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裡德曼膨脹宇宙與尚未證實的「平行宇宙」

2021-01-21 TechWeb

騰訊科學Ѷ(Everett)當前的宇宙理論建立在蘇聯宇宙學家亞歷山大·弗裡德曼提出的膨脹宇宙模型之上,在1922年,弗裡德曼發現了愛因斯坦場方程中的一個重要解使得膨脹宇宙模型逐漸明朗,此後哈勃發現了宇宙膨脹的現象,在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發現之後,科學界對建立在弗裡德曼宇宙模型基礎上的宇宙時空有了不同深度的認識。宇宙學建立在兩大假設上:第一,假設宇宙介質的分布是均勻的、各向同性的;第二,宇宙動力學行為服從廣義相對論。

宇宙學模型的提出需要觀測來證實,當弗裡德曼提出宇宙膨脹模型時幾乎得不到科學界認可,甚至在哈勃發現紅移宇宙膨脹現象後也被認為是「偽科學」,這是因為宇宙學需要觀測來證實結論。1965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的工程師彭齊亞斯和威爾遜發現了宇宙微波背景輻射,這是一個各向同性的信號,與太陽系行星系統公轉和自轉完全沒有關係,有力支持了弗裡德曼的膨脹宇宙模型,是大爆炸理論的證據。到了1989年,宇宙微波背景輻射衛星(COBE)觀測證實微波背景輻射譜符合2.726±0.010K黑體輻射曲線,極大支持了宇宙在大尺度方向上的各向同性特點。

在弗裡德曼提出宇宙膨脹模型之前,宇宙有限論獲得了兩大佯謬的支持:第一,德國天文學家奧伯斯在1823年提出「夜黑佯謬」,他質疑為什麼我們會看見黑夜,如果宇宙無限大的話,那麼各個方向上恆星亮度的累計可以照亮整個夜空,地球將不會出現黑夜,因此宇宙是有限的;第二,西利格佯謬認為如果宇宙是無限大,那麼宇宙中的物質分布應該是均勻的,這樣各個方向上可以產生相同的作用力,我們就無法稱量一個物體的重量,因此宇宙是有限的。

除了有限宇宙論外,愛因斯坦也提出了自己的宇宙觀,他在1916年發表的廣義相對論中認為一個物體的質量可以導致其周圍的時空發生彎曲,看起來像是一個物體通過萬有引力施加的影響實際上是空間彎曲引起的運動,而時空彎曲的事實可以得出我們的宇宙是有限無邊的,屬於靜態宇宙範疇,愛因斯坦將這樣的宇宙描述為在三維球體上的二維空間。

通過一個世紀的發展,宇宙學的初級架構已經建立起來,作為現代宇宙學基本出發點的弗裡德曼宇宙膨脹模型認為在宇宙膨脹前,必然有一個時刻的宇宙半徑是0,這樣可初步得出宇宙年齡在200億年左右,現代宇宙學的發現表面,宇宙年齡為137.7億年。宇宙學發展過程中出現一次較大的突破,科學家將其稱為「平行宇宙」論,雖然該理論尚未被證實,但該理論擁有極強的生命力,使得宇宙學研究讓人耳目一新,在弦論、M理論發展之後,多重宇宙論也逐漸被人們接受,目前的問題並非在於是否存在多重宇宙,而是它們會以何種形式出現。

2003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物理與天文學教授Max Tegmark在《科學美國人》期刊上發表了《平行宇宙》一文,是目前平行宇宙論較為完整的論述文章,他將平行宇宙分為四類,或者四個層次,論證了宇宙是「平行」的結論,這是宇宙學研究從單一宇宙論發展到平行的多宇宙論,根據Max Tegmark的描述,平行宇宙分為四類:

第一類平行宇宙為最簡單的平行宇宙,處於我們可觀測宇宙之外,其物理常數與我們的宇宙相同,但是物質的初始條件不同,這意味著我們的宇宙之外還有很多平行宇宙時空。普朗克望遠鏡最新的觀測數據表明,我們的宇宙可能是10億個宇宙中的一個,這個發現也是第一次有證據顯示平行宇宙的存在。而可觀測的宇宙半徑為420億至460億光年左右,這是大爆炸以來光前進的最遠距離,由於宇宙膨脹的拉伸,這個距離大約137億光年;

第二類宇宙與第一類宇宙有著較大的不同,時空維度、基本粒子以及很多物理常數都是不同的;第三類宇宙為美國量子物理學家休·艾弗雷特提出的多世界宇宙,屬於量子多重世界範疇,在量子力學框架下,每一個宇宙都對應著不同的狀態,量子宇宙會隨機「分裂」成更多狀態的宇宙;第四類宇宙的物理定律不同於我們的宇宙,而且物理性質和量子態都不同,幾乎不可能用真實可見的圖像來解釋這個宇宙,Max Tegmark認為一種數學結構可對應一個平行宇宙,它們不屬於時間和空間的範疇。

顯然四種平行宇宙的層次劃分是從複雜到簡單,第一類宇宙規定了許多物理常數和初始條件,到了第四層平行宇宙時幾乎難以想像,無法用三維空間的圖像加以描述,平行宇宙模型已經暗示了不同類型宇宙之間出現變換的可能性。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說平行宇宙真實存在?
    >作者|羅輯「科普作家」三體科幻 當前的宇宙理論建立在蘇聯宇宙學家亞歷山大•弗裡德曼提出的膨脹宇宙模型之上,在1922年,弗裡德曼發現了愛因斯坦場方程中的一個重要解使得膨脹宇宙模型逐漸明朗,此後哈勃發現了宇宙膨脹的現象,在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發現之後,科學界對建立在弗裡德曼宇宙模型基礎上的宇宙時空有了不同深度的認識
  • 弗裡德曼的宇宙模型竟然是彎的!宇宙:我彎了?
    在弗裡德曼的宇宙模型中,所有星系都直接相互飛離。這種情形很像畫上許多斑點的被持續吹脹的氣球。隨著氣球膨脹,任意兩個斑點之間的距離增大,但是沒有一個斑點可聲稱為膨脹的中心。此外,隨著氣球半徑的持續增大,氣球上的斑點相離得越遠,則它們互相離開得越快。
  • 弗裡德曼方程式是如何解釋宇宙的?
    在破解暗能量本質這一宇宙謎題的過程中,我們將更好地了解宇宙的命運。宇宙中最出乎意料和令人驚訝的是暗能量。自從宇宙大爆炸以來,一場偉大的宇宙競賽就一直在進行:在最初的膨脹和萬有引力之間,最初的膨脹把一切都分開,而萬有引力把一切都拉回、到一起。
  • 宇宙在膨脹,人們是怎麼發現的?|宇宙學漫談
    (膨脹或收縮)[4]弗裡德曼1922年的文章中,他將宇宙學常數設為0,這樣就沒有力量來抵消引力,宇宙模型就會變成動態演化的。弗裡德曼指出宇宙的演化命運可能有三種,到底是哪一種取決於宇宙開始時膨脹有多快以及包含的物質有多少。如圖3(上):● 第一種可能性,如果宇宙物質密度比較大,Ω0>1 ,引力的拉拽最終會讓宇宙的原始膨脹停止,然後坍縮直至崩潰;時間和空間則是有限的,宇宙曲率為正,像個球面。
  • 宇宙中超光速的困惑:宇宙膨脹與退行速度!
    狹義相對論的應用以及光速不變定律等,只具有局域的意義,更不能隨意將它推廣到宇宙的尺度。只要不是傳遞能量(包括物質)或信息,物理中有許多超過光速的情況,比如波動中的相速度,還有費曼圖中虛光子的速度,都可以比光速大。利用量子糾纏現象進行的量子隱形傳輸,除了利用量子通道之外,還一定要平行地有一個經典通道,才能真正傳輸量子態的信息。
  • 宇宙在膨脹,人們是怎麼發現的?-虎嗅網
    弗裡德曼指出宇宙的演化命運可能有三種,到底是哪一種取決於宇宙開始時膨脹有多快以及包含的物質有多少。如圖3:圖3下邊的圖片顯示了宇宙從一個非常小的體積開始膨脹,具有初始膨脹速度,隨後在引力的吸引或引力常數的負壓下,宇宙的大小隨時間不斷演化的情況。底部橙色曲線,表示一個高密度宇宙,最終減速坍縮。
  • 平行宇宙真被證實存在?
    對於平行宇宙,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很多科學家認為平行宇宙是存在的,宇宙就像燒開水之時的水泡一樣,兩個平行宇宙相撞是可以形成一個新的宇宙。平行宇宙存在的意義更是意味著宇宙當中的文明並不是獨一無二的。如果這樣看來,那是不是在另一個或多個宇宙中也有一個一樣的你,這樣看來就有些胡扯了,可科學就是大膽個說,小心求證,就好比小編也是不信的,現在外星人都不能證實是否存在,更加說更高級的理論了。前陣子,國外小報以及國內自媒體忽然傳開一個消息:南極科學家找到了平行宇宙的證據。
  • 弗裡德曼提出兩個假設,預言了哈勃的發現結果,宇宙並不是靜態的
    因此,弗裡德曼另闢蹊徑,他就宇宙作了兩個非常簡單的假設:無論從哪一個方向去觀察,宇宙看上去都是一樣的;還有,要是我們能從任何別的地方觀察宇宙,上述結論仍然成立。根據廣義相對論和這兩個假設,弗裡德曼證明了我們不應該期望宇宙是靜態的。
  • 平行宇宙(二)
    第一種情況,他把他的祖母Kill了,在第一個宇宙中的發展是這個人把她的祖母K了,而到現在這個人也就不再存在了;而在另一個宇宙中的發展還是像現在一樣,這個人還是存在的。並沒有什麼事情發生一樣。科學家們還講,空間是由無數這樣的平行宇宙組成的。真是不可思議。
  • 宇宙的異樣!最新測量發現宇宙膨脹的速度突然加快了!
    80年前,天文學家哈勃發現了一個震驚全世界的秘密:所有的星體、星系都在互相遠離,離得越遠,速度就越快,這一切都說明了一個震撼的事實:宇宙正在膨脹!但是一項新的測量表明宇宙的膨脹速度比我們想像的要快,我們的宇宙到底怎麼了?
  • 平行宇宙,多重宇宙,我們還存在於另一個世界之中嗎?
    現在說到了平行宇宙理論。「平行宇宙」是假設的與一個宇宙自身共存的獨立現實。具體的一組平行宇宙就叫做多重宇宙。一、無限數這種理論認為可能有不定量的宇宙同時存在,並且這些宇宙仍然在不斷擴大甚至倍增。圖解:從大爆炸形成的宇宙演化圖解(左)。在這幅圖中宇宙以二維呈現,第三維度是時間,向右是時間流動的方向。根據宇宙膨脹的模型,在不斷膨脹的空間的某個部分,假真空的衰退引發了大爆炸。
  • 宇宙又多一個謎!宇宙膨脹速率的新測量方法帶來新謎題
    現在,芝加哥大學教授溫迪·弗裡德曼(Wendy Freedman)和她的同事們對現代宇宙的膨脹速度有了一個新的測量結果,這個結果表明星系之間的空間正在以超出科學家預期的速度膨脹。弗裡德曼的研究和最近幾項研究均指出,現代宇宙膨脹測量結果與歐洲航天局(European Space Agency)普朗克衛星測量的130多億年前的宇宙膨脹數據之間存在著差異。
  • 宇宙竟不是唯一,科學家發現「宇宙牆」,證實霍金平行宇宙假說
    現在的宇宙起源,已被證實是由於大爆炸,那麼一個宇宙的說法是人們公認的,可隨著科技進步,人類能夠看得更遠,竟發現宇宙邊緣地帶,不可思議的是這個邊緣地帶,竟是長達30多億光年的真空區域。既然是起源於大爆炸,而且我們也知道宇宙是在不斷擴張,那麼為何有邊緣地帶,這究竟是什麼呢。
  • 宇宙探索系列:你看不見的世界,宇宙一直在無限膨脹中
    宇宙學是需要觀測才能來證實它的結論的,所以有很多理論在最初的時候是被認為成偽科學的,比如前蘇聯宇宙學家亞力山大.弗裡德曼當時提出宇宙膨脹模型時,幾乎是得不到科學界的認可的,甚至在哈勃發現洪宇宙膨脹現象後也被認為是偽科學,直到1965年,美國貝爾實驗室工程師彭齊亞斯和威爾遜發現了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 簡明宇宙演化史:宇宙是如何變成今天的樣子的
    (本文摘自《永恆的誘惑:宇宙之謎》。2016中國好書入圍。五顆星原創科普大作。探索諸多熱門話題:宇宙起源、引力波、相對論、哈勃定律、黑洞、霍金輻射、紅移、大爆炸、量子力學、對稱破缺、暗物質、暗能量、平行宇宙、星系、標準模型。)
  • 宇宙中所有物質都應隨引力而聚集,為什麼宇宙還在不斷加速膨脹?
    1998年兩個研究小組通過Ia型超新星的觀測,不約而同的發現宇宙正以超過目前測算的膨脹速度約10-15%的比例擴張,因此而得出了宇宙正在加速膨脹這一結論。而在同一年美國理論宇宙學家約翰·特納提出了「暗能量」的概念。
  • 宇宙的盡頭是什麼,為什麼愛因斯坦表示,還有平行宇宙的存在?
    目前,人類無法知道整個宇宙的確切大小,不可觀測宇宙究竟是否有限不得而知。如果宇宙無限大,宇宙也就不會有盡頭的概念。如果宇宙是有限的,宇宙也不一定會有盡頭。至於宇宙究竟有沒有盡頭,宇宙盡頭之外是什麼,需要弄清楚宇宙的幾何形狀是怎樣的。
  • 世界未解之謎(宇宙之謎):宇宙為什麼在不斷地膨脹
    在弗裡德曼宇宙模型的基礎上,比利時天體物理學家勒梅特對哈勃觀測到的河外星系紅移作了解釋,認為紅移是宇宙爆炸的結果,因而得出了宇宙膨脹的結論。勒梅特對宇宙膨脹進行了詳細的研究,認為膨脹總是從一個特殊的端點開始的。於是,他進一步提出宇宙起源的設想,認為宇宙起源於一個「原初原子」。後來人們常常稱其為「宇宙蛋」。
  • 最新研究再次證實宇宙年齡為138億歲,宇宙是世界上最老的存在!
    根據該理論,人們推斷出,宇宙最早是由一個無限小的奇點膨脹所致,宇宙也在不斷膨脹。很少有人知道,1922年,天文學家弗裡德曼根據愛因斯坦的理論,計算出了一個不是靜態的宇宙,這與以往科學家們的一致看法產生了矛盾,因為弗裡德曼得到的宇宙可能是一個正在膨脹中的宇宙,而後,比利時天文學家勒梅特也在幾年後,提出了一個均勻各向同性的宇宙模型,該模型指出宇宙起源於一個宇宙蛋,起初它的面積相對來說很小,但是在一次破裂以及之後的膨脹中,逐步形成了如今的宇宙,
  • 宇宙膨脹速率如何測出
    最新的計算結果把宇宙膨脹速率的不確定度降低到3%左右。廣義相對論原本包含宇宙膨脹結論現代宇宙論有兩大支柱,一個是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另一個是哈勃定律。一個是純理論,用一支筆通過廣義相對論方程就可推導出宇宙膨脹結論;另一個是高超的測量技術,通過所謂「宇宙距離階梯」測出遙遠天體相對精確的距離,發現了宇宙的膨脹。1916年,愛因斯坦提出廣義相對論方程,當時的主流觀點認為宇宙是穩定而靜態的,因為沒有人看到過宇宙變大或者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