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宇宙中心」——「地心說」是如何被推理出來的?

2020-12-03 啟蒙時代的餘孽

相信大家對於託勒密的「地心說」相當熟悉。在我國的課本中,地心說被描繪為基督教徒信奉的虛假學說,並被教會用作鎮壓科學家的理由。所有反對地心說的學者,都要遭遇教會的迫害,直到哥白尼提出「日心說」後,地心說理論才被人們所放棄。

事實上,即使地心說現在早已經被證偽,但是,地心說也不是什麼「胡說八道」的偽科學。託勒密之所以能提出地心說,照樣是科學的進步。地心說經歷了相當長的一段發展過程,才被託勒密科學、系統地提出。本文將向大家介紹,地心說是如何被提出的。

託勒密(1)地心說前身

地心說的前身

在還沒有完善的天文學觀測手段之前,希臘人有著很多對宇宙形態的猜想與思考,其中不少猜想是將人類腳踩的大地作為宇宙中心的。

愛奧尼亞學派的阿那克西曼德主張大地是一個圓柱體,靜止在無限宇宙的中心。人類生活在這個圓柱體的頂面上。在這個圓柱體的外面包圍著與前者同軸並轉動著的氣和火的圓柱面,太陽、月亮和星星是位於這些圓柱面上的一團團火焰,人類看到的只是通過圓柱面上的小孔透射下來的一點點火光。

同為愛奧尼亞學派的阿那克西米尼主張萬物是通過聚散從空氣中變化而來的。他認為大地是薄薄的圓片,日月等天體都像樹葉一樣漂浮在無限的空氣中。愛奧尼亞學派的學者們雖然沒有用數據和觀測來驗證觀點,但是已經將宇宙視作了自然現象。

畢達哥拉斯學派的對宇宙的猜測

畢達哥拉斯學派對於數字非常感興趣,認為宇宙萬物都能表示成和諧的比例。畢達哥拉斯設想這些和諧的數字之比應該存在於世界中心到各天體的距離之間。這種思想的影響十分深遠,將會一直影響到哥白尼和克卜勒形成他們的學說。

同時,該學派還提出了地球是圓的的理論,將地球的雛形推理了出來。他們的推論有三:證據一是,出港的船在地平線處桅杆最後隱沒;證據二是,人向南行,南天的星上升,北天的星下沉;證據三是,月食時投射到月面上的地球影子是圓形的。

畢達哥拉斯的宇宙觀

但是,畢達哥拉斯學派並不主張地球在宇宙中心,相反,他們主張太陽是中心。不過,上述這兩條推測對天文學研究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地球的形狀成為了天文學研究的基本理論之一,也為地心說鋪平了道路。

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

在前面幾代人將天文用與理性相結合的方式來研究之後,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師徒則是將運動學數學加入了其中。柏拉圖希望用理想的,數學的天文學代替觀測的天文學。同時,他提出了「用勻速而整齊的運動,能否解釋行星的視運動」這個問題。

柏拉圖

亞里斯多德則是根據歐多克斯提出的同心球理論以及大量的觀察得出了地球處於宇宙中心的論證。亞里斯多德把月亮所在的天層作為天地的分界,月下世界是由四元素構成的不完美世界,月上世界則是由第五 元素構成的完美天界。亞里斯多德明確地導出兩個推論:(1)宇宙結構本質上是以地球為中心,沉重的地球由於它特別 的性質,正好靜止於宇宙的中心。(2)把適用於地球上的概念和推理運用到天體上去,這在邏輯上是不可能的。特別是把地球也看作是個天體,這是荒謬的想法。 他的理論為支持地靜說反對地動說提供了依據。

亞里斯多德

佩爾吉的阿波羅尼烏斯的研究使得天體的圓周運動更有適應性,在他的天體模型中,行星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然而地球並不是處於圓周的中心,而是偏向某一邊。他建立的另一模型中,將軌跡分為本輪與均輪,行星在偏心圓上的運動相當於在本輪與均輪上的運動。

阿波羅尼烏斯的宇宙模型

他的模型裡,將太陽視作圍繞著地球轉,而水、金、土、木則圍繞著太陽轉,為地心說進一步提供理論基礎。

託勒密的《至大論》

亞歷山大東徵將希臘的天文學與巴比倫的算術天文學相結合,一時間,希臘的天文學理論融合了大量的數學因素,形成了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面。託勒密的《至大論》中結合了阿波羅尼烏斯和希帕恰斯的偏心圓、本輪、均輪,並引入「對點」。他假定地球位於離開一個給定圓周之圓心有一定距離的點上,「對點」則為地球位置的鏡像,位於圓心的另一邊,該點與圓心的距離和地球與圓心的距離相等。然後他用這個點來定義圓周上的運動。圓周上的點不是以勻速運動,而是以變速運動,速度變化的規律是,讓一個在「對點」上的觀測者看來是勻速的。

託勒密的天體模型

在《至大論》導言中託勒密論述了不能把地球看作是運動著的星體——從根本上說,這是來自亞裡斯多德的物理學。他承認從數學上可以把星空的周日運動看作是地球繞自轉軸的周日運動的反映,但他堅持這在物理上來說是荒謬的。他的主要論據是:如果地球從西向東旋轉,我們應該可以看到地球上所有的東西向西移動,而不應與地球緊緊相隨。這條反駁意見是站在亞裡斯多德錯誤的「慣性定律」基礎上的。直到伽利略提出他的慣性定律之後,這條反對地動說的論據才被反駁回去。

託勒密繪製的地圖

《至大論》的成書,意味著地心說的確立,託勒密用大量的數學方法建立了一個當初看來非常可信的模型。

本百家號長期更新原創歷史文章,喜歡就點個讚或加個關注吧!原創不易,望多支持

相關焦點

  • 地心說還是日心說?宇宙無邊無際,它的中心在哪裡?
    從中國古代時的中央之國再到世界範圍內的地心說,每一個地球人仿佛都想把自己所在的位置當成整個世界乃至宇宙的中心。於是提出日心說的學者被燒死,人們沉迷在自己是宇宙中心的謬論中,知道有了第一顆朝宇宙中看去的眼睛。人們才發現宇宙的浩渺,但是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
  • 斯諾登說的地心世界中,地心人才是原住民?
    地心世界存在?也有許多陰謀論者認為,史前文明是出現在地球上的,在人類出現之前,就已經有了其他智慧文明的痕跡了。有一位叫做斯諾登的前FBI工作人員也曾向世人爆料,地球並非一個實心的球體,在高溫的地下世界中生存著未知的種族,他們戰勝了高溫,創造出了發達的科技文明,比人類出現的還要早,甚至有些人認為這些地心人才是地球的原住居民,人類很有可能是從其他星球而來的。地心世界的環境還是非常惡劣的,除了稀缺的氧氣和異常的高溫外,地心人想要生存下去,所面臨的考驗越來越多。
  • 哥白尼的日心說是否錯誤?太陽並非宇宙中心?
    客觀地說,哥白尼錯了,也沒有錯了。或者,更客觀地說,我們壓根還不知道他錯沒錯。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要從地心說說起。首先,我們要搞清楚,所謂的「中心說」為什麼會出現?簡單來說,有兩個原因:1,就是因為人類太驕傲了。
  • 宇宙的中心在哪裡?它的中心是什麼呢?
    對於宇宙是否有中心,它的中心到底是什麼?人類展開了激烈的爭論,雖然大部分數據有了一定程度的看法,但是終究還是沒有一套比較完整的體系的學說。古希臘學者在公元九零到168年提出了第一個地心宇宙體系,他在總結相關數據觀點的基礎上,特別是關注行星運動數據,提出地球處在宇宙的中心,且靜止不動,恆星位於固體球殼上稱為恆星天,其他的天體都沿著各自的軌道圍繞在地球的附近。
  • 仰望星空:從地心說到日心說
    我們仰望星空,最早人們在地球上觀察星體的運動,人們會發現所有的星體都圍繞著地球運動,所以託勒密才提出來了說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其他星體圍繞著地球運動,叫地心說。但是這個日心說提出之後呢,並不能得到大家的認可,主要就是當時的社會,宗教在掌管著社會的行政文化大權。原來大家認為這個地心說地球是不動的,但如果是日新說的話,這個地球就相當是漂浮的,是不是就不可靠了?好,所以日新說出來之後和地心說,就出現了這種爭議,那麼這個期間呢,克卜勒進行天文觀測就發現了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第三定律。
  • 地球為什麼剛好位於可觀測宇宙的正中心?
    地球位於可觀測宇宙正中心這件事,其實非常複雜,涉及到我們人類是如何觀測宇宙的。地球的位置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其實隨著人類的觀測手段提升而不斷發生變化。在古希臘時期,當時的希臘先賢們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所有的天體都圍繞地球轉動。
  • 世界未解之謎(宇宙之謎):尋找宇宙中心
    從古至今,人們每天都能看見太陽東升西落,好像太陽在圍繞地球運轉,自然會產生地球位於宇宙中心的想法,後來這種觀點被日心說所推翻,它認為太陽才是宇宙的中心。那麼宇宙的中心到底是什麼?地球、太陽、銀河系還是其他河外星系,更或者宇宙根本就沒有中心?
  • 地心說還是日心說?
    原標題:地心說還是日心說?按照這一學說地球在宇宙的中央,其他日月星辰圍繞著地球旋轉。地心說與宗教神學相結合,形成一個以地心說為中心的宇宙體系。地心說雖然與人們多數的直觀經驗相符合,但在解釋行星運動時遇到了巨大的困難,特別是後來運用本輪、均輪的迭加來解釋行星運動使地心體系變得異常煩瑣複雜,這時就需要一個新的理論取而代之。正是這種情況下,哥白尼經過多年研究,在其《天體運行論》一書中提出了日心說這一革命性理論。
  • 宇宙中心在哪?宇宙爆炸發生在「四維」空間,原點在億萬年前
    宇宙有中心嗎?很多人會認為,凡是存在的事物都會有一個中心。 我們生存的地球,地核就是地球的中心。地球又存在於太陽系中,地球跟所有太陽系的恆星一樣,圍繞著太陽進行運動,那麼太陽就是太陽系的中心。
  • 地心說沒有錯,只因人類的迷失
    早期人們相信地心說,萬物圍繞著地球運轉。後來人們發現,地球其實在圍繞著太陽運轉。
  • 古人探索宇宙真正的中心,細說地心說和日心說兩大學說
    我們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嗎?這個問題在現在看起來可能有一點小兒科了,宇宙廣袤無垠,小小的地球只不過是一顆行星,怎麼可能是宇宙的中心呢?但是在遙遠的古希臘時期,人們可不是這麼認為的,當時的人們根本沒有意識到宇宙的廣袤,它們認為我們的地球在一個天球裡面,同時也是這個天球的中心,而天上的繁星和太陽月亮,都是在這個天球上圍繞著地球轉的,這就是古希臘天文學家歐多克斯提出的地心說,後來經過亞里斯多德和託勒密逐漸建立完善起來。直到16世紀,天文學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這個統治了1300年的地心說才被推翻。
  • 天文學發展的三個階段:地心說、日心說、大爆炸說
    它承認地球是「球形」的,並把行星從恆星中分離開來,致力於探索和揭示行星的運動規律,極大地推動了人類對宇宙的認識。儘管地心說把地球當做宇宙中心是錯誤的,然而它的歷史功績不容置疑。地心說最重要的成就是運用科學的數學方法精確計算行星的運行,託勒密還第次提出了「運行軌道」的概念,設計出了一個本輪均輪模型。人們可以按照這個模型,定量計算行星的運動,據此推測行星所在的位置。
  • 太陽系的中心不是太陽,地球和月球的中心不是地心,哪裡出錯了?
    每個人都知道太陽是我們太陽系的中心,太陽系的每一顆行星繞著太陽公轉,有時來自很遠的彗星也繞著太陽轉一圈然後離開。但是並不是全部,有沒有人告訴你?太陽系的中心並不是太陽,地球和月球的中心也不是地心。物體的重心不僅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存在於宇宙中兩個或多個物質之間,被稱為共同重心。在太陽系中,行星的共同的重心很少與太陽的中心重疊,不僅如此太陽的自轉中心也非太陽自身的重心位置。為了清楚起見,下面這個視頻展示了太陽,土星和木星圍繞它們的共同重心旋轉,並根據它們的位置重心位置隨時在變化。
  • 穿越地心,需要多久?
    計算結果很快出來了,以地球理想的平均密度,從中國跳進地球隧道,穿過直徑一萬兩千多公裡的地球,墜落到阿根廷,需42分鐘12秒。「快捷的旅行!」貝加納高興地說。是的,42分鐘12秒,這是科學家過去一致認同的簡單估計,也是每個物理學的學生都要做的習題。
  • 一切假設都非常合理,科幻片地心搶險記
    他發現種種神秘現象是由於地球內部的地核造成的,地球的核心越轉越慢並將在幾個月後會停轉,導致地球失去磁場,無法阻擋包括來自太陽輻射在內的等等其他宇宙輻射,人們將直接暴露在輻射之中,被烤焦。至於如何進入地心,他想到一個朋友布拉斯,布是專門研究高能物理髮明家,他發明出來能瞬間打穿巖層的高頻脈衝雷射(解決進入地心問題),以及不但能承受極高溫度跟壓力並且能將地下的熱和壓力轉換成動能的超級材料(用來製造運輸船),有了這兩樣東西,人類就可以深入幾千公裡的地心了。
  • 地心是否存在文明嗎?地心世界傳說
    當時這個推論被稱為「地球空心論」,並得到非常多的學者認同,大家都認為地球中心是空的,然後兩極之地,或者一些山脈中存在著通向地心世界的入口。 哈雷創立「空心地球說」以後,這一領域產生了各種各樣的推測,其中有的推論認為:南北兩極都有巨大而隱蔽的洞穴,通過這些洞穴可以進入地心文明世界
  • 地心世界:Aghartha
    地心世界是一個充滿了無數神話、傳說和傳奇故事的概念。第一個關鍵點是,地心世界真正存在!你們的地理學很長時間來一直宣稱,地球母親是一個固狀球體,由單一緻密叫做「地幔」的中層和一個高度電磁化的中心地核組成,而你們則居住在地球表面——環繞地幔的「地殼」上。  今天我們來告訴你,地球母親的結構完全不同。
  • 黑天鵝故事:對歸納推理的懷疑
    就像亞里斯多德說的,「一燕不成夏」,一個反例不足以否定先前的結論。但是,假如經過細緻的調查,發現那裡的光線沒什麼問題,這個生物的生理結構也和天鵝完全一樣,那先前的結論就應該被否定了。  上面,得出「所有天鵝都是白色的」這一結論的過程就是歸納推理,歸納推理的基本形式如下:  前提:所有已知 F 都是 G;  結論:所有的 F 都是 G。
  • 畢達哥拉斯三駁天圓地方,最後竟「奇襲」地心說
    地心說的不可動搖僅僅論證出地球是球體還不夠。現在的資料表明,畢達哥拉斯很可能通過對數字的研究,而潛意識地開始反駁地球是宇宙中心的概念。反駁地心說,比反駁天圓地方說更加困難。周天星鬥都是以地球為中心,都在圍繞著地球轉。這是感官經驗提供的證據,在古代沒有觀測儀器的情況下,是幾乎不可推翻,不容置疑的。畢達哥拉斯奇襲地心說然而畢達哥拉斯的學派是以數學為主。他認為數學放之四海而皆準,如果說觀測到的現象和數學相矛盾,那麼他寧願相信數學。
  • 高中物理-從地心說到克卜勒三大定律
    Part1.集古天文之大成--託勒密「地心說」地心宇宙當我們遠古的祖先驚嘆星空的玄妙時,他們就開始試圖破譯日月星辰等天文現象的奧秘……那時,多數人都自然地認為,地球是靜止不動的,太陽、月亮和星星從頭上飛過,地球是宇宙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