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白尼提出日心說是為了拯救佔星術?(上)

2021-01-09 小墨思識

哥白尼問題

提到哥白尼可能大家都覺得對他非常熟悉,知道他提出了日心說,拉開了科學革命的序幕。但我們所謂的熟悉估計也就到此為止了。

哥白尼(來自Pixabay)

你或許不知道的是,哥白尼當年大學畢業以後,就回到了自己的家鄉,成為了當地天主教會的修士,也就是說哥白尼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宗教神職人員。你或許還不知道的是,哥白尼所接受的教育是當時的傳統教育,接觸到的天文學知識都是以在西方演化和沉澱了一千多年的地心說體系(也稱託勒密體系)為核心的內容。

這個時候問題就來了,這種背景下的哥白尼為什麼突然提出了完全不同於傳統認識(地心說體系)的、全新的宇宙體系呢?哥白尼本人沒有透漏過任何他這樣做的動機或者心路歷程。

哥白尼為什麼選擇日心說而放棄地心說,其動機為何?這一問題在科學史領域被專門稱之為「哥白尼問題」

看似合理的答案

有人可能會說這個問題還不簡單?哥白尼之所以提出日心說,是因為他是一位偉大的、具有反叛精神的科學先驅,他要掀起一場科學革命,日心說更加符合現實。這種答案看上去很合理,但它卻摻雜了太多的想當然的現代視角。

首先前面已經提到,哥白尼本人是一個地道的天主教神職人員。其次哥白尼接受的是傳統的教育,這些似乎都和反叛與革命沒有關係,甚至相互矛盾。

其次,在評價託勒密的地心說體系和哥白尼的日心說體系哪一個在解釋和預測現實方面更好時,我們不能站在現代的知識和技術背景下去分析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回到哥白尼所在的那個時代去評價這兩個理論的優劣。

我們很容易忽略的一點是,哥白尼所在的那個時代,沒有望遠鏡,更別提什麼衛星和哈勃。人們對天空中星體的觀測經驗僅僅局限於肉眼可見的範圍。

夜晚肉眼可見的星空

美國科學史和科學哲學家理察﹒德威特在其所著的《世界觀》一書中,就結合了哥白尼所在的這個時代背景,對比了託勒密地心說體系與哥白尼日心說體系。作者得出的結論是,從當時人們所能接觸到的事實經驗來看,在預言和解釋經驗事實方面,哥白尼體系和託勒密體系幾乎沒有區別。

對於這一點我們不應該大驚小怪。讓我們來想一個最為簡單的例子,如果僅僅為了解釋太陽每天的東升西落,託勒密的地心說體系和哥白尼的日心說體系都能符合我們的要求,並且,地心說還更加符合我們的直覺。

日心說開始取得優勢是在望遠鏡被發明出來之後,人們逐漸觀察到了更多的新事實,而這些新事實都支持日心說。這時,人們才開始逐漸接受,日心說而不是地心說才是對世界的真實描繪。

望遠鏡拓寬了人的視野(來自Pixabay)

到這裡大家就清楚了,哥白尼並不像我們想當然認為的那樣,提出了一個在當時看來更為科學的理論,並想藉此掀起一場科學革命。那當年的哥白尼究竟是出於什麼動機把一生中的大量時間都用來發展日心說這個理論呢?

令人震驚的觀點

對於這個問題,美國歷史學教授羅伯特﹒S﹒韋斯特曼(Robert S.Westman)花了23年時間去梳理史料,並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寫成了一套上下冊的巨著《哥白尼問題:佔星預言、懷疑主義與天體秩序》。

《哥白尼問題》

羅伯特教授給出的答案可能會讓你大跌眼鏡。羅伯特指出,哥白尼提出日心說不是為了引爆科學革命,而是基於佔星術發展的需要。

羅伯特為什麼這樣說呢?他是怎樣得出這一結論的呢?小墨將在下一期內容中給大家粗略地介紹一下羅伯特教授的研究成果。

我是小墨,一位終身學習者,會和大家分享自己平時的所學、所思和所得。喜歡小墨的朋友可以點擊關注。另外小墨的文章會優先在「小墨思識」微信公眾號上發布,想要搶先閱讀小墨文章的讀者可以訂閱小墨的公眾號。

相關焦點

  • 哥白尼提出日心說是為了拯救佔星術?(下)
    今天小墨繼續和大家來聊哥白尼問題,不記得這一問題具體內容的讀者建議先看一下小墨的上一篇文章:哥白尼提出日心說是為了拯救佔星術?(上)。哥白尼(來自Pixabay)上篇文章的結尾我們提到,《哥白尼問題:佔星預言、懷疑主義與天體秩序》一書的作者羅伯特﹒S﹒韋斯特曼認為哥白尼提出日心說是為了更好的佔星(大致和咱中國人說的算命是一個意思),而非通常人們認為的那樣
  • 天文巨匠哥白尼與「日心說」的提出
    哥白尼是文藝復興時期的波蘭天文學家,他所提出的「日心說」對後世的天文學發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給全世界人民帶來了一個新宇宙觀。之後,哥白尼發現自己的天文觀測結果與託勒密曾經所提出的「地心說」引出的結論完全不符。哥白尼在深入了解了託勒密的地心說後發現,歷史上反對地心說的聲音不在少數,但是託勒密是學術界的權威,反對者的發聲都如同泥牛入海,了無音訊。哥白尼堅信,託勒密的地心說一定是有問題的。
  • 哥白尼的日心說理論對後人的世界觀產生了重大影響
    導語:哥白尼是波蘭天文學家,被稱為現代天文學之父。他是第一位提出地球和其他行星繞太陽旋轉或宇宙的日心說理論的歐洲現代科學家。哥白尼哥白尼的早期生活尼古拉·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於1473年2月19日出生于波蘭中北部維斯杜拉河上的一座城市託倫(Torun)。哥白尼出生於一個富裕的商人家庭,父親去世後,他的叔叔(很快就當上了主教)將這個男孩帶到了他的翅膀下。
  • 哥白尼提出「日心說」,為何還會信仰教會?遭受火刑的不是哥白尼
    其中「日心說」就是當時影響巨大的一大新理念,我們都知道「日心說」是由哥白尼提出的。1492年,義大利著名的航海家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麥哲倫和他的同伴繞地球一周,證明地球是圓形的,使人們開始真正認識地球。雖然麥哲倫環繞地球一圈,是一件事實,但是在教會面前,這完全就是異端學說。
  • 哥白尼要活在同時代中國,提出日心說後果如何?就沒有「哥白尼」
    哥白尼要活在同時代中國,提出日心說後果如何?就沒有「哥白尼」!無論結果怎樣,不會比被燒死更慘了!具體結果怎樣不好說,但可以可能肯定的是,與在西方世界一樣,人們不會理由他的日心說理論,會認為他是個瘋子,因為在古代中國向來有「天圓地方」的說法,地球就是世界的中心!
  • 475年前的今天,用了20年,小心翼翼提出日心說的哥白尼逝世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志哥畫畫)【1543年5月24日】475年前的今天,用了20年,小心翼翼提出日心說的哥白尼逝世直到20年後,大約在1536年(63歲),他才寫成《天體運行論》,正式提出了日心說。哥白尼是牧師,他很清楚,日心說會給基督教軒然大波。因此,書寫完後,並沒有馬上出版。他非常小心翼翼。他在序中寫明,書是獻給教宗保祿三世的。然後,他又請來一位教士寫前言。並且在前言中說,書中的理論只是猜想,並不一定是行星的真正運行規律。1543年5月24日(70歲),垂危的哥白尼在病榻上見到了《天體運行論》樣書。
  • 創新人物|哥白尼的日心說
    在哥白尼的「日心說」發表之前,「地心說」在中世紀的歐洲一直居於統治地位。
  • 為什麼哥白尼的「日心說」是一個革命性的理論?
    直到1543年,一位偉大的天文學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日心說取代地心說的過程,與其說帶給人智力與想像力的愉悅,不如說是充滿荊棘、障礙重重的坎坷。這個過程之所以如此艱辛,是因為這一理論交替,觸及當時佔據統治地位的知識體系和信仰體系的根本,是關乎大是大非的根本問題。這場轉變史稱哥白尼革命。
  • 首次發現「日心說」的, 竟不是哥白尼, 在很早之前就有人提出此說?
    那麼我們可能知道天文學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他的這一學說也讓我們對宇宙有了全新的認識!提出的這個理論,真的是他自己所想,還是另有原因呢?他曾經提起過的宇宙中心是太陽這樣的觀點,其實這一觀點是來自於另一位天文學家,他叫哈裡斯塔克。他曾經還創造出日心宇宙模型,還提供了更多細節的問題,他認為,地球上的人們之所以有天空繞地球轉動的現象,是因為地球圍繞太陽旋轉,而且他了解的地球就是球體。
  • 科普故事 | 哥白尼和日心說
    直到500多年前,波蘭的天文學家哥白尼才提出了自己的猜測,打破了人們一直以來的錯誤認識,提出了日心說的觀點:他認為地球不是靜止不動的,而是在圍繞太陽轉動。 哥白尼是個學識非常淵博的人,從小就非常喜歡天文學的他,閱讀了大量的資料,通過自己長期的 觀察,科學的測量和很多很多次的數學計算,提出了日心說的觀點。
  • 哥白尼與日心說
    1543年5月24日,偉大的波蘭科學家哥白尼病逝。二.日心地動說的提出  自古以來,人類就對宇宙的結構不斷地進行著思考,早在古希臘時代就有哲學家提出了地球在運動的主張,只是當時缺乏依據,因此沒有得到人們的認可。在古代歐洲,亞里斯多德和託勒密主張地心學說,認為地球是靜止不動的,其他的星體都圍著地球這一宇宙中心旋轉。
  • 【科學家的故事】哥白尼與「日心說」的故事
    1473年2月19日,哥白尼誕生于波蘭託倫城。10歲時,父親去世,他便跟隨舅父路加斯·瓦茲德生活。他的舅父是一位學識淵博的主教,哥白尼深受影響,愛上了天文學和數學。哥白尼18歲時,入克拉科夫大學藝術系學習。他白天上課,夜間觀測星星。後來,哥白尼又到義大利波亞大學攻讀天文學,哥白尼成人之後,回到波蘭,在弗倫堡天主教堂當牧師,哥白尼在教堂的一角,找到了一間小屋,建立了一個小小的觀測臺。
  • 哥白尼的日心說 沉重地打擊了教會的宇宙觀
    打開APP北方關注12月17日 2015哥在哥白尼40歲時,他提出了日心說否定了教會的權威改變了人類對自然對自身的看法,當時羅馬天主教廷認為他的日心說違反《聖經》,哥白尼仍堅信日心說,並認為日心說與其區分無矛盾,並經過長年的觀察和計算完成他的偉大著作《天體運行論》。1533年,60歲的哥白尼在羅馬做了一系列的講演,可直到他臨近古稀之年才終於決定將它出版。1543年5月24日哥白尼去世的那一天出版商才收到出版寄來的一部他寫的書。
  • 哥白尼推翻了地心說,建立日心說,是現代天文學的起點
    1496年,23歲的哥白尼來到文藝復興的策源地義大利,在博洛尼亞大學和帕多瓦大學(Bologna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Padua)攻讀法律、醫學和神學,博洛尼亞大學的天文學家德·諾瓦拉(de Novara,1454 -1540)對哥白尼影響極大,在他那裡哥白尼學到了天文觀測技術以及希臘的天文學理論。他40歲時提出了「日心說」。
  • 反抗的曙光——日心說的提出
    >周六 · 新手之路| 周日 · 下周天象每天兩分鐘,天文百事通反抗的曙光——日心說的提出°上期我們已經提到,中世紀時的天文學被困在宗教的枷鎖中,儘管如此,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科學家的觀測以及資本主義的發展,打破長達千年的「黑暗時代」的曙光與天文學的突破終於到來了。
  • 哥白尼的天文學革命,如何拉開現代科學發展的序幕?
    韋斯特曼的學士、碩士、博士學位都是在密西根大學獲得的,他在史學研究上卓有成就,他的理論思維也始終浸染著濃厚的歷史主義色調。哥白尼畫像。2哥白尼是在什麼背景下提出「日心說」?韋斯特曼有兩個關於哥白尼的問題要問:一、是什麼原因、什麼背景促使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二、「日心說」提出後,為什麼會出現哥白尼追隨者(哥白尼派)?這導致了把全書分成了兩個相等的部分。前者專注於「是什麼問題導致了哥白尼嘗試去回答」;後者要探討「哥白尼給出了答案之後各界人士的反應」。換言之,韋斯特曼要深究哥白尼學說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影響。
  • 哥白尼的天文學革命,如何拉開了現代科學發展的序幕?
    韋斯特曼的學士、碩士、博士學位都是在密西根大學獲得的,他在史學研究上卓有成就,他的理論思維也始終浸染著濃厚的歷史主義色調。哥白尼畫像。哥白尼是在什麼背景下提出「日心說」?韋斯特曼有兩個關於哥白尼的問題要問:一、是什麼原因、什麼背景促使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二、「日心說」提出後,為什麼會出現哥白尼追隨者(哥白尼派)?這導致了把全書分成了兩個相等的部分。前者專注於「是什麼問題導致了哥白尼嘗試去回答」;後者要探討「哥白尼給出了答案之後各界人士的反應」。換言之,韋斯特曼要深究哥白尼學說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影響。
  • 主僕是怎麼顛倒過來的,日心說不是哥白尼的專利,我國也有研究
    主僕是怎麼顛倒過來的,日心說不是哥白尼的專利,我國也有研究地心天動理論,在一千多年的漫長歲月中為人類深信不疑,地球仍舊在不停地轉動,字宙中的天體也絲毫不因人類的安排而改變他們運行的軌道。隨著天文觀測的精確度日趨提高,託勒密的地心說越發漏洞百出。
  • 哥白尼的「日心說」峰迴路轉「勝於」託勒密的「地心說」奇妙之招
    面對託勒密抓住「日心說」的「最大軟肋」提出的疑問,「日心說」派的人員,當時無法自圓其說。此時,託勒密「地心說」已經完勝於阿利斯塔克「日心說」。但是此時,「日心說」仍有極少人堅持。直到託勒密提出「地心說」400年後中世紀,一位名叫哥白尼還仍然在堅持「日心說」。聖經與地心說的關係但是此時,宗教涉及「日心說」和「地心說」之爭中。
  • 原來地球不是圍著太陽轉,哥白尼的「日心說」是錯的
    紀念碑 nicolaus 說偉大的天文學家哥白尼,託倫,波蘭「日心說」,自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被波蘭天文學家、數學家兼神父的哥白尼正式提出後,逐漸被世人所認可。儘管後來隨著天文學的發展,人們發現「日心說」錯誤不少(像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而非宇宙的中心、地球不是引力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不是做圓周運動而是橢圓運動等),但500多年來關於地球是圍著太陽公轉的這一觀點已經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