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為什麼和生物體如此相似?

2021-01-20 宇宙解碼

    現在主流學說認為,我們目前生存的絢爛宇宙,是138億年前一個緻密的奇點爆炸膨脹所形成的。


    

    可奇點的本質究竟是什麼,科學家還無法給出一個準確的解釋,只能從數學中推導出它的存在。


    至於大爆炸發生之前是什麼樣、或者是什麼狀態,科學家更是無法給出解釋,因為大爆炸是一切的起點,在此之後才正式有了空間和時間的概念。


    而大爆炸之前根本不存在時間,奇點之「外」也不存在任何的空間,所以探究這些問題其實根本沒有任何意義,甚至問題的本身根本就沒有任何意義。


    不過,雖然道理是這樣,但小小的奇點為什麼能夠爆發出如此龐大的能量和質量呢?如果奇點是一切事物的開端,那它必然會有一個存在的空間,這處空間是什麼呢?


    更主要的是,既然奇點是客觀存在的東西,就意味著它可能並非只有一個,在那處神秘的空間中可能有無數個奇點,發生了無數次的創世爆炸,產生了無數個絢麗浩瀚的宇宙。


    超膜理論認為,宇宙所在的空間是一個超高維的空間,宇宙在其中就像一個個有膜的泡泡一樣,在某些情況下它們會相互碰撞,每次的撞擊都會產生一個新的宇宙。也就是說宇宙並不是誕生於大爆炸,而是一種預先存在狀態的延續。



    當然了,不管其他宇宙起源理論多麼的顛覆,目前主流且證據最多的還是大爆炸理論。而宇宙讓人著迷的其實遠不止它神秘的開始,還有它和生命體極為相似的結構。


    早在100多年前,在研究原子內部的結構時,科學家們就已經敏銳地注意到,行星圍繞恆星的運行的方式,和電子圍繞原子核運行的方式非常相似。



    隨著對宇宙研究的不斷深入,科學家們發現宇宙中許多結構都和生命體也非常相似,甚至超生物宇宙理論直接認為,宇宙有可能就是一個顛覆認知的超級生物。


    比如說黑洞就和生命體的生殖與排洩器官非常相似,它吞噬物質就像機體在處理代謝垃圾,而它演化到極致會誕生奇點,放到生物體中去看這個過程,它就像雌性生物的卵細胞。


    按照多重宇宙理論,宇宙與宇宙之間的碰撞,會導致黑洞與黑洞之間進行物質和能量交換,這其實就是受精的過程。


    大爆炸發生後的30至40萬年間,宇宙處於溫度極高的混沌狀態,如同胚胎賴以生存的羊水,此時被稱為「最古老的光」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就相當於羊水中的催化因子,催生出了適合恆星出現的環境。



    由於此時宇宙剛誕生不久,第一批成型的宇宙物質都攜帶著宇宙的初始信息,這點對應著生物的DNA。


    40萬年至1億年,宇宙中第一批恆星開始出現,這些質量超大的初始恆星主要由氫和氦構成,對應著生物的幹細胞,承擔著分化和形成各種細胞的重任。



    而初始恆星確實承擔著這樣重任,它們在生命最後時刻以超新星爆發的形式,將一些重金屬撒向宇宙各處,為後面恆星的形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億至10億年,宇宙中開始形成原始星系(器官),並且在漫長的歲月中演化成橫跨數十億光年的星系和超星系團,而星系和超星系團中大量絲狀的纖維結構,則是生物機體中的血管和神經。


    當然了,宇宙中也會有一些物質分布相對稀疏的地方,而這些地方等同於人體內的空腔。


    10億年到現在,宇宙已經慢慢發育成一個成熟的個體,可見物質、暗能量和暗物質的佔比約為5%、75%和25%,類似於人類體內含氮化合物、水和脂肪的比例。


    暗物質和可見物質之間作用很微弱,這和水在人體內的作用差不多,而暗能量和體內的脂肪一樣,都是機體的主要能量來源。


    今天,宇宙還在以遠超光速的速度膨脹著,就像一個生物一樣不停地成長壯大,每天都有大量的恆星走向滅亡,同時也有大量的恆星在星雲中誕生,就像人體每天都有大量細胞死亡,同時也有大量細胞出現。


    看到這裡相信許多人會覺得科學家的解釋太過匪夷所思,宇宙怎麼可能是一個巨大的生物體呢?


    事實上,早在2012年11月16日《自然》雜誌上就曾發表過一篇論文,文中提到宇宙中各種結構的形成過程,與生物大腦的結構和形成過程非常相似,所以才會有許多人懷疑要麼宇宙本身是一個完整的生命體,要麼它就是一個巨大的生物細胞。



    當然了,這一切也都只是推測,畢竟人類現在只是一種才能在「家門口」晃悠的渺小生物,滿打滿算出現也不到一千萬年的時間,在這種情況下幾乎不可能將宇宙了解的極為透徹,它漆黑的帷幔後面肯定還隱藏著極多人類不知道的秘密。

相關焦點

  • 宇宙為什麼和生命體如此相似?科學家的解釋匪夷所思
    不過,雖然道理是這樣,但小小的奇點為什麼能夠爆發出如此龐大的能量和質量呢?如果奇點是一切事物的開端,那它必然會有一個存在的空間,這處空間是什麼呢?而宇宙讓人著迷的其實遠不止它神秘的開始,還有它和生命體極為相似的結構。 早在100多年前,在研究原子內部的結構時,科學家們就已經敏銳地注意到,行星圍繞恆星的運行的方式,和電子圍繞原子核運行的方式非常相似。
  • 宇宙為什麼和生命體如此相似?科學家的解釋匪夷所思
    不過,雖然道理是這樣,但小小的奇點為什麼能夠爆發出如此龐大的能量和質量呢?如果奇點是一切事物的開端,那它必然會有一個存在的空間,這處空間是什麼呢?而宇宙讓人著迷的其實遠不止它神秘的開始,還有它和生命體極為相似的結構。早在100多年前,在研究原子內部的結構時,科學家們就已經敏銳地注意到,行星圍繞恆星的運行的方式,和電子圍繞原子核運行的方式非常相似。
  • 宇宙和生物體相似的讓你不敢想
    我們人類和宇宙真的很像,一個原子是不是很像太陽系,相信許多人會覺得科學家的解釋太過匪夷所思,宇宙怎麼可能是一個巨大的生物體呢?早在2012年11月17日《自然》雜誌上就曾發表過一篇論文,文中提到宇宙中各種結構的形成過程,與生物大腦的結構和形成過程非常相似,所以才會有許多人懷疑要麼宇宙本身是一個完整的生命體
  • 為什麼宇宙和生命體如此相似?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人類對宇宙了解得越多,越是感覺迷惘,越是對宇宙的真實來歷及本質有更多的猜測,這其中不乏一些腦洞大開的人,其中有一種觀點認為:宇宙其實是一個生命體,提出這種觀點的人認為,宇宙和一個生命體的出生到成長過程太相似了,到底有哪些和生命體的相似之處?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 宇宙其實是個生物體?
    生命的尺度可大可小,從我們熟悉的世界觀出發也是如此,生命可以小到微觀世界裡的病毒,大到鯨魚,對比鯨魚和病毒的數量級,好比我們人類和宇宙的數量級。;而我們人類對於宇宙的探索也是如此,我們難以洞察宇宙和了解宇宙。
  • 為什麼宇宙和生命體如此相似?宇宙真的也是一個生命體嗎?
    對於宇宙,人類在感嘆它的廣袤無垠的同時,也在探索著它的奧秘。歷年來,關於宇宙的來源的猜想有很多很多,但目前普遍都接受的一個猜想是,宇宙的來源是源自於距今約138億年前奇點發生大爆炸,不斷以光速向外膨脹後產生的。
  • 宇宙是一個巨大的生物體?世界各大文明神話中,或早已存在暗示
    人體細胞,和宇宙有幾分相似之處其實我們通過對比,宇宙似乎與人類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比如人體的細胞是螺旋結構的,宇宙的星系也是螺旋結構的,整個宇宙包含有數以萬億計的天體,而人體也是由數以萬億計的細胞組成的,因此有人認為,我們的宇宙有可能是一個巨大的生物,而人類就是寄生在宇宙身體裡面的「細胞」或者「病毒」,這個想法有點天馬行空了
  • 宇宙類似大27個數量級的人腦?科學家發現大量令人震驚相似之處!
    雖然這個猜想沒有任何科學依據,不過最近科學家們將人腦神經網絡和宇宙星系網絡進行了定量對比,還真發現這兩個相差了10^27倍的系統之間存在大量令人震驚的相似之處。這項研究來自博洛尼亞大學天體物理學家佛朗哥·瓦扎(Franco Vazza)和維羅納大學神經外科醫生阿爾貝託·費萊蒂(Alberto Feletti),他們對這兩個在規模上相差了27個數量級的網絡進行了定量分析。
  • 為何宇宙網狀結構與大腦如此相似?
    科學家介紹到,如果拋開單個星體或恆星系,從更高一層的整體角度來看,宇宙的結構存在著許多有趣的地方,其中也承載著太多的秘密。將星系縮小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清晰看到宇宙存在著一個「網狀結構」。星系和星系之間,並不是以相對平均的狀態均勻分布在宇宙空間中的,而星系內部的星體也遵循著這個道理,它們總是能形成一種具有顯著特徵的結構。
  • 微觀世界與宏觀宇宙究竟有哪些不同?科學家為何說它們如此相似?
    微觀世界的意思就是,通過對物體的放大所呈現出的極其微小的物質世界,而宏觀宇宙指的是我們所生存的這個宇宙。這兩者一個無限小一個無限大,看似不相關,但是它們之間卻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繫。為什麼要這樣說呢?通過科學家對微觀世界和宏觀宇宙的對比發現,這兩者之間竟然有著非常多的相似之處。科學家發現,宇宙並不是雜亂無章的,而是非常的有規律,整個宇宙都處在一種粘乎乎的狀態之中。而在微觀世界裡,也是如此。如果我們把一片樹葉不斷放大,在放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一個像極了宇宙的宇宙模型就此出現。
  • 為什麼宇宙的氫元素含量如此高?
    其實木星只是宇宙中的一個縮影,在整個宇宙中氫元素隨處可見。那麼為什麼宇宙的氫元素含量如此高?這要從宇宙起源講起,過程頗為有趣。經過天文學家長期的研究發現,宇宙中分布最廣、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氫元素,每一個天體都含有氫元素,恆星更是如此,因為它們內部的核聚變反應正是以氫原子為基礎燃料進行的。雖然地球上也同樣存在氫元素,但是它的總含量並不高。
  • 鋼鐵俠1代戰甲為什麼感覺和天神族相似?
    首先,先來糾正一下題主問題中描述的是「天神族」,但筆者估計題主想問的是「天神組」,因為在漫威的設定中,天神族和天神組其實還是有不小的區別的,只有設定中的「天神組」的造型才更為接近鋼鐵俠的戰甲造型。而對於「天神族」的設定,更多的是類似「星爵老爸」伊戈這類的不限制造型的宇宙存在,這一點咱們要清楚。
  • 宇宙如此之大,會不會在地球外,有比星球還要大的生物呢?
    宇宙如此之大,會不會在地球外,有比星球還要大的生物呢?如果紐西蘭大龍魚和雙腔龍真的存在過,那麼它們的體型和重量要比藍鯨重很多,至少可以達到300噸以上,很難想像如此龐然大物在地球上生存是怎樣的情景,所有的一切很有可能會被它們瞬間碾壓。有人提出了一個特別有意思的問題,竟然有如此大的生物,那麼在茫茫的宇宙當中,是否存在比一顆星球體型還要大的生物呢?
  • 超級生物體組成之菌群
    細菌存活於宇宙已經38億年的時間而從未滅絕!從火山口到深海上萬米,從沃土到鹽鹼地,從南極到北極,它無處不在!單細胞一系演化,有了多細胞,有了魚類,爬行類,哺乳類……到現代智人已經演化為極複雜的生命體,它複雜的程度遠遠超出了任何一架飛機,任何一個複雜的機械體,每個人都是一個超級生物體,這個超級生物體由人體細胞與菌群細胞共同組成,最後形成了共生的格局!共生是一種平衡,細菌與細菌的平衡,細菌與人體的平衡。
  • 浩瀚的宇宙當中存在著許多與地球相似的類地行星嗎?
    宇宙之大,浩瀚無垠,我們所生活的地球也僅僅只是宇宙中的滄海一粟。人類若是想完全了解宇宙需要世世代代科學家們的辛苦奮鬥和努力,這樣一個科學研究甚至是沒有截止期限的。我們目前雖然在不斷探索宇宙,使用天文望遠鏡和發射火箭觀測宇宙,這也只不過了解宇宙的九牛一毛,鳳毛麟角。
  • 宇宙可能是個生物體
    《紐約時報》報導,科學家發現宇宙星系的分布和生物腦組織的結構極其類似,生命的尺度可大可小,從我們熟悉的世界觀出發也是如此,生命可以小到微觀世界裡的病毒,大到鯨魚,對比鯨魚和病毒的數量級,好比我們人類和宇宙的數量級。
  • 宇宙是有生命的?人類生活在「巨大生物體中」,這有科學依據嗎?
    首先我們可以先看一下地球是怎樣出現的,138億年前宇宙大爆炸產生了地球,這是有科學依據支撐的。在我們看來宇宙是四季平穩的狀態,但實際上宇宙正在以人類肉眼看不到的速度快速膨脹,科學家也根據宇宙的膨脹速度計算出了它的年齡。
  • 詭異的未知生物體
    圖文:來源網絡編輯:俊平存在於南極洲地區的龐大未知生物體
  • 宇宙起源竟和我國神話高度相似,網友:難不成有人穿越回去傳播的
    非常榮幸大家能夠閱讀我的文章,希望您閱讀愉快,您的閱讀能讓小編創作更有動力關於對宇宙起源的探索,現在非常令人信服的說法就是宇宙大爆炸學說,對於這個觀點,認為宇宙是由一個奇點,然後在爆炸之後膨脹形成了我們現在的宇宙,就在地球誕生後發展的諸多生命交替之後,出現了我們人類,伴隨著人類科技的迅速發展,許多的天文地理知識和理論,逐漸的被我們所發現和提出,在這些天文理論當中有一個非常奇怪的地方,那就是我們中國的許多神話
  • 關於宇宙是否為一個生物體的話題,是科學猜想,還是偽科學?
    網絡上常有人認為,宇宙就是一個巨大生物體的內部,所有的天體以及人類,都是在這個生物體中。甚至有人咄咄逼人的問:科學能夠證明不是這樣嗎?既然不能,又憑什麼不是這樣呢?其實這談不上科學或不科學問題,只是一個邏輯BUG。這個問題本身就是一個毫無邏輯的反科學思維。科學的思維是,讓證據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