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心說到日心說,科學的進步離不開對真理的質疑

2020-12-03 凡榮哥聊科學

「吾不知天之高也,地之下也」。

這句話出自《莊子·讓王》,這句古文很好翻譯,即:不知天高地厚,用來形容一個人狂妄無知。事實上,在2500多年前,古人只知道有天地的存在,若是問他天到底有多高?地到底有多厚?

他也無法給出一個準確的結論。以至於2000多年來,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人類。而如今,只要我們將這個問題在搜尋引擎上隨便一搜,幾分鐘時間便能得到想要的答案。這並非現代人比古人的智商高,而是一代又一代的科學家窮盡一生對未知世界的探索發現,積累下來的寶貴財富。才能讓如今的小學生都能夠理解宇宙的誕生與發展。

對於現在的人來說,一天有24小時,是地球自轉一圈的時間;一年有365天,是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圈的時間。這看似普通的常識,卻經歷了太多的坎坷被世人知曉。其中,人們從地心說到日心說的宇宙觀轉變尤為艱難。這就要談到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一位巨人——哥白尼,他提出的日心說顛覆了人們長達1500年對宇宙的認識。

這在當時與被羅馬教會奉為真理的地心說背道而馳,以至於他的擁護者布魯諾因為傳播「日心說」而被教會活活燒死在羅馬鮮花廣場。儘管教會這座大山阻礙了日心說的發展,但隨著時間的檢驗,新理論必將取代舊理論。

在這條漫長崎嶇的科學道路上,除了哥白尼,還有很多質疑權威和真理的科學家。伽利略便是其中一員,他勤學好問,熱愛探索發現,他發明的天文望遠鏡不僅縮短了人類觀測星空的距離,更是有力地支持了日心說。

此外他否定了近2000年來,作為古代最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之一的亞里斯多德關於「自由落體」的學說。亞里斯多德認為物體下落的快慢是由物體本身的重量決定的,物體越重,下落越快。而伽利略通過實驗證明了物體下落的快慢與自身重量並無影響,影響其速度的關鍵在於受到空氣的阻力。這就是我們現在在中學物理課本上所學的自由落體定律,而伽利略也被稱為實驗物理學的先驅。

因此,科學的進步離不開對真理的質疑。但是對於真理的質疑,需要有理有據,而不是隨便懷疑。哥白尼之所以敢提出日心說,離不開他對宇宙長達30年的觀測,用盡一生心血,為後世留下《天體運行論》這本在天文學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巨著。所以只有付諸實踐的質疑才有可能推翻真理。「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說明我們古代先賢在很早以前就明白這個道理。身處21世紀的我們,對宇宙似乎有了非常深入的認識。但宇宙之大,仍然有很多未解之謎。或許我們今天認為對的「真理」,在若干年以後,會被下一個哥白尼或伽利略推翻。這不足為奇,因為真理永無止境。

最後分享一句馬克思的名言。

「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資本論》

相關焦點

  • 仰望星空:從地心說到日心說
    我們仰望星空,最早人們在地球上觀察星體的運動,人們會發現所有的星體都圍繞著地球運動,所以託勒密才提出來了說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其他星體圍繞著地球運動,叫地心說。但是這個日心說提出之後呢,並不能得到大家的認可,主要就是當時的社會,宗教在掌管著社會的行政文化大權。原來大家認為這個地心說地球是不動的,但如果是日新說的話,這個地球就相當是漂浮的,是不是就不可靠了?好,所以日新說出來之後和地心說,就出現了這種爭議,那麼這個期間呢,克卜勒進行天文觀測就發現了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第三定律。
  • 地心說被推翻、日心說被確立,對當時的歐洲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但是世人並沒有因哥白尼被害而放棄對真理的追尋,義大利天文學家承繼了哥白尼的思想,繼續驗證著日心說的真實性。  不僅如此,德國天文學家克卜勒也加入到了這場活動中來,但二人最終都走上了和哥白尼一樣的下場,被教會施以火刑。到了16-17世紀時期,義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終於驗證了哥白尼的日心說為真理,並拿出了許多證據。自此,教會的權威便因日心說被驗證而遭到了嚴重打擊。
  • 日心說,印度有兩位天文學家功不可沒
    不斷質疑的精神一直是人類進步的標誌。自從我們開始具有自我意識以來,我們不僅質疑我們在這個星球上的位置,而且還質疑我們星球在更廣闊的宇宙中的位置。直到15世紀,人們一直認為太陽和其他行星圍繞著靜止的地球旋轉。這是基於地理中心主義的概念,地心說最先被提出並保存在宗教文獻中的,被廣泛接受並被視為神聖的真理。
  • 地心說還是日心說?
    原標題:地心說還是日心說?正是這本書的問世,引發了轟轟烈烈的近代科學革命。   哥白尼的學說創立之前,在天文學上牢固佔據統治地位的是託勒密的地心說。按照這一學說地球在宇宙的中央,其他日月星辰圍繞著地球旋轉。地心說與宗教神學相結合,形成一個以地心說為中心的宇宙體系。
  • 小黑福利社|從地心說到日心說,用漫畫輕鬆看完科學發展史!
    他堪稱科學史上收到好評最多的男人,  而且點讚的都是一等一的科學大牛!    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伽利略是如何推翻地心說的!  本文選自《半小時漫畫科學史》  從地心說到相對論,  半小時讀懂人類如何從蒙昧走向理性!
  • 日心說推翻了地心說嗎?並沒有,日心說推翻的,其實是一個觀念
    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說,跟人們觀測到的數據,並不吻合。因此,在哥白尼最初提出日心說的四五十年裡頭,人們並不接受日心說。直到六十年後,克卜勒用橢圓形軌道取代圓形軌道,日心說的數據才跟觀測高度吻合。再加上伽利略發明了天文望遠鏡,觀測到木星原來有四顆衛星,這為日心說提供了很有力的證據。
  • 天文學發展的三個階段:地心說、日心說、大爆炸說
    到了中世紀後期隨著觀察儀器的不斷改進,人們能夠更加精確地測量出行星的位置和運動,觀測到行星實際位置與這個模型的計算結果存在偏差,這個模型的弊端逐漸顯現出來然而,由於人們對地心說的盲目信奉,他們非但沒有認識到這種狀況是由地心說本身的錯誤造成的,卻試圖通過增加本輪的方式對地心說進行補救。這種方式一開始還能勉強應付,後來小本輪增加到八十多個,卻仍然不能精確地計算出行星的準確位置。
  • 小黑福利社|從地心說到日心說,用漫畫輕鬆看完科學發展史
    他堪稱科學史上收到好評最多的男人,而且點讚的都是一等一的科學大牛!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伽利略是如何推翻地心說的!本文選自《半小時漫畫科學史》從地心說到相對論,半小時讀懂人類如何從蒙昧走向理性!今日福利《半小時漫畫科學史》從地心說到相對論
  • 地心說很科學,日心說不全對
    因為一個理論科不科學,並不在於其是否正確,而在於其可以被證偽。地心說就可以被證偽。地心說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建立在科學基礎上的宇宙模型,或者說是第一個太陽系模型。之所以說它是科學的,是因為該理論比較符合當時人類的天文觀測,並且能夠解釋一些天文現象。
  • 天文巨匠哥白尼與「日心說」的提出
    初露頭角之後,他又與義大利著名的天文學家迪諾瓦拉合作進行了月食觀測,通過這次的觀測與科學計算,可以直接確定託勒密地心說中關於月球的理論一定是錯誤的。哥白尼一下子找到了推翻地心說的突破口。哥白尼在學習之餘進行了大量的天文學觀測,這些觀測為他以後的「日心說」提供了大量的資料。
  • 創新人物|哥白尼的日心說
    在哥白尼的「日心說」發表之前,「地心說」在中世紀的歐洲一直居於統治地位。
  • 從地心說,到日心說,人類的內心戲都經歷了什麼?
    哥白尼的「日心說」觀點符合現在現代天文學對太陽系的觀測結果。太陽在中心,其他行星包括地球都在圓形軌道上圍繞太陽公轉(圖4)。這一學說提出後並未被大多數天文學家採納。一方面是因為宗教的原因,而且也沒有很明顯的直接證據顯示地球是繞太陽公轉的;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哥白尼的圓軌道說也不能精確描述行星的運動。
  • 布魯諾不是因為日心說被處死,而是一個更加「可怕」的思想
    曾幾何時,搞科學也是一個高危職業,追求真理的過程中你必須遵照當時權威既定下來的條條框框,不能隨意發揮,更不能步子邁的太大,不然後果十分嚴重。在科學史上為推動人類發展、追求真理而做出貢獻的思想家、科學家非常多,但有一個人我們一直銘記他,並不是因為他的科學發現,而是他捍衛真理、面對權威視死如歸的勇氣和魄力。
  • 為什麼哥白尼的「日心說」是一個革命性的理論?
    直到1543年,一位偉大的天文學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日心說取代地心說的過程,與其說帶給人智力與想像力的愉悅,不如說是充滿荊棘、障礙重重的坎坷。這個過程之所以如此艱辛,是因為這一理論交替,觸及當時佔據統治地位的知識體系和信仰體系的根本,是關乎大是大非的根本問題。這場轉變史稱哥白尼革命。
  • 哥白尼提出日心說是為了拯救佔星術?(下)
    今天小墨繼續和大家來聊哥白尼問題,不記得這一問題具體內容的讀者建議先看一下小墨的上一篇文章:哥白尼提出日心說是為了拯救佔星術?(上)。,即哥白尼具有反叛精神,提出日心說是為了引爆科學革命。③當時的天文學(地心說體系)作為佔星學的理論基礎面臨著一些技術難題,其中地球以外的行星的排列順序問題最為突出,而佔星家在給人算命時用的就是這些它們自己都不確定的星象位置關係。
  • 陰陽五行說與科學及真理之關係
    (張雙南:《科學和宗教、偽科學的區別》,載2017年6月23日《科技日報》)     很顯然,張雙南先生所說的科學是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整體。然而,僅僅從「科學的方法」來說,像人文科學的文學研究,就難以運用「定量化」的方法。「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裡的「愁」如何量化?
  • 太陽的故事(三)地心說vs日心說
    他的地心說模型就是這種努力的典範, 其精度之高, 甚至連一千四百年後的日心說模型也無法輕易超越。 當代科學史學家霍爾頓 (Gerald Holton, 1922-) 曾有過這樣一句感慨: 「沒有什麼事情比低估古希臘人的觀點更容易和更錯誤」。 我有同感。
  • 新地心說VS日心說
    或許我們需要大概了解一下地心說與日心說的主體…… 地心說地心說,又名天動說,公元2世紀時它被體系化了,是地動說對應的學說。該學說是一種認為地球位於宇宙中心的地球中心說,人類則住在半球型的世界中心。從13世紀到17世紀左右,地心說也一直是天主教教會公認的世界觀。
  • 錯誤的日心說:為何被認為自古無一種創見、無一種發明可與之相比
    因此,哥白尼的「日心說」很自然地遭到了包括路德教和加爾文教在內的整個教會的強烈反對和瘋狂的攻擊。他們咒罵和醜化哥白尼,將他的著作列為禁書,甚至把信仰和宣傳哥白尼「日心說」的偉大科學家布魯諾活活考死在火刑架上,但真理是封鎖不住的。教會所做的這一切反而證明了哥白尼學說的正確和偉大,直到1882年,羅馬教皇也不得不承認哥白尼的學說是正確的。
  • 從地心說到日心說,人類是如何發現行星軌道不是圓形而是橢圓的?
    後來,直到丹麥天文學家第谷,把這個裸眼觀星的方法發揮到了極致,建造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天文臺,耗時16年,對行星尤其是火星進行了精確的觀測,獲取了裸眼觀星能夠達到的最精確的火星軌道數據(那些角度值)。二、克卜勒的數據挖掘工作這裡需要先說一下的是,在克卜勒之前,從來沒有人去計算過,行星軌道究竟是什麼形狀的。這裡一是因為,觀測很粗略,也計算不出來;二是因為,當時的人們認為圓是優美的,所以想當然的就認為行星軌道應該是圓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