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心說還是日心說?宇宙無邊無際,它的中心在哪裡?

2020-12-03 最新科技視點

從中國古代時的中央之國再到世界範圍內的地心說,每一個地球人仿佛都想把自己所在的位置當成整個世界乃至宇宙的中心。於是提出日心說的學者被燒死,人們沉迷在自己是宇宙中心的謬論中,知道有了第一顆朝宇宙中看去的眼睛。人們才發現宇宙的浩渺,但是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宇宙它的中心到底在哪裡?

大家都知道,宇宙形成最常見的理論就是宇宙大爆炸論,我們現實世界中的所有的爆炸都是在已經存在的空間中爆炸的,是一些物質因為化學反應而劇烈的擴散開,這就叫爆炸。

通過擴散的物質進行分析,那麼我們就能確定哪裡是爆炸的中心。可是不巧的是,宇宙大爆炸並不能如此分析。

宇宙大爆炸時,它並不是一個已經存在的空間,而是無中生有的。在大爆炸的時候,突然出現了一個點,我們現在的整個宇宙的所有的物質都濃縮在了這個點鐘,這個點膨脹爆炸開來,才有了現在的宇宙。

從這個角度來講的話,宇宙中哪個地方都是宇宙的中心,因為它本身就是從一個地方擴散而來的。相對於整個宇宙而言,幾百億光年的大小是無法區分的。

那麼爆炸之後的物質分布是怎樣的呢?宇宙中有沒有那種爆炸之後的物質的分層排布的那種規律呢?有的人說有,有的人說沒有。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從小的尺度來講,它是沒有的。

但是如果從星系團這樣巨大的尺度來看,宇宙中的物質的分布它是均勻的。從任意一個角度來看,物質的分布都是一層一層的,只不過每一個地方的物質密度是不一樣的。

這種情況如何形容呢?就比如宇宙像一個無限大的海,你處於大海的任意一個位置,你看不到海面,也看不到海底。你朝前朝後也看不到這個大海的邊緣。甚至這個海中有些地方有魚,有些地方有水草。那麼你如何通過水的分布來確定海的中央在哪裡呢?這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又或者假定有那麼一束光。它從宇宙的一點出發,一直沿著宇宙中的一個方向前行。那麼它一路上會看到什麼?或者說它有可能再次回到原點嗎?通過這種類似於人類確定地球是圓的這種方法來觀測宇宙。

雖然並不可能實現,但是通過推測它的結果,我們依然會得到有趣的信息。畢竟,科研首要的就是想像力。

宇宙中有著各種各樣的系統恆星系統,所有的行星都繞著恆星轉,那麼宇宙中是否有這樣的一個質量無窮大的天體,使得宇宙繞著他轉呢?如果有的話,那它豈不就是宇宙的中心?

令人惋惜的是,這個結論是不成立的,因為爆炸之後不可能留下中心。這樣的猜測與宇宙大爆炸論是相悖的。宇宙的中心到底在哪裡?可能這還需要千百年的時間才能做出回答。

相關焦點

  • 地心說還是日心說?
    原標題:地心說還是日心說?按照這一學說地球在宇宙的中央,其他日月星辰圍繞著地球旋轉。地心說與宗教神學相結合,形成一個以地心說為中心的宇宙體系。地心說雖然與人們多數的直觀經驗相符合,但在解釋行星運動時遇到了巨大的困難,特別是後來運用本輪、均輪的迭加來解釋行星運動使地心體系變得異常煩瑣複雜,這時就需要一個新的理論取而代之。正是這種情況下,哥白尼經過多年研究,在其《天體運行論》一書中提出了日心說這一革命性理論。
  • 仰望星空:從地心說到日心說
    我們仰望星空,最早人們在地球上觀察星體的運動,人們會發現所有的星體都圍繞著地球運動,所以託勒密才提出來了說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其他星體圍繞著地球運動,叫地心說。但是呢,後來人們做天文觀測啊,發現有些星體比如說火星啊,它在運行的時候就有打折的現象,就是它那圓運動走了一段,他就打個折再走的,為了解釋這種打折現象,就把這個星體說在圍繞地球運動的同時,圓周運動的同時,它還有個自身的軌道運動叫本輪。為了解釋這些打折現象,這本輪呢就越加越多越加越多。
  • 製造「宇宙中心」——「地心說」是如何被推理出來的?
    所有反對地心說的學者,都要遭遇教會的迫害,直到哥白尼提出「日心說」後,地心說理論才被人們所放棄。事實上,即使地心說現在早已經被證偽,但是,地心說也不是什麼「胡說八道」的偽科學。託勒密之所以能提出地心說,照樣是科學的進步。地心說經歷了相當長的一段發展過程,才被託勒密科學、系統地提出。本文將向大家介紹,地心說是如何被提出的。
  • 古人探索宇宙真正的中心,細說地心說和日心說兩大學說
    我們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嗎?這個問題在現在看起來可能有一點小兒科了,宇宙廣袤無垠,小小的地球只不過是一顆行星,怎麼可能是宇宙的中心呢?但是在遙遠的古希臘時期,人們可不是這麼認為的,當時的人們根本沒有意識到宇宙的廣袤,它們認為我們的地球在一個天球裡面,同時也是這個天球的中心,而天上的繁星和太陽月亮,都是在這個天球上圍繞著地球轉的,這就是古希臘天文學家歐多克斯提出的地心說,後來經過亞里斯多德和託勒密逐漸建立完善起來。直到16世紀,天文學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這個統治了1300年的地心說才被推翻。
  • 地心說和日心說有什麼區別,地球又有什麼未知的秘密,一起來發現
    談到宇宙,貫古穿今都是有著極大的興趣,人們對於宇宙的研究從來就沒有停止過。今天小編想為大家科普的天文知識就是地心說以及日心說。地心說顧名思義就是說宇宙是以地球為 中心從而延伸的空間體。地心說的最初設想也是由於人類在地球上生活,所有的物體在拋向天空後都會落入地球上,這也是地心說最根本的來源。
  • 新地心說VS日心說
    或許我們需要大概了解一下地心說與日心說的主體…… 地心說地心說,又名天動說,公元2世紀時它被體系化了,是地動說對應的學說。該學說是一種認為地球位於宇宙中心的地球中心說,人類則住在半球型的世界中心。從13世紀到17世紀左右,地心說也一直是天主教教會公認的世界觀。
  • 天文學發展的三個階段:地心說、日心說、大爆炸說
    它承認地球是「球形」的,並把行星從恆星中分離開來,致力於探索和揭示行星的運動規律,極大地推動了人類對宇宙的認識。儘管地心說把地球當做宇宙中心是錯誤的,然而它的歷史功績不容置疑。地心說最重要的成就是運用科學的數學方法精確計算行星的運行,託勒密還第次提出了「運行軌道」的概念,設計出了一個本輪均輪模型。人們可以按照這個模型,定量計算行星的運動,據此推測行星所在的位置。
  • 地心說被推翻、日心說被確立,對當時的歐洲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宗教改革運動不僅是對宗教的改革,還是對思想的解放運動。再加上文藝復興運動也在同步展開,歐洲人的思想開始逐漸從教會的控制下解放出來,並針對教會用來迷惑世人的一些未經科學驗證的說辭發起了挑戰。  公元1513年,波蘭天文學家尼古拉·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認為地球是圍繞著太陽而運轉的。但在此之前,教會一直認為地球為宇宙的中心,太陽則是以地球為中心運轉。
  • 地心說很科學,日心說不全對
    地心說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建立在科學基礎上的宇宙模型,或者說是第一個太陽系模型。之所以說它是科學的,是因為該理論比較符合當時人類的天文觀測,並且能夠解釋一些天文現象。而不像那些非科學類的理論,誇誇其談,而不能對自然現象作出任何實質性的解釋。
  • 宇宙的中心在哪裡?它的中心是什麼呢?
    對於宇宙是否有中心,它的中心到底是什麼?人類展開了激烈的爭論,雖然大部分數據有了一定程度的看法,但是終究還是沒有一套比較完整的體系的學說。古希臘學者在公元九零到168年提出了第一個地心宇宙體系,他在總結相關數據觀點的基礎上,特別是關注行星運動數據,提出地球處在宇宙的中心,且靜止不動,恆星位於固體球殼上稱為恆星天,其他的天體都沿著各自的軌道圍繞在地球的附近。
  • 哥白尼的日心說是否錯誤?太陽並非宇宙中心?
    但還是不夠,最後他使了個大招,讓地心說的地球偏心了,意思就是說。地球不是在中心,而是稍稍偏離一點。其實,我們現在對於這個問題也好想得通,因為我們知道行星運動的軌跡其實是橢圓而不是完美的圓。確實是可以拿多個圓周運動來擬合橢圓軌道,但是圓心和橢圓焦點的矛盾是調和不了的,因此,只有稍稍偏心,才做得到。
  • 太陽的故事(三)地心說vs日心說
    一般認為, 正是這個懷疑使阿里斯塔克斯提出了太陽才是宇宙中心的觀點, 這是最早的日心說 (Heliocentrism)[注三]。  但阿里斯塔克斯的日心說並未引起什麼反響, 因為它面臨很多棘手的問題, 比方說如果地球在運動, 那天上的雲彩為什麼不會被運動的地球所拋離?
  • 從地心說到日心說,科學的進步離不開對真理的質疑
    才能讓如今的小學生都能夠理解宇宙的誕生與發展。對於現在的人來說,一天有24小時,是地球自轉一圈的時間;一年有365天,是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圈的時間。這看似普通的常識,卻經歷了太多的坎坷被世人知曉。其中,人們從地心說到日心說的宇宙觀轉變尤為艱難。這就要談到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一位巨人——哥白尼,他提出的日心說顛覆了人們長達1500年對宇宙的認識。
  • 為什麼哥白尼的「日心說」是一個革命性的理論?
    直到1543年,一位偉大的天文學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日心說取代地心說的過程,與其說帶給人智力與想像力的愉悅,不如說是充滿荊棘、障礙重重的坎坷。這個過程之所以如此艱辛,是因為這一理論交替,觸及當時佔據統治地位的知識體系和信仰體系的根本,是關乎大是大非的根本問題。這場轉變史稱哥白尼革命。
  • 日心說,印度有兩位天文學家功不可沒
    日心說理論的形成完全顛覆了這一信念,使我們對太陽系有了更準確地了解,並為我們對宇宙的理解奠定了基礎。由於受到世俗宗教的阻撓,日心說經歷很長一段時間,才被歐洲接受,但它已經在世界其他地區被接受。讓我們嘗試更好地理解這一理論及其在許多文明中的作用。
  • 日心說推翻了地心說嗎?並沒有,日心說推翻的,其實是一個觀念
    你是運動還是靜止,關鍵是你選哪一個物體作為參照系。比如你坐在車上,如果你選擇地面為參照系,那你就是運動的,如果你選擇車上的物體為參照系,你就是靜止的。託勒密的地心說,其實就是一種以地球為參照系的宇宙模型。而哥白尼的日心說,就是一種以太陽為參照系的宇宙模型。這裡頭,沒有誰對誰錯,就是參考系不同罷了。地心說認為,天上的行星,會圍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這叫均輪。
  • 天文巨匠哥白尼與「日心說」的提出
    哥白尼是文藝復興時期的波蘭天文學家,他所提出的「日心說」對後世的天文學發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給全世界人民帶來了一個新宇宙觀。哥白尼在深入了解了託勒密的地心說後發現,歷史上反對地心說的聲音不在少數,但是託勒密是學術界的權威,反對者的發聲都如同泥牛入海,了無音訊。哥白尼堅信,託勒密的地心說一定是有問題的。
  • 《人類的本性》(四)二 「地心說」與「日心說」王大訓
    最外層,是推動天體運動的原動天,其為何物,託勒密並沒有說清楚,而正是這一點,為神的存在留出了空間。霍金在《時間簡史》中談及託勒密的宇宙模型及其與宗教的關係時認為:「它被基督教接納為與《聖經》相一致的宇宙圖象。這是因為它具有巨大的優點,即在固定恆星天球之外為天堂和地獄留下了很多地方。」在這樣的宇宙模型中,隨處隨時可以安排上帝的角色。
  • 日心說理論在現代天文學上並不正確,為什麼還被視為經典
    說起日心說就不得不先講地心說。地心說是最早的天體模型,無論是中國或者歐洲都有著不可撼動的位置,因為它是最直觀的的理論,每個人都會認為「太陽從東邊升起,從西邊落下」。哥白尼日心說並不是哥白尼一拍腦袋就想出來的東西,哥白尼最初也相信古希臘學家託勒密所創立並延續1500多年的地心說宇宙模式
  • 創新人物|哥白尼的日心說
    在哥白尼的「日心說」發表之前,「地心說」在中世紀的歐洲一直居於統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