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宇宙和生命體如此相似?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2020-12-06 探索浩瀚星空

宇宙浩瀚廣闊,有著無數的天體,無數的奧秘,對於宇宙的來歷,現代科學主流觀點是來源於奇點大爆炸,在大約138億年前,一個奇點突然爆炸,其內部的物質向外噴射而出,宇宙也同時以超光速的速度向外膨脹,於是宇宙就誕生了。

也有不少人對宇宙大爆炸理論持懷疑態度,如果宇宙大爆炸是真實的,那麼這個最初的奇點是怎麼來的?對於奇點的來歷無人可以說得清楚,它有著太多的神秘。人類自探索宇宙以來,從最初對宇宙一無所知到現在對宇宙越來越多的認知。

人類對宇宙了解得越多,越是感覺迷惘,越是對宇宙的真實來歷及本質有更多的猜測,這其中不乏一些腦洞大開的人,其中有一種觀點認為:宇宙其實是一個生命體,提出這種觀點的人認為,宇宙和一個生命體的出生到成長過程太相似了,到底有哪些和生命體的相似之處?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有科學家認為,宇宙有太多和生命體相似的地方,我們先從宇宙的誕生說起,宇宙誕生於起點大爆炸,而這個奇點的是什麼?是如何來的一直沒有答案,如果把宇宙當成一個巨大的生命體,那這個奇點就相當於精子和卵子融合後形成的一個合子,這個合子經過無數年的發育成長,慢慢成熟,這和生命體的出生過程有些相似。

宇宙大爆炸相當於生命誕生的時候,生命體出生了,宇宙也誕生了。生命體在慢慢長大,個體也在長大。這和宇宙不斷膨脹有些相似,宇宙的膨脹也相當於生命體的不斷成長,長大的過程。宇宙最早的時候有一批大質量的恆星誕生,它們主要由氫和氦組成。這和生命體的幹細胞相似,承擔著分化形成各種功能細胞。

隨著宇宙的膨脹,原始星系開始形成,最終演化為各個龐大的星系團和超星系團,這又和生命體內的消化道,神經和血管有些相似,宇宙中存在著不少恆星稀少的區域,類似於生命體組織內的空腔。

隨著宇宙的演化,宇宙也逐漸穩定成熟,暗能量和可見物質出現,而現代科學家認為我們的宇宙的暗能量的含量是75%,可見物質是25%,還有其它的一些物質佔5%,這又和生命體內水,脂肪和有機化合物的比例相符。暗能量和生命體脂肪一樣,都是宇宙及生命體能量的來源。

宇宙還在不斷膨脹,和生命體還在不斷長大一樣,在我們的可觀測宇宙範圍內,有著無數的恆星和天體,有的恆星出現,有的恆星滅亡,這和生命體內的細胞衰老,細胞新陳代謝相似,當生命內的的細胞逐漸死亡,生命體也走到了終點,那是不是代表著宇宙也兩樣會有死亡,會有生命終結的一天。

最後就是宇宙中的黑洞,黑洞在我們目前所知引力最大的天體,它有著超強的吞噬能力,無人知道被黑洞吞噬的物質到底哪去了,是消失了還是從另一端噴射出去,如果是從另一端的白洞噴射出來。黑洞越看越像是生命體的排洩器官。

這些宇宙從誕生到成長到死亡的過程,和生命體有很多的相似之處,到底是巧合還是另有深意我們不得而知,但我們知道宇宙是神秘的,在人類沒有真正弄明白宇宙的終極真正之前,一切皆有可能,宇宙為什麼就不可以是生命體呢?

可能有的人說,宇宙如此之大,如果它真是一個生物,那它有多大啊,這怎麼可能?其實這種說法相信不少朋友看過一些修仙的小說,裡面的一些修仙者,可以在體內形成空間,這個空間隨著修為的提升也會不斷演化發展,最終會形成一個小宇宙。雖然這是小說,但在佛學和道家學說中的確是有過這種記載的。

另外現在越來越多的科學家都相信多元宇宙的存在,認為我們的宇宙只是眾多宇宙當中的一個,在宇宙之外還有著一個更大的宇宙空間,我們可以稱它為大宇宙。大宇宙中有著無數的小宇宙,也有一些星空巨獸,這些星空巨獸有的如星系般大,有的如宇宙般大。其實在我們的宇宙中,誰又能肯定沒有這種星獸的存在呢?或許在宇宙的某處就存在著這種比太陽還大的星獸生命體,他們的體內可能就是另外一種空間的存在。

宇宙是神秘令人嚮往的,人類目前的科技還很落後,等我們什麼時候可以走出太陽系,走出銀河系,到達宇宙的邊緣,或許會對宇宙的真相有新的認識,或許那時候人類會感嘆:原來宇宙的真相是這樣,還真被數億年前一個小編的文章中的猜想說對了。

小夥伴們,你們認為宇宙會是什麼?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和猜想。

相關焦點

  • 宇宙為什麼和生命體如此相似?科學家的解釋匪夷所思
    至於大爆炸發生之前是什麼樣、或者是什麼狀態,科學家更是無法給出解釋,因為大爆炸是一切的起點,在此之後才正式有了空間和時間的概念。 不過,雖然道理是這樣,但小小的奇點為什麼能夠爆發出如此龐大的能量和質量呢?如果奇點是一切事物的開端,那它必然會有一個存在的空間,這處空間是什麼呢?
  • 宇宙為什麼和生命體如此相似?科學家的解釋匪夷所思
    不過,雖然道理是這樣,但小小的奇點為什麼能夠爆發出如此龐大的能量和質量呢?如果奇點是一切事物的開端,那它必然會有一個存在的空間,這處空間是什麼呢?而宇宙讓人著迷的其實遠不止它神秘的開始,還有它和生命體極為相似的結構。早在100多年前,在研究原子內部的結構時,科學家們就已經敏銳地注意到,行星圍繞恆星的運行的方式,和電子圍繞原子核運行的方式非常相似。
  • 為什麼宇宙和生命體如此相似?宇宙真的也是一個生命體嗎?
    對於宇宙,人類在感嘆它的廣袤無垠的同時,也在探索著它的奧秘。歷年來,關於宇宙的來源的猜想有很多很多,但目前普遍都接受的一個猜想是,宇宙的來源是源自於距今約138億年前奇點發生大爆炸,不斷以光速向外膨脹後產生的。
  • 宇宙為什麼和生物體如此相似?
    可奇點的本質究竟是什麼,科學家還無法給出一個準確的解釋,只能從數學中推導出它的存在。    至於大爆炸發生之前是什麼樣、或者是什麼狀態,科學家更是無法給出解釋,因為大爆炸是一切的起點,在此之後才正式有了空間和時間的概念。
  • 人類為什麼無法逃脫死亡?聽完科學家的答案恍然大悟
    人類為什麼無法逃脫死亡?聽完科學家的答案恍然大悟地球上能夠孕育出生命,真是不可思議。要知道在浩瀚的宇宙中,目前只發現了地球存在生命。很多人都曾思考過這樣一個問題,生命是什麼?生命是如何誕生的?雖然目前咱們的科學已經進步了許多,但現在仍然無法解釋出那些問題。通過現有的知識儲備,我們只知道最初的生命形態是單細胞,經過漫長的進化和演變,才有了較為複雜的生命和高智慧的人類。
  • 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當科學逐漸走進人類文明之後,自然界的很多事物可以用科學來得到解釋,於是過去的神創論就不攻自破了。可是後來一些偉大的科學家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科學的盡頭是神學。有科學家將科學和神學聯繫了起來,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科學家就是牛頓和愛因斯坦。相信很多人對這位偉大的科學家都不陌生,他們可以說是人類進入科技時代以來,在物理學方面貢獻最大的兩個劃時代的偉大科學家。
  • 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其實我們一般人對於我們現在整個世界了解的並不是很多,科學家們就把世界分為了多個維度,而我們現在就生活在三維空間裡面,像我們看到的事物大多都是立體的存在,但是我們對於其他的維度並不是很了解,有的人說螞蟻就生活在二維空間,因為我們能夠看到小螞蟻的存在,但是螞蟻卻看不到我們。
  • 宏觀和微觀存在明確的界限嗎?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我們在網絡上,經常可以看到這樣一句話:「遇事不決,量子力學」,為什麼物理學界兩大基石之一的量子力學,會被很多人如此調侃,量子究竟是什麼,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的區別又在哪裡?首先,遇事不決,量子力學這句話的原文是「遇事不決,可問春風」,一句唯美的句子被網友魔改成為一句調侃人類物理學基石的段子,可謂充滿了濃鬱的後現代魔幻主義色彩。
  • 科學家解密宇宙的真實面目:它就是一個生命體?
    2006年,《紐約時報》一篇關於宇宙結構的報導震驚了科學界。其主要內容是天文學家意外地發現宇宙星河所構成的圖形竟然和人類大腦結構十分類似,就連形狀也非常相似。由此一些專家認為:宇宙可能是一個生命體。而科學家還發現,地球上生命體的出生、生長、繁殖、死亡的特點,同樣可套用在宇宙上,例如宇宙的生長即是宇宙的擴張,宇宙也同樣面臨著不知何時到來的死亡,只不過和地球上的生命體相比,宇宙生存的周期更長。
  • 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隨著人類對宇宙探索的不斷深入,對宇宙的浩瀚越來越了解,不少人產生了一種悲觀情緒,認為人類有可能永遠也實現不了星際旅行。那麼星際旅行真的有可能實現嗎?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我們生活的地球,距離單位以米為基準,而在浩瀚的宇宙中,基本的距離尺度單位是光年,1光年(ly)=9.4607e+15米(m),這是一個龐大到我們無法想像的數字。
  • 為什麼首張黑洞照片的亮度是不均勻的?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科學家正是在宇宙中觀測到了這樣的吸積盤存在,才確定了黑洞是宇宙中真實存在的一種強大天體。雖然人類已經確定了黑洞的存在,但是有關黑洞的照片始終沒有被拍攝到,我們在網上看到的那些黑洞照片,只不過是人們想像藝術加工而成了。
  • 為什麼大多數的人都不相信宇宙有神?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隨著人類文明的快速發展,進入科技時代之後,雖然也有一些人仍然在信仰神,但是大多數的人都不相信宇宙有神的存在,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對於神,地球上有很多種傳說,東方國度和西方國度對於神的信仰是完全不同的,在西方國家,基督教信奉耶和華上帝,認為上帝創生了一切,包括人類。伊斯蘭教信奉「真主」,又叫「安拉」,認為真主是萬物的創造主。
  • 宇宙是個生命體?為何和大腦中神經元及其相似?人類只是細胞?
    宇宙的真實面貌在探索宇宙的過程中,科學家逐漸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甚至有很多事情都顛覆了人類對宇宙認知,一度影響人類探索,甚至不得不停止對宇宙的探索,曾經有一位天文學家。他說出我們現在所探索的宇宙和人類的認知有很大區別,2011年一張雜誌刊登了一篇論文,在這篇論文中,他們對比了宇宙和腦細胞,發現兩者竟然如此相似,難道宇宙只是一個大型的腦細胞嗎?宇宙中恆星和恆星的交界點。
  • 宇宙就是一個生命體!黑洞會不會是宇宙的「嘴」,白洞會不會就
    宇宙浩瀚無比,類似銀河系的星河足足有數十億個,星球則更是數不勝數。而這其中又隱藏著多少人類未知的宇宙奧秘呢?2006年,《紐約時報》一篇關於宇宙結構的報導震驚了科學界。其主要內容是天文學家意外地發現宇宙星河所構成的圖形竟然和人類大腦結構十分類似,就連形狀也非常相似。由此一些專家認為:宇宙可能是一個生命體。
  • 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的界限在哪裡?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為什麼這兩大理論要分開來談,而不是把它們合併到一起呢?原因其實很簡單,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之間「存在矛盾」,有一些特殊的物理現象,我們目前還沒辦法解釋,一旦想要衡量的物理量達到了一個「十分大」或者「十分小」的程度時,我們的物理知識就會出現偏差,例如我們都知道宇宙中最快的速度是光速,但是宇宙本身膨脹的速度,就是超過光速的,這是因為宇宙本身太過龐大,膨脹一秒鐘製造出來的空間遠比,光速飛行一秒的時間要長
  • 宇宙是一個生命體,人類只是寄生蟲
    科學家研究發現,整個宇宙的運行都是很有規律的,每顆星球都在做著自己有規律的運動,整個宇宙就像是一套系統,做著早已經設定要工作。研究人員發現,把原子放大上億倍來看,就像整個宇宙一樣相似,這讓很多人腦洞大開,宇宙是不是根本就沒有大小之分,宇宙之外還有宇宙,人的細胞就是一個宇宙,微觀世界裡還有微觀世界。
  • 宇宙的溫度達到了多少度?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其實從宇宙大爆炸的那一刻,溫度也就出現了。在人類的認知裡,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是15攝氏度,火星表面的平均溫度為零下63攝氏度,而金星上的溫度可達460攝氏度,太陽表面的溫度達到了5500攝氏度。如此多的不同溫度,讓我們認知到這個世界,這個宇宙完全就是一個溫度的世界,任何地方,任何物質都會有自己一個溫度。
  • 宇宙的溫度達到了多少度?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可能很多人覺得,宇宙有大量的恆星存在,而恆星又是一個強大的熱輻射能源,所以宇宙在如此多的恆星加持下,溫度應該是比較高的,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更是有著更加空闊的大星際空間存在,那裡異常寒冷和黑暗。我們都知道宇宙最初只是一個擁有無限溫度和密度的奇點,當它發生大爆炸之後,就開始快速膨脹,同時誕生了時間和空間
  • 宇宙有可能會是一個有意識的生命體嗎?
    廣義的宇宙定義是萬物的總稱,是時間和空間的統一。而宇宙本質,目前大致有三種概念。唯心者的意識宇宙,唯物者的物質宇宙,和法則宇宙。通過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觀測發現我們的宇宙已經膨脹了138.2億年,最新的研究認為宇宙的直徑可達到960億光年,甚至更大。至於宇宙有沒有可能回事一個有意識的生命體,這樣的問題必然是沒有標準答案的,畢竟對於宇宙的本質,既無法證明也無法證偽,以下就說說我個人的看法。
  • 科學家:宇宙可能是生命體,看完就知道了
    科學家:宇宙可能是生命體,看完就知道了!,那麼這是為什麼呢?現在很多科學家認為嗎我們研究所看到的宇宙是一個複雜的有機體,而我們人類也是這個就他的生命體內的微生物而已,在之前科學家就曾經提出過一個話題,如果宇宙就是一個龐大的生命體,那麼身處在它之中的人類又算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