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困惑的熵,宇宙的終極規則,給宇宙帶來混亂的無形力量

2020-12-04 科學源點

你不能輕易地把牙膏放回試管裡;你不能指望蒸汽分子自發地遷移到一起形成一個水球;如果你把一群小狗放在一塊地裡,你不可能在不做大量工作的情況下把它們都放回一個箱子裡,這些問題與熱力學第二定律有關,也被稱為熵定律,它是自然界最重要的定律之一。

熱力學第二定律

熱力學對各種科學學科都很重要,從工程學到自然科學再到化學、物理學甚至經濟學。熱力系統是一個封閉的空間,它不讓能量進出。

熱力學第一定律與能量守恆有關—你可能還記得以前聽說過,封閉系統中的能量保持不變(能量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破壞),除非它受到外界的幹擾。然而,能量有不斷變化的形式:火災會將植物的化學能轉化為熱能和電磁能;電池把化學能變成電能。世界變了,能量變得不那麼有組織了。

熵是封閉系統中無序的度量。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系統中的熵幾乎總是隨時間增加-您可以做一些工作來創建系統中的秩序,但是即使是重新排序的工作也會以無序形式(通常以熱的形式)增加無序性。 由於熵的度量是基於概率的,因此,有時系統中的熵可能會降低,但是從統計角度上講這不太可能。

無序的定義

很難找到一個不會釋放或釋放能量的系統,這比我們想像的要難,我們的宇宙就是我們擁有的一個很好的例子-但是熵描述了在一個像宇宙那麼大或像裝滿咖啡的熱水瓶那麼小的系統中,無序是如何發生的。

當你把一群黑猩猩鎖在廚房裡時,熵與你所想到的混亂類型並無關。它更多地取決於該廚房中可以進行多少次混亂排列,而不是可能造成多大混亂。所以,如果你看兩個廚房,一個很大,但很乾淨,另一個小一些,裡面的東西少,但已經被弄得一團糟,可以說後者的熵更大,但不一定是這樣。熵本身關注的是可能存在多少種不同狀態,而不是目前處於無序狀態。因此,如果系統中有更多的分子和原子,並且更大,那麼它的熵就更大。

熵令人困惑

熵可能是最少的人真正理解的最真實的科學概念。熵的概念可能非常令人困惑,部分是因為它實際上存在不同的類型。匈牙利數學家約翰·馮·諾伊曼對此表示遺憾:「在討論中使用「熵」一詞的人總是贏家,因為沒人知道熵的真正含義,因此在辯論中總是有優勢。」

是的定義熵有點困難,物理學家波波維奇認為:也許它最好被定義為一個非負熱力學性質,它代表了一個系統中不能轉化為有用功的一部分能量。因此,任何能量的增加都意味著一部分能量將轉化為熵,增加系統的無序性。因此,熵是衡量一個系統無序程度的指標。

熵的定義可能會因不同的學科而有所不同:

19世紀中葉,熱力學概念奠基人之一的德國物理學家魯道夫·克勞修斯,在研究蒸汽機的效率問題時,發明了熵的概念,以幫助測量不能轉化為有用功的無用能量。幾十年後,路德維希·博爾茲曼(熵的另一個創立者)用這個概念解釋了大量原子的行為:儘管不可能描述水中每個粒子的行為,但仍然可以用熵公式預測它們在加熱時的集體行為。

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物理學家傑恩斯將熵解釋為我們忽略的信息,無法確定系統中所有粒子的運動。例如,一摩爾氣體由6 x 1023顆粒組成。因此,對我們來說,我們通過定義氣體而不是通過每個粒子的運動來做下一件事,即是通過所有粒子的綜合屬性:溫度、壓力、總能量。我們這樣做時丟失的信息稱為熵。

如果沒有熵,「宇宙熱死」這個可怕的概念是不可能出現的。因為我們的宇宙最有可能以一個奇點開始—一個無限小的有序能量點—膨脹出來,並一直在膨脹,熵在我們的宇宙中不斷增長,因為有更多的空間,因此這裡的原子可以採用更多的潛在無序狀態。科學家們假設,在你和我離開很久之後,宇宙最終會達到一個最大的混亂點,在這個點上,所有的東西都將處於相同的溫度,而不會發現有序的事物(如恆星)。如果真的發生了,我們會感謝熵。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宇宙的終極是熵,這意味著什麼?未來世界將一片混亂!
    科學家對宇宙的探索是永無止境的,在很早以前人類就對宇宙進行了探索,但是宇宙就仿佛是一個巨大的謎,無論人們如何探索,留下的還是一大串問號,或許隨著人類的不斷發展,我們能夠解開宇宙的奧秘。經過科學家的多年探索,終於在1865年,克勞修斯提出了熵,揭示了宇宙發展的終極。熵是一種熱力學中表徵物質狀態的參量之一,以熵原理為核心的熱力學第二定律,在歷史上曾被視為墮落的淵藪。美國歷史學家亞當斯曾說,這條原理只意味著廢墟的體積不斷增大,有人甚至認為這條定律表明人種將從壞變得更壞,最終都要滅絕。
  • 熵理論:宇宙將可能變得更加無序和混亂
    今天我們來聊一下「熵」,也許很多人並不理解這個字的含義,它來源於熱力學第二定律,是熱力學中物質狀態的參量之一,用字母S來表示,其主要用來說明物質體系的混亂程度。那麼,為了理解這個概念,我們就先來聊點物理學方面的內容。
  • 宇宙的終極法則熵真的只能增加嗎?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明白了
    科學家認為如果這個宇宙中真的存在終極法則,那可能只有熵增原理了。所謂熵,就是混亂度的意思。而熵增原理,指的是在自然條件下,宇宙萬物都會朝向越來越混亂的方向前進。記住是自然條件下,不包括人為幹預的情況。有時候人為幹預可以讓小系統內的熵減少,但無法改變宇宙這個大系統的熵,它依然還是在增加的過程中。那麼為什麼宇宙終極法則熵會不斷增加呢?
  • 宇宙的終極是熵?你知道熵是什麼嗎?
    宇宙的終極是什麼?所有的能訴諸於口的存在,似乎都會走向滅亡?無論是一個人,一棵樹,一隻兔子,還是一條河,一個星球,乃至一個宇宙,它們似乎最終都會迎來自己的終焉時刻。那宇宙的終極是它嗎?死亡,亦或是終焉時刻?這兩個詞雖然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都是對的。但是太過於概念化,太哲學了。是不會被當前統治人類思維領域的"科學"所認可的。科學是嚴謹的,而這兩個詞顯然不夠合適。那到底什麼才是宇宙的終極呢?
  • 宇宙中的「熵」到底是什麼?又是什麼能量控制著「熵」?
    地球,乃至整個宇宙都是向死而生的,這是宇宙的基本定律。誰,都無法改變。曾有很多人有過這樣的疑問:「宇宙的終極到底是什麼?」其實沒有人知道,或許是在可觀測宇宙之外還有更大的宇宙。又或許有多元宇宙的存在,還有很多人認為,我們所處的宇宙僅僅是一個小的不能在小的細胞。而人類乃至地球連一個細菌都算不上。
  • 宇宙的八大基本規則,這些規則是正確的嗎?
    ---牛頓人類追求真理是以有限之時間追求無邊之宇宙。生有涯,而知也無涯!宇宙的一切都是規則(道),求知就是求道,破解規則!(熵=無序的程度)一,宇宙的終極規則:熵增定律。"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 宇宙中是什麼在對抗熵寂?
    這篇文章討論的是宇宙中最大尺度的問題,這種尺度,超過了物理中某個領域的討論。比如說,是否有平行宇宙、弦論,量子力學等等,這些理論不是本文討論的範疇。本文討論的是整個宇宙的終極問題,並探討出生命的意義和對人生的啟示。
  • 宇宙滅亡後會怎樣?——什麼是「熵」理論?
    當我們仰望星空,看到滿天的繁星和浩瀚的宇宙,除了感嘆宇宙的廣闊和壯觀外,你會不 會思考一個問題,這個宇宙有沒有盡頭,如果時間走到了最後一刻,宇宙是否也會滅亡呢?今天我們聊宇宙的滅亡。關於宇宙的終極命運問題,已經被很多科學家思考過,並且做了細緻的研究,小小的人類憑什麼對宇宙的生死蓋棺定論?
  • 宇宙滅亡後會怎樣?——什麼是「熵」理論?
    今天我們聊宇宙的滅亡。關於宇宙的終極命運問題,已經被很多科學家思考過,並且做了細緻的研究,小小的人類憑什麼對宇宙的生死蓋棺定論?首先它的定義是,熵,是一個系統的混亂程度,一個系統越混亂,其熵就越大,叫做熵增,系統越是有序,熵就越小,叫做熵減,所以熵並不是一個具體的東西,而是一種混亂指數,是一種自然界的發展方向,熱力學第二定律告訴我們,熵永遠隨著時間而增加,因為時間不可逆,所以熵也不可逆,熵是永遠增加或者說時間流動的方向,本質就是熵增加的方向
  • 宇宙中的熵到底是什麼?為什麼熵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於是有科學家提出了熵,用這個名詞來解釋宇宙的奧秘似乎也沒什麼不妥,但當時熵只適用於熱力學,它解釋了宇宙的混亂程度,而道家的道又認為宇宙是有其一定規律可言的, 這好像有點矛盾,但仔細想想
  • 終極矛盾:進化的生物圈與註定熱寂的宇宙,哪一種才是宇宙的未來
    總有一天,浩瀚宇宙的堅固堡壘,會受到敵對勢力的圍合,屈服,潰退,乃至徹底崩潰。這是盧克萊修的一句話。人們已經發現,這個世界有太多矛盾,研究宇宙,也是物理學的終極課題。熱力學第二定律經常闡述為每個封閉的系統都會趨向完全無序或混亂狀態。舉幾個耳熟能詳的例子吧:破壞比建設更容易,維持社會穩定比社會混亂要難,以及墨菲定律和帕金森定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當我們把熱力學第二定律應用到整個宇宙時,它就意味著宇宙不可逆的趨向完全退化,達到完全無序,這和熱力學平衡狀態是一樣的。
  • 一個重大發現的物理定律,提示了宇宙可能的最終結局,答案並不好
    雖然時間是無形之物,但是它卻是真實存在的,我們可以時刻感受到時間的流逝。正是時間的不斷流逝,所有的生命才會一步步走向死亡,自然界的物體才會不斷發生不可逆轉的改變。大自然的一切,宇宙的一切都在向前不斷推移,隨著時間的流逝,恆星會消失,行星會消失,其它的宇宙事物也會消失。
  • 企業管理的終極本質-熵 怎麼理解?|歐賽斯理念
    企業管理的終極本質是熵,今天跟大家分享的課題就關於「熵」的介紹。這個字看似和我們的生活沒有太大的關係,其實恰恰相反,熵其實和我們平時的工作、學習、公司企業的管理都是息息相關的。混亂程度簡單地說熵是衡量我們這個世界中事物混亂程度的一個指標,「熵」的通俗理解就是「混亂程度」。一個系統的混亂度越高它的熵就越高。系統由有序轉變為無序的過程是熵增。從無序到有序的過程,就是熵減。
  • 三條神秘的宇宙法則
    宇宙第一法則:有生必有死!萬物都向死而生。宇宙的熵增是不可逆的。(熵指孤立系統的混亂程度)熵增定律:孤立系統的熵永不自動減少,熵在可逆過程中不變,在不可逆過程中增加。2,孤立系統總是趨向於熵增,最終達到熵的最大狀態,也就是系統的最混亂無序狀態。(要使碎玻璃重新變成玻璃杯必須做功)一間無人打掃的屋子會越來越髒,碎裂的鏡子不會自行重圓。
  • 因為「熵」的存在,生命有盡頭,宇宙也有盡頭,你知道什麼是熵嗎
    其實不僅僅是生命,地球乃至整個宇宙都逃脫不了「死亡」這個終點的。這是已知宇宙的基本定律,誰也改變不了。5億年前在遙遠的M742星系,曾有一個意識體向人類發出一個問題,「宇宙的終極」到底是什麼?熱力學第二定律可能量轉換永遠會產生熵,熵是什麼?這個概念異常強大,而且並不容易理解。19世紀初期物理學家們發現,世界運轉的動力是能量,並成功發現了能量守恆定律,即能量總和是不變下。
  • 「熵」是什麼,是宇宙的基本原則,生命的存在就是為了對抗「熵」
    「熵」是什麼東西,有一部分接觸過這次,但是還是很多人甚至沒有聽說過個這個詞,簡單的說熵是混亂程度的單位。什麼是混亂程度呢,簡單的說,一個系統擁有的信息越多就越混亂,越難以被表達,就越混亂。熵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將從有序變為混亂,我們人類也是如此。
  • 探索三條神秘的宇宙法則
    (熵指孤立系統的混亂程度)熵增定律:孤立系統的熵永不自動減少,熵在可逆過程中不變,在不可逆過程中增加。1,熱量從高溫物體流向低溫物體是不可逆的。2,孤立系統總是趨向於熵增,最終達到熵的最大狀態,也就是系統的最混亂無序狀態。
  • 既然宇宙的熵在增加,為什麼生物還會進化?
    宇宙演化熵顯示宇宙正在走向混亂,第二定律沒有任何規定可以阻止封閉系統的一部分變得更加有序,只要系統的另一部分越來越混亂。木頭和釘子變得更加有序,但是在做房子所需的工作時,這個人產生了熱量,從而增加了整個宇宙的熵。或者如果你喜歡一個不需要有意識的人類幹預的例子,那就想一想當天氣變化時天氣會變冷的例子。冷空氣比熱空氣的熵值要低,因為在冷空氣中分子不怎麼運動。所以局部區域的熵減少了,但只要這還伴隨著其他地方的熵增加,這就沒有違背熱力學第二定律。
  • 宇宙早期理論或將被推翻,全新星系的發現,讓科學家感到困惑
    在我們發現星系的過程中,有的星系會給我們帶來驚喜有的星系也會給我們帶來困惑就在最近的時間裡,科學家們利用智利那邊一架非常先進且強大的望遠鏡再次觀測了外太空,結果他們就發現了一件讓他們非常困惑的東西。那就是距離我們差不多有一百二十億光年以外的一個星系,這個星系非常的像銀河系,按道理來說即便是發現了一個另外一個和我們所在的銀河系很像的星系也不會給科學家們帶來困惑,但是其中的問題卻是這樣的。
  • 2020,見證歷史;2021,逆熵而行
    然後孤獨地等待最後時刻的降臨龐大的身軀沉向漆黑的海底以鯨落的形式回饋養育它的大海也以這樣一種形式得以「重生」這是一份來自深海的浪漫科學角度講鯨落是指鯨魚死亡後落入深海形成的生態系統與熱液、冷泉一同被稱作是深海生命的「綠洲」誰能想到一座鯨的隕落能給冰冷黑暗的海底帶來出一份長達百年的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