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地心,需要多久?

2020-12-06 百家號

我國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曾經寫過一部小說叫《地球大炮》,其中的「南極庭院工程」在漠河與南極之間挖了一條貫穿地球的彎曲隧道。

小說中還提到,如果從中國挖一條筆直的隧道,另一頭的出口將是阿根廷。如果從這條筆直的隧道跳進去,需要花多長時間才能從另一頭蹦出來呢?劉慈欣寫道:

貝加納來了興趣:「……讓我們看看:我跳進去後會一直加速,雖然我的加速度會隨墜落深度的增加而減小,但確實會一直加速到地心,通過地心時我的速度達到最大值,加速度為零;然後開始減速上升,這種減速度的值會隨著上升而不斷增加,當到達地球的另一面阿根廷的地面時,我的速度正好為零。如果我想回中國,只需從那面再跳下去就行了,如果我願意,可以在南北半球之間做永恆的簡諧振動,嗯,妙極了,可是旅行時間……」

「讓我們計算一下吧。」沈華北打開電腦。

計算結果很快出來了,以地球理想的平均密度,從中國跳進地球隧道,穿過直徑一萬兩千多公裡的地球,墜落到阿根廷,需42分鐘12秒。

「快捷的旅行!」貝加納高興地說。

是的,42分鐘12秒,這是科學家過去一致認同的簡單估計,也是每個物理學的學生都要做的習題。

不過最近,有一位較真的科學家經過更精確的計算,從這個42分鐘裡又減去了4分鐘,把答案變成了38分鐘。也就是說,只需要花38分鐘,你就能從另一頭的阿根廷跳出來,也就是北京到天津一趟動車的時間啊。這篇論文發表在3月的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s期刊上。

物理老師之所以喜歡讓學生們做這個習題,是因為它既涉及牛頓萬有引力,又涉及一種簡單但重要的簡諧運動。學生們需要計算,掉入隧道的物體所受到的引力如何隨著下落高度而變化。

為了計算這個問題,我們先要做出一些不那麼切合實際的假設。我們假設:地球像一個撞球一樣,密度是均勻分布的,每立方米大約5500千克。在這種前提下,當你跳進隧道時,你受到的引力與你距離地球中心的距離有關。這是因為,當你不斷下落時,位於你腳下的地球物質在不斷的減少,而位於你頭頂上的物質對你則失去了影響力。這時,學生們使用的模型稱作「殼層定理」。

擴展閱讀:

殼層定理(Shell Theorem)是古典重力學上的理論,其可簡化重力於對稱球體內部和外部的貢獻,並且在天文學上有特別的應用。 殼層定理最先由牛頓在所推演出來,其闡明了:

1. 球對稱物體對於球體外的重力貢獻如同將球體質量集中於球心。

2. 在對稱球體內部的物體不受其外部球殼的重力影響。

在這個模型裡,由於你下落時受到的引力與你和地心的距離成比例,你會在這個隧道裡來回穿梭,就像上下蹦跳的彈簧,也像來回晃動的鐘擺。這個模型在教學中很好用,正是因為它是一個簡單的簡諧運動。

但實際情況卻並不是這樣的。我們都知道,地球的密度並不是均勻分布。地殼和地幔的密度較低,而地心的密度較高。所以,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的物理學研究生Alexander Klotz開始思考,能不能建立一個更加準確的模型呢?Klotz說,他也不知道自己是如何開始思考這個問題的,不過他經常在reddit網站上回答網友提出的一些物理學問題,也許就在靈光乍現的一瞬間,他決定要重新計算一下。

為了獲得更精確的地球質量分布,Klotz決定採用「初步參考地球模型」(PREM,Preliminary reference Earth model)。這個模型基於地震數據,考慮了一系列的地球性質,包括彈性、衰減、密度、壓力和萬有引力。在這個模型中,地球密度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半徑而增加,比如地表的密度低於1000千克/立方米,而在6371公裡深的地核,密度升高到13000千克/立方米,並在地核的邊緣(距地心3500公裡處)有一個密度的突變。基於這個模型,Klotz得出了結論:落入「地球隧道」的物體,從另一邊彈出來的時間是38分11秒,短於「均勻模型」預言的42分12秒。

Klotz還發現,如果我們假設物體下落過程中受到的萬有引力恆等於在地表所受到的引力,那麼答案會變成38分鐘整。這種「引力恆定」的假設,需要地球的密度符合特殊的分布——隨深度逐步穩定增加。當然,這種假設並不符合實際情況,因為地核的密度實際上是較穩定的,並不會隨著深度變化。

那麼,為什麼「引力恆定」假說得出的答案與基於PREM模型的答案相差無幾呢(只少了11秒)?Klotz解釋說,這是由於地球的質量分布和引力隨深度只有少量增加,基本上較為恆定,直到遇到地外核。從外核開始,引力會開始下降(這與得出42分12秒的模型類似)。但是,下落物體到達地核時,速度已經非常快了,因此通過地核的時間極其短,所以覺察不出太大的變化,也不會對結果產生很大影響。正如劉慈欣在《地球大炮》中所寫道的:

這時,井壁發出的藍光突然變成紅色。

您現在已到達6300公裡深度,速度8公裡/秒,正在穿過地心!

耳機裡響起了鄧洋的聲音:「你現在已達到可以飛出地球的速度,卻正處在這個星球的中心,地球正在圍著你旋轉,所有的海洋和大陸,所有的城市和所有的人,都在圍著你旋轉。」

沐浴在這莊嚴的紅光中,沈華北的腦海中又響起了音樂,這次是一首宏偉的交響曲,他以第一宇宙速度穿過這發著紅光的地心隧道,仿佛漂行在地球的血管中,這使他熱血沸騰。

鄧洋又說:「雖然新固態材料有良好的絕熱性能,現在你周圍的溫度仍超過了一千五百度,你的密封服中的冷卻系統正在全功率運行。」

井壁的紅光只延續了十多秒鐘,又變回寧靜的藍光。

您已通過地心,現在正在上升,並開始減速。您已經上升了500公裡,速度7.8公裡/秒,仍在固態地核中。

由於穿越地心的時間非常短,所以,採用「引力恆定」的假說得出了38秒的結論,與更精確的模型差得並不多。

在《地球大炮》的最後,地球隧道被科學家改造成了一個長達6300公裡的電磁線圈,落入其中的物體不再進行簡諧運動,而是不斷的加速,用來發射火箭,真正變成了「地球大炮」。主人公沈華北通過地球大炮來到太空,望著蔚藍色的地球,想到了第一個到達地心的人、如今依然被困在地心鐵鎳流中的孫女沈靜。此刻,她正駕駛著「落日六號」地航飛船,在地心永恆的漂流。想起來好孤單,還好,大劉在另一部小說《帶上她的眼睛》中,講述了深在地心的沈靜,通過主人公的「眼睛」,遊歷了高山與草原,也算是給讀者一點安慰。

這是小說家浪漫的幻想。說不定在未來,真有那麼一天,我們能挖穿地球。到那時候,我們和阿根廷之間,只隔著一個北京到天津的動車距離。那麼,為了到達那一天,讓物理學的計算先帶上我們的眼睛和幻想吧!

(編譯:汪汪)

【參考文獻】

[1]Adrian Cho. How long would it take you to fall through Earth? Science, 2015; DOI: 10.1126/science.aab0366; http://news.sciencemag.org/earth/2015/03/how-long-would-it-take-you-fall-through-earth?rss=1

[2]Alexander R. Klotz. The gravity tunnel in a non-uniform Earth. Am. J. Phys. 83, 231 (2015); http://dx.doi.org/10.1119/1.4898780

Am. J. Phys. 83, 231 (2015)

[3]劉慈欣. 《地球大炮》.

相關焦點

  • 蘇聯地心計劃:如果一直向下挖洞,人類需要多久能挖穿地球?
    不知道各位對蘇聯的地心計劃還有印象嗎?短短兩年,一個地洞足足挖了1.3米萬米深。各位可能不了解1.3米深是個什麼概念,今兒我就來說說地心。所以,僅從經濟方面考慮,開挖地心是勢在必行。我們再來說說作為文化層面的事情,探究神秘未知的地心是否如部分宗教所說由冤魂惡鬼組成,這個很重要,因為它是可以用科學來進行驗證的。
  • 地心溫度和太陽差不多,但生命之源或跟地心有關?
    科學家也沒有能力穿越到數十億年前去看看究竟發生了什麼?只能根據現存的證據進行猜想,我們也可以猜想人類源於地心,那這種說法有科學道理嗎? 地球半徑有6300多千米,而人類目前的鑽井技術,最深只不過能鑽探萬米左右,自然就無法取到證據,來證明地心存在什麼。這是否就意味著我們就沒辦法得知地心到底是什麼了嗎?
  • 將地球打穿跳進去,既不會穿過地球,也不會停在地心
    如果是一個普通的洞,跳進去必然會從洞的另一個出口跌落,但地球不同,地球的引力方向是指向地心的,所以跳進去的人顯然不可能穿越到地球的另一端。那麼是否會因為地心的引力作用而停留在地心呢?同樣也不會。要尋找這個腦洞問題的正確答案,我們還要從簡諧運動說起。
  • 天工開地心,石門探河幽-恩施地心谷地之心篇
    剛好在閒下來的時光,從恩施市區開車出發去到建始地心谷,經過了一個半小時的車程達到了地心谷的入口。 既來到了地心谷,便是對這一次地心谷之旅有了一份期待。地心谷的入口是在半山腰而建,進入地心谷後,需要不斷往下走。看過凡爾納的科幻小說《地心遊記》都知道,不斷往地心走去的地方是一個地心世界,地心世界又與外界有著千絲萬縷的連繫。
  • 地心文明真的存在嗎?
    最近,看到一個視頻,裡面在探討,地心文明是否存在,這似乎是一個神話,或者是一個超出科學範疇的事情,因為按現在的探測,地心都是地核和巖漿,不存在文明,更不存在生命可以存活的條件。那麼,為什麼有這麼多人還是信奉,存在地心文明呢?
  • 玉姐電影:一部三人勇闖地心世界的電影《地心歷險記》
    今天介紹一部三人勇闖地心世界的電影《地心歷險記》,這部電影證明了羅伯特澤米基斯和(導演)史匹柏(監製)果然富有童趣,把電影拍出一種非常cute的感覺,並且故事結構充滿了令人莞爾一笑的創意。幻想的世界融入現實世界,兩個世界之間產生直接的交會和碰撞,前者通常給後者帶來真實而顯在的影響。
  • 人類需要多久能飛出銀河系?想要穿越銀河系,真的有這麼簡單嗎?
    人類擁有宇宙飛船後,需要多久才能飛出銀河系?科學家早已暗示過!每個人小時候都想長大後夠成為一名太空人,從而飛上太空。即使人類是地球的霸主,在宇宙中仍然是個渺小的存在,以人類現在科技發展文明來說,想要飛出太陽系大概還需要幾百萬年的時間。如果把宇宙比作成大boss的話,人類才剛剛過了「新手教程」,想要飛出太陽系進入銀河系中談何容易。
  • 外國男子從2030年穿越而來,測謊儀發現他沒撒謊,真有時空旅行嗎
    自打愛因斯坦明確提出廣義相對論以後,大家對時間穿越就開始充滿了臆想。依據廣義相對論,時間消逝速度在宇宙空間中的不一樣地區並不一致。在速率越來越快的地區,及其吸引力越強的地區,時間過得越慢。在速率為光的速度86.6%的太空飛船上,時間消逝速度僅有地球上的一半。
  • 地球上所有生命,真的都從地心起源嗎?
    科學家也沒有能力穿越到數十億年前去看看究竟發生了什麼?只能根據現存的證據進行猜想,我們也可以猜想人類源於地心,那這種說法有科學道理嗎?地球半徑有6300多千米,而人類目前的鑽井技術,最深只不過能鑽探萬米左右,自然就無法取到證據,來證明地心存在什麼。這是否就意味著我們就沒辦法得知地心到底是什麼了嗎?
  • 火山,地心探險的最佳通道
    我們在《海底兩萬裡》、《神秘島》和《地心遊記》中都讀到了相關的內容。所以,今天我們來整理一下關於火山的知識。要了解火山,我們必須先了解地球的結構。地球並不是一個完全由石頭和泥土組成的實心球體,而是像一個洋蔥一樣,由相互重疊的幾層構成:地核、地幔、地殼。我們生活的地殼,厚度其實只有整個地球厚度不足十分之一。
  • 迷你世界地心世界怎麼去 地心傳送門製作方法
    在迷你世界中,有一個充滿危險的地方,那就是地心世界。但是地心世界可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去的,不僅需要特殊的方式,還需要強大的武器裝備,不然在那裡很難生存下來。今天233樂園小編就給大家詳細介紹下迷你世界地心世界怎麼去。
  • 玩家實測萌眼星球和地心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在火箭升空的過程中,玩家需要一直加速,否則會因為動力不足而原地損壞。當火箭升空到256米高度的時候,屏幕逐漸變黑,並進入到另一個世界中。但需要考慮的一點是,萌眼星球有的地方是沒有氧氣的,所以召喚的野人不在氧氣區,會不斷的受到傷害,身體不斷的呈現紅色。
  • 如果一直向下挖洞,人類需要多久能挖穿地球?結果你肯定不知道
    在在地底1萬米之下是堅硬的巖石層,在地殼中巖石層受到的壓強隨深度會逐漸增加,越往下巖石越堅硬,並且溫度越高,當時蘇聯用於鑽孔的一個鑽頭價值至少20萬美金,沒鑽多久就崩裂受損了,加上周圍巖石的摩擦力,鑽頭非常容易報廢。如果把地球比作成一個雞蛋,那麼蘇聯的鑽探連雞蛋殼都沒有打破,完全還停留在表面。
  • 「地心歷險記」熱映 獲評情人節最佳約會電影
    「地心歷險記」熱映 獲評情人節最佳約會電影 《地心歷險記2:神秘島》中文官方海報
  • 地心世界存在嗎?當年拜爾德誤入其他世界,看到了什麼?
    在1946年有人聲稱:自己親眼看到過地心世界,並且還成功找到了地心世界入口,這一切都是真的嗎?1946年的時候,一名叫做拜爾德的男人,他當時正率領一支軍隊去南極大陸進行探險,可是當所有人都回到基地後,卻沒有看到拜爾德身影,讓士兵們感到恐慌,拜爾德究竟去到了哪裡呢?
  • 地心有著高等文明,一艘飛船擊退美三艘航母,讓南極成為淨土!
    前面有很多次文章提到過地心文明,今天就來揭秘「地心文明」,他們竟用一艘飛船單挑三艘航母,迫使美海軍撤退,從此世界警察山姆大叔管不到南極。世界各地的文化都有關於地下世界的傳說和描述,比如說地獄、地下城等等。在美國,有一個原住名族霍皮族,他們說他們的祖先就生活在地下,身材較高,皮膚雪白。
  • 是通向地心還是黑洞?
    是通向地心還是黑洞?宇宙中有很多的天體存在,其中的一些天體是極為恐怖的,它們不受任何限制,可以輕而易舉地吞噬其他天體。比如我們所熟知的黑洞,即使是光都無法從它的手中逃離出來。很多人認為黑洞其實就是個無底洞,事實上黑洞只不過是一種天體。人類對目前對黑洞的探索還沒有十分詳細。
  • 地幔柱的「地心遊記」
    科學家闡釋柱狀熔巖流軌跡之謎
  • 《流放之路》無盡地心怎麼玩 無盡地心玩法介紹
    流放之路無盡地心怎麼玩?近期遊戲上線了無盡地心模式,很多小夥伴還不清楚怎麼玩吧,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流放之路無盡地心玩法介紹,快來看一下吧。流放之路無盡地心玩法介紹  無盡地心玩法  你將出生在獨立的礦坑營地當中,從LV1開始徵戰藍晶礦坑。
  • 星界邊境怎麼進入地心巖漿?地心環遊心得
    本篇為大家介紹星界邊境遊戲中地心環遊心得,星界邊增怎麼進入地心巖漿呢?  2、地心的巖漿是無限的。其實,地心的巖漿就算只剩一塊像素,它也能無限在周邊沒有泥土的地方產生巖漿。新產生的巖漿和普通地表上的巖漿是一樣的,有限(如圖中右側通道中那一小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