克服引力場的勢能。恆星引力對光子能量的影響不大,但是一些強引力場的天體,比如中子星、黑洞等等,這種效應就不能忽略了。在物理學中,光的紅移主要有三種情況,一是引力場造成的紅移,二是狹義相對論效應造成的紅移,三是宇宙膨脹效應造成的紅移。
  • 大爆炸後宇宙沒有恆星,那當時的光子是咋來的?現在又去了哪裡?
    ——特裡·普拉切特在一個沒有月亮、晴朗無雲的夜晚仰望天空,除了廣闊、深邃、黑暗的夜空背景,我們還能看到一些或明或暗的光點,如果有人問你這些光是從哪裡來的?你會說:它們是少數的行星,以及恆星、星系、星雲等等。但是,在遙遠的過去,在宇宙誕生後不久,在恆星形成之前,宇宙空間仍然充滿了光,這些光經過漫長宇宙膨脹,現在已經進入了微波波段,就是我們熟知的背景輻射。那麼這些光是從哪裡來的?
  • 光的傳播也會損失能量發生紅移,是不是宇宙沒有膨脹?
    其實我們需要清楚一個概念就不會再有這樣的疑問,那就是宇宙的膨脹只是空間再膨脹,並沒有牽扯到任何物質!回歸正題!那麼我們觀察到了什麼?使我們相信宇宙在膨脹!埃德溫·哈勃,研究了遙遠星系的光譜,他發現,與地球上原子發射和吸收特定波長(或頻率)的光相比:對於遙遠的星系來說,發射/吸收線在光譜上向紅端移動!
  • 為何宇宙會出現能量流失?這不是違背能量守恆定律了嗎?
    要知道世界萬物都是由粒子組成的,無論多小的粒子都是存在著的能量的,根據愛因斯坦的質能公式,我們就可以發現質量的變化相應的就有能量的變化,從最簡單的燃燒,在到核反應都是如此,但是這其中也有例外,宇宙本身視乎就不遵循這一規律,甚至看起來有一點特立獨行。
  • 宇宙能量從哪裡來?按照能量守恆定律很難解釋,難道是錯誤的?
    文/百家號科學年輪科學家的成果是全人類的財產,而科學是最無私的領域---高爾基能量守恆定律是一個重要的物理定律,這個定律很簡單,也非常容易懂,宇宙中的任何東西都遵循這個定律。宇宙中的任何能量都不會憑空產生和消失,只會相互轉換。能量守恆是目前科學界的公認真理,在宇宙中任何能量都是可以隨意轉換的,例如動能會轉化為熱能,熱能也會轉化為動能,各種能量相互轉換沒有約束。最神奇的是能量甚至可以轉換成質量,成為肉眼看得見的實物。
  • 如果宇宙膨脹與物質擴散有密切關係,那為什麼光子會發生紅移?
    光子紅移與事物飛散無關。事物仍會停留在原處,同時空間不斷擴大。如果光傳播了133.4億年,宇宙最開始時的半徑是200萬光年,而到了今天是440億光年,那麼光將被紅移約1100次。這不是因為都卜勒紅移,而是由於光線在不斷膨脹的空間中移動。由於光速「」對所有觀察者都是恆定的,因此唯一途徑是擴大光子的波長,也就是紅移。
  • 如果宇宙膨脹與物質擴散有密切關係,那為什麼光子會發生紅移?
    光子紅移與事物飛散無關。事物仍會停留在原處,同時空間不斷擴大。如果光傳播了133.4億年,宇宙最開始時的半徑是200萬光年,而到了今天是440億光年,那麼光將被紅移約1100次。這不是因為都卜勒紅移,而是由於光線在不斷膨脹的空間中移動。由於光速「」對所有觀察者都是恆定的,因此唯一途徑是擴大光子的波長,也就是紅移。
  • 光子的速度那麼快,是從哪裡獲得的能量?
    宇宙中目前已知的最快速度就是光速,雖然宇宙的膨脹速度比起光速更快,但是卻無法測量,而且宇宙是不是真的來自於一個奇點的爆炸,還依然有待商榷,宇宙的邊界是否存在更是一個未知數,所以已經確定的最快速度就是光速。
  • 宇宙的能量來源於大爆炸,大爆炸的能量又來源於哪裡呢?
    相信大家都知道能量守恆定律,也就是能量既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它只會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力,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當中,而在轉化或轉移的過程中,能量的總量是不變的。按照這個說法,能量既然不由憑空產生,那能量從哪來的?有的同學會說能量是宇宙大爆炸來的,那麼宇宙大爆炸的能量來源於哪裡呢?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為什麼說光會隨著宇宙的膨脹而被拉伸?
    我們都知道光的波長和空間膨脹之間的關係。也聽說過隨著空間的膨脹,輻射的波長會被拉長,光損失能量!我們也經常能看到一些形象的類比,例如:畫在氣球上的波浪,隨著氣球的膨脹波就會被拉長。但是我們會想,光為什麼不能繼續,保持它的頻率和波長,不管它周圍的空間是膨脹還是收縮?也就是說空間的膨脹為何會拉長光波!我們就來解答下這個問題!
  • 怎樣簡單地理解,暗能量的能量從哪裡來
    我們知道,暗能量推動了宇宙的膨脹,但膨脹的空間又富含真空能量,也就是暗能量。而且暗能量的能量密度也不會隨著宇宙的膨脹而被稀釋!這聽起來確實很奇怪,暗能量能憑空產生?但事實是宇宙的能量依舊是守恆的,這一點沒有任何問題!那到底發生了什麼?下面就分析這個問題。
  • 紅移時頻率降,波長增,光子能量下降!請問這些能量去哪了?
    頻率降低意味著能量降低,那麼這些能量哪裡去了呢?就直接消失在宇宙中了嗎?這是一顆接近銀心黑洞時候產生的引力紅移現象,從遠距離的藍白色到最接近時橙黃色,引力的影響是非常明顯的,當然上圖只是事宜,而事實上約確實有如此過程!
  • 能量既然不能憑空產生,那生成宇宙的能量來自哪裡
    現代科學對於宇宙的探索了解越來越多,但有一個問題一直困繞著很多科學家。宇宙中的能量最初是從哪來的?根據能量守恆定律,我們知道能量不會憑空消失,也不會憑空產生,它只能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能量的總量是不會變的。 能量是什麼?
  • 如果化學反應後質量和粒子數守恆,那能量來自哪裡?
    化學反應中說質量守恆,其實已經是過時的概念了,或者說是我們在中學學習的過程中為了方便我們理解,一般一些概念都會省略掉,甚至直接忽略一些潛在的、微小的效應,這就造成了我們現在有時接受新知識時發生些許困惑。其實在化學反應中質量不守恆。質量守恆已經是錯誤、過時的概念首先要澄清的是,宇宙的基本守恆定律是質能守恆定律而不是質量守恆定律。
  • 宇宙初始能量來自大爆炸,那麼是什麼能量促使了宇宙大爆炸?
    學過物理的人都知道,在物理學當中有一條非常著名的定律,那就是質量守恆定律,而對於世間萬物的存在都遵守能量守恆定律,能量守恆定律主要內容為所有的物質能量既不會憑白無固的產生,也不會無聲無息地消失,能量只能從一種形式的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力,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當中,在轉化和轉移的過程當中
  • 如果能量守恆定律是正確的,人類為什麼不能用能量轉化物質?
    能量不能憑空產生,也不能憑空消失,不同能量之間可以互相轉化。能量守恆定律肯定是對的,但對的也不一定能使能量輕易變成物質質量。當然能量都對應著質量,這從愛因斯坦的質能關係式中可以看出。人工雖然可以創造數萬億度,比如說美國相對論重離子加速器2010年時曾創造4萬億攝氏度,但維持時間太短且能量有限,這種溫度只能產生電子。至於所需超高能量,根據△E=mC^2,如果生成1克物質就需要8.98x10^13焦耳的能量,相當於2萬噸TNT當量,比當年廣島原子彈當量都大,這是不可想像的。那在自然環境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