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讀者都思考過這樣一個問題:「宇宙為什麼會誕生?」,這個問題可以在很多方面延伸,但是很難去解答,因為人類是宇宙中的產物,生命誕生在地球上,依靠陽光不斷進化,最終出現了複雜的生態鏈。
可是,生命和死寂的宇宙比起來,明顯存在很大的差別,我們可以思考,可以決定自己的行為,而宇宙中的星體只能緩慢的漂浮在虛無的空間中,並且人類還是地球生命中唯一具有智慧,創造出文明的物種,似乎一切都是恰到好處的巧合。
可是生命的演化並不能用巧合來解釋,既然宇宙出現了地球上的生命,那麼從宇宙浩瀚無邊的尺度來看,雖然生命的誕生是一件十分小概率的事情,也應該在宇宙中出現了很多次,科學家估計,在銀河系中就可能存在50萬個生物文明。這是一個讓人驚訝的數字,但是從太陽系和銀河系的關係就可以判斷,如果生命的誕生真的和我們研究的一樣,那麼在宇宙中生命雖然稀少,也不至於只有人類文明存在。
1973年,一位科學家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我們眼中的宇宙之所以是這個樣子,真正的原因是因為我們的存在和思考」,這就是「人擇原理」一個十分有趣也引人遐思的定律。科學界對人擇原理的觀點褒貶不一,有些人認為這個原理會成為人類科學的轉折點,有些人卻認為這個觀點完全是無理取鬧,沒有任何依據。
其實人擇原理十分複雜,畢竟是一個解釋宇宙誕生的思考,如今這個原理已經被科學家歸為理論物理中的一環,下面我們就來仔細的討論一個這個理論,並且發揮想像力,思考一下宇宙誕生的謎題!
「人擇原理」可以分為三種不同的方向,「弱人擇原理」「強人擇原理」「最終人則原理」。
首先從「弱人擇原理」開始,科學家在研究生命出現的過程中發現,宇宙中的原子能力級別和弱核力強核力等四大基本力,似乎都是為了讓碳基生命誕生而處於了一種特定的數值中,並且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雖然不是正中心,也毫無疑問是一個特殊的位置。
我們人類對於宇宙本身來說,是一個「觀察者」,因為我們具有獨立的思維,可以去思考宇宙為什麼會誕生,於是在人類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這個時刻給我們提供了可以存在的位置,簡單來說,宇宙之所以會存在,就是為了讓人類誕生,並且提出「宇宙為什麼存在」這個問題。
所以我們觀察到的宇宙數值和物理定律,可能都不是真正準確的,因為這一切都是宇宙在為了我們的誕生做出的調整,這就是「弱人擇原理」。
而「強人擇原理」就更霸道了,這個理論認為宇宙必須在某一個階段,讓一個文明的歷史進程去提出宇宙為什麼存在這個問題。「最終人擇原理」同樣有些沒有邏輯,在這個原理中認為,宇宙必然會出現具有智慧的文明,並且在出現後,這個文明就不會消失。顯然,後兩個原理讓人無法信服,更多的科學家認同「弱人擇原理」。
難道宇宙真是因為需要有人提出疑問,才會真的存在嗎?這個觀點讓人有些害怕。其實我們不用擔心,「人擇原理」這是我們試圖去解釋宇宙誕生的一個小小思考,不會對我們的生活造成影響,不論我們怎麼去思考宇宙,都不會改變存在存在的這個事實。
其實在現在的科學研究中,也出現了一些和「觀察者」有關的現象,在量子力學中,如果我們不去觀察,就無法發現量子的狀態,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認為,對於這個量子來說,是波和粒子兩種狀態共存的。那麼如果沒有人類去觀察宇宙,是否宇宙本身也就不存在,或許出於兩者之間的狀態,就像是「薛丁格的貓」,只不過這次是一個「薛丁格的宇宙」。
我們的存在真的對宇宙有如此大的影響嗎?理智告訴我們,這樣的想法是不現實的,但是量子力學中的一些現象似乎又在暗示我們,宇宙存在更多我們無法解釋的難題。當然不用我們懷疑的是,人類的大腦思維確實很強大,可以幫助我們去思考,解決更多的難題,或許在幾個世紀後,人類對宇宙的觀點就會完全改變,那個時候「人擇原理」可能就成為了笑話。
你認為「人擇原理」靠譜嗎?是人類促使了宇宙出現,還是宇宙給了人類思考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