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5年前的今天,用了20年,小心翼翼提出日心說的哥白尼逝世

2020-12-05 萬象歷史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志哥畫畫)

【1543年5月24日】475年前的今天,用了20年,小心翼翼提出日心說的哥白尼逝世

【藝術系的天文愛好者】

哥白尼,1473年2月19日出生于波蘭小城託倫,父親是以經營銅為生的富商。10歲時,父親去世,他由舅舅照顧長大。他先後在聖約翰學校、弗沃茨瓦韋克的大教堂學校學習,是一名虔誠的天主教徒。

1492年(19歲),哥白尼進入波蘭克拉科夫大學(今亞捷隆大學)讀藝術系。這時,克拉科夫大學的天文學院正如日中天,哥白尼深受影響,成為一名天文愛好者。

大學畢業後,他赴義大利繼續求學。1503年(30歲),獲法學博士學位。

(畫作《哥白尼與上帝對話》)

【20年才寫成的日心說】

1506年(33歲),哥白尼回到波蘭,給舅舅當秘書。1512年後(39歲),他開始在弗倫堡的牧師會長期任職。他在城堡西北角的箭樓,建了一座小型天文臺。他使用自製的簡陋儀器,開始天文觀測。

(弗倫堡的哥白尼塔)

1514年(41歲),哥白尼在一篇四頁的《短論》中,提到了日心說猜想。雖然得到了主教的鼓勵,要他儘早正式出版。可是,哥白尼可能是害怕受到批評,一直沒有這麼做。直到20年後,大約在1536年(63歲),他才寫成《天體運行論》,正式提出了日心說。

(《天體運行論》中哥白尼的宇宙觀)

【獻給教宗的《天體運行論》】

當時基督教會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因為地心說很好地證明了《聖經》的觀點:人類是特殊的,得到了上帝眷顧。哥白尼是牧師,他很清楚,日心說會給基督教軒然大波。因此,書寫完後,並沒有馬上出版。

他非常小心翼翼。他在序中寫明,書是獻給教宗保祿三世的。然後,他又請來一位教士寫前言。並且在前言中說,書中的理論只是猜想,並不一定是行星的真正運行規律。

1543年5月24日(70歲),垂危的哥白尼在病榻上見到了《天體運行論》樣書。他摸了摸書的封面,便與世長辭了。

(正式出版的《天體運行論》)

【被燒死的布魯諾】

《天體運行論》其實是一本閱讀體驗極差的書。書中的觀點模糊不清,一會兒說太陽位於宇宙的中心,一會又把太陽畫在了旁邊。也就是說,哥白尼並沒有明確提出日心說。這本書出版後,幾乎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

1600年,布魯諾在哥白尼的日心說基礎上,提出了「無限宇宙論」,主張人類在宇宙中不是唯一的。這與《聖經》的解讀起了嚴重衝突,於是布魯諾被判火刑,在羅馬被當眾燒死。

這件事轟動一時,哥白尼的日心說開始受到更多人的關注。

(克拉科夫的哥白尼紀念碑)

【100多年的禁書】

這時,伽利略發明瞭望遠鏡,人們對天體的觀測變得更加容易。越來越多的人,發現了日心說與《聖經》的衝突,進行激烈的爭論。為了限制日心說,1616年,羅馬教廷宣布把《天體運行論》列為禁書。

經過不懈努力,過了140多年後,1758年,天主教才從禁書目錄去掉了對日心說相關著作的禁令。

這時,日心說早已深入人心。

(哥白尼墓碑)

(本文是萬象歷史·人物傳記寫作營的第33篇作品,營員「志哥畫畫」的第1篇作品)

相關焦點

  • 天文巨匠哥白尼與「日心說」的提出
    哥白尼是文藝復興時期的波蘭天文學家,他所提出的「日心說」對後世的天文學發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給全世界人民帶來了一個新宇宙觀。之後,哥白尼在義大利的帕多瓦大學攻讀醫學,當時的醫學課程基本上就是在傳授巫術,它的內容幾乎都是些魔法治療,並且將生病看做是上天對人的懲罰,是不可預防的。哥白尼在學習之餘進行了大量的天文學觀測,這些觀測為他以後的「日心說」提供了大量的資料。
  • 哥白尼提出日心說是為了拯救佔星術?(下)
    今天小墨繼續和大家來聊哥白尼問題,不記得這一問題具體內容的讀者建議先看一下小墨的上一篇文章:哥白尼提出日心說是為了拯救佔星術?(上)。哥白尼(來自Pixabay)上篇文章的結尾我們提到,《哥白尼問題:佔星預言、懷疑主義與天體秩序》一書的作者羅伯特﹒S﹒韋斯特曼認為哥白尼提出日心說是為了更好的佔星(大致和咱中國人說的算命是一個意思),而非通常人們認為的那樣
  • 哥白尼提出日心說是為了拯救佔星術?(上)
    哥白尼問題提到哥白尼可能大家都覺得對他非常熟悉,知道他提出了日心說,拉開了科學革命的序幕。但我們所謂的熟悉估計也就到此為止了。你或許還不知道的是,哥白尼所接受的教育是當時的傳統教育,接觸到的天文學知識都是以在西方演化和沉澱了一千多年的地心說體系(也稱託勒密體系)為核心的內容。這個時候問題就來了,這種背景下的哥白尼為什麼突然提出了完全不同於傳統認識(地心說體系)的、全新的宇宙體系呢?哥白尼本人沒有透漏過任何他這樣做的動機或者心路歷程。哥白尼為什麼選擇日心說而放棄地心說,其動機為何?
  • 哥白尼提出「日心說」,為何還會信仰教會?遭受火刑的不是哥白尼
    其中「日心說」就是當時影響巨大的一大新理念,我們都知道「日心說」是由哥白尼提出的。1492年,義大利著名的航海家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麥哲倫和他的同伴繞地球一周,證明地球是圓形的,使人們開始真正認識地球。雖然麥哲倫環繞地球一圈,是一件事實,但是在教會面前,這完全就是異端學說。
  • 哥白尼要活在同時代中國,提出日心說後果如何?就沒有「哥白尼」
    哥白尼要活在同時代中國,提出日心說後果如何?就沒有「哥白尼」!無論結果怎樣,不會比被燒死更慘了!具體結果怎樣不好說,但可以可能肯定的是,與在西方世界一樣,人們不會理由他的日心說理論,會認為他是個瘋子,因為在古代中國向來有「天圓地方」的說法,地球就是世界的中心!
  • 創新人物|哥白尼的日心說
    在哥白尼的「日心說」發表之前,「地心說」在中世紀的歐洲一直居於統治地位。
  • 哥白尼推翻了地心說,建立日心說,是現代天文學的起點
    1496年,23歲的哥白尼來到文藝復興的策源地義大利,在博洛尼亞大學和帕多瓦大學(Bologna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Padua)攻讀法律、醫學和神學,博洛尼亞大學的天文學家德·諾瓦拉(de Novara,1454 -1540)對哥白尼影響極大,在他那裡哥白尼學到了天文觀測技術以及希臘的天文學理論。他40歲時提出了「日心說」。
  • 哥白尼與日心說
    1543年5月24日,偉大的波蘭科學家哥白尼病逝。二.日心地動說的提出  自古以來,人類就對宇宙的結構不斷地進行著思考,早在古希臘時代就有哲學家提出了地球在運動的主張,只是當時缺乏依據,因此沒有得到人們的認可。在古代歐洲,亞里斯多德和託勒密主張地心學說,認為地球是靜止不動的,其他的星體都圍著地球這一宇宙中心旋轉。
  • 反抗的曙光——日心說的提出
    >周六 · 新手之路| 周日 · 下周天象每天兩分鐘,天文百事通反抗的曙光——日心說的提出°上期我們已經提到,中世紀時的天文學被困在宗教的枷鎖中,儘管如此,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科學家的觀測以及資本主義的發展,打破長達千年的「黑暗時代」的曙光與天文學的突破終於到來了。
  • 歐洲中世紀最偉大的發現,象徵用思考走出愚昧,哥白尼的日心說
    從碑文上我們可以看出,雖然他在400年前就去世了,但是,他不朽的盛名至今仍受到全世界科學家的尊敬與擁戴。哥白尼的日心說推翻了以地球為中心的宇宙觀,成為後來天文學的基礎,開闢了科學的新紀元。學成回國後,由於舅父的關係,哥白尼被批准加入費隆堡大教堂的教士團,他在黑爾斯堡他舅父烏卡斯主教身邊擔任秘書和私人醫生,除了為窮人看病外,還幫助舅父寫信,並協助主持對抗條頓騎士團的鬥爭。在戰爭、看病與管理教會財產的餘暇,他還去整理自己研究的資料,用拉丁文寫出了"日心說"的提綱——《試論天體運行的假設》。
  • 科普故事 | 哥白尼和日心說
    直到500多年前,波蘭的天文學家哥白尼才提出了自己的猜測,打破了人們一直以來的錯誤認識,提出了日心說的觀點:他認為地球不是靜止不動的,而是在圍繞太陽轉動。 哥白尼是個學識非常淵博的人,從小就非常喜歡天文學的他,閱讀了大量的資料,通過自己長期的 觀察,科學的測量和很多很多次的數學計算,提出了日心說的觀點。
  • 【科學家的故事】哥白尼與「日心說」的故事
    1473年2月19日,哥白尼誕生于波蘭託倫城。10歲時,父親去世,他便跟隨舅父路加斯·瓦茲德生活。他的舅父是一位學識淵博的主教,哥白尼深受影響,愛上了天文學和數學。哥白尼18歲時,入克拉科夫大學藝術系學習。他白天上課,夜間觀測星星。後來,哥白尼又到義大利波亞大學攻讀天文學,哥白尼成人之後,回到波蘭,在弗倫堡天主教堂當牧師,哥白尼在教堂的一角,找到了一間小屋,建立了一個小小的觀測臺。
  • 首次發現「日心說」的, 竟不是哥白尼, 在很早之前就有人提出此說?
    那麼我們可能知道天文學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他的這一學說也讓我們對宇宙有了全新的認識!提出的這個理論,真的是他自己所想,還是另有原因呢?他曾經提起過的宇宙中心是太陽這樣的觀點,其實這一觀點是來自於另一位天文學家,他叫哈裡斯塔克。他曾經還創造出日心宇宙模型,還提供了更多細節的問題,他認為,地球上的人們之所以有天空繞地球轉動的現象,是因為地球圍繞太陽旋轉,而且他了解的地球就是球體。
  • 為什麼哥白尼的「日心說」是一個革命性的理論?
    直到1543年,一位偉大的天文學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日心說取代地心說的過程,與其說帶給人智力與想像力的愉悅,不如說是充滿荊棘、障礙重重的坎坷。這個過程之所以如此艱辛,是因為這一理論交替,觸及當時佔據統治地位的知識體系和信仰體系的根本,是關乎大是大非的根本問題。這場轉變史稱哥白尼革命。
  • 哥白尼的日心說 沉重地打擊了教會的宇宙觀
    gē 白bái 尼ní Copernicus (1473-1543)閱讀: 57&分享: 9打開APP尼古拉·哥白尼(1473—1543年)是文藝復興時期的波蘭天文學家、數學家、教會法博士、神父。
  • 哥白尼的「日心說」峰迴路轉「勝於」託勒密的「地心說」奇妙之招
    驀然回首,不覺間,已經回到了400年後,也就是說,公元2世紀,一個名叫託勒密的人用高氣揚的說:阿利斯塔克的「日心說」不對,宇宙的中心是地球,地球是靜止的,後者稱之為「地心說」。其學說,剛好能解釋,我們常見到的自然現象。
  • 原來地球不是圍著太陽轉,哥白尼的「日心說」是錯的
    紀念碑 nicolaus 說偉大的天文學家哥白尼,託倫,波蘭「日心說」,自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被波蘭天文學家、數學家兼神父的哥白尼正式提出後,逐漸被世人所認可。儘管後來隨著天文學的發展,人們發現「日心說」錯誤不少(像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而非宇宙的中心、地球不是引力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不是做圓周運動而是橢圓運動等),但500多年來關於地球是圍著太陽公轉的這一觀點已經深入人心。
  • 哥白尼,一個為太陽正名的天文學家!
    尼古拉·哥白尼——一個在今天已經是婦孺皆知的名字,他一生所做的一切,當之無愧的被稱為一場革命。縱觀人類的歷史,革命大大小小數不勝數,然而以一個人的名字來命名的卻極為罕見,哥白尼的「日心說」在人類進程中引發的巨大轟動,科學史上被成為「哥白尼革命」,是的,他當之無愧。因為那的的確確是一場轟動世界的革命。
  • 原來地球不是圍繞太陽轉,哥白尼的「日心說」是錯的!
    、數學家兼神父的哥白尼正式提出後,逐漸被世人所認可。儘管後來隨著天文學的發展,人們發現「日心說」錯誤不少(像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而非宇宙的中心、地球不是引力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不是做圓周運動而是橢圓運動等),但500多年來關於地球是圍著太陽公轉的這一觀點已經深入人心。
  • 科普:哥白尼不是燒死的,他壽終正寢!
    據清華大學研究表明,哥白尼不是因為提出「日心說」燒死的。您瞧瞧,不是所有的知識都能增長智慧。荒謬的知識,還會讓我們變得狹隘和愚蠢!在1530年前哥白尼就提出了「日心說」,但一直到伽利略的時代 他的形成於1514年的日心說到1543年才得以出版。所以因為日心說被教會燒死的說法,非常荒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