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對於人類來說,是一個矛盾的概念,在不同的環境下時間會給人不同的體驗,從度日如年到光陰似箭,人類一邊擔心自己在世的時間太短暫,又厭惡重複枯燥的生活,希望時間可以過得更快,因此時間對於人類來說是矛盾的。那麼時間的本質是什麼?在科學家的眼中時間的定義是否有其他的不同呢?
在我們生活的宇宙中,確實存在一個無法逆轉的時間軸,從宇宙大爆炸的瞬間開始, 宇宙出現了空間和時間的概念,並且在瞬間擴張出現了宇宙的雛形。 星雲旋轉並且不斷聚集,形成了最早一代恆星的雛形,在暗能量的推動下,宇宙逐步加速擴張,星雲暗淡又閃爍,直到138億年後的今天,宇宙成為了現在我們熟知的樣子。
問題就在這裡出現了,推動宇宙運動的是時間嗎?仔細思考一下我們就會發現,推動宇宙運動的並不是時間,而是能量,粒子的運動產生了熱量,而熱量從高溫轉移到低溫,可以說是能量的變化促使了宇宙的誕生,如果能量沒有變化,那麼宇宙就不會出現生命,因此也就沒有時間的概念了。
愛因斯坦針對這個問題就表達過自己的看法,如果從物理學的角度來看的話,時間確實不存在,我們感受到的時間,是大腦產生的一種「錯覺」,並且我們根據自己的習慣和思維,把時間的概念抽象化了。
想要理解這個問題,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在宇宙大爆炸之前存在時間的概念嗎?我們不清楚在宇宙誕生之前存在什麼,也無法想像和理解,只能認為在宇宙大爆炸發生之前,任何概念都不存在,不論是空間還是物質都沒有,只是一片死寂的虛無,在虛無中沒有時間的概念,可能是永恆,也有可能是一個瞬間。
奇點爆炸,讓虛無中出現了能量和一切,奇點爆炸後帶來的能量推動了一切物質的發展,也就是說推動宇宙的不是時間,而是能量。能量不斷轉移,從星雲到恆星,再演變成可怕的黑洞,在超新星爆發時,無數的能量和元素被拋灑而出,緩慢的形成新的星系,宇宙始終都在能量的驅使下緩慢運動著,並且能量的種類多種多樣,也擁有很多不同的來源。
地球上的石油和煤氣這些能源,其實也可以看作是太陽能,因為地球生物都需要太陽提供的熱量,植物在陽光下茁壯成長,支撐起了整個生物鏈,在生物死後,也可以成為另類的能源,從這個角度來看,太陽就是地球最大的能源支撐,甚至在未來,太陽也可能會成為支撐我們探索銀河系的能源。
因此從物理學的角度來看,「時間」的概念其實是人類主觀賦予宇宙的,不可逆轉的並不是時間,而是能量的流逝。當然這是愛因斯坦在相對論中的看法,到了今天相對論並不能向我們解釋全部的宇宙,在微觀世界中相對論無法解釋很多現象,這個現實告訴我們宇宙或許和我們想像的不一樣,我們不能依靠能量的流逝來預測下一秒發生的事情,因為在量子力學中,一切都是「不確定」的。
在量子力學誕生後,我們對宇宙的看法再次改變了,因為在量子力學中宇宙就是一個緩慢漂浮的「概率雲」,無法從現在去判斷未來,這都是難題。甚至最短的時間也可以成為量子,我們稱為「普朗克時間」,宇宙中最短的時間間隔,一開始被用來研究宇宙大爆炸後幾個瞬間發生的事情。
想要研究宇宙爆炸後多久創造出了整個空間,就要先找到最短的時間間隔,於是普朗克提出了時間量子,也就是我們說的普朗克時間。於是時間和空間的概念再次革新,既然存在最短的時間間隔,那麼兩個普朗克時間中暫停的宇宙,是否是相互獨立的呢?
這兩個對於時間的看法,都和我們常識中有很大的不同,宇宙遠比我們想像的要神秘,或許想要真正明白時間的概念,只有在更高的維度中,才可以理解時間的含義,畢竟從現在來看,人類是無法造出時間機器的,或者可以,但是無法回到過去改變時間線,只能通過時間機器前往未來,關於時間的悖論有很多,換一個角度來看時間,這些問題其實都可以解決。
宇宙存在多少奧秘我們無法知道,你認為時間是什麼?歡迎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