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是好奇心非常重的智慧生命,從人類誕生的那一天起,就對周圍的事物和自身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開始思考它們是什麼?比如天上的太陽是什麼?月亮和星星是什麼?這個世界是怎麼來的等等。
可是由於古時候沒有科學的概念,人們對於世界萬物的真相也沒有什麼了解,而對這些未知神秘的事物,古人給冠以神的色彩。於是出現了很多的神話傳說,在社會傳說中,神是無所不能的,神創造了萬物,創造了生命,創造了這個世界。
隨著人類文明的快速發展,數百年前走進了科技時代。當科學逐漸走進人類文明之後,自然界的很多事物可以用科學來得到解釋,於是過去的神創論就不攻自破了。可是後來一些偉大的科學家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科學的盡頭是神學。
有科學家將科學和神學聯繫了起來,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科學家就是牛頓和愛因斯坦。相信很多人對這位偉大的科學家都不陌生,他們可以說是人類進入科技時代以來,在物理學方面貢獻最大的兩個劃時代的偉大科學家。我們現在沿用的物理理論,宇宙理論等,基本都是沿著牛頓和愛因斯坦的理論在前進。
可就是如此偉大的兩位科學家,他們在晚年的時候,都開始研究神學。其中牛頓是最明顯的,他在晚年的時候幾乎沒研究其它領域,將重點放在了神學。而愛因斯坦雖然沒有牛頓那麼瘋狂,但是也將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神學的研究上。
為什麼如此偉大的兩位科學家晚年的時候都會研究神學?難道科學的盡頭真的是神學?牛頓曾經說過,「宇宙萬物,必定有一位全能的神在掌管、統治。在望遠鏡的末端,我看到了神的蹤跡」。而愛因斯坦則認為,就算是一杯小小的咖啡都需要人為力量去控制,更何況是整個宇宙的轉動和極其複雜的秩序呢?
那麼科學家眼中的神學跟古時候人們眼中的神學有什麼不同呢?其實科學家研究探索的神學本質來說也是科學,只不過是終極的科學。而古時候人們信奉的神學其實已經脫離了科學的範疇,是一種虛幻的事物。人們對未知事物,無法用現有科學來解釋的事物,往往會將其歸納到神學的領域。
比如人的意識,在很多人看來,這個世界是由基本的粒子組成的,人體也是由原子組成。那麼意識和思維應該也是由粒子組成,可是我們卻無法看到意識和思維的粒子。意識和思維是真實存在的事物,可是我們卻找不到其背後的根源,於是有人將意識和思維歸納到神學的範圍,認為這是超出科學的東西。
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當然不是,這個世界萬物是由粒子組成是不爭的事實,不管是沒有生命的物體還是生命體,它們從量子微觀的角度來分析,都是由粒子構成的。即使是不可琢磨的意識和思維也是由粒子組成的。那為什麼我們無法看到組成意識的基本粒子呢?
其實答案很簡單,那是因為人類的科學還非常落後,要知道科學的發展是沒有盡頭的,300年前的科學跟現在的科學有巨大的差別,同樣的道理再過300年,人類的科學體系和認知會更上一層樓。再過一萬年,人類的科學有可能會發展到我們無法想像的地步。
正是由於科學的發展沒有盡頭,而人類走進科技時代才不過數百年。科學體系和認知還差得很遠,而組成這個世界的基本粒子,雖然我們了解了不少,但是離完全了解還差得很遠。很多的微觀粒子我們還沒有發現,比如宇宙中佔比非常在的暗物質和暗能量,我們對它們就完全不了解。
尤其是量子力學中,有不少的現象完全顛覆了宏觀科學的認知。可是它們在量子力學中卻是真實存在的現象,我們理解不了,只能說明,我們對量子力學的認知還非常有限,而在我們不了解的領域,還存在著很多神秘的粒子,這些粒子主導著這些現象的發生。
悲觀一點來說,人類現在所認知的基本粒子有可能只是這個宇宙所有粒子中的冰山一角,我們了解的只是皮毛,真相核心的,主導這個世界,這個宇宙運行的微觀粒子我們還沒有真正發現。正是由於我們沒有發現這些粒子,所以對於這些粒子主導的一些神秘現象才認為它們超出了我們的科學認知。
牛頓和愛因斯坦晚年將精力放在神學的研究上,並不是說他們相信上帝的存在,而是他們可能已經發現了一些這個世界背後更多的真相。有可能發現了超出我們認知的一些微觀粒子,這些粒子有可能才是主導世界運行的核心,所以牛頓和愛因斯坦想要通過科學的手段將這些粒子找出來,揭開世界背後的真正奧秘。
由此可見,人們對牛頓和愛因斯坦晚年研究神學非常不理解,認為他們是在浪費時間,是走進了歪路。可是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發展,對事物認知的不斷提升,才明白愛因斯坦和牛頓其實並沒有改變初心,他們研究神學也是期望能夠獲得更高的科學,讓人類文明實現飛躍。
比如,幾十年前有科學家研究人類的靈魂,也被不少人看成是不務正業,是完全徒勞的。可是幾十年後的今天,研究探索人類意識,靈魂的科學家越來越多,這說明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對於此方面的認知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過去認為不可能的事情,現在確有發生的可能。
過去人們認為長生不老,永生是永遠無法實現的,可是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基因技術的飛速發展。科學家已經開始了有關永生的研究,這說明在科學的世界裡,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只要科學足夠發達,一切皆有可能。從這一點我們就可以看出,科學和神學是有密切關係的,科學的盡頭是神學,而神學又何嘗不是科學呢。
在很多人的認知裡,神可以創造萬物,可以創造世界,可以創造生命,可以長生不老。那麼科學發展到盡頭能否做到這些呢?答案是可以。根據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式,我們可以看到,能量和物質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我們生存的宇宙來源於138億年前的奇點大爆炸,而這個奇點就是緻密的超級能量源,當它爆發的那一瞬間釋放的能量開始轉化為物質,於是有了後來的宇宙萬物。
當科技發展到終點的時候,我們同樣也可以製造出類似奇點這樣的緻密能源物質,那個時候我們也可以創造宇宙,創造宇宙。而對於創造生命,只要掌握了生命的全部基因密碼,也並不是什麼難事。而對於一個完全掌握了生命密碼的文明來說,長生不老,永還是難事嗎?
由此可見,古時候人們想像中的神能夠做到的事情,當科學發展到終極的時候同樣也可以做到。所以科學是盡頭是神學,神學的本質其實也是科學,它們沒有什麼區別。
小夥伴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