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生命最終都會走向死亡,這是一個我們都知道又不知道的一個問題。其實不僅僅是生命,地球乃至整個宇宙都逃脫不了「死亡」這個終點的。這是已知宇宙的基本定律,誰也改變不了。
5億年前在遙遠的M742星系,曾有一個意識體向人類發出一個問題,「宇宙的終極」到底是什麼?
熱力學第二定律
可能量轉換永遠會產生熵,熵是什麼?這個概念異常強大,而且並不容易理解。19世紀初期物理學家們發現,世界運轉的動力是能量,並成功發現了能量守恆定律,即能量總和是不變下。但是伴隨的問題也一直無法被人類解決,那就是能量無法100%的轉化。一直到現在,人們嘗試了千萬種方法,也無法將能量損耗降為零,因此那些在轉換過程中流失掉的能量稱之為「熵」。換做說,世界上永遠不會存在永動機。
再說得簡單一點,熵可稱作混亂度。熱力學第二定律表明所有的事物都會趨於墒值最大化,也就是在不施加外力的情況下,事物永遠朝著更混亂的狀態發展。
生命一直對抗的是死亡
為什麼汽車放著不開更容易壞?為什麼房屋不打掃會越來越髒?為什麼世間珍貴之物都容易破碎?彩虹易散,玉石碎。正是因為想要維持美好的狀態,所以需要更多的能量,如果沒有能量的進入,美好的狀態都會走向結束,生命亦是如此。當一個生命誕生的時候,其實也就是它的熵值在慢慢增大的時候。那麼維持生命的食物氧氣和水就是對抗熵值的能量,也就是說自始至終,生命一直在對抗死亡。你能做的就是儘可能減少熵值的增長速度,去無法讓它停息下來。當它達到某一臨界點時,生命也就走到了終點。同樣的道理,人類文明就是如此。
人類文明的發展
從人類祖先第一次學會使用火到如今科技的高速發展,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人類文明並非會一直更進步,更文明,相反人類文明如同宇宙其它事物一樣只會變得越來越無序。為什麼呢?因為高科技的發明,新能源的使用其實就是在用另一種方式來壓制熵值的變化。我們需要源源不斷的能量來維持,便要承擔相應的代價。比如垃圾汙染,比如全球變暖,部分物種開始滅絕,總是在獲取之後也要接受等同的代價。
科學表明熵值永遠無法消除,從另一個角度看,這就是生命無法達到永生。從138億年前宇宙大爆炸開始,宇宙就在向著混亂發展,小到生命大到天體,似乎某些事情都是安排好的,只是每件事物的臨界點是不同的,春蠶不念秋絲,夏蟬不知冬雪,人類一生不過數十載,而龜類卻可長達百年。上升到天體的高度,它們可長達百億年。
就像宇宙之外是什麼,我們無從知道,未來的某天,宇宙也會走向它的臨界點,那麼又是什麼在控制著熵?這些我們可能永遠無法知曉。