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隨著全球火星探測熱的出現很多人對宇宙中其他星球是否會出現生命充滿了問號。今天本文就藉助這個機會帶大家了解一下宇宙中一顆星球想要出現生命所需的條件有多麼苛刻,同時也要告訴大家其他星球想要進化出高等生物更是幾乎不可能實現的。

要了解一顆星球出現生命的條件最好的辦法就是從地球的演變史入手,太陽是在距今約46億年由前一片充滿氫分子且能夠進行核聚變的星雲發展而成,而地球緊隨太陽後面誕生。只不過從那時開始太陽進行的核聚變就像今天人類掌握核反應堆一樣是可控核聚變,而且整個核聚變過程大約需100億年才能徹底完成,這才給了太陽系其他星球不斷發展壯大的機會。就在太陽不斷進行核聚變的過程中,地球也逐漸由一塊氣體、隕石組成的混沌體通過自身引力不斷將其他隕石吸引過來,這些物質在一起碰撞、壓縮、燃燒,經過大約上千萬年積累最原始的地球就出現了,這時的地球到處充滿了熾熱的巖漿。
原始地球通過引力繼續吸收其他隕石和氣體體積不斷增大,最終在距今約40億年的時候只有內核溫度保持較高,外殼則逐漸冷卻形成陸地沉降下來,內部出現了磁場、地球引力大小適中。大量水蒸氣也冷卻下來形成了原始海洋,原始海洋中的無機鹽和大氣中的氮氣共同為藍藻出現奠定了基礎,距今約30億年前最原始的單細胞生命藍藻就此出現。藍藻出現後又通過光合作用改變了大氣中氧氣的含量,大氣壓也由此逐漸穩定了下來。單細胞植物出現又推動了單細胞動物的進化,植物和動物的原始體都具備後又經過30億年生物演變最終出現了人類。在此過程中由於天體引力、內部能量消耗等原因地球自轉時間也由6小時增加到了12小時,後來又增加到了24小時。

縱觀整個太陽系,地球能夠出現生命本身就是個巧合,生命體能夠演化成高等生物的概率更是無限接近於零,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上面提到的任何一個條件如果發生了輕微變動地球就根本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了。首先地球到太陽距離恰巧約為1.5億公裡,太陽也正好處在穩定發光發熱的中年階段,跟太陽的距離適中讓地球表面不至於太熱或太冷。比如金星距離太陽約1.08億公裡,內部火山運動頻繁,導致其表面溫度長期維持在470℃左右,這樣的溫度是無法存住液態水的,既然沒有液態水那麼生命就不可能被孕育出來。再比如火星距離太陽約2.06億~2.5億公裡,內部地質活動則幾乎停滯,表面溫度低至-55℃,由於缺少磁場加上引力過小使得火星表面大氣層非常稀薄,稀薄的大氣層和弱小的磁場根本無法阻擋太陽強烈輻射以及水分的流失。沒有液態水、太陽輻射又非常強烈,想孕育出生命同樣是不可能。

可接著新的問題又來了,即便是地球跟太陽的距離非常合適,又能夠靠自身引力留住大氣層,並通過磁場保護生物不會受到過多的太陽輻射,地球降溫之後水汽也逐漸液化形成原始海洋,那麼地球就一定會有生命出現並演化出高等生物了嗎?還是不一定。因為生命演化同樣需要時間,在生命演化過程中地球需要保持近乎不變的環境,同時要避免受到其他天體的撞擊。這就需要地球與其他天體如木星、月球的距離適中,這樣一來地球內部環境穩定下來生命才有了演變的穩定環境,而木星引力大大強於地球也可以將原本衝向地球的隕石、小行星等吸引過去充當地球的「保鏢」。
有了以上種種巧合作為基礎,加上地球本身足夠努力才能在距今30億年前孕育出藻類,藻類又經過30億年演變和進化最終誕生了高等生物——人類。而根據科學家研究發現在人類誕生之前地球或許就已經發生過多次的生物大滅絕,距離最近的一次生物大滅絕是約6500萬年前恐龍大滅絕,這也說明了地球生物演化本身就是不斷歸零並重複的過程,當一個物種進化到一定程度後很可能就會全部滅絕,然後由最原始的生命再重新進化一次,畢竟地球環境的微小變動在宇宙中是忽略不計的,而對於依賴地球生存的生物本身來講則是致命的。所以說人類能夠出現在地球簡直就是巧合中的巧合,奇蹟中的奇蹟。

綜上所述一顆行星誕生生命要集齊的條件包括但不限於:與中心恆星的距離、中心恆星年齡、行星自身引力和磁場大小、行星自身地質活躍情況、行星自身大氣層厚度和大氣結構、相鄰天體距離大小、生命演化過程是否會被打斷等等,以上這些因素還只是站在太陽系的角度來考慮的,如果隨著人類對宇宙不斷探索後面發現了更多關於生命誕生的奧秘,形成生命相關的必要條件還是會繼續增加。
宇宙是浩瀚的,地球是珍貴的,生命是寶貴的。大部分恆星只會進行機械式的核聚變,絕大部分行星要麼冷若冰霜要麼熱情似火,絲毫不給生命的誕生保留一點機會。銀河系直徑為25億萬光年,包含著1000億顆恆星和上萬億顆行星,當我得知宇宙是如此浩瀚的時候我也曾無數次的在心中問自己:人一輩子只有短短的幾十年,在宇宙中顯得是如此渺小,那麼生命存在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可當我換個角度來想的時候我明白了:或許地球上出現生命的意義就是為了給這個看似死寂一般的宇宙增添一點生機,至少在此時此刻太陽系裡這顆藍色星球上還有一群智慧生物在這裡思考宇宙和生命的起源並不斷進行著偉大的探索。
通俗易懂的武器知識科普小站,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火器營營長,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