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聽說過一句話,叫做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這句話一聽,哎!挺酷炫的啊,但他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這就要說到科學與哲學的區別,首先在早年物理學在蓬勃發展到定量時代以前,哲科是不分家的,科學基本上就是哲學的小弟,科學和哲學的研究方法上都基於兩個方法,歸納法和演繹法。
什麼是歸納法呢?比如有一個歐洲古代學者觀察發現,他見過的所有天鵝都是白色的,因此他得出一個結論,凡天鵝都是白色的。這個就是歸納法,這個歸納法他是只能證偽,不能證明的。然後又過了幾天這個科學家又發現了一隻黑天鵝,「凡是天鵝都是白色的」這句話就被證偽了。但你在發現黑天鵝之前無法再邏輯上推斷出「凡是天鵝都是白色的」這句話的正確或者是錯誤。
另一個就是演繹法,比如最著名的判三段論,是人都會掛掉,所以蘇格拉底他會掛掉。這裡是標準的演繹法,只能證明,不能證偽。演繹法是在邏輯上推理出來的,同時演繹法也是建立在歸納法之上的,也就是人推理的最初起點就必須是歸納性的。比如剛才舉的例子,人最終是要掛掉的,這個結論就是歸納性的結論。因為目前為止似乎還沒有出現永生的人,所以得出歸納性的結論。但是這句話是只能證偽不能證明的。也有可能以後的人是可以永生的。
你看,科學的理論與哲學的運行當式是一致的,任何科學理論都要基於一些原理才能夠推論。比方狹義相對論推理的遠點就是光速不變原理。光速不變是實驗驗證過的,但為什麼光速不變,不知道。所以他是實驗歸納驗證出來的,量子力學的原理是量子的不確定性,為什麼不確定,不知道。因為僅僅是原理。到著兒,科學與哲學的原理完全一致,科學與哲學理論最大的不同就是科學在提出理論的同時還要驗證。必須要有可證偽性,如果沒有可證偽性,只有原理和推論的話是不被稱為科學的。所以現在為什麼明白科學的盡頭是哲學了吧!
因為那些超前的科學理論沒辦法做實驗的那種,就只能去追問最基本的東西,爭論的交點也是那些最基本的東西,譬如量子力學的因果關係論是否違背,有沒有所謂的真隨機,以及你還得定義什麼是真隨機。馮諾依曼就曾經設定了一個人的意識與量子力學的觀測。那麼問題就來了,什麼叫做意識。這就是一個典型的終極哲學問題,也就是說科學拋開能算的,能實驗的,討論完了,還得回來討論這些最根基的,最直擊靈魂的問題。
科學的盡頭是哲學,其實還還有下半句,哲學的盡頭是神學。這又是什麼意思呢?應為原理那些東西,到最後要做實驗,驗證都很困難。不同觀點的人,誰也無法說服的了誰。最終靠的可不就是你最終信的那個原理嗎?在一個層面看不清對錯就只能將相信與否了,只講信仰那可不就是神學了哪!
所以說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這句話說出來很酷,但還是不要亂用,你要是說不出來還是有一些丟人的。聽沒聽懂都點個讚吧。畢竟我寫了這麼多。
我是院長,我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