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和微觀存在明確的界限嗎?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2020-08-10 量子探索

在物理學的長期發展中人們將所研究的客觀物質世界按其大小分成兩個範圍,一個是宏觀世界,一個是微觀世界

01遇事不決,量子力學

我們在網絡上,經常可以看到這樣一句話:「遇事不決,量子力學」,為什麼物理學界兩大基石之一的量子力學,會被很多人如此調侃,量子究竟是什麼,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的區別又在哪裡?

首先,遇事不決,量子力學這句話的原文是「遇事不決,可問春風」,一句唯美的句子被網友魔改成為一句調侃人類物理學基石的段子,可謂充滿了濃鬱的後現代魔幻主義色彩。

和相對論不同,量子力學是眾多物理學大師共同努力研究的產物,由普朗克關於黑體輻射的研究引力出最基礎的概念後,普朗克隨後提出了「普朗克常數」以及「普朗克長度」,普朗克長度是物理學中的最小單位。為了研究宇宙大爆炸後瞬間發生的事情,普朗克還提出了「普朗克時間」作為宇宙中最短暫的時間單位。

普朗克時間和普朗克長度都是宇宙中最小的單位,如果數值降低到這兩個數值以下後,一切物理規則就會失去意義。可以說,量子力學的出現把物理學帶入了一個全新的領域,同時刷新了人類對宇宙本質的認知,也讓眾多科學家對宇宙的本質產生了懷疑。

02量子是什麼?

那麼量子究竟是什麼呢?和粒子,原子等微觀粒子不同,量子並不存在於現實中,它只是一個抽象化的物理概念。能量的最小並且不可再分割的狀態,就被稱為量子,因此量子並不特指某一種物質或者能量,量子力學是研究微觀世界中能量和物質運動規律的學科。

這樣看起來,量子力學似乎十分靠譜,為什麼現在很多人認為量子力學不靠譜,甚至是「偽科學」呢?

這其實是一個讓眾多物理學天才都無法解釋的難題,愛因斯坦這樣偉大的科學家,直到去世前都在尋找「大一統」理論,因為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這兩大人類物理學基石存在矛盾,無法互相解釋。這證明人類面前的理論並不是完全正確的,我們對宇宙的認知還是狹隘的。

大多數人的對宇宙的理解仍然停留在經典力學階段,並不理解相對論帶來的改變,以及現代理論物理中對時空和宇宙概念的重塑。這並不妨礙我們的日常生活,畢竟經典力學已經足以滿足大多數人日常生活的知識需求了。但是量子力學中的現象就讓人十分疑惑了,如果把量子力學中的現象代入現實中,會讓人覺得十分玄幻。

03宏觀和微觀的區別

想像大家在前一段時間都看過和「量子波動速讀」有關的報導,一些人居然不用看書本的內容,胡亂翻一下書本,就讓知識進入了大腦中,聲稱這是利用了「量子糾纏」現象。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騙局,在我們的常識中這是根本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但是在量子力學中確實存在「量子糾纏」這樣一個神奇的現象。量子糾纏被愛因斯坦稱為「鬼魅」一樣的超遠距離作用,簡單來說,就是兩個量子在相互作用後就成為了一個整體,即使把它們分開,改變一個量子的狀態,另外一個量子也會在瞬間發生變化,這個速度超越了光速。

但是,量子力學中的一切都只發生在微觀世界中,我們生活的宏觀世界完全沒有任何相似的現象。這也是讓眾多科學家費解的關鍵,微觀世界中的物理規律和宏觀世界就好像存在差別一樣,讓人疑惑。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量子力學中的很多觀點讓人難以解釋,並且經常有人用量子力學中的現象強行解釋宏觀世界中發生的事情,導致在很多人的心中量子力學變得越來越不靠譜。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有一個明確的數值概念,小於0.0000001釐米時,就進入了微觀世界的領域。

可以說,量子力學並不神秘,只不過距離我們的日常生活很遠,並且存在很多違背我們常識的現象,在未來,人類的科學家會找出更好的理論來解釋量子力學的難題,目前的量子力學仍然是「不完備」的。

量子力學的蓬勃發展讓很多人對宇宙的本質產生了懷疑,不確定性是否是宇宙的本質,一切是否都是隨機的概率?這些問題讓人著迷且疑惑。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量子探索

相關焦點

  • 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的界限在哪裡?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原因其實很簡單,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之間「存在矛盾」,有一些特殊的物理現象,我們目前還沒辦法解釋,一旦想要衡量的物理量達到了一個「十分大」或者「十分小」的程度時,我們的物理知識就會出現偏差,例如我們都知道宇宙中最快的速度是光速,但是宇宙本身膨脹的速度,就是超過光速的,這是因為宇宙本身太過龐大,膨脹一秒鐘製造出來的空間遠比,光速飛行一秒的時間要長
  • 微觀與宏觀的界限(2)
    但是,關於微觀世界與宏觀世界的界限問題,還遠沒有定論,科學家們使越來越多的「宏觀物體」顯示出了量子態,而量子世界的本質卻還沒有顯現出來。量子世界與宏觀世界的表現截然不同,其中最大的區別大概就在於量子「疊加態」,也就是說,一個微觀粒子可能因為「疊加態」同時存在於幾個位置,而這種狀態在宏觀世界中卻從來沒有出現過。究竟是什麼使整個宇宙沒有呈現出量子態?可能正是因為無所不在的連續的退相干過程,才使我們的宏觀世界沒有出現量子態,這也正是微觀世界與宏觀世界之間的界限。如何理解這個在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之間的界限?
  • 微觀與宏觀的界限
    微觀與宏觀的界限 2013-08-14 11:05 作者:苗千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3年第32
  • 五維空間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其實我們一般人對於我們現在整個世界了解的並不是很多,科學家們就把世界分為了多個維度,而我們現在就生活在三維空間裡面,像我們看到的事物大多都是立體的存在,但是我們對於其他的維度並不是很了解,有的人說螞蟻就生活在二維空間,因為我們能夠看到小螞蟻的存在,但是螞蟻卻看不到我們。
  • 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之間的界限在哪裡?科學家給出肯定的答案
    我們在網絡上,經常可以看到這樣一句話:「遇事不決,量子力學」,為什麼物理學界兩大基石之一的量子力學,會被很多人如此調侃,量子究竟是什麼,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的區別又在哪裡?和粒子,原子等微觀粒子不同,量子並不存在於現實中,它只是一個抽象化的物理概念。能量的最小並且不可再分割的狀態,就被稱為量子,因此量子並不特指某一種物質或者能量,量子力學是研究微觀世界中能量和物質運動規律的學科。這樣看起來,量子力學似乎十分靠譜,為什麼現在很多人認為量子力學不靠譜,甚至是「偽科學」呢?
  • 微觀的盡頭是宏觀嗎?一口氣讀懂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的差別
    那麼人類文明在地球上已經探索了很多年,是否還存在一些無法解釋,也無法理解的事情呢?在我們的常識中,這樣的事情應該是不存在的,但是科學本身就是一個探索未知的過程,不論時候時候都應該存在一些難題等待科學家挑戰,否則人類的科技也會停滯不前,所以在地球上肯定也存在一些科學很難解釋的現象存在。
  • 微觀和宏觀的界限在哪?物理學家發現了「量子之王」
    在宏觀世界中,我們所遵循的是經典的物理學規律;而在微觀世界中,它們所遵循的是怪異的量子法則。那麼,宏觀和微觀的界限在哪裡?如果給你一個粒子,那麼你如何判斷它會遵守量子力學的規律還是經典的物理法則?最重要的是,這種方法還可以識別系統的最大量子態,這被科學家稱為量子之王。 現實的核心 在亞原子領域,怪異的量子力學佔據了主導作用,許多奇奇怪怪的規則都與我們日常經驗相違背。例如,微小的亞原子粒子可以同時存在著多種狀態,只有當你去觀察它的時候,它才會坍縮成一個狀態,這也造就了著名的「薛丁格的貓」。
  • 科學的盡頭真的是神學嗎?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當科學逐漸走進人類文明之後,自然界的很多事物可以用科學來得到解釋,於是過去的神創論就不攻自破了。可是後來一些偉大的科學家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科學的盡頭是神學。有科學家將科學和神學聯繫了起來,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科學家就是牛頓和愛因斯坦。相信很多人對這位偉大的科學家都不陌生,他們可以說是人類進入科技時代以來,在物理學方面貢獻最大的兩個劃時代的偉大科學家。
  • 微觀和宏觀的邊界在哪裡
    量子力學是原子和亞原子尺度的物理學理論,是微觀世界的法則,而一旦尺度大於原子,奇異的量子力學規律立刻結束,而熟悉的經典力學物理規律由此開始。似乎存在一個明顯的邊界,微觀世界的規律結束,宏觀世界的規律開始。
  • 星際旅行真的有可能實現嗎?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那麼星際旅行真的有可能實現嗎?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我們生活的地球,距離單位以米為基準,而在浩瀚的宇宙中,基本的距離尺度單位是光年,1光年(ly)=9.4607e+15米(m),這是一個龐大到我們無法想像的數字。看到這樣的巨大差距,讓很多人們擔心人類真的有可能實現星際旅行嗎?
  • 聽完科學家的答案恍然大悟
    聽完科學家的答案恍然大悟地球上能夠孕育出生命,真是不可思議。要知道在浩瀚的宇宙中,目前只發現了地球存在生命。很多人都曾思考過這樣一個問題,生命是什麼?生命是如何誕生的?雖然目前咱們的科學已經進步了許多,但現在仍然無法解釋出那些問題。通過現有的知識儲備,我們只知道最初的生命形態是單細胞,經過漫長的進化和演變,才有了較為複雜的生命和高智慧的人類。可是最初的單細胞又是怎麼產生的?
  • 過去、現在和未來有明確界限嗎?惠勒延遲選擇實驗意味著什麼?
    ,然而宏觀世界是由微觀世界所組成的,因此本質上二者應該遵循著同一個規則。然而在現實之中,微觀世界所發生的事情,往往讓身處宏觀世界的我們感到困惑。我們難以理解為什麼微觀世界是隨機的,為什麼在電子雙縫幹涉實驗之中,觀測會導致實驗結果發生變化,這些都不能用我們在宏觀世界所知的常識去理解。在宏觀世界之中,過去、現在和未來是有著明確的界限的,此時此刻就是現在,而在此之前就是過去,在此之後則是未來。
  • 絕對零度這個溫度極限有可能被打破嗎?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相信每一個朋友對於溫度並不陌生,它存在於我們的周圍,存在於這個世界,存在於這個宇宙。可以說,自從138億年前,奇點大爆炸誕生宇宙之後,溫度就出現了。而溫度又是宇宙非常強大的一種能量宇宙大爆炸的瞬間正是誕生了超級的普朗克溫度,才能夠讓宇宙早期的氫和氦元素出現。
  • 宇宙中存在超光速的現象嗎?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1、宇宙擴張根據科學家的推論研究宇宙開始於一場爆炸,距今已有138.2億年,如果在爆炸之後擴張速度和光的速度一樣,到目前為止直徑應當是138億光年,但目前在地球上可以觀測到的宇宙直徑是930億光年,這就說明了在宇宙誕生初期,擴張的速度是要遠遠的超過光速。
  • 木星氫氣含量達90%,用火能點燃嗎?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其中有關木星大氣被點燃的探討非常多,有人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木星氫氣含量達90%,用火能點燃嗎?可能不少朋友看完《流浪地球》中用空間站的爆炸成功將木星大氣點燃,認為現實世界,我們也可以將木星大氣點燃,事實真的如此嗎?等朋友們聽完科學家的解釋就會恍然大悟。
  • 宇宙存在邊界嗎?如果邊界存在,那在界限之外會有什麼?
    相比於整個宇宙來說,別說人類,就連人類所生活的地球都是很渺小的一個存在。也許正是因為人類意識到宇宙的浩大,所以在對宇宙的研究之初,人類一度認為宇宙的空間是無限的。不過,隨著主流宇宙學說的建立,人類對宇宙有了更多的認識,根據經典的大爆炸宇宙學說,科學家認為現在的宇宙在持續膨脹中。對此,很多人都有這麼一個疑問,雖然宇宙仍在膨脹變大,但它是否存在著一個界限呢?
  • 宏觀和微觀的區別 「解釋兩個環境的關係」
    市場營銷宏觀環境是指那些給企業造成市場營銷機會和形成環境威脅的外部因素。這些因素主要包括人口環境、經濟環境、自然環境、科技環境、法律環境以及社會和文化環境。  這些主要社會力量是企業不可控制的變量。
  • 超越光速能回到過去嗎?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對於此問題,我們一起來聽聽科學家是如何解釋和理解的。從愛因斯坦相對論,我們知道,一個物體,它在真空中的速度只能無限接近於光速,光速是物體速度的極限,光物體的速度達到光速的時候,時間和空間將無意義,時間會停止,不管外界時間如何變化,處在光速狀態的物體的時間是不變的。
  • 同一片時空下,為什麼微觀粒子和宏觀物體有不同的物理規則?
    在所有的科學內容中,最讓人無法理解的無疑是量子力學,其中疑問最多的就是——微觀粒子的波粒二象性。波動性和粒子性竟然同時出現在微觀粒子上,這不禁讓大家疑問,在同一片時空下,物質真的有兩套規則嗎?這與我們的經驗發生了嚴重的衝突,不禁讓我們產生疑問,為什麼波動性和粒子性可以在微觀領域和諧共處?為什麼我們在宏觀物體上從來沒有發現波動性?微觀世界與宏觀世界。是同一片時空嗎?為什麼……問題出在哪裡?
  • 同一片時空下,為什麼微觀粒子和宏觀物體有不同的物理規則?
    在所有的科學內容中,最讓人無法理解的無疑是量子力學,其中疑問最多的就是——微觀粒子的波粒二象性。波動性和粒子性竟然同時出現在微觀粒子上,這不禁讓大家疑問,在同一片時空下,物質真的有兩套規則嗎?,它是物質的質量、能量等在空間中的局部集中,有確定的位置,並且有明確的邊界與其它物體之間隔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