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儒門紫衣
我們的話題就從位於瑞士的歐洲粒子物理研究所這座世界級別的頂尖科學聖地說起吧!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我想,有人初聽這句話時,難免會要「嘲諷」這句話的,那不妨請你問問他,又如何解釋歐洲物理研究所門前所擺放的印度溼婆神像呢?
是的,就如我們親眼所見的那樣,這座溼婆神像,就被立在代表著人類最前沿的粒子物理研究中心裡,這座宗教中才會出現的神像,還被作為了這座研究所的標誌呢!
那我們可以仔細的思考一下,有沒有這種可能性,如今更為尖端的科學其實與神學本身並不衝突,它們相互之間只是對方的某種形態的「投影」,就像多元對立一般,世間萬物終究必歸一,大道如此,我們的道家思想也同樣認為的是「萬法歸一」。
凡對於哲學有一定研究的人們,並不會像普通群眾那樣拒絕所有對自己認知有衝擊性的信息,宇宙浩瀚,學海無涯,一個人至少做到永遠不要嘲諷自己認知以外的觀點,因為,每一個人的所知所學對於這無盡的宇宙而言,都只是「恆河沙數」罷了。人類龐大群體相互之間的認知,和能夠涉及的知識的差距是相差非常大的,謙虛樂於和進步為伍,驕傲則只剩下落後的結果。
那麼,這座銅像又隱藏著怎樣的深奧哲理呢?
溼婆是觀察者,溼婆的毀滅所呈現出的混沌狀態,正對應了薛丁格盒子裡那隻貓的狀態,當溼婆睜眼時,這個世界是被觀察的,瞬間坍塌呈現其現狀,當溼婆閉眼,世界又回到了其毀滅與混沌的狀態,溼婆被表現為跳著創造和毀滅世界的宇宙之舞,他的頭髮隨著他的舞動而狂亂地飄散開來,溼婆隨著他右手握著的沙漏所發出的聲音的節奏躍動,這種節奏被認為是摩耶心跳的聲音,而「摩耶」在溼婆代表的印度教中是我們目前認知中「宇宙」的意思。通過創造之舞的善行而產生,宇宙本身被表現為環繞摩耶之身的光環。
這麼看來,與其說「科學的盡頭是神學」,倒不如更貼切點說,「科學的盡頭是哲學」。
既然,世界頂級科學聖地都擺放著「宗教神像」,那就不得不說,科學或許原本就是產生於「哲學」,只是,人類發展了數千萬年之後,仍舊有著很多「單憑科學無法解釋的現象與道理」,但卻不能忽視的認為,那些「神學與哲學」都是「迷信或偽科學」,畢竟,在人類的發展史中,科學也只不過是產生了區區數百年的時間,而「神學或哲學」卻是一直與人類共生到如今的,所以,不要再用自己的「無知」去否定你所不知道的「知識與領域」!
與其說「科學的盡頭是神學」,不如說「科學的盡頭是哲學」!更為貼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