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終極法則熵真的只能增加嗎?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明白了

2020-11-23 探索宇宙說

宇宙浩瀚廣闊,有著無數的星系和天體,而宇宙天體能夠非常有序地運行,必然離不開宇宙的一些法則的約束。宇宙中肯定存在著一些法則,雖然它們看不見,摸不著,但我們不能否認它們的存在,那麼宇宙中是否存在終極法則呢?科學家認為如果這個宇宙中真的存在終極法則,那可能只有熵增原理了。所謂熵,就是混亂度的意思。而熵增原理,指的是在自然條件下,宇宙萬物都會朝向越來越混亂的方向前進。記住是自然條件下,不包括人為幹預的情況。有時候人為幹預可以讓小系統內的熵減少,但無法改變宇宙這個大系統的熵,它依然還是在增加的過程中。那麼為什麼宇宙終極法則熵會不斷增加呢?我們先來看一些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例子,當你用手抓一把沙子,然後鬆手,這些沙子會落得遍地都是,而不會落得和你握著時一樣的緊湊。一群站隊的孩子,當老師宣布解散,他們會馬上到處跑,而不會站得更整齊。

宇宙當中也是一樣的道理,當一些規則的粒子,失去外力的控制後,馬上就會變得混亂不堪,而不會變得更加凝聚有序。我們的宇宙在大爆炸之後,一直沒有停止膨脹的步伐,而在膨脹的過程中,宇宙中所有的物質最終會在熵增原理的作用下,越來越混亂,彼此遠離,最終使得整個宇宙可能都將歸於沉寂。奧地利著名的物理學家玻爾茲曼曾經提出過一個理論:熵的總體趨勢雖然是增加,但是在增加的過程中會有一些小的漲落。而在熵減的過程中,就會發生讓人細思極恐的事情。玻爾茲曼認為,熵在落的過程中,也就是變得不那麼混亂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個熵極低的情況。它極低到什麼程度呢?甚至可以形成一個有意識、有感覺、有思維、有記憶的大腦!而且,宇宙中可能有著許多這樣的大腦。這個理論,被稱為玻爾茲曼大腦。不過,這個理論它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無限,也就是所謂的大數理論,大家都明白,當一件事情重複的次數越多,那麼理論上極小概率的事件也會發生。假如有無數個猴子在打字,就一定會有猴子一不小心打出一部完整小說。當你向上拋10萬次硬幣,每一面出現的概率無限接近50000次,可是如果你拋出無數次,一定會出現連續10000次正面的情況。

不過,很多的科學家不願意去研究這個,本身無限這個詞就是一種理想化的情況,現實中沒有無限的東西存在,而在宇宙中恐怕也很難有無限存在,無限是相對的,就拿數學界的圓周率來說,理論上小數點後面位數是無限的,但科學家卻認為這個無限只是在我們現有科學下的無限,而不是真正的無限。那麼宇宙的終極法則熵為什麼一直在增加,這個問題科學家目前也沒有答案,我們只知道它是在不斷增加,但要解釋其背後的原因,以我們現在的科技還無法做到。而要解開宇宙終極法則的奧秘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人類未來真要做到了,或許已經站在了宇宙金字塔的頂端,成為了這個宇宙的頂級文明。不過,宇宙的滴雖然一直在增加,這個我們無法改變,但當科技發展到一定程度,卻可以人為改變小區域的滴,讓它減少,能夠改變宇宙法則意味著文明的強大。曾經看過一部科幻小說,裡面的高級文明就有改變宇宙法則的能力,這種能力非常強大厲害,1外星文明在宇宙法則面前都是弱小的存在,一個小小的改變有可能就會毀滅一個文明。

對於人類來說,我們才走出宇宙幾十年,在宇宙這個大環境下,人類文明現在還是弱小的存在,我們對宇宙的了解非常少,對宇宙法則的認知更是非常少。不過,宇宙法則再神秘,也終有一天會被人類破解,我們也終有一天會弄明白宇宙終極法則熵的秘密。小夥伴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發表自己獨到的見解和看法。

相關焦點

  • 宇宙的終極是熵?你知道熵是什麼嗎?
    有人說過:「或許死亡,才是這片宇宙裡最終極且唯一真實存在的法則」。科學家們通過觀察研究已經知道了,我們腳下的地球,頭頂的太陽,其實都是有壽命的。而且經過計算推測出了它們的命運,太陽還能再活50億年,而地球則在第27億-30億年左右便會被老年期的太陽所吞噬,走完它的一生。而宇宙的壽命,鑑於目前數據不足,無法做出準確的預測。
  • 科學的盡頭真的是神學嗎?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當科學逐漸走進人類文明之後,自然界的很多事物可以用科學來得到解釋,於是過去的神創論就不攻自破了。可是後來一些偉大的科學家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科學的盡頭是神學。有科學家將科學和神學聯繫了起來,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科學家就是牛頓和愛因斯坦。相信很多人對這位偉大的科學家都不陌生,他們可以說是人類進入科技時代以來,在物理學方面貢獻最大的兩個劃時代的偉大科學家。
  • 科學家發現宇宙的終極是熵,這意味著什麼?未來世界將一片混亂!
    科學家對宇宙的探索是永無止境的,在很早以前人類就對宇宙進行了探索,但是宇宙就仿佛是一個巨大的謎,無論人們如何探索,留下的還是一大串問號,或許隨著人類的不斷發展,我們能夠解開宇宙的奧秘。經過科學家的多年探索,終於在1865年,克勞修斯提出了熵,揭示了宇宙發展的終極。熵是一種熱力學中表徵物質狀態的參量之一,以熵原理為核心的熱力學第二定律,在歷史上曾被視為墮落的淵藪。美國歷史學家亞當斯曾說,這條原理只意味著廢墟的體積不斷增大,有人甚至認為這條定律表明人種將從壞變得更壞,最終都要滅絕。
  • 未來人類有希望觀測到宇宙的邊界嗎?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明白了
    當人類走出地球之後,我們才知道過去的認知是多麼的有知,宇宙的浩瀚遠超我們的想像,同時也明白了,地球並不是一個無限的空間,它也有具體的直徑和體積。當人類走出地球之後,一個新的問題出現了,那就是宇宙有具體的大小嗎?宇宙有邊界嗎?如果有,它距離我們又有多遠?
  • 為何生命最終都會走向死亡,宇宙的終極到是什麼?是熵增定律嗎?
    其實,不僅僅是生命,地球乃至整個宇宙,都是向死而生的,這是宇宙的基本定律,宇宙的終極究竟是什麼?答案是熵,雖說熵這一概念十分強大,卻也不難理解,早在19世紀初期,就有物理學家發現,世界運轉的動力是能量,並成功的發現了能量守恆定律,既然能量的總和是不變的,但是,有一個問題卻遲遲未能得到解釋,也就是能量始終無法百分百的轉化,人們為此嘗試了千萬種方法,也無法將能量損耗降為零,而後他們將在轉化過程中損耗的能量、無法利用的能量稱之為熵。
  • 人類有一天會將圓周率算盡嗎?聽完專家的解釋明白了
    難道圓周率真的沒有算盡的一天嗎?隨著人工智慧的快速進步,未來計算機的運算能力將會更加強大,那是否有可能將圓周率算盡呢?答案是不可能。很多的數學家已經意識到,以我們目前人類的力量,是無法將圓周率算盡的,那是不是說明圓周率沒有盡頭呢?
  • 宇宙中的「熵」到底是什麼?又是什麼能量控制著「熵」?
    地球,乃至整個宇宙都是向死而生的,這是宇宙的基本定律。誰,都無法改變。曾有很多人有過這樣的疑問:「宇宙的終極到底是什麼?」其實沒有人知道,或許是在可觀測宇宙之外還有更大的宇宙。又或許有多元宇宙的存在,還有很多人認為,我們所處的宇宙僅僅是一個小的不能在小的細胞。而人類乃至地球連一個細菌都算不上。
  • 三條神秘的宇宙法則
    宇宙第一法則:有生必有死!萬物都向死而生。宇宙的熵增是不可逆的。(熵指孤立系統的混亂程度)熵增定律:孤立系統的熵永不自動減少,熵在可逆過程中不變,在不可逆過程中增加。宇宙的終極目的就是最混亂,沒有秩序的狀態,一片混沌。人類這種高度有序的智慧生命存在也是宇宙為了加速宇宙混亂無序狀態而創造的。
  • 宇宙中的熵到底是什麼?為什麼熵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於是有科學家提出了熵,用這個名詞來解釋宇宙的奧秘似乎也沒什麼不妥,但當時熵只適用於熱力學,它解釋了宇宙的混亂程度,而道家的道又認為宇宙是有其一定規律可言的, 這好像有點矛盾,但仔細想想
  • 人類的大腦真的只開發了10%嗎?聽完專家的解釋才明白被騙了
    種種流傳和擴展,讓很多不明真相的人們都相信,人類大腦只開發了100%,事實真是如此嗎?人類大腦真的只開發了10%嗎?聽完專家的解釋後,或許你就明白了,原來我們都被騙了。有關這個說法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早期的一位名叫威廉·詹姆斯的美國心理學家,他曾說過:「普通人很少能夠完全釋放出自己大腦真正的潛力」。
  • 你知道宇宙的終極狀態「熱寂」嗎?
    熱寂圖熱寂(英語:Heat death of the universe)是猜想宇宙終極命運的一種假說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作為一個「孤立」的系統,宇宙的熵會隨著時間的流異而增加,由有序向無序,當宇宙的熵達到最大值時,宇宙中的其他有效能量已經全數轉化為熱能,所有物質溫度達到熱平衡。這種狀態稱為熱寂。這樣的宇宙中再也沒有任何可以維持運動或是生命的能量存在。熱寂理論最早由威廉·湯姆森(英語:William Thomson)於1850年根據自然界中機械能損失的熱力學原理推導出的。
  • 探索三條神秘的宇宙法則
    宇宙第一法則:有生必有死!萬物都向死而生。宇宙的熵增是不可逆的。(熵指孤立系統的混亂程度)熵增定律:孤立系統的熵永不自動減少,熵在可逆過程中不變,在不可逆過程中增加。1,熱量從高溫物體流向低溫物體是不可逆的。2,孤立系統總是趨向於熵增,最終達到熵的最大狀態,也就是系統的最混亂無序狀態。
  • 星際旅行真的有可能實現嗎?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隨著人類對宇宙探索的不斷深入,對宇宙的浩瀚越來越了解,不少人產生了一種悲觀情緒,認為人類有可能永遠也實現不了星際旅行。那麼星際旅行真的有可能實現嗎?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我們生活的地球,距離單位以米為基準,而在浩瀚的宇宙中,基本的距離尺度單位是光年,1光年(ly)=9.4607e+15米(m),這是一個龐大到我們無法想像的數字。
  • 令人困惑的熵,宇宙的終極規則,給宇宙帶來混亂的無形力量
    熵是封閉系統中無序的度量。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系統中的熵幾乎總是隨時間增加-您可以做一些工作來創建系統中的秩序,但是即使是重新排序的工作也會以無序形式(通常以熱的形式)增加無序性。 由於熵的度量是基於概率的,因此,有時系統中的熵可能會降低,但是從統計角度上講這不太可能。
  • 如何理解《信條》中「熵」的體現,時間逆轉有可能嗎?
    這就來和大家探討一下,現實世界中的時間為什麼只能是向前發展的?時間逆轉有可能實現嗎?,在外界不向其輸送能量的情況下,總是會從有序趨向於無序或混亂,熵只會保持不變或者增加,而不會減少。這就解釋了過去和未來是有差別的,過去更加有序,而未來更加無序。熵就像時間之箭,沒有回頭的可能。愛因斯坦稱熵增定律為科學的第一法則,宇宙中的一切系統,都符合熵增的規律。
  • 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明白了
    但是這個速度到了太空中那只能是龜速,太慢了。宇宙浩瀚巨大,無人知道宇宙的邊界在哪裡,而在宇宙中的距離是以光年為單位的,光速自然成為人們想要達到甚至是超越的一個夢想。即使宇宙飛船的速度達到光速,我們能探索到達的宇宙範圍也是極其有限的,而要真正在宇宙中自由馳騁,速度一定要超越光速才行。那麼光速可以超越吧嗎?
  • 熱寂真的是我們宇宙的終極命運嗎?
    熱寂學說,是基於熱力學第二定律的一種宇宙終極命運猜想。熱力學第二定律是熱力學的基本定律之一,也稱為熵增定律,表述為一個孤立系統的混亂程度只會增加或者保持不變。熱力學第二定律建立後,科學家們發現把熱力學第二定律作用於整個宇宙時,整個宇宙的熵會一直增加,宇宙各處的溫度會逐漸趨向於平衡,最終宇宙的其他有效能量全部轉化為熱能,從而達到熱寂狀態,這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
  • 人類的壽命有上限嗎?上限是多少?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雖然人類是智慧生命,現在已經發展到科技時代,但是人類仍然沒有辦法擺脫宇宙大自然附加在生命體上的生死法則。相信很多人都明白,任何生命都不可能永久存在,都是有自己的壽命極限,不管是渺小的微生物還是人類這樣的高級生命,都不可能擺脫死亡的命運。
  • 玻爾茲曼大腦悖論揭示,宇宙中熵隨機漲落,這是一個怎樣的宇宙呢
    當我們開始提到生命的時候,大家就會想到人類的智慧,在很多人開來我們的智慧和意識,似乎是一種建立在物質演化結果的一種模式,可是我們的宇宙和物質,都不具有任何的意識,為什麼人類有這樣的意識和智慧呢?這是一個科學家很困擾的事情,同時宇宙的最終的結局是什麼呢?難道宇宙的產生就是為了最終的結束嗎?這些疑惑讓人感到十分困惑。
  • 終極矛盾:進化的生物圈與註定熱寂的宇宙,哪一種才是宇宙的未來
    總有一天,浩瀚宇宙的堅固堡壘,會受到敵對勢力的圍合,屈服,潰退,乃至徹底崩潰。這是盧克萊修的一句話。人們已經發現,這個世界有太多矛盾,研究宇宙,也是物理學的終極課題。時間的直線型本身有著時間之箭的意味,它從過去指向未來,指明了事件發生的順序性,作為物理法則的時間之箭仍是一個極具爭議的話題,科學家與哲學家對此存在較多分歧,這個問題可初步歸結為:宇宙是日趨好轉還是日益惡化?進化的生物圈與不斷熵增逐漸走向熱寂的宇宙,哪一個又是我們的最終歸宿。19世紀,科學家發現了熱力學定律,不久又認識到這些定律包含著退化的普遍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