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宇宙可能存在的10個理由

2021-02-25 新浪探索

我們是只存在於一個宇宙中、還是多重宇宙之中?有些事情也許值得我們多加考慮

1954年,一位名叫休·艾弗雷特三世的普林斯頓大學畢業生和朋友們喝酒聊天時,突然產生了一個瘋狂的想法,而這個想法或許能解決量子力學中最令人費解的問題之一:在微觀尺度上究竟存在多少個現實?

根據量子理論,電子等基本粒子不會以一個單獨態存在、而是以疊加態的形式存在,也就是說,粒子可能同時處於多個位置、以多個速度、朝著多個方向運動,但在我們能夠觀測和體驗的宏觀層面上(即肉眼可見的層面),物體在同一時間似乎只能以一個狀態存在。這對我們的世界究竟有何影響呢?

作為一名充滿創意的思想家,艾弗雷特提出了一個絕妙而奇特的想法,簡單來說,他設想了一個多重宇宙,其中不止有一個現實,而是充滿了多個不同的現實領域,由量子力學決定的所有可能性都可以同時存在。

艾弗雷特將這一理論作為他在1957年撰寫的博士論文的主題,但這個想法在當時看來太過離奇,因此沒能在任何科學期刊上發表。

據稱,這一經歷對他打擊很大,以致於他徹底放棄了理論物理研究,轉而去美國國防部做起了研究工作。

但在此之後的數十年間,艾弗雷特的多重宇宙理念在物理學界逐漸為人所認可。

不僅如此,「多重宇宙」還開始在科幻作品中頻頻出現,成為了流行文化的高頻詞,就連對量子理論一無所知的普通人也開始對其幻想連連。

畢竟,假如多重宇宙真的存在,那麼在每一個宇宙中都會有另一個版本的自己、在每次面臨抉擇時做了另一種決定,大到和誰結婚、在哪裡居住,小到給頭髮染了什麼顏色、午飯吃什麼等等。

那麼,我們是否真的生活在多重宇宙中呢?目前暫時還無法確定。但有10點理由說明,我們也許真的應該對這一設想多加重視。

在多重宇宙中,你就不用擔心自己會「好奇心害死貓」了。

在艾弗雷特提出多重宇宙說之前,物理學家一度陷入了困境:他們不得不在量子力學主宰的亞原子世界中採用一套規則,而在我們日常經歷的宏觀世界中採用另一套規則。在兩種尺度之間的切換太過複雜,物理學家不得不絞盡腦汁、苦苦思索。

例如,在量子力學中,粒子在無人觀察時的性質是不固定的。相反,它們的性質可以用「波函數」來描述,其中囊括了粒子可能擁有的所有性質。

但在單一宇宙中,這些可能性無法同時存在,因此當你觀察某個粒子時,它就會固定在其中一種狀態上。

這一理念可以用著名的「薛丁格的貓」來闡述:假如把一隻貓關在盒子裡,在你打開盒子進行觀察之前,貓都同時處於「生」和「死」兩種狀態,而你的行為迫使貓變成其中的一種狀態。

但在多重宇宙中,你就不用擔心自己會「好奇心害死貓」了。相反,每當你打開盒子,現實都會自動分裂為兩個版本

當然,在其中一個世界裡,你打開盒子後會看到一具冷冰冰的屍體。但在另一個版本的現實世界中,你就可以開開心心地擼貓了。

就像把一副牌洗了足夠多次之後、它就會開始重複之前出現過的次序一樣,假如宇宙是無限的,它最終一定會自我重複。而多重宇宙很符合無限宇宙對重複性的要求。

在2011年的一次採訪中,哥倫比亞大學物理學家、《隱藏的現實:平行宇宙是什麼》作者布萊恩·格林解釋道,我們不確定宇宙有多大,它可能非常非常大,但大得有限;也可能沒有邊界,從地球朝任意方向出發,空間都會永遠延伸下去。大多數人對宇宙的想像大概都屬於後一種。

但格林指出,如果宇宙是無限的,就意味著它一定是一個由無數個平行現實構成的多重宇宙,理由如下:將宇宙和其中的一切物質想像成一套撲克牌,就像一套牌只有52張一樣,宇宙中物質的形式也是有限的,但如果洗牌的次數足夠多,最終這些牌的次序一定會出現重複。

與之類似,假如宇宙是無限的,那麼物質最終也一定會發生重複、並以相似的規律排序分布。而多重宇宙恰恰符合這樣的描述,因為其中有無數個平行的現實領域,每個領域中都包含相似、但略有不同的世間萬物,很契合無限宇宙對重複性的要求。

也許因為人類的大腦傾向於尋找有規律的信息,我們總想知道每個故事的開始與結束,宇宙本身的故事也在此之列。假設大爆炸是宇宙的開端,那麼它是如何被觸發的?在此之前又有什麼事物存在?宇宙有一天會終結嗎?終結後又會發生什麼?這些問題在不斷引誘著我們的好奇心。

而這些問題也許都可以通過多重宇宙解釋。有些物理學家提出了一種假設,認為多重宇宙的無限區域可能由所謂的「膜世界」構成。

這些「膜世界」存在於多個維度上,但我們無法探測到它們,因為我們在自己的膜世界中只能感知到三個空間維度和一個時間維度。

一些物理學家認為,這些膜世界可能呈平板狀,就像塑膠袋裡的麵包片一樣、相互堆疊擠壓在一起。

大多數時候,它們都彼此分離、無法觸及對方,但偶爾也會「闖入」另一個世界中。

按照假設,這種碰撞將導致災難性後果,使宇宙大爆炸重複發生,導致這些平行宇宙一次又一次地重啟。

圖為普朗克軌道天文臺搜集的宇宙微波背景,即大爆炸留下的輻射殘餘

歐空局的普朗克軌道天文臺正在收集宇宙微波背景數據,即宇宙早期熾熱階段留下的殘餘背景輻射。但在這項研究中,科學家還發現了可能證明多重宇宙存在的證據。

2010年,一支由英國、加拿大和美國科學家構成的團隊在宇宙微波背景中發現了四個古怪的、似乎不可能出現的圓形圖案。他們猜測,這些可能是我們的宇宙撞進其它宇宙時留下的「傷痕」。

2015年,歐空局研究人員Rang-Ram Chary也做出了一次類似的發現。

Chary利用普朗克軌道天文臺拍攝的太空照片,製作了一個宇宙微波背景模型,然後將其中我們認識的一切物體移除,包括恆星、氣體、星際塵埃等等。此時的宇宙應當變得非常空曠、只剩下一些背景噪音才對。

但事實並非如此。相反,在特定頻段上,Chary能夠在宇宙圖上探測到一些散布各處的斑塊,這些區域的實際亮度竟高達應有亮度的4500倍左右

對此,Chary提出了另一種可能的解釋:這些斑塊可能是我們的宇宙與另一個平行宇宙發生碰撞留下的痕跡。

哈勃望遠鏡的觀測顯示,在黑暗廣闊的宇宙之中,有成千上萬個五彩斑斕的星系。宇宙的規模如此之大,誰能斷言平行現實一定不存在呢?

儘管我們從未見過任何平行現實,但多重宇宙也許真的存在,因為我們無法證明它不存在。

這聽上去像是狡辯,但不妨這麼想:即使在這個世界裡,我們也已經發現了許多此前根本不知道其存在的東西,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此之前,人人都認為這樣的事情不可能發生。

人們甚至給這類事件起了個名字,叫做「黑天鵝事件」。因為在發現黑天鵝之前,大家都認為天鵝只有白色的。

由於宇宙的規模極大,多重宇宙的存在也變得更加可信。我們知道宇宙極其廣袤,甚至可能無限大。這就意味著,我們也許永遠都無法將宇宙萬物探測個遍。

科學家指出,宇宙大約已經138億歲了,這就意味著我們只能探測到在這段時間裡能夠到達地球的光線。假如某個平行現實位於這138億光年之外,即使它存在於我們能夠感知的維度中,我們也無從知曉它的存在。

這張美麗的銀河系磁場圖由普朗克軌道天文臺對銀河系中星際塵埃釋放的極性光展開的首次全天空觀測結果製作而成

史丹福大學物理學家安德烈·林德曾在2008年的一次採訪中解釋道,假如主宰物理世界的法則稍有變化,生命就無法存在。

例如,假如質子的質量只比現在多0.2%,就會因為不夠穩定而分裂成更簡單的粒子,原子也就不可能存在。

而假如引力的作用比現在稍強一些,結果更是可怕:像太陽這樣的恆星會被壓縮得更厲害,導致燃料在幾百萬年內就會燃燒殆盡,地球這樣的行星也就徹底失去了演變的機會。這就是所謂的「微調問題」。

有些人將此視作「造物主」存在的證據,認為只有在上帝之手的精心校準下、各種條件才能實現精確平衡。這種說法令無神論者很難接受。

但假如存在多重宇宙,我們所在的這個宇宙就可能只是碰巧集齊了所有利於生命存在的因素而已,也就給了無神論者一個申辯的機會。

林德在採訪中表示:「對我而言,多重宇宙在邏輯上是可以成立的。你可能會說,『這也許只是一次神秘的巧合。

也許上帝創造宇宙是為我們的利益著想。』我並不了解上帝,但宇宙本身可能會無限複製,最終將每一種可能性都呈現出來。」

在電影《回到未來》中,主角馬丁不得不為自己擾亂了歷史而擔憂。但多重宇宙可以避免這個問題。

經典電影《回到未來》三部曲讓許多人迷上了時間旅行這一概念。但自電影播出後,至今無人成功打造出電影中那樣的時間穿梭機。不過,仍有一些科學家認為,時間旅行至少在理論上可行。

假設可以進行時間旅行,我們還得設法避免電影主角馬丁遇到的危險情況:無意間改變了過去的某次事件,結果觸發了一系列事件,最終改變了歷史進程。

比如在《回到未來》第一部中,主角馬丁無意間阻止了使他父母相遇並相愛的那次事件,險些導致自己被整個抹去。電影為此設計了一系列情節,確保馬丁的父母能夠走到一起、生下馬丁。

但正如科普作家喬治·德沃斯基在2015年的一篇文章中指出的那樣,如果存在多重宇宙,就沒必要設計這些滑稽情節了。「平行世界的存在意味著時間線不只有一條。」假如有人回到過去、改變了某個事件,只會生成一系列全新的平行宇宙,並不會改變原本的時間線。

足夠先進的外星文明(與這些文明的科技水平相比,人類就像舊石器時代的穴居人一樣)也許能造出無比強大的計算機,可以複製出整個人類歷史。

前文針對平行宇宙展開的討論也許已經讓你足夠頭大了,但下面還有更奇怪的呢。

  

2003年,牛津大學人類未來研究所主任、哲學家尼克·博斯特羅姆提出了一個問題:我們眼中的世界(即我們所處的宇宙)有沒有可能只是另一個宇宙的數字模擬呢?

博斯特羅姆認為,要想栩栩如生、事無巨細地複製出整個人類歷史,需進行的計算次數將高達10的36次方。

而足夠先進的外星文明(與這些文明的科技水平相比,人類就像舊石器時代的穴居人一樣)也許能造出如此強大的計算機。

事實上,就算將有史以來的每一位人類都模擬一遍,耗費的電子資源也並不算多,因此由計算機生成的「人類」也許比真正的人類還要多。這意味著,我們也許生活在現實版的《黑客帝國》之中。

但情況還能更複雜些:模擬我們的文明會不會本身也是另一個文明的模擬呢?

公元前2世紀,古希臘天文學家希帕克編制了已知的第一份星表。古希臘哲學中有「原子論」學派,認為在一個無限的虛空中分布有無數個世界。

這當然算不上什麼有力的證據。但有一句諺語很有意思:凡是你能想像到的事物,都必定存在。這句話也許有一定道理。

畢竟早在休·艾弗雷特提出他的多重宇宙假說之前,歷史上已經有很多人先後設想出了多個多重宇宙版本。

例如,古印度宗教作品中就充滿了對平行宇宙的描述。古希臘也有一個學派認為,世上存在無數個世界,分散在一個無限大的空間之中。

中世紀時期,多重宇宙的概念也引發了人們的共鳴。1277年,巴黎主教甚至指出,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認為只存在一個世界的觀點是錯誤的,因為這質疑了無所不能的上帝創造平行世界的能力。

而到了17世紀,科學革命的帶頭人之一、戈特弗裡德·萊布尼茨也提出有可能同時存在多個世界,每個世界都由一套不同的物理法則主宰。

圖為葡萄牙宇宙學家和製圖師巴爾託洛梅烏·維力烏在1568年繪製的地心說宇宙模型。而如今我們知道,就連太陽系在銀河系中的地位都無足輕重,更別提地球了

雖然多重宇宙的概念看似奇怪,但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它很符合人類對自身和宇宙的認知在現代歷史中的變化過程。

曾有物理學家指出,西方人在不斷發掘現實的本質的過程中,逐漸變得越來越謙卑。一開始,人們認為地球才是萬物的中心。但我們逐漸認識到事實並非如此,就連太陽系在銀河系中的位置也無足輕重。

而多重宇宙的理念則將這一規律在邏輯上發揮到了極致。假如多重宇宙真的存在,就意味著我們毫無特殊性可言,因為每個人都有無數個版本,絕非「獨一無二」。

但有些人認為,在這條思維擴展之路上,我們才剛剛起步而已。

正如史丹福大學理論物理學家李奧納特·蘇士侃指出的那樣,也許在幾個世紀之後,未來的哲學家和科學家會將我們這個時代稱作「從狹隘、偏頗的20世紀宇宙觀開始向更廣大、更完善的多重宇宙觀轉變的黃金時代」。

自從我讀了萊斯特·德·雷在1966年出版的小說《無限個可能的世界》之後,就一直對平行宇宙這一概念著迷不已。在這本書中,兩位發明家創造了一臺設備,能夠將人在不同版本的現實之間來回輸送。例如,在其中一個宇宙裡,哥倫布從未發現過新大陸;而在另一個宇宙裡,美國南方贏得了南北戰爭。自這本書之後,多重宇宙的概念便開始頻頻出現在科幻作品中。

相關焦點

  • 多重宇宙可能存在的10個理由:「現實」可能有無窮多
    那麼,我們是否真的生活在多重宇宙中呢?目前暫時還無法確定。但有10點理由說明,我們也許真的應該對這一設想多加重視。理由10:再也不用擔心「薛丁格的貓」在多重宇宙中,你就不用擔心自己會「好奇心害死貓」了。
  • 宇宙中真的有很多個自己嗎,多重宇宙到底有沒有存在的可能性
    世界上又如此可疑的證明支持多重宇宙的存在,當然也可以用來反駁多重宇宙的存在,比如下面三種。反駁一,這不是科學。保羅戴維斯和馬丁加德納都指出存在多重宇宙的說法,沒有實證內涵,因而只是空洞的形上學。那麼如果真的存在多重宇宙,我們就極有可能是處在這樣一個虛擬的宇宙,而非真實的物理宇宙之中!戴維斯寫道,如果多重宇宙理論是正確的,那就根本無法證明我們世界,也就是諸位正在閱讀本文的世界是真實不虛的!戴維斯是想用這個理由來,反正多重宇宙的荒謬,然而他的證明實在糟糕,其中至少有兩個破綻。第一如果它能成立,那就會排除我們這個宇宙中存在技術先進的文明的可能。
  • 「多重宇宙」真的存在嗎?
    ,還存在著數十億個別樣的宇宙。「多重宇宙」(multiverse)這個詞具有不同的含義。天文學家可以看到大約420億光年遠的地方,那裡是我們目前能看到的最遠地方(即可見視界)。但我們沒有理由認為宇宙會在那裡終止。在它之外可能存在許多極為相似的宇宙(甚至無窮多個),每一個都具有不同的初始物質分布,但都由相同的物理定律操控。
  • 科學解釋上帝並不存在 多重宇宙並非不可能
    很多一度被認為神秘的事物——人類的生存,地球承載生命的完美,宇宙的運轉——現在都可以通過生物、天文學、物理和其它科學領域解釋。儘管宇宙的奧秘仍然存在,加州理工學院的理論宇宙學家肖恩·卡羅爾則認為科學未來將最終高度發展達到完全理解宇宙的程度,關於上帝存在的理論已經無立足之地。  卡羅爾認為現代物理學和宇宙學已經能夠逐漸解釋宇宙的起源和進化,上帝的影響範圍急劇銳減。
  • 量子計算機、肖爾算法與多重宇宙有關聯性,能證明多重宇宙存在
    我們知道,傳統計算機的發明是20世紀最為重要的科學事件之一,那麼,量子計算機的發明將是21世紀最為重要的科學事件,它的重要性並非僅僅體現在計算機本身,而且將可能顛覆我們傳統的單一宇宙觀——我們的可見宇宙並不是唯一的,多重宇宙確實存在。可能很多人會認為這純粹是扯淡,量子計算機和多重宇宙有什麼關係?量子計算機的出現怎麼會是多重宇宙存在的有力證據?
  • 多重宇宙或許真的存在?
    生活中很多現象看來,多重宇宙是極大可能真實存在的,而物理學界也正在努力的研究它、證實它。如果它真的被證實,那麼人類的世界觀將被又一次革命性的顛覆,對於宇宙又該重新定義,對宇宙的研究又該刷新,重新審視。這種奇怪的現象,相信每個人都經歷過,它不是什麼錯覺,正有極大可能是由於多重宇宙的現象,時空微小的錯位,導致了記憶的錯亂。多重宇宙,其原理,就是指宇宙有很多個,它們產生的時間先後不同,有的在產生,有的在湮滅。基本粒子的組合方式是有限的,如果宇宙的數量很多,多到有無窮多個,即使粒子組合方式完全相同的概率很低,也有很多個和我們一模一樣的宇宙,只不過那邊的地球上的人類,思想是他們自己的。
  • 宇宙常數所引發的多重宇宙觀,世界上可能存在多個重疊的時空宇宙
    其中最具有想像力,且被最多人接受的假說就是有可能存在不止一個宇宙。如果是這樣,以及如果其他宇宙中的宇宙學常數由於某種原因取值和我們宇宙中的值不一樣,那麼我們也就可能測量到任意宇宙學常數的值。即使觀測到的值看起來經過微調,那也可能僅僅意味著我們身處一個相對稀有的宇宙之中,還存在其他很多宇宙,那裡的宇宙學常數取一些更加自然的值。
  • 科學家在太空發現神秘冷斑,可能證明存在多重宇宙
    英媒稱,科學家認為,太空中一塊不可思議的低溫區域或許是某個平行宇宙與我們的宇宙相撞後產生的,這是證明我們或許身處多重宇宙的首個證據。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5月17日報導,2015年,天體物理學家發現了宇宙中一個奇怪的不毛之地,這裡比太空中的其他區域要冷得多,而且似乎缺失了一萬個星系。「冷斑」的跨度達18億光年,是目前已知的宇宙中最大的結構,不過它所含的物質卻比正常情況少了20%,自有相關記錄以來,這一點一直困擾著科學家。不過,美國一些專家現在給出了答案。
  • 多重宇宙是什麼?它們存在嗎?
    自從人類認識到我們的宇宙是有一個起點的,難免不會想到可能會存在其他的宇宙。於是就誕生了許多關於多重宇宙的猜測。這些猜想都有一定的數學依據,但大多數猜想還缺乏實驗和觀測的證實。圖:哈勃深空,每一個亮點都是一個星系對多重宇宙有著不同解釋,大致可以分成4類。第一類多重宇宙,又可稱為開放宇宙。由於宇宙膨脹的原因,離我們越遠的地方的星系退行速度就越快。
  • 宇宙竟然擁有多個維度?研究者認為,多重宇宙或許存在
    弦理論是多重宇宙以及宇宙多維度的理論基礎,雖然說弦理論這個科學理論現在還不完善,但是也可以在一定程度解釋多重宇宙的問題,在弦理論中,隨著時間的改變,兩根合併閉弦的世界片中的兩根弦就會變成一根,那麼這就是多維度和多重宇宙的理論解釋,雖然聽起來比較拗口,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來詳細了解一下到底是怎麼回事吧
  • 平行宇宙真的存在?物理學家:我們可能在多重世界做出不同的選擇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茫茫宇宙,無論我們是否在看一個物體,物體都存在於宇宙之中。這是當代絕大多數人了的世界觀。但是多年來,理論物理學家和量子物理學家們一直在試圖對現實中的「多重世界(many worlds)」作出解釋。來自美國的物理學獎表示,「多重平行世界」的假設具有必然的可能性,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可能在不同的世界中做出不同的決定。一個人不只是「一個人」,在遙遠的地方還可能有一個你甚至多個你……可能很多人都會對這句話不解,甚至認為說出這句話的人一定是個瘋子。
  • 多重宇宙論被證實 (轉載)
    美國宇宙學家們表示, 他們根據歐洲普朗克天文望遠鏡觀測到的數據,找到了多重宇宙論的首個「 切實證據」 。 如果該理論最終得到證實, 那就意味著我們所生活的宇宙並非唯一。今年3月, 歐洲航天局公布了根據普朗克天文望遠鏡捕捉到的數據繪製出的全天域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圖。
  • 宇宙在不斷分裂?它可能只是量子多重宇宙的一支!
    博科園:本文為宇宙學類多重宇宙理論認為,我們的宇宙只是無數「氣泡宇宙」中的一個。但無限個宇宙意味著無限種可能,因此該理論無法做出有意義的預言。這或許有些出人意料,因為量子理論與多重宇宙理論剛好相反,只關心那些最微小的粒子。具體而言,宇宙學中的永恆暴脹多重宇宙圖景,在數學上也許等價於量子力學中的「多世界」詮釋,後者試圖解釋粒子是怎樣同時存在於多個位置的。正如我將在下文詳述的,這種理論上的聯繫不僅可以解決暴脹理論的預言問題,而且還可能揭示出有關時間和空間的驚人真相。
  • 多重宇宙理論到底是什麼?我們宇宙可能只是其中一個
    物理有一個理論假設認為,可能只是多重宇宙的其中之一,這聽起來可能有點玄幻,但是有專家支持,還有堅實的理論支持多重宇宙,但下面的內容可能有點像科幻小說。大家有沒有想過,會不會還有其它宇宙呢?在極短的時間之內宇宙的尺寸膨脹了10^26倍,可想而知膨脹的速度非常之快,看得出來在暴漲場中,宇宙真的是以超光速的速度膨脹,在這樣的告訴狀態之下,連量子漲落都跟不上宇宙膨脹的速度,本應該不斷快速出現又消失的粒子被凍結在暴漲場中,導致原本均勻的宇宙空間變得坑坑窪窪。
  • 平行宇宙真的存嗎?10種證據證明平行宇宙可能真的存在!
    但是,下面這10種有說服力的證據證明平行宇宙可能真的存在。10. 多重世界理論 The Many Worlds Theory  1957年物理學家Hugh Everett用量子力學提出了多重現實的理論,他表示在他們的世界裡可以有許多不同的過去與未來。
  • 多重宇宙會是什麼樣的?或許存在另一個你!
    宇宙的外面是什麼?這個問題讓許多人費解。有科學家曾這樣回應,宇宙像無限多的泡泡,每個泡泡相當於一個無限大的宇宙,地球就包含在其中一個泡泡中,這樣的宇宙被稱為多重宇宙。既然宇宙不只我們這一個,那麼其它的宇宙,可能會是什麼樣的呢?
  • 科學家找到多重宇宙存在證據 我們的宇宙不是首個
    出品|網易科學人欄目組 止水微信|公號ID:WYKXR163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日前,多位理論物理科學家聲稱自己已經找到了多重宇宙存在的一個關鍵證據
  • 平行宇宙,多重宇宙,我們還存在於另一個世界之中嗎?
    現在說到了平行宇宙理論。「平行宇宙」是假設的與一個宇宙自身共存的獨立現實。具體的一組平行宇宙就叫做多重宇宙。一、無限數這種理論認為可能有不定量的宇宙同時存在,並且這些宇宙仍然在不斷擴大甚至倍增。人類曾經以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現在我們知道自己並不獨特。在我們的銀河系裡,可能存在數十億甚至數萬億顆與地球相似的行星。每一個遙遠的宇宙都可能存在不一樣的物理定律。麻省理工學院的Allan Guth構想了「宇宙膨脹」來解釋一些我們的宇宙中存在的宇宙學問題。
  • 多重宇宙理論:我們所在的宇宙,可能只是「母宇宙」中的黑洞
    多重宇宙理論:我們所在的宇宙,可能只是「母宇宙」中的黑洞所謂多重宇宙理論,也就是說,我們存在的宇宙,可能只是許多宇宙當中的一個普通的個體。當然這些宇宙之間的關係也不一定是「並列」的,有可能是存在「嵌套」關係的層級:我們所在的宇宙只是其中的一環,有比我們「等級」更低的宇宙,也有比我們等級更高的宇宙,當然也有和我們同一等級的宇宙,這些都是很有可能存在的。而根據多重宇宙理論和黑洞宇宙理論的結合,則認為我們的宇宙是比我們等級更高的「母宇宙」當中的一個黑洞;而相應地,我們所在的宇宙空間當中,每一個黑洞都是一個「子宇宙」。
  • 多重宇宙是科學嗎
    撰文 | 湯姆·西格弗裡德(Tom Siegfried)翻譯 | 高宏19世紀末,奧地利物理學家、哲學家恩斯特·馬赫(Ernst Mach)曾公開否認原子的存在。他諷刺地問那些原子的擁護者:「你們見過原子嗎?」今天,許多科學家也在用相似的態度嘲諷著一個觀點——我們所見的宇宙並非單獨存在,它只是多重宇宙「泡泡」中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