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誕生有多難?相信很多人沒有一個直觀的感受。但是我們可以做這樣一個比喻,把一堆鐵放到一個池子中攪拌,攪拌完後這一堆鐵自己組成一輛汽車。聽起來是不是像天方夜譚,但是生命的誕生甚至比一堆鐵自動組裝一輛汽車更難。不僅如此,生命還具有意識,具有智慧。也就是說,這一堆鐵自動組成的汽車,在沒有駕駛員的情況下還可以自己上路自動駕駛。這麼看來,生命的誕生是不是非常不可思議?科學界說,生命的誕生是偶然的結果,但是真的是這樣嗎?讓我們先從宇宙的尺度來看看生命的誕生,需要什麼條件?
首先,我們地球所在的太陽系中存在一個宜居帶。宜居帶中有三顆行星,金星、地球和火星。這三顆星球中,金星離太陽最近,地表溫度接近460度,天上還會下硫酸雨,其環境明顯不適合生命的誕生。而火星在宜居帶中則離太陽最遠,雖然其地表平均溫度為零下32度,但是火星中沒有氧氣,地表沒有液態水,整個行星上也沒有磁場保護,所以這裡也不適合生命生存。接下來我們看看地球。地球有大氣層,大氣層內氣體的成分和含量正好合適。地球還具有磁場,這層磁場阻擋宇宙中致命射線的襲擊。地球的溫度也恰到好處,生命生存必須的水在地球這個溫度段內正好是液態,而且性質穩定。最後地球的公轉角度剛剛合適,這個傾斜的存在確保了地球上的四季變化。
然而,這還不是全部。我們再來看看太陽系在銀河系中的位置,不僅太陽系中存在宜居帶這個概念,銀河系中也同樣存在宜居帶。在靠近銀心的地方,高頻X射線和伽馬射線針對生命是一個毀滅性的打擊,更不要說這裡還會隨時有小行星和隕石襲來。而如果它遠離銀心,物質資源會極度匱乏,不具備形成生命所需要的元素,所以在這裡生命誕生也不可能。這時太陽系的位置優勢就顯現了出來。我們的太陽系裡銀心不遠不近,剛剛合適。這裡既有生命產生所需要足夠物質,又有生命發展所需要的穩定環境,所以說地球的位置得天獨厚。它通過無數個巧合達到一種和諧狀態,這些巧合共同締造生命誕生這個奇蹟。
一兩個巧合我們可以理解為偶然,無數個巧合疊加在一起,還能夠稱作為偶然嗎?這背後是否存在精心的設計呢?接下來,我們從微觀角度來看一看原子是怎麼構成生命的?目前,科學界對這一問題公認的看法是:首先原子組成無機小分子,無機小分子形成了有機小分子。有機小分子發展成為有機大分子,有機大分子組成多分子體系,多分子體系發展成為原始的生命。這一過程說起來簡單,但是這個由分子構成生命的過程需要極其漫長的時間和極為偶然的相互作用才能完成。這一過程和一堆鐵自動組合成為一輛汽車一樣不可思議。然而,這種不可思議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一堆鐵肯定不會自動組合成一輛汽車,那麼一堆分子怎麼就能夠自動轉化成生命呢?這真的是偶然形成的嗎?真的沒有外力的作用,不是人為作用的結果嗎?對於這些種種巧合,科學界的解釋是「人擇宇宙」。這個理論認為,正是人類的存在,才能夠解釋我們這個宇宙中種種特性,包括各個基本自然常數和物理法則。因為宇宙若不是現在這個樣子,就不會有我們這樣的智慧生命來討論它。用一句話來解釋的話,就是我們看到的宇宙之所以是這個樣子,是因為我們的存在。
但是另一部分科學家認為這個理論它偏向於唯心主義,完全無法作為一種解釋。還有一種解釋認為,生命、地球甚至是我們存在的太陽系,都是人為創造的。創造它的是高於人類的高級宇宙生命。至於它們製造出人類的理由,我們只能夠靠猜想。或許它們是為了研究文明誕生的過程,或許它們有一天會來到地球收割它們的成果。又或許它們只是為了好玩,我們的存在只是它們的一個遊戲。而我個人認為最有可能的一種解釋是,正如電影《黑客帝國》中描述的一樣,我們可能是生活在一個虛擬的世界。正是設計這個世界的程式設計師,精心設計好了各種參數,才有了生命的誕生。因為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模擬出一個虛擬世界是完全可行的。特斯拉·馬斯克就曾說過:「我們生活在真實世界中的可能性只有十億分之一。」
馬斯克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如果有一天只要人類可以用計算機模擬出一個宇宙,那麼我們所在的世界就幾乎百分之一百也是被模擬出來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宇宙中如果出現智慧生命的話,總有一天它們也會像我們人類一樣發展計算機技術。當它們的計算機技術成熟到可以模擬一個宇宙後,一個模擬宇宙就會誕生。接著,在這個模擬宇宙中誕生的智慧生命又會等到它們的計算技術成熟以後,再去模擬一個宇宙。就這樣,一個又一個的模擬宇宙被創造出來。可以發現,真實的宇宙只有一個,而被模擬出來的宇宙有千萬個。所以馬斯克才會說,我們生活在真實世界中的可能性只有十億分之一。不過,不管真相如何,我們的誕生都是一個小概率事件。就算我們所處的世界是虛擬的世界,能夠來到這個繽紛多彩的世界體驗一番,也是一件幸運的事情,如何快樂的過好每一天或許才是這個宇宙的終極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