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生命可能被宇宙設計用於繁殖宇宙?

2020-12-03 火星科普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

人類是否為了某種終極超驗的目的而存在?傳統科學認為是否定的,我們在地球上演化出來只是一種「宇宙意外」。如果你不相信,許多人會指責你陷於某種宗教妄想。

然而,布魯內爾大學的科學家Michael E. Price認為,生命可以被賦予自然的目的。這個觀點剛發表於《複雜性》(Complexity)雜誌,儘管大部分都是猜測,但值得引人深思。

在生物自然選擇中,能夠適應環境的性狀會被保留下來。生物是複雜適應性的集合,它們是宇宙中最不可能的複雜事物。事實上,不太可能的複雜性是自然選擇的標誌。這使得它們處於不太可能的低「熵」——表徵物理系統的無序度。熱力學第二定律指出,事物總是朝著熵增的方向演變,使得系統變為更加無序。由於這個定律,打碎的玻璃無法自動復原。

由於自然選擇是「設計」生物的過程——逐漸把隨機、無序的物質組織成複雜的功能器官——這是我們所知道的最強反熵過程。如果沒有自然選擇所允許的漸進式變化,那麼諸如哺乳動物的眼睛等複雜的適應性就會成為隨機的結果——而這種可能性極低。

生物自然選擇解釋了適應性的目的(促進生存和繁殖),以及為什麼生物體的行為具有目的性。然而,這並不能解釋生命如何具有超驗的目的。為了弄清楚生命存在的意義,我們需要一個更高階的解釋。

宇宙的演化

這個高階解釋基於宇宙學家Lee Smolin的宇宙自然選擇理論——該理論又是基於多元宇宙理論。目前,許多物理學家認同多元宇宙的存在。

在多元宇宙中,那些更擅長繁殖的宇宙將變得更加普遍。Smolin認為,它們可以從現有的黑洞中創造出來。如果黑洞是宇宙的繁殖方式,那麼宇宙自然選擇將有利於那些包含更多黑洞的宇宙。在這個理論中,生命只是產生黑洞過程中的意外副產物。

Smolin的理論具有相當直觀的吸引力,它類似於達爾文的選擇理論。黑洞似乎很有可能孕育出新的宇宙。黑洞的中心是一個奇點,空間無限小,密度無限大。我們相信宇宙大爆炸就是始於這樣的現象。

然而,在一個明顯的方面,Smolin的理論並不像達爾文的那樣。它並沒有預言宇宙中最不可能的複雜特徵將是宇宙自然選擇所產生的適應性,因為最小熵特徵是生命而非黑洞。

雖然Smolin確實把生命認為是最小熵的已知事物,但他的理論並沒有把熵與選擇聯繫在一起。也就是說,它不承認在生物層面上,不大可能的低熵是選擇的標誌,這在宇宙層面也可能是如此。

生命的未來

如果生命其實是宇宙的繁殖系統,這意味著充分進化的智力可以獲得能力來創造新的宇宙環境。為了實現宜居性,這些嬰兒宇宙將需要複製生命的原生宇宙的物理定律。宇宙學家認為,在數十億年後,我們的宇宙將不復存在。然而到那時,生命可能已經變得足夠智能,可以產生支持生命的新宇宙,也許是通過「建造」類似於黑洞的東西。

然而,科學家目前缺乏方法來最終驗證這個想法。現在天文學家正在進行第一步嘗試,尋找其他宇宙存在的證據。

此外,新理論做出了一個基本預言——人類的技術進步很可能會持續到遙遠的未來。如果宇宙選擇「設計」生命將其技術用於宇宙繁殖,那麼似乎有理由期望生命將在這方面取得成功——這就像生物選擇所產生的眼睛確實可以看到東西一樣。

當然,這並不能保證技術可以持續進步。畢竟,人類可以用自己的技術來摧毀自己。儘管如此,我們還是可以合理地期望人類能夠長存下去,生命可能是構成宇宙演化的一種機制。

相關焦點

  • 很多人都說宇宙是被設計好的?
    很多人都說宇宙是被設計好的,正是因為設計好的,所以很多巧合之下,才誕生了生命。我們做一番假設:創世主先創造了宇宙,覺得宇宙很美,但是創世主發現他無意中創造了生命,並發現生命體的本能是獲取資源維繫自身生命體的延續。
  • 已知宇宙很大,未知宇宙更大,宇宙中其他生命在哪?
    為什麼和如何這麼獨特?「生命」是如何到達地球以開始最初的演化過程的?這些促進生命形成的胺基酸是如何和從何而來的?然而,我認為,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支持生命生存的條件已經存在且也許還存在於在地球以外的地方。 整個問題是具有挑戰性的,因為我們必須從定義一個術語開始,而我們對此術語有非常狹隘的看法。什麼是生命?如果生命是可以繁殖的東西,那麼騾子是生命嗎?如果生命是可生長的東西,那麼水晶是生命嗎?
  • 生命是宇宙整體信息在宇宙適宜之地的突顯。
    生命在生物學上定義為是由核酸和蛋白質等物質組成的分子體系,具有不斷繁殖後代以及對外界產生反應的能力。 人類是萬物之靈,人類對生命會有天性的喜好。可以想像,當我們人類在荒漠中看見生靈,或在宇宙深空發現生命,隨之而來的內心欣喜。我們是可以分辨出生命,它是「活性」的物質。生命的「活性」表現在,它具有繁殖能力,並能對外界產生反應。
  • 地球稀有說,我們是整個宇宙唯一智慧生命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第一種,也就是最可怕的一種原因,地球是宇宙間的唯一生命。有沒有可能,生命的存在就是如此的苛刻,地球和它所形成的一系列可供生命反應的條件,就是整個宇宙環境中的唯一。我們就是如此的幸運,或者說我們就是如此的不幸,整個宇宙空蕩蕩,只有我們或者說只有人類這樣的智慧生物,這就是「地球稀有說」。
  • 人擇原理,宇宙本身正好適合生命存在,為什麼我們是如此的幸運?
    而人擇原理解決了一個更大的問題:為什麼宇宙本身正好適合生命存在?根據物理學家兼作家維克多·J·斯滕格的說法,當你將電磁力與重力進行比較時,我們發現電磁力是重力的39倍。因為如果這兩種能量更為均勻地匹配,恆星燃燒的時間就不足以讓生命在繞軌道運行的行星上發展。科學家稱之為人類的巧合,或者說是與人類存在本身有關的巧合。
  • 為什麼人類無法造出一粒米?原來它可能蘊含著宇宙的終極奧秘
    最近和一些愛好探索世界奧秘的的朋友聊天的時候,有一個非常有趣且深奧的科學話題又成為了討論的熱點,這個話題就是,人類可以製造氫彈,可以製造火箭飛出地球,可為什麼無法製造出一粒米?可能有人說,我們現在吃的米不是製造出來的,其實這完全是兩個概念,我們現在吃的米是通過種子種植出來的,即使有一些人造米也是在原有米的基礎上培育出來的。
  • 浩瀚宇宙|六個問題,六大宇宙未解之謎!生命、意識到底是什麼
    越來越多的物理學家認為或許還有其它的宇宙可能以泡沫或者膜的形狀存在。事實上在科學家提出的「多元宇宙」理論中可能存在著無數的宇宙。有人甚至認為所有的宇宙其實都像一個個細胞一樣存在於一個更大的有機體中,這個有機體是另一個世界的一部分,而這個世界存在於另一個宇宙中,這個宇宙中套宇宙的想法真是令人驚奇。
  • 生命可能普遍存在於宇宙中,但智慧與文明卻極為稀有,為什麼?
    如果說生命的出現並不是基於一種概率極低的偶然,而是由條件所決定的必然,那麼生命就應該是宇宙中一種普遍的存在孕育生命所需的條件並不少,但也絕不算多,而且這些條件對於宇宙而言並不算苛刻,在宇宙中能夠滿足這些條件的星球多得數也數不清。
  • 嬰兒宇宙為什麼更容易誕生生命?科學家:那時的宇宙充滿水和氧氣
    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小組通過美國宇航局的微波背景輻射探測而獲得了"嬰兒期"宇宙最精細的照片,為宇宙大爆炸理論提供了新的依據。這也使科學家們能精確地測量出它的大約年齡。科學家斯莫林也猜想嬰兒宇宙會和哺育它們的母宇宙是不相同的。就比如說它本身的複製能力,可能比母宇宙的複製能力強,在某些方面也可能更弱。
  • 人類誕生不是巧合,生命竟是被設計出來的,或許宇宙由程式設計師創造
    科學界說,生命的誕生是偶然的結果,但是真的是這樣嗎?讓我們先從宇宙的尺度來看看生命的誕生,需要什麼條件?在靠近銀心的地方,高頻X射線和伽馬射線針對生命是一個毀滅性的打擊,更不要說這裡還會隨時有小行星和隕石襲來。而如果它遠離銀心,物質資源會極度匱乏,不具備形成生命所需要的元素,所以在這裡生命誕生也不可能。這時太陽系的位置優勢就顯現了出來。我們的太陽系裡銀心不遠不近,剛剛合適。這裡既有生命產生所需要足夠物質,又有生命發展所需要的穩定環境,所以說地球的位置得天獨厚。
  • 宇宙中很可能沒有自然產生的矽基生命,碳基才是宇宙主流生命形式
    一說到尋找外星生命,就會有很多朋友說宇宙中的生命不一定都是碳基生物。如果宇宙中有很多生命,相比較與矽基或者其他生物,碳基生物才是更主流的存在,為什麼這麼說呢?大家接著看下去就會明白了。,為什麼我們不是矽基生物?
  • 人類有沒有可能被設計出來?
    不只是人類是被設計出來的,整個大自然的生物都是造物主精心設計的,這麼給你說吧,只要人類能完全破解基因工程,人類可以只要通過dna編程製造任何生物和任何形狀的碳基生命,但這個過程對人類來說非常複雜,除非人類有朝一日能弄懂大腦智商如何人為提高,等人類智商成幾何速度增加時,人類才能認為的改造身體包括智力等等。
  • 宇宙從何而來?為什麼自然法則會產生一個對生命如此好客的宇宙?
    宇宙為何"知道"演化?為什麼自然法則會產生一個對生命如此好客的宇宙?這些問題十分困難,科學家們正試圖用大膽的新想法和新的實驗來檢驗這些想法。在一個場景中,當我們自己的宇宙與由這些額外維度構成的"平行宇宙"碰撞時,大爆炸可能被觸發。像這樣的情景完全是推測出來的,因為弦理論仍在發展中,並且還沒有經過檢驗,但它們刺激了天文學家尋找新的證據形式。
  • 為什麼愛因斯坦會說,宇宙是被設計好的,他到底發現了什麼?
    為什麼愛因斯坦會說,宇宙是被設計好的,他到底發現了什麼?而在民間一直都流傳著愛因斯坦的一句話,說宇宙是被設計好的,這是一句典型的唯心論的話語,但是嚴格來說,像愛因斯坦這樣的頂級物理學家,應該是純粹的唯物論者才對,事實上,愛因斯坦並沒有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但是卻說過類似的,而且在愛因斯坦的晚年時期,也慢慢地接受了"宇宙是被創造出來的"這樣的一種世界觀。
  • 宇宙可能是個生物體
    ,生命的尺度可大可小,從我們熟悉的世界觀出發也是如此,生命可以小到微觀世界裡的病毒,大到鯨魚,對比鯨魚和病毒的數量級,好比我們人類和宇宙的數量級。我們看似不經意的一跺腳,掀起的塵土飛揚,也許對於塵埃世界裡的生命來說就是一場如同宇宙的膨脹,我們看似的轉瞬即逝
  • 宇宙的生命:源於宇宙體系的生命演變史
    我們都知道宇宙是一個非常大的體系,在宇宙裡面有很多的星系,也有很多的組成成分。小到我們的元素組成,大到我們的星球組成,那麼在宇宙的身體裡它也蘊含了不同的角色分類。有的星球負責速度,有的星球負責色彩,而有的星球則負責提升宇宙的戰鬥力,因為我們知道在宇宙當中其實就和我們身體一樣。
  • 宇宙是無限的,生命的現象就是宇宙的必然,是固有的
    那麼,產生生命必然是是宇宙固有的屬性,就像時空和物質一樣,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也就是說,生命的現象就是宇宙的必然,是固有的,生命的起源只是一種相對的說法。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一般來說有創造論、宇宙生命論、自然發生、化學起源說等等,其中化學起源說是被很多學者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說。
  • 為何愛因斯坦說宇宙是設計好的?真實的宇宙樣子,完全超乎想像
    這顆探測器幾乎承載著所有人類探索宇宙的夢想,一方面是寄希望於旅行者一號可以到達遙遠的星系空間,另一方面則是希望旅行者一號可以將人類的文明攜帶到更遠的宇宙星空中。只是令人類感到失望的是,哪怕43多年的時間過去了,旅行者一號距離地球已經有216億公裡之遠了,但旅行者一號至今還沒有完全離開太陽系。等到2025年,旅行者一號將會因為電池能量耗盡。再也不可能和地球取得聯繫。
  • 我對生命、時空和宇宙的推斷
    一、為什麼生命會死亡,不能長生不老?這個問題無解。或者說人和其他生命到底是什麼?生命為什麼會出現? 二、時空是什麼?時間和空間並不存在,因為如果有時間存在,那麼地球和宇宙是哪一年出生的?如何判斷地球和宇宙的年紀?時間的第一天是什麼時候?
  • 我對生命、時空和宇宙的推斷
    原創 半江煙雨一山春秋一、為什麼生命會死亡,不能長生不老?這個問題無解。或者說人和其他生命到底是什麼?生命為什麼會出現?二、時空是什麼?我有三種推斷,分述如下:1、 因為地球上都有生命和人類,那麼比地球不知道大多少倍的宇宙,應該有生命存在。如果說只有地球上有生命,道理邏輯上是講不通的。宇宙那麼大,那麼寬廣,我們不能因為無法到達,就說那裡沒有生命。這是違反科學精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