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科學家對宇宙的認識越多反而越迷茫呢?看完這些你就明白了

2020-12-04 探索浩瀚星空

現代天文學對宇宙的來歷及宇宙的本質的認識,認為宇宙最初只是一個奇點,後來奇點大爆炸不斷膨脹形成了如今的宇宙,宇宙的本質真的如此簡單嗎?如果宇宙真是奇點大爆炸而來,那這個奇點又是從何而來呢?任何物質必然有其來源,奇點不可能憑空產生,它必然是有來歷的。可是科學家對此卻很迷茫,雖然現在人類對於宇宙的認識越來越多,但隨著認識的增多,科學家對於宇宙反而越來越迷茫。

我們知道宇宙浩瀚廣闊,似乎無邊無際,這是站在人類的角度這樣認識的,那麼人本身也是非常複雜的,現代科學對於人類自身的認識也是有限的,很多疾病束手無策,人有生老病死,我們自己看自己的身體,也就是1米7左右,平均70公斤左右的樣子,那如果對於人體內的那些微小的細胞生命,站在細胞的角落看人類,人類也是浩瀚無邊神秘的。

這就是角度的問題,在微光世界中,只能在顯微鏡下看到的細胞,它們認為世界(人類身體)好大啊,無邊邊際就像一個宇宙,在細胞的眼裡,人的身體就是一個世界,一個宇宙。身體內的一個器官相對於細胞來說或許就是一個星系。那我們再回頭站在人類的角度看細胞,我們肉眼是看不到的。那麼我們看我們所在的宇宙會不會跟細胞看我們的身體一個樣呢?

或許我們的宇宙本身就是一個超級生命體,人類可能就是這個超級生命體內的一個細胞,一個一個星系就是這個生命體內的一個個器官,而這個超級生命體他也無法直接觀察到人類,而需要藉助類似顯微鏡這樣的設備才能看到我們人類。

可能有人說,這只是一個假設,不錯,科學本身就是通過不斷的假設,最後尋找出真相的一個過程。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也是相對的,我們的宇宙到底是什麼?科學家不知道,我們也不知道。宇宙有邊界嗎?科學家推測:宇宙是有邊界的。那宇宙之外又是什麼樣的空間呢?會不會像科學家所說的有多元宇宙的存在呢?

如果把我們的宇宙比作一個超大型的高級生命體,有著無數這樣的生命體,是否就表示有著無數的宇宙呢?就好比我們人類體內微觀世界中的那些細胞,他們會把我們的身體當成一個宇宙,他們或許也會思考:」人體這個宇宙有沒有邊界呢?人體之外是什麼樣的世界?」而微觀世界的細胞想要離開本身的宇宙,也就是人體是非常困難的,但對於人類自身來說卻不困難,用一個針管就可以把相關細胞提取再來。

回到我們所處的這個宇宙,人類想要離開這個宇宙到達宇宙之外的空間基本是不可能的,但如果這個宇宙是一個超級生命體,對於這個超級生命體來說,把人類帶出這個宇宙就不是什麼困難的事,用一個針管就可以辦到,當然對於人類來說,或許我們看到的不是針管而是黑洞這樣的情景。

當然把宇宙看作是一個超級生命體似乎是很荒唐的事,但這確實是科學家曾經想到過的可能,除非找到確切的證據證明我們宇宙的本質是什麼。人類的科技還很落後,我們對宇宙的認識還是太少,當有一天我們可以離開太陽系,有能力進行星際航行的時候,或許可以試著去探索宇宙的邊緣到底是什麼,只有能夠到達宇宙的邊緣或許才可以初步判斷宇宙的本質是什麼?才能看清宇宙之外的空間會有什麼?

只有人類有能力離開宇宙,站在宇宙之外的空間再回頭看我們的宇宙,那時就會明白宇宙到底是什麼。這和人類站在地球內部一樣,我們是無法知道地球是圓的還是方的,有多大,地球的本質到底是什麼?但是當我們有能力進入太空,衛星可以上天的時候,從太空看地球,我們瞬間就明白了,地球原來是一個球體,地球之外的空間是如此的浩瀚,宇宙中有著無數像地球這樣的星球。

宇宙的本質,人類遲早有一天可以弄明白,科學家儘管對宇宙越來越迷茫,但隨著人類文明對宇宙認識的不斷積累,有一天,當人類踏出這方宇宙,回頭一瞬間我們就明白了,原來宇宙是這麼回事。朋友們認為宇宙會是什麼呢?當你站在宇宙之外看我們的宇宙,你會有什麼感想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積極發言,共同探索神秘的宇宙。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距離太陽越近反而越冷?看完科學家的解釋明白了
    今天小編要帶大家了解的是:為什麼距離太陽越近反而越冷?看完科學家的解釋明白了。
  • 石油真的會被全部使用完嗎?為什麼石油這些年反而越開採越多?
    石油在許多能源中的地位是無可撼動的,但是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發展,石油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或許真的會有一天石油會徹底的枯竭,但是也有人認為石油不會枯竭,那麼石油到底會不會被人類全部使用完呢?曾經有一位科學家提出了一個觀點,石油的儲存量是固定的,是不可再生能源,一旦開發完就會不復存在
  • 真正活明白的人,在這4件事上往往都很慫,越慫反而越有前途
    當時聽起來覺得這是扯淡,怎麼可能越開越慫呢?車開得越多經驗越豐富,那應該是越大膽才對啊!但是,現在自己開了5、6年的車了,感覺教練說得是真的對!因為我現在基本已經是個慫人了,能不加速的儘量不加速。真正活明白的人,在這4件事上往往都很慫,越慫反而越有前途。一、在幫助別人時很慫前段時間《三十而已》非常火,其中的鐘曉琴是一個典型的老好人,無論是列印文件還是倒咖啡,她都熱心上前幫助。
  • 科學家猜測宇宙中還存在三種奇特天體,看完你就明白了
    今天小編要帶大家了解的是:科學家猜測宇宙中還存在三種奇特天體,看完你就明白了自人類有能力走出地球去探索宇宙之後,才發現到宇宙的浩瀚,宇宙當中存在著無數的星系,無數的天體。天體的種類有非常的多,比如說恆星、行星、小行星、彗星等等,這些還是相對來說比較常見的一些天體。
  • 宇宙到底有多大?看完後你就明白,真實的尺度讓你恐怖!
    在研究地球以為的文明中,宇宙帶給了我們很大的驚喜,讓大家一點一點的發現它的神秘之處。說到宇宙可能就有些人好奇了,我們一直在探索宇宙,那它的面積到底有多大呢?雖然我們知道,相比起整個宇宙,地球很是渺小,但我們還是不知道宇宙的範圍。
  • 看完李安版的「綠巨人」後一臉迷茫:這還是我認識的超級英雄嗎?
    浩克在漫威宇宙的設定為「越憤怒,越強大」,連洛基神都被他按倒地上摔,可見浩克的恐怖。但就是這麼一個狂暴的形象,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獨立電影卻遇上了一個文藝範兒的李安。《綠巨人浩克》上映於2003年,大導演李安也在一定程度上將這部影片注入了自己獨特的思想,讓觀眾看完之後都感覺與其它超級英雄電影截然不同。有網友說這樣一部超級英雄的視覺大片硬是讓他拍成了充滿悲情色彩的文藝片。
  • 宇宙到底有多大?看完這些一環套一環的思路,你可能會感到害怕
    古時候的人們,認為地球就是整個世界,天上的太陽,月亮和星星都是地球的一部,或者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但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對於地球的認識也越來越多,同時也有了一部分宇宙的認知。工業革命開始,科技開始發展,天望望遠鏡出現後,人類也能夠看到宇宙中的一些天體,對宇宙有了新的認識,但這個時候,人們還無法意識到宇宙的浩瀚和廣闊。當人類的第一顆人造衛星進入太空,天文望遠鏡也發射到太空中,從太空中我們才真正明白宇宙太大了,那宇宙到底有多大呢?下面我們就一環一環來分析一下。
  • 恩賜越多,要背的十字架越大!
    恩賜最容易成為屬靈驕傲的資本我們擁有越多的恩賜,心裡就越容易輕浮自滿。如果我們沒有這個生命去承受,主再多給我們一些寶石,那將會成為驕傲的資本,更容易自義,並且這種罪往往很不容易察覺,蒙蔽很深。有的人追求聖靈充滿和恩賜,後來就被魔鬼欺騙,反而遠離神。
  • 為何黑洞被稱為宇宙裡面最「神奇」的地方?看完明白了!
    我們先不說宇宙飛船在飛行時需要克服其他天體的吸引力,我們首先來說一下當宇宙飛船面臨黑洞的時候就會存在著被銷毀的風險,然而黑洞目前是科學家們發現最強大的也是對神秘的天體之一。如果你是在宇宙當中遨遊,黑洞有可能在明亮的地方被你看到,甚至還有可能隱藏在宇宙的黑暗之處,畢竟至今沒有哪個生物能夠在經過黑洞的時候,成功擺脫黑洞的吸引力,一般面臨的都是被吞噬的命運。
  • 為什麼恐怖片越恐怖你越想看?是刺激嗎?
    恐怖故事對於一部分人來說,有著致命的吸引力,但其實這些人並不是全什麼都不害怕才去看恐怖片。恰恰相反,很多人看了恐怖片感到很害怕,但就是控制不住地想看。那麼為什麼恐怖片越恐怖,你卻越想看呢?當我們受到驚嚇時,腦內會分泌出一些化學物質,這些物質會造成我們生理上的變化。在當我們保持原始的生存本能狀態下,這些分泌出的化學物質會讓我們的身體瞬間充滿了能量並且暫時忘記痛苦,同時也關閉了生理上一些不必要的活動,比如理性思考,這跟興奮和極度喜悅有相似之處。
  • 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那為什麼會越挖越多?這一切得從恐龍說起!
    石油在許多能源中的地位是無可撼動的,但是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發展,石油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或許真的會有一天石油會徹底的枯竭,但是也有人認為石油不會枯竭,那麼石油到底會不會被人類全部使用完呢?曾經有一位科學家提出了一個觀點,石油的儲存量是固定的,是不可再生能源,一旦開發完就會不復存在,這位科學家根據自己的研究,推理出來了一套曲線理論,石油的產量和時間成反比,隨著人類的開採石油會越來越少,而根據這個科學家估計,石油會在1966年到1972年達到歷史以來儲量最高,在那之後石油的產量就會不斷的減少,如果這個科學家說的例子有不對的地方的話,那麼石油枯竭就不至於被人們所認可。
  • 量子研究者反思:若意識可以決定物質,證明宇宙只是一道程序
    然而,當科學家們向太空宇宙深處探索得越深入時,似乎越是感到迷茫,心中的疑問反而變得更多了,對宇宙的認識不是越來越了解熟悉,而是感覺越來越陌生了。正如求知若渴的人學習知識一樣——掌握的知識越多越深入的人,反而越覺得自己的知識匱乏不夠使用。
  • 看完這些天體明白了,它的質量是太陽的660億倍
    可是隨著人類觀測技術的不斷提升,我們看到了太陽系之外的世界,那個時候我們才明白,原來太陽也是渺小的存在。那麼太陽有多麼渺小呢?當我們看完宇宙中的這些天體,你就明白了。太陽的本質是一顆恆星,而恆星是宇宙的明燈,是非常普遍重要的一類天體。它給黑暗寒冷的宇宙帶來了些許光明和溫暖,同時恆星也是生命星球誕生的關鍵,沒有恆星,就不會有宇宙生命的誕生。
  • 科學家至今仍無確切答案的暗物質,你知道多少呢?
    我們人類居住的地球在這茫茫宇宙中,實在是太小了,猶如大海當中的一粒沙。那我們人類對於地球外的世界知道的實在是太少了。在擋不住的好奇心驅使之下,人們仰望美麗的星空時,總會忍不住地想知道遙遠的天際到底藏著什麼秘密。望遠鏡的發明讓我們不用跑出沒有空氣的大氣層,不用跑到宇宙外面去,也能夠看到月亮、太陽、星系亦或是銀河。我們看到的越多,知道的越多,發現的越多,也越發現我們知道的實在是太少了。
  • 中科大博士投河:為什麼知識越多,懂得越多,人反而越脆弱?
    一個博士為何在萬家團圓的前夕,放棄了寒窗苦讀僅二十年的美好前途,放棄了年僅28歲的寶貴生命,獨赴黃泉呢?01娛樂圈人稱FAN爺的知名女星曾經說過:我能經得起多大詆毀,就能擔得起多少讚美!當然這句話應該反過來也成立:一個人擔得起多少讚美,就要經得住多大詆毀。
  • 為什麼有人說,特斯拉是外星人?看完他的發明專利我明白了!
    為什麼有人說,特斯拉是外星人?看完他的發明專利我明白了!說到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多數人想到的都是愛因斯坦,霍金,牛頓等人,但是還有一位科學家做出的成就並不比這些人低,卻異常的低調經常會被人遺忘,他就是科學巨匠尼古拉特斯拉。
  • 人類有可能永遠也無法破解宇宙的全部奧秘,越探索謎團越多
    雖然這個時候,我們知道地球之外是浩瀚的宇宙,可是我們卻仍然不知道地球長什麼樣子,身在地球中,你永遠不會看到地球的全貌,只能是各種想像。只有當人類走出地球之後,身在太空之中,我們才真正明白浩瀚這個詞的意義,同時也直觀真實地看到了地球的樣子。
  • 宇宙沒有空氣,飛船為什麼不能達到光速?科學家:無法觸及的速度
    宇宙浩瀚無邊,自人類開始認識宇宙以來,就對星辰大海充滿了嚮往。然而,在這廣闊宇宙的背後,卻隱藏著一個對人類來說難以達到的條件——距離。我們都知道,宇宙自誕生開始就在不斷膨脹當中,而且膨脹的速度越來越快。這意味著如果人類的速度不能超過宇宙膨脹的速度,那麼我們將永遠不知道宇宙有多大,更不會知道宇宙外面到底有什麼。
  • 為什麼宇宙和生命體如此相似?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人類對宇宙了解得越多,越是感覺迷惘,越是對宇宙的真實來歷及本質有更多的猜測,這其中不乏一些腦洞大開的人,其中有一種觀點認為:宇宙其實是一個生命體,提出這種觀點的人認為,宇宙和一個生命體的出生到成長過程太相似了,到底有哪些和生命體的相似之處?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 宇宙的終極法則熵真的只能增加嗎?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明白了
    宇宙浩瀚廣闊,有著無數的星系和天體,而宇宙天體能夠非常有序地運行,必然離不開宇宙的一些法則的約束。宇宙中肯定存在著一些法則,雖然它們看不見,摸不著,但我們不能否認它們的存在,那麼宇宙中是否存在終極法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