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的盡頭,哲學的盡頭

2020-12-04 平恆心

總聽人說,科學的盡頭是哲學,哲學的盡頭是神學。

我知道這世上有很多不可思議的地方,這世間有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

但還是簡單的覺得,所謂神學只是人類還沒有認知的事物總和,物理、化學、天文、地理、生物……細化出來,不要太多啊。

哲學就是這頭和那頭的辯論,大和小的辯論,寬和窄的辯論,直與彎的辯論,空與實的辯論,宏與微的辯論。

它不要求你選擇,在哲學裡,你可以隨心而選,哲學都可以根據你所選而給你力量。

但是告訴你辨認方向,面積計算,大小排列,寬窄距離,彎曲弧度的,稱之為科學。

哲學重要嗎?哲學很重要,但如果你一輩子只知道哲學,只學習哲學,而不用哲學思想觸類旁通,豐富自我,那將是空洞和悲哀的一生。

可不可以不要哲學思想呢?可以,但是會很累。

沒有哲學思想,原本奔跑50公裡的體力,剛到2公裡就開始走了,越走越累,身子越來越沉,向人生終點匍匐。

哲學思想是你靈魂的潤滑劑,可以使你的人生路,跑得不狼狽,甚至快樂自如。

學吧人類,不管是科學還是哲學。在你腳踏的這片土地上,用力探索,用心呵護,在紛雜的知識裡,總能捕捉到你喜歡的內容,為你所用。加油!

相關焦點

  • 與其說「科學的盡頭是神學」,不如說「科學的盡頭是哲學」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我想,有人初聽這句話時,難免會要「嘲諷」這句話的,那不妨請你問問他,又如何解釋歐洲物理研究所門前所擺放的印度溼婆神像呢?凡對於哲學有一定研究的人們,並不會像普通群眾那樣拒絕所有對自己認知有衝擊性的信息,宇宙浩瀚,學海無涯,一個人至少做到永遠不要嘲諷自己認知以外的觀點,因為,每一個人的所知所學對於這無盡的宇宙而言,都只是「恆河沙數」罷了。人類龐大群體相互之間的認知,和能夠涉及的知識的差距是相差非常大的,謙虛樂於和進步為伍,驕傲則只剩下落後的結果。那麼,這座銅像又隱藏著怎樣的深奧哲理呢?
  • 他們說科學的盡頭是哲學,哲學的盡頭是神學,你信嗎?
    哲學家羅素曾說,科學是我們已經知道的事情,哲學是我們還不知道的事情,哲學是人們胡說八道的一種特殊權力,哲學是有道理的猜想。你可以用一個圓圈表示人類已有的知識——這是我們已經知道的事情。圓圈之外就是我們還不知道的事情。
  •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嗎?別鬧,科學的盡頭只能是科學
    important}「科學的盡頭是神學」是在網上科學興趣群體最常看到的言論之一。類似的言論還有多個版本,比如:「科學的盡頭是哲學,哲學的盡頭是神學」、「物理的盡頭是數學,數學的盡頭是哲學,哲學的盡頭是神學」……哪那麼多盡頭……科學有盡頭嗎?
  • 科學有盡頭嗎?科學的盡頭是什麼?
    常常聽到有人說:「科學的盡頭是哲學,哲學的盡頭是神學」,那麼這句話對嗎?在展開討論之間,我們需先對這三者進行定義。何為科學?人類都有理性和感性兩個方面,本人認為科學就是人類探索真理的最理性的方法,先通過觀察、分析、思考、計算等方式來假定一個理論,然後再嚴謹的通過實踐來證實或證偽,從而逐漸建立起科學的基石。哲學介於理性和感性之間,哲學通過嚴密的邏輯來研究世間萬物變化的規律,很多時候哲學的研究對象都是抽象的、很難用實踐來驗證的。
  •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還是哲學?你怎麼看?
    科學與哲學的關係其實是很密切的,可以簡單認為哲學就是科學的「鼻祖」,科學研究的是具體的事物,而哲學研究的是抽象的事物,哲學為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而科學(自然科學)是哲學發展的基礎。科學與哲學是具體與一般,實踐與理論的關係。
  • 科學的盡頭是哲學,一套書釐清西方哲學發展脈絡!有趣又有料!
    「科學的盡頭是哲學,哲學的盡頭是神學」,這句話廣泛在朋友圈裡流傳。然而,哲學的盡頭是神學,這句話充滿爭議。而科學的盡頭卻一定是哲學! 作家周國平說:「如果你希望自己或者孩子成為一個真正優秀的人,那麼,哲學恰恰是最有用的。」
  •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那哲學是什麼?網友:神也不是無所不能的!
    科學作為我們探索世界最直觀的運用,它就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然而隨著科學的發展陷入了瓶頸當中,許多人就認為科學的盡頭或許就是神學,所以很多人也就加入了神學的研究隊伍但事實上,科學和神學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東西,並且科學也並沒有盡頭,當我們感覺走到盡頭的時候
  • 哲學的盡頭是什麼?看看學術界的權威說法
    在中國大陸的網絡上,流傳著一種說法,即「神學應該指引科學」。後來,這個說法被變形,成為「科學的盡頭是哲學,哲學的盡頭是神學」。但是,這些說法不僅缺乏依據,而且僅限於在內地中文論壇上出現。而在國外學術界,或者知識界,從來沒有聽聞過這類說法。
  •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嗎?科學家給出答案
    科學的盡頭是什麼?是神學嗎?我們知道科學家愛迪生發明了眾多的事物,但是他在生命的盡頭之時卻開始研究起神學。按道理來說,作為一個秉持著客觀主義的科研人員,不應當去相信神。因為在科學的領域,並沒有神的生存之地,所謂的神不過是人們意識形態上的東西,並不真實存在。
  • 物理的盡頭是神學?不,是人生哲學!
    一提到物理,我不得不要提一下哲學,因為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從古至今大多數的物理學家同時也是哲學家,特別是在古代,可以說是哲學引領者物理,而隨著物理法則的越來越精確,我們逐漸看清世界的本質,慢慢的物理開始引導著我們的哲學。
  •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這句話什麼意思?
    你有沒有聽說過一句話,叫做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這句話一聽,哎!挺酷炫的啊,但他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這就要說到科學與哲學的區別,首先在早年物理學在蓬勃發展到定量時代以前,哲科是不分家的,科學基本上就是哲學的小弟,科學和哲學的研究方法上都基於兩個方法,歸納法和演繹法。什麼是歸納法呢?比如有一個歐洲古代學者觀察發現,他見過的所有天鵝都是白色的,因此他得出一個結論,凡天鵝都是白色的。
  •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嗎?愛因斯坦:我沒說過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是舉世聞名的物理學家,有人聲稱他說過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還說他晚年信神,那麼我們今天就要來論證愛因斯坦是不是說過這句話,還有愛因斯坦他晚年到底信不信神。那麼網上傳的大部分版本,說是普林斯頓出版社《愛因斯坦談人生》這本書裡說的,其實《愛因斯坦談人生》裡並沒有這句,愛因斯坦的原話表達佛教和科學並不衝突,這顯然是謠言。接下來下一個論點,關於科學的盡頭是神學是不是愛因斯坦說的,我用這句話的英文翻譯搜索關鍵詞,都沒有搜到相關的內容。
  • 科學的盡頭——回歸人性
    現實中,科學在迅猛發展,我們一直試圖在尋找外星生命。但科學的盡頭是什麼?時空的另一端又是什麼?  諾蘭大神導演的《星際穿越》中,男主來到了五維空間,卻發現自己最終是回到了過去,這部電影最終還是回歸人性。這像極了另一部經典科幻片——《超時空接觸》,這部電影就是告訴你,無論科學多麼發達,無論你穿越到何處,最終的歸處仍是你內心最為渴望的那些。
  • 如何看待科學盡頭是神學的這句話?
    如何看待科學盡頭是神學的這句話?很多人對於現代基礎科學的發展有所困惑,或者糾結於整個世界存在原理的迷茫。懸入不可知的神秘論中,得出科學盡頭是這句話。看似有一定的道理。現代基礎物理學的研究標誌性的理論也還停留在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這兩個理論有著本質上經典物理學上是不一樣。
  • 世界的盡頭到底是什麼?宇宙的盡頭又是什麼?
    按照現在的發展速度,世界的盡頭到底是什麼?大海的盡頭是大海,還是大陸,就看你有沒有能力看到。世界的盡頭,這是一部難以預判到的。也是一個哲學話題,世界的盡頭,按照現代科技來說,一架高手飛機,就可以繞地球一圈,不是什麼問題。
  • 宇宙有盡頭嗎?宇宙的盡頭是什麼
    莊子說「上下四方曰宇,往古今來曰宙」,也就是說宇宙就是空間和時間的組合,按照現代科學邏輯更準確說法就是,空間、物質、時間。那邊宇宙有多大?他有盡頭嗎?如果宇宙有盡頭,他的外面是什麼?是有什麼來放置宇宙?如果宇宙之前沒有,那這個沒有之前又是什麼的有——存在?他是怎樣孕育了宇宙?
  •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不,科學的源頭才是神學
    科學,本身就是一種信仰,而不是「真理」的代稱。先來看何為「科學的盡頭」。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這句話總是經常看到。其大致的意思大概是科學經過無限推演,實證,最終卻可能抵達神學。科學哲學對科學實在性的探討紛爭,說明科學等同於「真理」是存疑的科學哲學,是以科學為研究對象的哲學分支,研究的核心問題是什麼是科學,科學理論的可靠性以及科學的終極目標。其中自然包括最有分量的話題:科學與真理的關係,科學與宗教神學的關係。
  •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科學沒有終點,只有宗教一上來會定義終點
    導語:科學的盡頭是神學?科學沒有終點,只有宗教一上來會定義終點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這句話我敢保證大家絕對不是第一次聽到了,神學和科學有什麼聯繫嗎?這句話是如何誕生的呢?有人說這是科學家愛因斯坦說的,但是又有人表示這個鍋愛因斯坦不背,這句話變成這樣很有可能是因為翻譯問題,他們真正想要表達的意思是:科學的盡頭是神的領域。不過有人認為科學根本就沒有盡頭,這是一個偽命題。大家在這個問題上為何一直爭論不休呢?
  • 科學的盡頭真是神學嗎?(下)
    既然此文所討論的「科學的盡頭真是神學嗎?」是隨著科學的發展而來的,那我就引用一下著名科學家、清華大學教授趙南元對這個問題的回應。趙南元教授說,要證明「科學的盡頭是什麼」,首先要搞清楚這個提問本身是不是正確。比如,有人提問,「為什麼鯊魚在天空翱翔?」,這個提問本身就是有問題的。因為鯊魚不可能在天空翱翔,它就是一種生活在海洋裡面的魚類。
  • 物理的盡頭是數學
    當今有大部分人(幾乎是99.99%的人)認為:科學的發展是沒有盡頭的。我同意科學的盡頭是數學,科學是有盡頭的。但我不同意後面的「科學、數學的盡頭是哲學,哲學的盡頭是神學」等內容。這其實是人類的認知模式的演化(進化)問題,也就是群體性意識形態進化問題。智慧信息的演化,都是朝著信息熵減方向的,同時還自帶影響外部物理熵減,這種演化可以稱之為「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