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的盡頭真的是神學嗎?一個簡單的物理實驗,結果卻顛覆認知

2020-11-30 騰訊網

科學的盡頭真的是神學嗎?一個簡單的物理實驗,結果卻顛覆認知

對於科學盡頭是神學的說法,很多人對此深信不疑,當然,這主要也是因為有很多非常著名的科學家在晚年的時候都將自己的研究方向改成了神學,最著名的就是牛頓和愛因斯坦,也正是因為這些在世界上頗具影響的科學家的行為,讓人們對於無法用科學解釋的事情全部歸結於神學。

牛頓對於神學的研究其實始於他和哈雷的一次交談,事實上在此之前,牛頓是不信仰上帝的,尤其是自己發現三大定律之後,他只相信自然的物理規律,直到他在哈雷得到家裡面看到一個非常精美的太陽系模型,哈雷告訴牛頓,真實的太陽系更加的精美,而牛頓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認為,如此精美的東西怎麼可能是自然形成的呢?

於是他開始對於自己的研究產生懷疑,最終在提出了所謂的"上帝是宇宙運動的第一推力"的結論,而有關於愛因斯坦晚年傾向於神學的說法,其實不太切合實際,事實上,愛因斯坦本身就是一個信仰上帝的信徒,但是他信仰的上帝並不是人格化的上帝,而是"自然規律",其實這也是科學的本身,不關心世界和宇宙是誰創造的,只關心如何掌握宇宙運行的規律,並且把握。

而在這種科學當中,往往存在這人類無法進行解釋和探索的盲區,而在這樣的過程當中,往往有會陷入到"宗教"的陷阱當中去,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一個非常詭異的物理實驗,這就是物理學上10大經典物理實驗之一的雙縫幹涉實驗。

其實這個實驗,一開始只是為了去研究光到底是粒子還是波,但是隨著實驗的進行,人們發現了其中的"玄學",讓人驚恐不已,首先我們先來說說這個實驗的原理,其實很簡單,就是準備一塊板子,在板子上面開出兩條長縫,如果是粒子的話,就會直接從縫中穿過,並且在背景板上形成兩道與縫平行的光。

如果是波的話,通過縫隙的波會和通過另外一條縫隙的波相互交叉在一起,這就是"幹涉現象",而在19世紀以前,整個物理學界基本上都認為光是波,直到19世紀,英國的一個物理學界進行了雙縫實驗。

一開始,這個物理學家使用的是一束髮散的光,對於板子進行照射,而光在穿過縫隙的時候,在背景板上面,並沒有形成兩道和縫隙相平行的光,所以這個實驗在這一方面正是了光是波,但是物理學家將原本發散的光改成了光子。

讓光子穿過縫隙,但雖然是光子,但是還是出現了先前發散的光經過的情況,這說明了光子有自我幹涉的能力,於是物理學家為了弄清楚光子是如何進行自我幹涉的,便安裝了觀察設備,可當人們查看觀察設備的時候,背景板上只有兩道平行的光,

也就是說,這些光子如同有意識一般,人類觀察它們的時候就會"正常",沒有觀察就會"幹涉",而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至今也還是未解之謎!

相關焦點

  •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一個簡單物理實驗,卻得到顛覆認知的詭異結果
    相信許多人都知道「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這句話。乍看起來它似乎沒什麼問題,甚至可能還讓人覺得挺有道理,因為一些著名科學家晚年都將目光轉向了神學,比如牛頓。 事實上,由於年紀輕輕就發現了三大定律,牛頓對上帝幾乎沒有信仰,甚至常常跟哈雷彗星的發現者愛德蒙·哈雷辯論:上帝究竟是否存在。
  • 一個簡單的物理實驗,卻改變了人類認知,科學的盡頭真是神學嗎?
    在我們看來,科學家都是堅定的無神論者,但是很多人都聽說過這樣的一句話,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這句話並非沒有科學依據,有很多人都認為這句話也挺有道理的,因為很多的科學家到了晚年的時候,竟然都把目光轉向了神學,比如眾所周知的牛頓。
  • 科學的盡頭真的是神學嗎?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當科學逐漸走進人類文明之後,自然界的很多事物可以用科學來得到解釋,於是過去的神創論就不攻自破了。可是後來一些偉大的科學家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科學的盡頭是神學。有科學家將科學和神學聯繫了起來,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科學家就是牛頓和愛因斯坦。相信很多人對這位偉大的科學家都不陌生,他們可以說是人類進入科技時代以來,在物理學方面貢獻最大的兩個劃時代的偉大科學家。
  •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嗎?別鬧,科學的盡頭只能是科學
    類似的言論還有多個版本,比如:「科學的盡頭是哲學,哲學的盡頭是神學」、「物理的盡頭是數學,數學的盡頭是哲學,哲學的盡頭是神學」……哪那麼多盡頭……科學有盡頭嗎?看到這種言論的時候,我們不禁要問:「科學有盡頭嗎?」我看到很多人在面對這種略微反智的「科學的盡頭是xx」言論時都會說科學沒有盡頭。但科學真的沒有盡頭嗎?我個人並不認同這種觀點。
  • 難道科學的盡頭真的是神學嗎?
    在過去由於科技沒有那麼先進,很多自然現象,人類都沒有辦法去解釋,所以久而久之有一些宗教的教徒,用神學的角度去解釋了自然界的一些現象,不過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現在有很多的謎團都已經解開了,曾經用神學去解釋的一些事情,現在也能用科學的角度去解釋的通,但是後來有一些科學家也是提出了這樣的一個觀點
  • 著名的「無解實驗」,難道科學的盡頭,真的是神學嗎?
    當然這些神話虛無縹緲,也只是一些傳說而已,並沒有任何的科學證據可以證明。有人卻提出,甚至根本就不需要科學進行,正是因為科學的盡頭就是神學。兩個本來應該是成為對立面的東西,兩者之間又有怎樣的關聯呢?曾經一些著名的科學家在晚年就將自己的科學研究轉向了神學,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植物「意識」實驗,結果顛覆人類認知,幸好被證明是偽科學
    科學的魔力第一次展現的淋漓盡致。看似科學在與神學千年的較量中取得了勝利,但是事情遠沒有這麼簡單,人類在科學道路上才剛跨出一小步,還有很多的問題沒有解決。,但歷史上有這麼一個驚人的實驗,對植物意識、甚至是無生命體意識進行了研究,得到了顛覆認知的結果,被稱為「巴克斯特效應」。
  • 與其說「科學的盡頭是神學」,不如說「科學的盡頭是哲學」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我想,有人初聽這句話時,難免會要「嘲諷」這句話的,那不妨請你問問他,又如何解釋歐洲物理研究所門前所擺放的印度溼婆神像呢?凡對於哲學有一定研究的人們,並不會像普通群眾那樣拒絕所有對自己認知有衝擊性的信息,宇宙浩瀚,學海無涯,一個人至少做到永遠不要嘲諷自己認知以外的觀點,因為,每一個人的所知所學對於這無盡的宇宙而言,都只是「恆河沙數」罷了。人類龐大群體相互之間的認知,和能夠涉及的知識的差距是相差非常大的,謙虛樂於和進步為伍,驕傲則只剩下落後的結果。那麼,這座銅像又隱藏著怎樣的深奧哲理呢?
  • 科學盡頭是神學?著名科學家晚年開始研究神學,為了證明什麼?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科學盡頭是神學」這句話,甚至眾多帶有權威性的科學家,在晚年研究神學,比如著名科學家牛頓、愛因斯坦。牛頓在年輕的時候發現了三大定律,可是他並沒有信仰上帝,沒有任何宗教信仰,為何在晚年的牛頓會突然研究神學?莫非科學的盡頭真的是神學?難道用神學才能解釋世間的一切嗎?
  • 科學有盡頭嗎?科學的盡頭是什麼?
    常常聽到有人說:「科學的盡頭是哲學,哲學的盡頭是神學」,那麼這句話對嗎?在展開討論之間,我們需先對這三者進行定義。何為科學?本人認為這完全取決於人類的認知能力,我們可以這樣簡單的理解,科學是人類認知能力最基本的體現,科學可以研究幾乎所有的可以用理論加實踐來得以證實或證偽的對象,哲學是人類認知能力的擴展,哲學的研究對象是抽象的,但具有邏輯性的,而神學研究的對象則是人類認知能力以外的事物。關於這三者的關係,我們可以舉個例子來說明。
  •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這種說法從何而來?牛頓真的在晚年研究神學?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這種說法從何而來?牛頓真的在晚年研究神學?有人說,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那麼這種說法真的正確嗎?愛因斯坦、牛頓這兩位科學家,可謂是科學界中響噹噹的大佬。一個個的謎題困擾著我們,可以說科學盡頭是神學是最無釐頭的言論。科學的存在,是以真實存在為基調。它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真實存在,只不過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發現,很多科學理論的出現,是一代又一代科學家嘔心瀝血的結果。像牛頓和愛因斯坦,他們憑藉一己之力創造了不同的世界。牛頓的萬有引力告訴我們,人類能夠在地球上生活,是因為受到力的影響。
  • 科學的盡頭真是神學嗎?(下)
    、以及熱力學中的麥克斯韋妖),就是對疊加態的一個不可能實現的思想實驗。既然此文所討論的「科學的盡頭真是神學嗎?」是隨著科學的發展而來的,那我就引用一下著名科學家、清華大學教授趙南元對這個問題的回應。趙南元教授說,要證明「科學的盡頭是什麼」,首先要搞清楚這個提問本身是不是正確。比如,有人提問,「為什麼鯊魚在天空翱翔?」,這個提問本身就是有問題的。因為鯊魚不可能在天空翱翔,它就是一種生活在海洋裡面的魚類。
  • 愛因斯坦:科學的盡頭就是神學
    我們一直都以為是我們發明了科學,但其實對於科學我們一直都是發現,是我們發現了科學而不是發明任何科學的誕生都是經過我們無數次的實驗,最終才換來結果,但這無數次的實驗無疑都是在證明這樣操作是否正確,所以最後我們在無數次的操作後,終於發現了正確的方法與調配,所以是我們發現了科學
  • 他們說科學的盡頭是哲學,哲學的盡頭是神學,你信嗎?
    哲學家羅素曾說,科學是我們已經知道的事情,哲學是我們還不知道的事情,哲學是人們胡說八道的一種特殊權力,哲學是有道理的猜想。你可以用一個圓圈表示人類已有的知識——這是我們已經知道的事情。圓圈之外就是我們還不知道的事情。
  •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還是哲學?你怎麼看?
    科學與哲學的關係其實是很密切的,可以簡單認為哲學就是科學的「鼻祖」,科學研究的是具體的事物,而哲學研究的是抽象的事物,哲學為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而科學(自然科學)是哲學發展的基礎。科學與哲學是具體與一般,實踐與理論的關係。
  •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嗎?科學家給出答案
    科學的盡頭是什麼?是神學嗎?我們知道科學家愛迪生發明了眾多的事物,但是他在生命的盡頭之時卻開始研究起神學。按道理來說,作為一個秉持著客觀主義的科研人員,不應當去相信神。因為在科學的領域,並沒有神的生存之地,所謂的神不過是人們意識形態上的東西,並不真實存在。
  • 有些人說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這句話有道理嗎?
    最近在網上經常能看到一個觀點,很多人說科學的盡頭是神學。今天咱們就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其實我想說出這個觀點的人應該也不太了解什麼是科學吧,至於神學,我想他指的應該是宗教信仰裡的神明吧,因為神學,並沒有這門學問。說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這句話的依據是什麼?
  • 科學能解釋一切嗎?科學的盡頭是神學?西瓜視頻專業人士科普
    也正是因為如此,有很多人都看到了一些科學無法解釋的事情,或許有人親身經歷過很多科學無法解釋的事情。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在我們在我們現實生活中誕生了很多不太相信科學的人,也帶上了很多神話主義者,企圖用傳統的鬼神論來解釋一切,比如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這些說法,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 科學的盡頭真是神學嗎(中)
    科學的盡頭真是神學嗎(上)》一文是衝著傳聞中愛因斯坦說了「科學的盡頭是神學」而來的,而我在上文中已經判斷了,愛因斯坦是不太可能說這句話的。費曼在這個講義裡專門設置了一個小節:「相對論與哲學家」。 費曼提到,一些哲學家聽到「相對論」這個詞兒,還沒仔細研究,便覺得這是明擺著的事兒——萬事萬物本來就不是絕對的嘛,不跳出自己的坐標系,你當然不知道自己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好像物理學家折騰了半天,結果還不是我們哲學家等候多時了嘛? 事實真是那樣的嗎?
  • 物理的盡頭是數學, 數學的盡頭是哲學, 哲學的盡頭是神學?
    換句話說,人們只是把尚未可知的暫時付諸於哲學和神學,而隨著人類可知區域的不斷誇大,不確切的區域將越來越小,科學將引領人類文明走向越來越光明的明天,現代文明的一切物質成果都來自於科學就是明證。物理是一切科學的基礎,數學是物理研究世界的工具,神學不過是未知現象暫時的棲身之所,不可能引領人類文明走向未來。你能找出我們現在所享用的任何一個物質成果是來自於神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