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墨繼續和大家來聊哥白尼問題,不記得這一問題具體內容的讀者建議先看一下小墨的上一篇文章:哥白尼提出日心說是為了拯救佔星術?(上)。
上篇文章的結尾我們提到,《哥白尼問題:佔星預言、懷疑主義與天體秩序》一書的作者羅伯特﹒S﹒韋斯特曼認為哥白尼提出日心說是為了更好的佔星(大致和咱中國人說的算命是一個意思),而非通常人們認為的那樣,即哥白尼具有反叛精神,提出日心說是為了引爆科學革命。
作者是如何得出這一結論的呢?
作者的研究方法
我們先來看看作者是怎樣來研究哥白尼問題的。因為哥白尼本人沒有遺留下任何與自己提出日心說動機相關的線索,羅伯特就花費大量的精力,搜尋和梳理了,與哥白尼處於同一時代、並與哥白尼有直接或間接聯繫的學者的日記、信件和書籍,把哥白尼所處的整個學術圈的網絡給細緻地描繪了出來。
哥白尼所處的時代背景
作者通過這種方式找出了大量哥白尼所處時代的背景信息,下面我簡單概括一下與回答咱們核心問題相關的幾個最重要的點。
①當時的歐洲佔星術很流行。
②因為天文學是佔星術的理論基礎,所以當時的佔星家和天文學家是同一批人。
③當時的天文學(地心說體系)作為佔星學的理論基礎面臨著一些技術難題,其中地球以外的行星的排列順序問題最為突出,而佔星家在給人算命時用的就是這些它們自己都不確定的星象位置關係。
這樣的情況下,有人開始提出對佔星術有效性的質疑。其中對佔星術和天文學做出最為猛烈的抨擊的是一位名叫皮科(全名:喬瓦爾﹒皮科﹒德拉﹒米蘭多拉)的義大利學者。皮科寫了一本書,名字就叫《反對佔星術的辯論》,裡面列舉了佔星術的各種不靠譜,並對其背後的天文學理論基礎進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和嘲諷。
④皮科的批判造成了很大的影響,15世紀末到16世紀初的歐洲學術界一直在議論佔星術的可信度。最後的結果是,大部分佔星家和天文學家自己都承認,考慮到作為佔星術理論基礎的天文學還存在著未能解決的技術問題,所以由此做出的佔星預測是經不住皮科的攻擊的。
這種情況下,回應皮科的攻擊,維持自身的正確性和合理性就成為這一時期的佔星家和天文學家最重要的任務。
⑤對比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和皮科的《反對佔星術的辯論》的內容,作者發現,《天體運行論》書中雖然沒有出現皮科的名字,但其中關於水星、金星和太陽的排列順序的段落,直接照搬了皮科批評佔星術和天文學時的敘述方式。
除此之外,《天體運行論》書裡討論的一些問題非常的細節,大多數人根本想不到,但巧的是這些問題皮科正好都提到過。看上去哥白尼寫出這些內容似乎就是為了回應皮科的責難。
合理的推測
作者根據以上關鍵信息,又結合更多的證據和社會文化背景,最後做出推論:哥白尼提出日心說並非為了推動科學革命,而是為了回應佔星術受到的責難,以讓佔星術站得住腳。
換句話說,哥白尼提出日心說是為了拯救佔星術。
感概
客觀上,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說確實推動了科學的變革和進步,但或許這樣的結果並非當年哥白尼的本意。而哥白尼當年想要費力維護的佔星術,卻在不可阻擋的科學進步浪潮中退出了歷史舞臺的中央。
有關哥白尼的話題,小墨就和大家聊到這裡了,對此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閱讀原書。有閱讀意願的讀者可以自行到網上搜索《哥白尼問題》,某寶、某東、某多多上均有售賣。到目前為止,小墨還沒有碰到本書的電子版。
我是小墨,一位終身學習者,會和大家分享自己平時的所學、所思和所得。喜歡小墨的朋友可以點擊關注。另外小墨的文章會優先在「小墨思識」微信公眾號上發布,想要搶先閱讀小墨文章的讀者可以訂閱小墨的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