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可能是個生物體

2020-10-03 o比鄰o小K

我們的體內存在無數細胞,大約40萬億—60萬億個,每個細胞平均直徑在10-20微米之間,而對於細胞裡更加微觀的物質而言,每個細胞又像一個星系般龐大……

我們所能認知的宇宙大約有1000到2000億個銀河系這樣龐大的星系,每個星系裡面又有數千億計的恆星……

微觀世界宇宙

從我們人類的認知角度出發,宇宙的宏觀的,而細胞是微觀的,存在即合理,誰能否認從細胞的角度出發,我們的身體是有多麼的龐大?就如同我們仰望宇宙一樣。

《紐約時報》報導,科學家發現宇宙星系的分布和生物腦組織的結構極其類似,生命的尺度可大可小,從我們熟悉的世界觀出發也是如此,生命可以小到微觀世界裡的病毒,大到鯨魚,對比鯨魚和病毒的數量級,好比我們人類和宇宙的數量級。

對於每個細胞而言,我們的身體大到無法認知,而對於每個細胞,它們對於細胞內部的物質又是大到如同一個宇宙;而我們人類對於宇宙的探索也是如此,我們難以洞察宇宙和了解宇宙。

我們所認知的宇宙,或許如同一個生物一樣,每個星系就像是生物體內的組織,星球就像是每個細胞,白洞就是宇宙從宇宙外獲取能量的口器系統,而黑洞則是吞噬體內病態星體組織的消化排洩系統。

我們看似不經意的一跺腳,掀起的塵土飛揚,也許對於塵埃世界裡的生命來說就是一場如同宇宙的膨脹,我們看似的轉瞬即逝,對於微觀世界的物體來說仿佛過去了無限的時間,也許世界裡無限包含著世界……

世界包含著世界

位於美國加州的加州理工學院的歐文斯谷射電天文臺發現宇宙之外還有宇宙的存在,每個宇宙就像是巨物的一個個細胞,宇宙之外的宇宙和我們所處的宇宙構成了整個時空。大爆炸之後可能形成了無數種可能性宇宙,有的宇宙如同生物體內的細胞正在走向死亡,有的則處於發育狀態;我們所認知的宇宙存在生命,那麼從概率學的角度出發來看,其它宇宙也必定存在生命,由此看來,多元宇宙中每個宇宙就像是巨物的一個細胞,它們共同構成了整個屬於某個生物體內的高維時空。

很多研究者逐漸認識到,宇宙具有生命的特徵,會新生會發育會繁殖會死亡……也許在久遠的外來,宇宙或死於意味或壽終正寢……

相關焦點

  • 宇宙其實是個生物體?
    平臺只給了我50個名額。前100個名額起步價為88元/年,以後每增加100名分別為188,288……未經證實,僅作腦洞,請勿當真!        我們所能認知的宇宙大約有1000到2000億個銀河系這樣龐大的星系,每個星系裡面又有數千億計的恆星……
  • 宇宙為什麼和生物體如此相似?
    更主要的是,既然奇點是客觀存在的東西,就意味著它可能並非只有一個,在那處神秘的空間中可能有無數個奇點,發生了無數次的創世爆炸,產生了無數個絢麗浩瀚的宇宙。    超膜理論認為,宇宙所在的空間是一個超高維的空間,宇宙在其中就像一個個有膜的泡泡一樣,在某些情況下它們會相互碰撞,每次的撞擊都會產生一個新的宇宙。
  • 宇宙和生物體相似的讓你不敢想
    我們人類和宇宙真的很像,一個原子是不是很像太陽系,相信許多人會覺得科學家的解釋太過匪夷所思,宇宙怎麼可能是一個巨大的生物體呢?早在2012年11月17日《自然》雜誌上就曾發表過一篇論文,文中提到宇宙中各種結構的形成過程,與生物大腦的結構和形成過程非常相似,所以才會有許多人懷疑要麼宇宙本身是一個完整的生命體
  • 宇宙是有生命的?人類生活在「巨大生物體中」,這有科學依據嗎?
    接下來我們就看一下生物體的概念,只有出現了生命,才能把這些生命叫做生物,因此生物的必備條件就是遺傳和新陳代謝,如果人類真的生活在一個生物體內,這就意味著這個巨大的生物體一定會進行新陳代謝,排放大量的廢物。但是縱觀整個宇宙和地球的大氣含量,我們並沒有發現宇宙所產生的廢物和垃圾。
  • 宇宙是一個生物體?生物的六次大滅絕!
    宇宙是一個生物體?生物的六次大滅絕!有人說地球是活的 ,地球像心臟在跳動,可能地球是一個巨大的生命體。把我們人類自己放大,其中細胞像極了地球。古有盤古開天闢地,骨骼化為巖土,肌肉變作泥土,皮膚與頭髮化作樹木植被,血液化作為水,進而演化出許許多多的生物。英國化學家羅夫洛克博士提出一個大膽的假說。地球的各種行為像極了一個超級生命系統。並且是太陽系最大的生物體。
  • 宇宙是一個巨大的生物體?世界各大文明神話中,或早已存在暗示
    人體細胞,和宇宙有幾分相似之處其實我們通過對比,宇宙似乎與人類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比如人體的細胞是螺旋結構的,宇宙的星系也是螺旋結構的,整個宇宙包含有數以萬億計的天體,而人體也是由數以萬億計的細胞組成的,因此有人認為,我們的宇宙有可能是一個巨大的生物,而人類就是寄生在宇宙身體裡面的「細胞」或者「病毒」,這個想法有點天馬行空了
  • 關於宇宙是否為一個生物體的話題,是科學猜想,還是偽科學?
    網絡上常有人認為,宇宙就是一個巨大生物體的內部,所有的天體以及人類,都是在這個生物體中。甚至有人咄咄逼人的問:科學能夠證明不是這樣嗎?既然不能,又憑什麼不是這樣呢?其實這談不上科學或不科學問題,只是一個邏輯BUG。這個問題本身就是一個毫無邏輯的反科學思維。科學的思維是,讓證據說話。
  • 從能量到熵,生物體是如何維持高度有序的?
    也就是說對於一個孤立系統來講,它的無序性是不可能自發降低的,這也就是熱力學第二定律。熱力學第二定律是殘酷的,它意味著萬物都會走向衰退。即使宏大如我們身處的宇宙,如果作為一個孤立系統考慮,早晚也會達到熱平衡,宇宙中到處都是冰冷和黑暗,最終走向熱寂的可怕結局。如果我們把組成生物體的碳、氫還有其他的一些元素混合起來,放在一個燒杯裡,維持上一段時間,它們永遠也不可能自發產生生物體。即使是最簡單的病毒,是介於生物與非生物體之間,它也有著精緻的結構。
  • 解讀電磁輻射對生物體三個方面的影響
    打開APP 解讀電磁輻射對生物體三個方面的影響 發表於 2017-12-02 11:20:54 可隨著科技進步,手機儼然成為低頭族的「第二條命」,因此在得到百分之一萬的定論之前,哪怕它可能真會要了我的命,也不能阻止我們低著頭過馬路! 要說遠離輻射,我們首先得知道輻射是什麼——自然界中的一切物體,只要溫度在絕對溫度零度以上,都以電磁波的形式時刻不停地向外傳送熱量,這種傳送能量的方式稱為輻射。物體通過輻射所放出的能量,稱為輻射能,簡稱輻射。
  • 宇宙中最大的生物會有多大?可能達到光年大小嗎?
    即使是天體的大小也要遵循物理規律,它不可能無限制發展!比如狹義上能無限增長的黑洞理論質量上限為太陽的500億倍,超過這個大小後吸積盤將會不夠穩定,它將失去成長的質量來源!而生物體的體型大小限制就更多了!
  • 美科學家在生物體中發現第22個天然胺基酸
    美科學家在生物體中發現第22個天然胺基酸 2002年5月28日11:03  揚子晚報   2002年05月28日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科學家近日宣布,他們新發現了第22個由生物體本身遺傳信息編碼的天然胺基酸
  • 在生物體中普遍存在,但違反直覺的物理性質,你知道幾個?
    然而,在發表在《新物理學報》期刊上的一項新研究中,盧森堡大學的吉安瑪利亞·法拉斯科和合著者們研究表明:一種類似的性質叫做「負差異反應」,實際上是一種廣泛存在的現象,在許多發生在生物體中的生化反應中都能發現這種現象。科學家們在幾個重要的生物化學過程中,如酶活性、DNA複製和ATP的產生,鑑定了這種特性。似乎大自然利用這一特性來優化這些過程,使生物在分子尺度上更有效地運作。
  • 為什麼說生命可能被宇宙設計用於繁殖宇宙?
    生物是複雜適應性的集合,它們是宇宙中最不可能的複雜事物。事實上,不太可能的複雜性是自然選擇的標誌。這使得它們處於不太可能的低「熵」——表徵物理系統的無序度。熱力學第二定律指出,事物總是朝著熵增的方向演變,使得系統變為更加無序。由於這個定律,打碎的玻璃無法自動復原。由於自然選擇是「設計」生物的過程——逐漸把隨機、無序的物質組織成複雜的功能器官——這是我們所知道的最強反熵過程。
  • 超級生物體組成之菌群
    細菌存活於宇宙已經38億年的時間而從未滅絕!從火山口到深海上萬米,從沃土到鹽鹼地,從南極到北極,它無處不在!單細胞一系演化,有了多細胞,有了魚類,爬行類,哺乳類……到現代智人已經演化為極複雜的生命體,它複雜的程度遠遠超出了任何一架飛機,任何一個複雜的機械體,每個人都是一個超級生物體,這個超級生物體由人體細胞與菌群細胞共同組成,最後形成了共生的格局!共生是一種平衡,細菌與細菌的平衡,細菌與人體的平衡。
  • 六個共同點讓人陷入深思,人類究竟是不是宇宙生命體內的病毒?
    而現在很多網友在猜測其實宇宙是一個巨大的生物體,而地球只不過是這個生物體當中微不足道的小細胞而已,而我們更是細胞上的一些病毒罷了。當然此觀點來源於網友的猜測,並無科學依據。但是對於宇宙是一個巨大的生物體,而人類只是寄居在地球上的病毒這一觀點,小編特意對比了人類和病毒以及宇宙和生命的六個共同點。
  • 科學家認為外星生物並非碳基生物體,他們的外貌和體積有無限可能
    顯然,這是個殘酷的問題。在科幻電影大行其道的年代,許多人或許認為外星人就是機器人,這一點受變形金剛的影響最大。其中這種想法完全是錯誤,變形金剛只不過是人類幻想出來的作品罷了。鋼鐵這類金屬品是地球產物,不代表外星球也擁有或使用這些產物。
  • 核輻射會對生物體造成怎樣的傷害?
    關於核輻射會對生物體造成的的危害,我們萬萬不可「談核色變」! 因為宇宙和自然界中幾乎所有的物質——從巖石到香蕉、甚至包括我們人體,都具有放射性,但是這種天然型放射物質對生物所產生的危害是微乎其微甚至是無害的。比如鉀-40,就是一種天然的放射性核素。
  • 多重宇宙可能存在的10個理由
    而這些問題也許都可以通過多重宇宙解釋。有些物理學家提出了一種假設,認為多重宇宙的無限區域可能由所謂的「膜世界」構成。這些「膜世界」存在於多個維度上,但我們無法探測到它們,因為我們在自己的膜世界中只能感知到三個空間維度和一個時間維度。一些物理學家認為,這些膜世界可能呈平板狀,就像塑膠袋裡的麵包片一樣、相互堆疊擠壓在一起。
  • 《生物提高》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除病毒外,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 挪威科學家發現人類已知最遠親 為單細胞生物體
    挪威奧斯陸大學研究人員藉助顯微鏡觀察挪威湖泊中一種單細胞生物體20多年後宣布,這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體之一,是已知的人類最遠親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