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人文視角
編輯 九歌
在追求真理的過程中,總會有人犧牲,畢竟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中。在很長一段時間,我們都以「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以及天圓地方等各類天文知識。
然而,在十五、十六世紀的歐洲,正是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轉變的關鍵時期,在這一二百年間,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14世紀之前的歐洲,是由很多四分五裂的小城邦組成的。後來,隨著城市工商業的興起,特別是採礦和冶金業的發展,湧現了許多新興的大城市,小城邦有了聯合起來組成國家的趨勢。
隨著經濟的發展,城邦的融合,也帶動了文化、科學的大發展。然而,當時的歐洲是「政教合一」,羅馬教廷控制了許多國家,《聖經》被宣布為至高無上的真理,凡是違背聖經的學說,都被斥為「異端邪說」,凡是反對神權統治的人,全都被處以火刑。
在當時的歐洲,世俗權力還是很難和教會相抗衡的。從另一方面來說,世俗權力和教會兩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
然而,隨著科學的進步,慢慢有了一些新的學說的產生,抨擊到了教會的學說。其中「日心說」就是當時影響巨大的一大新理念,我們都知道「日心說」是由哥白尼提出的。
1492年,義大利著名的航海家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麥哲倫和他的同伴繞地球一周,證明地球是圓形的,使人們開始真正認識地球。雖然麥哲倫環繞地球一圈,是一件事實,但是在教會面前,這完全就是異端學說。
就在這樣大動蕩大變革的時代,1473年2月19日哥白尼在維斯卡河畔的託倫城誕生了。根據歐洲史記載,他的父親是個當議員的富商,他有一個哥哥和兩個姐姐。哥白尼10歲的時候,他的父親死了,他被送到舅舅務卡施大主教家中撫養。
務卡施對哥白尼的影響非常大,他是一個人文主義者,他和當時波蘭進步的知識界來往極為密切,並與義大利卓越的革命家、人文主義者菲利普·布奧納克西是摯友。
在哥白尼念中學的時候,務卡施就帶著他參加人文主義者的聚會。後來,哥白尼按照舅舅的安排,到克拉科夫大學去學習天文和數學。當時,波蘭已經產生了一些有名的天文學家,如馬爾卿·克洛爾,他於1450年寫成《亞爾峰斯星象表訂正》一書,並在許多國家授課。
在這裡學習期間,哥白尼遇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老師沃伊切赫,他曾編制天文曆表,哥白尼就是在這位老師教導之下,才得以把「日心說」提出來的。
然而,在追尋真理的過程中,並非一帆風順的,有時候是要付出生命代價的。我們一直以為為了維護「日心說」,哥白尼遭到教會的火刑。其實事實並非如此,真正捍衛「日心說」被火燒死的人,另有其人,這個人就是義大利天文學家採科·達斯科裡。
1327年,採科·達斯科裡被教會判了違背聖經的教義,論證地球呈球狀,在另一個半球上也有人類存在,這樣的罪名致使他喪失了生命。相反,寫出《天體運行論》的哥白尼,卻自始至終都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
在哥白尼的著作中,他充滿了天主的名字以及天主的智慧與慈愛。他一生維護著天主教的信仰,他對從天主教的革命出的新教派給予了反擊。
波蘭思想家羅素也這麼評價哥白尼:「哥白尼是一位波蘭教士,抱著真純無暇的正統信仰……他的正統信仰很真誠,他不認為他的學說與《聖經》相牴觸。」直到哥白尼臨死前,這本論證「日心說」的科學性的書籍,才得以出版。
雖然我們至今已經無法得知提出「日心說」的哥白尼,為何還會捍衛《聖經》權威性,或許和當時複雜的政治環境有關,還有就是「日心說」需要很多科學的論證。但是哥白尼的「日心說」對於我們認識地球,認識宇宙是有很大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